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胤禛心软-《墨兰穿成纯元后,一路得宠当太后》

  年世兰闻讯稍晚了一步,她带着太医江城和颂芝等心腹,气势汹汹地赶到咸福宫时,墨兰与白泽林已先一步入了产房外间。

  年世兰凤眸一扫,径直上前对墨兰道:

  “皇后娘娘,芳贵人突然早产,情况危急。江太医一直为芳贵人请脉,熟知她的身体状况,由他进去接生最为稳妥。”

  墨兰端坐主位,眼皮都未抬一下,语气平淡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势:

  “不必了。白太医医术精湛,尤擅妇科产科,有白太医在即可,江太医还是在外面候着吧,若有需要,再传唤不迟。”

  年世兰争辩道:

  “皇后娘娘,生产之事瞬息万变,多一位太医多一份保障。江城亦精通此道……”

  “本宫心意已决。”

  墨兰打断她,目光锐利地看向年世兰:

  “华妃,你今日似乎格外关切芳贵人生产?莫非是知道些什么?”

  年世兰被这话一噎,心下微虚,强自镇定道:

  “臣妾只是担心皇嗣安危。毕竟芳贵人是在与容贵人争执后突然早产的,这其中……”

  “这其中如何,本宫自会查明。”

  墨兰再次打断,语气渐冷:

  “华妃还是稍安勿躁,耐心等待吧。”

  两人正在外间僵持不下,门外传来太监的高声通传:

  “皇上驾到——”

  胤禛大步走入殿内,眉头紧锁,显然是被这突如其来的消息惊动了。

  “怎么回事?芳贵人如何了?好端端的为何会早产?”

  他连声发问,目光在皇后和华妃脸上扫过。

  年世兰立刻抓住机会,抢先开口,语气带着刻意的忧急与引导:

  “皇上!您可要替芳贵人和皇嗣做主啊!”

  “臣妾听闻,方才在御花园,芳贵人与容贵人发生争执,容贵人竟狠心推搡芳贵人,致使芳贵人受惊早产!这可是谋害皇嗣的大罪啊!”

  她说着,目光意有所指地瞟向一旁垂首站立的甄嬛。

  胤禛脸色一沉,目光如炬看向甄嬛:

  “容贵人,此事你作何解释?”

  内殿产房传来温芳一声高过一声的凄厉痛呼,外殿气氛凝重如铁。

  甄嬛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镇定下来,她上前一步,规规矩矩地跪倒在地,抬起脸时,眼中已盈满泪水,却倔强地没有落下。

  她声音带着哽咽,却依旧清晰:

  “皇上明鉴!臣妾冤枉!”

  “臣妾确与芳贵人在御花园偶然相遇,是芳贵人主动上前寻衅,无故指责臣妾的香囊有害,命嬷嬷强抢。”

  “臣妾的宫女流珠不过辩解一句,芳贵人就大发雷霆,言语刻薄。臣妾一直谨守礼数,再三退让,唯恐惊扰芳贵人胎气。”

  “芳贵人却屡屡逼近臣妾,伸手欲推搡臣妾,抢夺香囊,臣妾只是躲避,绝无半点反抗或推搡之举!”

  “御花园当值宫人皆可为证,是芳贵人自己突然腹痛倒下,却反口诬陷臣妾!”

  她重重叩首,声音悲切:

  “皇上,这香囊是内务府循例所赐,许多姐妹都有佩戴。若真有问题,为何独独芳贵人闻了不适?”

  “臣妾入宫以来,谨言慎行,从未有过害人之心。更何况谋害皇嗣,此乃十恶不赦之大罪,臣妾纵有十个胆子也绝不敢为!”

  “芳贵人身为母亲,爱子心切,或许是一时情急误解,或是……或是受了旁人蛊惑,才出此言。”

  “求皇上体察臣妾冤情,还臣妾一个清白!”

  她这番陈词,不仅条理清晰地反驳了指控,点明是温芳主动挑衅且自己一直退让,更将香囊来源点出,还暗示温芳可能被利用,言辞恳切,声泪俱下,显得无比委屈与无助。

  胤禛看着她梨花带雨、强忍泪水的模样,再听她提及“母亲爱子心切”可能被利用,想起她平日言行也算规矩,心下不由信了七八分。

  尤其是如今的甄嬛,用帕子微微掩盖住鼻唇啜泣,这模样像极了柔则,平白让胤禛生出了几分怜惜与不忍。

  他目光扫向旁边侍立的御花园宫人,宫人们皆战战兢兢地点头,证实了甄嬛的说法。

  恰在此时,内殿传来一声响亮的婴儿啼哭,打破了外殿紧张的气氛。

  帘子一动,白泽林带着些许疲惫却轻松的神情走出来,躬身禀报:

  “恭喜皇上,贺喜皇上!芳贵人历经辛苦,已顺利诞下一位健康的小阿哥,母子平安!”

  听闻“母子平安”四字,胤禛紧绷的脸色终于缓和下来,长长舒了一口气。

  他看了一眼跪在地上垂泪的甄嬛,语气缓和了许多:

  “既然芳贵人与八阿哥均安,便是万幸。看来此事确有误会。容贵人受委屈了,起来吧。”

  年世兰心有不甘,耗费心机布局,竟就这样被轻轻揭过?

  她忍不住再次开口:

  “皇上,可是芳贵人她……”

  胤禛有些厌烦地摆手打断,语气带着不容置疑:

  “好了!孩子平安降生便是大幸。今日之事,纯属意外,或是芳贵人自身体质缘故。不必再深究,谁也不许再妄加议论!”

  他不再看年世兰,转而吩咐墨兰:

  “皇后,芳贵人与八阿哥这里,你好生照看着。容贵人今日受惊了,也赏她些东西压惊。”

  墨兰恭顺应下:

  “是,臣妾遵旨。”

  胤禛又看了一眼产房方向,嘱咐了几句要好生休养的话,便起驾离开了这是非之地。

  墨兰冷眼旁观着这一切,看着甄嬛在绝境中不仅能自证清白,还能引得皇帝心软垂怜,心中那份警惕与忌惮更深。

  此女临危不乱,心思缜密,反应迅捷,绝非池中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