第9章 户外预热,新奇的构想-《情绪主宰:主播的超维进化》

  苏然盯着电脑屏幕,那行“能不能不在屋里播?”还挂在搜索框里,光标一闪一闪,像在催他拿主意。屋外的楼道灯刚亮了一瞬,又灭了,整栋楼安静得只剩下路由器风扇还在坚持。

  他没去推电闸。反而伸手把桌角那台旧手机捡起来,插上充电线,点了开机。

  屏幕亮起,是上次直播结束后的后台数据截图——87人观看峰值,一条“小星星”礼物,评论区第一次出现“你比昨天好一点了”的留言。他盯着看了三秒,手指一划,锁屏。

  “困在四面墙里,拼死拼活做一碗面,结果人家动动嘴皮子,流量全给我截了。”他自言自语,“那我不在这儿播,行不行?”

  话音落下,他自己先愣了一下。

  随即,嘴角扬了起来。

  “要不……我出去?”

  他猛地起身,从床底下拖出一个落灰的帆布包,翻出记事本,撕下一张空白页。笔尖戳在纸上,写下三个字:**户外播**。

  然后停住。

  “播啥?”

  他歪头想了想,笔尖一转,在下面写:“探地方”。

  再补一句:“没人去的、有点故事的、看着就不太安全但其实还能进的。”

  写完自己念了一遍,笑出声:“这不就是城市探险嘛!谁家厨房天天有人蹲着看炒菜,但荒楼野水库,谁不好奇?”

  他重新打开电脑,搜“城郊废弃地”,页面跳出一堆帖子。什么“沉湖水库鬼影实录”“老电厂地下室有门打不开”“水泥厂塌方后封路三年”。

  他点开一个视频,画面里是个生锈的大铁门,博主戴着手套推了两下没推动,配乐阴森森的。底下评论:“装神弄鬼”“滤镜太重”“一看就是摆拍”。

  苏然摇头:“太假。我要真去,就不演。”

  他关掉网页,打开购物平台,搜索“防水手机袋”。挑了个最便宜的,顺手加购了便携三脚架、移动电源、防风打火机、头灯、折叠水壶。

  付款时卡了一下——余额只剩一千二。

  他咬牙,删了头灯和水壶,只留下最关键的几样:三脚架、电源、防水袋、背包。合计三百八十二。

  订单提交成功,提示“预计明日送达”。

  “够了。”他靠回椅子,“先试一次,万一没人看,也不亏到家。”

  他抓过记事本,翻到背面,开始画流程:

  1. 出发前直播开场,说明地点;

  2. 徒步路上讲背景故事(提前查资料);

  3. 到达目标,实地探索,边走边解说;

  4. 找个干净角落,简单做饭(延续“做饭主播”人设);

  5. 结尾互动,问观众下次想去哪儿。

  写完,他念了一遍,点头:“既有新鲜感,又不丢老粉。”

  正准备合上本子,手机响了。

  张峰来电。

  他接起来,那边声音带着笑:“兄弟,想通了没?换平台还是改内容?”

  “都不。”苏然说,“我打算搬出去播。”

  “啊?”

  “不在屋里播了。明天去城郊沉湖水库,徒步进无人区,全程直播。”

  电话那头沉默两秒,接着爆发出一声大笑:“你疯啦?那边连信号塔都没有,你拿啥直播?”

  “有移动电源,有手机,有三脚架。”苏然平静地说,“我查了,联通信号弱但能连,实在不行就录播剪辑发短视频。”

  “那你安全呢?万一迷路?摔了?碰上野狗?”

  “我带指南针,走主路,不钻深林。”苏然顿了顿,“再说了,真出事,直播间观众也能提醒我。”

  张峰啧了一声:“你还真把观众当队友用啊。”

  “不然呢?”苏然笑,“以前他们骂我,现在他们夸我。那以后,他们还能救我。”

  张峰沉默片刻,忽然说:“行,你要真去,我陪你。”

  “不用。”苏然打断,“我自己来。这次不一样,不是求人推,是让人主动点进来看。我要让那些压我的人知道——我不靠推荐,也能火。”

  张峰没再劝,只说:“行,那你小心点。装备够用不?要不要我借你个对讲机?”

  “不用。”苏然看着桌上刚打印出来的A4纸,“我自己搞。”

  挂了电话,他打开文档,敲了一段话:

  “很多人问我,为什么还在坚持直播?

  我不是为了红,也不是为了钱。

  我只是不想有一天,回头看,发现自己早就放弃了。”

  他删掉最后一句,改成:“我只是觉得,有些地方,总得有人去看看。”

  然后配上标题:“城市边缘探秘计划·第一站:沉湖水库”。

  他找了个旧海报板,裁成一半,用马克笔手写标题,画了个简笔地图,标出路线和集合点。拍了张照,发到粉丝群和短视频账号。

  又剪了段三十秒的预告视频。

  画面开头是锅铲轻轻放在灶台上,镜头缓缓抬起,穿过窗户,望向远处模糊的山影。

  背景音乐一起,字幕浮现:

  “做了二十场美食直播,我被踢出了推荐池。

  有人说我装,有人说我假。

  可我只是认真做了碗面。

  这一次,我不再困于四壁。

  我要走出去,去没人关注的地方,做一场真正的直播。

  明天早上六点,沉湖水库入口见。

  如果你愿意点进来,我就一直播下去。”

  视频结尾,是他站在窗边,背对着镜头,抬手比了个“OK”。

  发布。

  点击量瞬间跳到三百多,评论很快冒出来:

  “真去啊?别被骗了,那边早封了!”

  “主播你冷静点,别为涨粉玩命。”

  “等等,你说不做美食了?”

  “支持!终于有人敢这么干了!”

  苏然一条条看完,没回复,只把视频链接转发到朋友圈,配文:“换个地方,继续做饭。”

  做完这些,他起身把行李摊在床上。

  检查清单:

  - 手机 ×1(充满电)

  - 防水袋 ×1(已测试密封性)

  - 移动电源 ×1(满电)

  - 三脚架 ×1(轻便型)

  - 指南针 ×1(旧货市场淘的)

  - 简易炉具 ×1(带气罐)

  - 方便面 ×2(红烧牛肉味)

  - 矿泉水 ×2瓶

  - 手套 ×1副

  - 帽子 ×1顶

  - 记事本 笔 ×1套

  他一件件装进去,拉上拉链,把包立在门口。

  回头看向厨房。

  灶台空着,锅洗得发亮,补光灯还亮着,暖黄色的光铺在操作台上,像在等他回来。

  但他知道,这次出门,可能不会再回来做那种直播了。

  他坐回桌前,打开电脑,最后一次查看天气预报。

  明日:晴,气温16-24℃,微风。

  他设置闹钟:早上六点。

  关灯,躺下。

  黑暗中,眼睛睁着。

  没睡着,也没翻身,只是听着窗外偶尔驶过的车声,和楼上邻居家电视的低音。

  不知过了多久,手机震动了一下。

  他摸过来一看。

  是短视频平台的提示:

  “您的视频《城市边缘探秘计划》已通过审核,正常发布。”

  下面一行小字:“推荐位分配中”。

  他冷笑一声,锁屏。

  “这次,我不等推荐。”

  他把手机塞进防水袋,拉紧封口,放在枕头边。

  闭上眼。

  五小时后,闹钟会响。

  他要赶在太阳升起前出发。

  背包靠在门边,拉链上挂着一张手写卡片,用透明胶贴着。

  上面写着:

  “第一站:沉湖水库。

  直播时间:明早七点。

  不来,算我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