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风暴骤起-《杀手崇祯》

  日月皇家银行铸造的“龙元”银币,因成色统一、重量精准、图案精美,且有朝廷强力背书,在商贸中迅速取代了各种成色不一的银锭、碎银,成为备受信赖的硬通货。

  但这股新风,猛烈冲击了旧有金融食利阶层的根基。

  分行门前的骚动与之前类似,但口号已然不同。

  为首的周老爷不再挥舞纸票,而是指挥家丁抬着几个沉甸甸的大木箱,“砰”地一声放在分行台阶上,箱盖打开,里面是码放整齐、银光闪闪的龙元!

  “钱掌柜!”周老爷声音洪亮,“我等小民,思来想去,还是觉得散银用着习惯!”

  “今日,劳烦贵行,将这些龙元,统统给我们熔了,兑回原来的官银纹银!”

  挤兑纸币,是为了掏空银行的银储备。而要求熔毁龙元兑回碎银,这已不是简单的挤兑,这是对龙元货币本身合法性和权威性的悍然挑战!

  其目的更加恶毒:

  消耗工本,铸造龙元需要成本,熔毁它再兑付杂银,银行将平白损失铸造费用。

  制造混乱, 公开熔币,本身就是对龙元信誉的极大羞辱和打击,会引发民众的恐慌性效仿。

  釜底抽薪,企图迫使朝廷承认龙元并非“唯一”的货币,从而动摇其法币地位。

  钱掌柜脸色煞白,他深知此事非同小可:“周老爷!龙元乃陛下钦定、工部精铸的法定银币,与官银同质等价,甚至更优!”

  “岂有熔毁重兑之理?这……这不合规矩!”

  吴员外阴恻恻地接口:“规矩?我们的规矩就是只认‘银子’,不认‘龙元’!谁知道你们在里面掺了什么?”

  “今日你若不兑,便是心里有鬼!诸位乡亲,他们不敢兑!” 人群再次鼓噪起来。

  由于龙元本身就是白银,旧势力的手段也随之升级:

  白银“套利”黑洞:

  地下钱庄开始大规模、悄无声息地低价收购龙元。

  他们利用龙元与等重杂银的实际价值差(龙元因工艺和信誉有溢价),将龙元熔化成银料,或直接运往海外,或囤积起来,造成市面上“龙元短缺”的假象。

  同时,他们极力抬高杂银的价格,喊出“一两杂银兑一两一钱龙元”的荒谬比价,人为制造价格双轨制,扰乱市场,让民众觉得持有龙元“吃亏”。

  “伪币”乱真:

  出现的不再是假钞,而是高仿真的假龙元银币!

  这些假币可能用劣质金属做芯外包银皮,或者银含量不足。

  它们被大量投入市场,特别是小商小贩中间。

  普通百姓难以辨别,一旦收到假龙元,损失惨重。

  于是,“龙元有假”的恐慌迅速蔓延,导致许多谨慎的商户开始拒收任何龙元(包括真币),或要求额外折扣,严重破坏了龙元的流通职能。市场交易陷入停滞和猜忌之中。

  密室中,老者的策略更加清晰:

  “崇祯小儿想用龙元一统币制,断我等财路?做梦!”

  “第一步,逼他们熔币!让天下人看看,这龙元并非不可替代!”

  “第二步,收光市面上的真龙元,让它无币可用!让百姓只能用回那杂乱无章的碎银,这定价之权,便永远在我们手中!”

  “第三步,用假币毁掉它的信誉!一旦百姓疑它、拒它,这龙元便是废铁一堆!”

  “届时,崇祯要么屈服,恢复旧制;要么,他的新政,就会活活困死在这金融泥潭里!”

  当龙元是纸币时,风暴是攻击其信用锚点(白银储备)。

  当龙元本身就是实银货币时,风暴是直接攻击货币本体——

  通过熔毁、囤积、伪造,来否定其形式、稀缺其真身、污名其信誉。

  这更像是一场针对“货币概念”本身的战争,比单纯的挤兑纸币,更加凶险和釜底抽薪。

  崇祯皇帝面临的,将是一场如何扞卫一种新型标准货币的生死之战。

  他的应对,需要比简单的“兑换白银”更加凌厉和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