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暗刃拂晓-《杀手崇祯》

  崇祯二年的四月,春风并未给陕西大地带来多少暖意,反而卷起了更多的血腥与沙尘。

  面对陕西日益糜烂、剿抚两难的困局,崇祯皇帝的耐心终于耗尽。

  一道明旨与一道暗令,几乎同时从紫禁城发出。

  明旨:调任主张招抚的陕西三边总督杨鹤为南京兵部尚书,明升暗降,彻底剥夺其处理陕西军务的实权。此举也向外界释放出一个信号:在义军首领接连“意外”死亡,群龙无首之际,朝廷或许会重启“招抚”之策,以分化瓦解。

  同时,正式明确孙传庭为陕西巡抚,兼领三边总督,赋予其军事、行政全权,方针从“抚剿并用”转为 “前期主守,全力练兵,待机转剿” 。崇祯给予孙传庭宝贵的时间窗口,让他能安心整顿内部,编练新军,而不必立即陷入剿匪的泥潭。

  暗令:则由“暗刃”首领李伟军亲自接收——对农民军核心首领,执行“斩首”行动。首批目标:闯王高迎祥,及其麾下骁将,闯将李自成(本名李鸿基)。

  崇祯的目的很明确:在孙传庭积蓄力量的这段时间里,先用最黑暗的手段,最大程度地削弱、瓦解农民军的指挥核心,制造混乱与恐慌,延缓其整合与发展,甚至诱使其内部为争夺领导权而火并。

  一、 星陨米脂——李鸿基的末路

  米脂县,李继迁寨。

  这里是闯将李自成(李鸿基)的老家,也是他拉起队伍后时常回来休整、补充兵员的地方。

  尽管已是一营首领,李自成仍保持着一些旧习,时常会回到这相对熟悉的村庄住上一两日,既是怀旧,也能借此展示其“不忘本”的形象,收拢乡党之心。

  四月中的一个夜晚,寨子里颇为热闹。

  李自成刚打了一个小胜仗,缴获了些许粮帛,便在自家老屋前的空地上摆了十几桌,与麾下几个头目和寨中父老饮酒。

  火光跳跃,人声嘈杂。

  李自成坐在主位,面色微红,虽只是个小头目,但眉宇间已有一股不甘人下的倔强与草莽豪气。

  他与众人畅谈着今后的打算,言语间对现状并不满足,隐隐有取“闯王”而代之的雄心。

  酒至半酣,李自成起身走向屋后僻静处小解。

  夜风吹拂,带着一丝凉意,也让他酒意稍醒。

  他望着漆黑一片的远山,心中盘算着如何扩大队伍,如何弄到更多的粮饷兵器。

  然而,他并没有察觉到,就在他身后不远处,柴垛的阴影里,两道如同岩石般的身影,已经蛰伏了整整一天一夜。

  他们是“暗刃”中的佼佼者,精通形意十八手的李卫华,以及擅长军警擒拿的周雄。

  他们的耐心,如同狩猎的毒蛇。

  就在李自成系好裤带,准备转身返回的刹那。

  周雄动了。

  他如同扑食的猎豹,从阴影中悄无声息地窜出,左手如铁钳般猛地从后方捂住李自成的口鼻,右手则精准无比地锁住了他的喉骨与颈椎连接处!

  李自成双目骤然圆瞪,强烈的窒息感与致命的危机感让他浑身肌肉瞬间绷紧!

  他想要挣扎,想要呼喊!

  但李卫华已然贴近。

  并指如剑!

  蕴含着内家劲力的手指,如同烧红的铁钎,精准无比地戳中了李自成后腰的肾俞穴,以及侧肋下的章门穴!

  这两处皆是人体要穴,遭受重击,瞬间便是剧痛钻心,气血溃散!

  李自成所有的力气,在这精准而狠辣的打击下,顷刻间消散。

  他喉咙里发出几声微不可闻的“嗬嗬”声,眼中充满了极致的惊恐、痛苦与难以置信。

  他宏图未展,壮志未酬,甚至还没来得及真正登上历史的舞台。

  却在这家乡的夜色里,以一种如此憋屈、如此无声无息的方式,走向了生命的终点。

  周雄感受着怀中身体生命的迅速流逝,直到彻底软瘫,才和李卫华一起,将其轻轻放倒在墙角阴影里,伪装成醉酒酣睡的模样。

  两人对视一眼,如同来时一样,悄无声息地融入黑暗,消失不见。

  直到次日清晨,才有人发现,“闯将”李自成,竟已“醉死”在了自家屋后。

  消息传开,其部下悲愤莫名,却查不出任何线索,只能将怒火归咎于官军细作,内部疑神疑鬼,士气大挫。

  二、 王殒甘州——高迎祥的黄昏

  相比于李自成,刺杀“闯王”高迎祥的难度无疑更大。

  高迎祥麾下兵马众多,自身也勇武过人,警惕性极高。

  他此时正流窜至甘肃一带,试图与当地的回民义军联合。

  “暗刃”此次出动的,是首领李伟军亲自带领的小队,其中包括了精通少林十八手、身形矫健的李二雄。

  他们并未强攻,而是选择了最耐心也最致命的方式——潜伏与渗透。

  高迎祥的队伍鱼龙混杂,不断有新的流民和溃兵加入。

  李二雄伪装成一个投奔的陇西刀客,凭借着一身不俗的武艺和看似憨直的性情,竟然成功混入了高迎祥的亲卫营外围。

  他沉默寡言,只是默默做事,偶尔显露一手功夫,渐渐赢得了些许信任,获得了靠近中军大帐的机会。

  他仔细观察着高迎祥的生活习惯和护卫换岗的规律。

  高迎祥虽谨慎,但有一个特点——他极爱食羊,尤其喜欢在深夜与几个心腹头领烤羊饮酒,商议军机。

  他认为,在这远离官军主力的地方,在自己的大军环伺之下,是安全的。

  这一夜,甘州城外荒岭,义军大营。

  中军大帐内灯火通明,烤羊的香气弥漫开来。

  高迎祥与几名心腹围坐火堆旁,撕扯着羊肉,大口喝着劣酒,商讨着下一步是继续西进还是折返陕西。

  帐外亲卫林立,看似戒备森严。

  李二雄作为轮值护卫,站在距离大帐约十步远的地方,低眉顺眼。

  他暗中计算着时间,感受着风向。

  子时过半,酒意正酣。

  帐内谈笑声越来越大,负责警戒的亲卫们也难免有些松懈。

  就在这时,一阵夜风忽起,吹得营中旗帜猎猎作响,也卷起地上的沙尘,让守卫们下意识地眯了眯眼。

  就在这视线受阻的瞬间!

  李二雄动了!

  他身形如电,并非直扑大帐,而是如同鬼魅般悄无声息地绕到帐侧阴影处!

  手中已然多了一柄涂抹成黑色、仅有巴掌长的特制手弩!

  这是“暗刃”的标配暗杀器械,力道强劲,发射无声。

  他透过帐幕的缝隙,看到了那个身材魁梧、披着红色战袍的身影——高迎祥。

  深吸一口气。

  瞄准。

  扣动扳机!

  “嗖!”

  一声微不可闻的轻响!

  一枚同样涂黑的短小弩箭,如同毒蛇的信子,穿透帐幕,精准无比地没入了高迎祥的脖颈侧面!

  高迎祥正举起酒碗,动作猛地一僵!

  他感到脖颈一阵刺痛,随即便是麻痹感迅速蔓延!

  他想张口,却发不出声音!

  想拔刀,手臂却已不听使唤!

  酒碗“啪嚓”一声摔碎在地。

  “闯王?!”

  “大哥!”

  身旁的心腹头领愕然望去,只见高迎祥面色迅速变得青紫,眼神涣散,直挺挺地向后倒去!

  “有刺客!”

  “保护闯王!”

  帐内瞬间大乱!

  亲卫们惊呼着冲进来,然而只看到他们的大王已然气绝,脖子上只有一个细微的、正在渗出黑血的小孔。

  帐外,李二雄在发射弩箭的瞬间,早已借助风声和夜色,如同狸猫般几个起落,消失在混乱的营寨阴影之中。

  他甚至没有回头确认战果。

  因为他对自己的弩箭,以及箭头上涂抹的剧毒,有着绝对的自信。

  “闯王”高迎祥,这位声名赫赫、一度成为朝廷心腹大患的农民军早期领袖,就这样在自己的中军大帐内,在万千部众的环绕之下,被一枚来自黑暗的弩箭,轻易地夺去了性命。

  ……

  数日之后。

  高迎祥与李自成在短时间内相继“暴毙”的消息,先后传回北京,也如同两颗巨石投入池塘,在陕西各路义军中引起了巨大的震动和恐慌。

  群龙无首,猜忌四起。

  各大头领开始为争夺领导权而明争暗斗,联合之势瞬间瓦解。

  崇祯皇帝在乾清宫收到李伟军的密报,只是淡淡地说了一句:“知道了。”

  他目光投向西方。

  暗刃的任务,已经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