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定制的温度-《穿成霸总文里的恶毒女配后我摆烂》

  抄袭风波的巧妙化解,如同为“moonlight”进行了一次高强度的压力测试,不仅未损分毫,反而让品牌的根基愈发坚实,声誉更隆。订单量稳步增长,社交媒体上的关注度也提升了一个台阶。沈清月并未因此松懈,她深知,一时的热度终会褪去,唯有持续输出打动人心的作品,才能让品牌真正立于不败之地。她和团队将更多精力投入到“浮光”系列的研发与打磨中,工作室里弥漫着专注而平和的气息。

  这天下午,沈清月正在与杨薇讨论“浮光”系列中一款模拟晨露折射光线的胸针结构,客服邮箱收到了一封特殊的邮件。发件人是一位名叫苏茜的年轻女性,是“moonlight”最早的一批客户之一,购买过“星轨”和“蕨语”系列,每次收货后都会发来热情洋溢的反馈。

  这封邮件的标题是:【一份特别的请求:能否为我们设计结婚对戒?】

  沈清月点开邮件,仔细阅读。苏茜在邮件中情真意切地写道,她和她未婚夫林哲相识七年,即将步入婚姻殿堂。他们不想要商场里千篇一律的成品对戒,希望拥有一对独一无二、能够铭刻他们爱情故事的戒指。因为非常喜爱“moonlight”的设计理念和工艺,所以鼓起勇气发来这封邮件,询问是否接此类定制。

  邮件末尾,苏茜简单分享了他们的爱情故事:大学相识于图书馆,因一本共同喜欢的诗集结缘;两人都喜欢旅行,第一次远行去了西藏纳木错,那片星空成为他们最珍贵的记忆;林哲曾用一句“此心安处是吾乡”向她告白。

  看完邮件,沈清月沉吟片刻。高端定制耗时耗力,对目前专注于成系列产品开发的“moonlight”来说,并非计划内的业务,利润率也未必比得上批量生产。李哲得知后,也从运营角度提出了担忧:“沈姐,定制订单周期长,沟通成本高,会不会影响‘浮光’系列的进度?”

  杨薇却眼睛发亮,充满期待:“沈姐,这对戒意义非凡啊!如果能做成,一定是件特别棒的作品!”

  沈清月的目光再次落在那几句关于相识、星空和诗句的描述上,心中微微触动。她想起自己创立“moonlight”的初衷——“为独立灵魂加冕”,这加冕,又何尝不能是为一段独一无二的爱情呢?这种将情感与记忆融入设计的挑战,本身就对设计师有着巨大的吸引力。

  “接。”沈清月做出了决定,语气平静却坚定,“回复苏小姐,我们愿意尝试。安排一次详细的线上沟通。”

  李哲见状,不再多言,立刻去安排。杨薇则兴奋地开始搜集各种对戒设计资料。

  与苏茜和林哲的线上沟通会进行得异常顺利和愉快。屏幕那端的准新人,脸上洋溢着幸福和期待。沈清月没有急于询问预算或材质,而是像一个朋友般,引导他们回忆更多相处的细节:第一次约会的地点、彼此最欣赏对方的品质、对未来生活的憧憬……她认真倾听,不时在素描本上记录下关键词和瞬间浮现的意象。

  沟通结束后,沈清月独自坐在工作台前,台灯洒下温暖的光晕。她闭目凝神,苏茜和林哲的故事、那些充满画面感的细节,在她脑海中交织融合。

  灵感如星火般迸发。

  她拿起铅笔,在素白的纸上快速勾勒。男戒的戒臂,她设计成抽象的山脉轮廓,象征他们共同踏过的旅途与未来的担当;女戒则更为柔美,戒臂内壁悄然镌刻上纳木错的经纬度坐标,只有佩戴者本人知晓这份私密的浪漫。戒面摒弃了传统的大颗主石,而是采用密镶的微小钻石,排列成宛若纳木错夜空的星辰轨迹。最特别的是,在两枚戒指的内壁,都用极细微的激光雕刻了那句定情的诗句“此心安处是吾乡”的英文缩写 “h.o.m.E.”,以及他们名字的首字母缩写,交织成一个独特的符号。

  草图完成后,她发给了苏茜和林哲。屏幕那头几乎是瞬间爆发出的惊喜和激动,甚至带着哽咽的感谢,证实了沈清月的设计完全击中了他们的心坎。“这就是我们梦想中的戒指!”苏茜反复说道。

  接下来的日子,沈清月几乎将大部分精力都投入到了这对婚戒的制作中。她亲自挑选铂金的材质,确保色泽纯净且坚固永恒;她反复与负责微镶的工匠沟通星辰的排列疏密,力求达到“璀璨却不张扬”的效果;她甚至守在激光雕刻机旁,确保那句缩写和坐标的每一笔刻痕都清晰而完美。每一个环节,她都精益求精,仿佛在打造一件神圣的信物。

  这个过程,被杨薇用镜头悄悄记录下了一些不涉及核心创意的花絮——沈清月凝神挑选石料的侧影、与工匠讨论时的专注眼神、在灯光下检查戒臂弧度的细致。这些画面,本身就充满了匠心温度。

  当这对凝聚了心血的对戒最终完成,装在特制的丝绒盒中寄出时,连负责寄件的李哲都忍不住感叹:“太美了,感觉它们都有自己的故事。”

  几天后,沈清月收到了苏茜发来的长长感谢信和一组照片。照片中,两只手紧紧相握,那对独一无二的戒指在阳光下闪耀着温润而永恒的光芒。苏茜说,这是他们收到的最珍贵的礼物,超越了物质本身,是他们爱情的见证和升华。她表示要将这份美好分享出去,并郑重承诺会为“moonlight”的匠心与心意保密核心设计细节,只分享喜悦。

  沈清月看着照片,嘴角不自觉地上扬,一种难以言喻的满足感和温暖充盈心间。这种通过自己的创作,为他人重要时刻赋予独特意义的成就感,是任何销售额都无法替代的。

  几乎同时,陆氏集团总裁办公室。

  周铭在例行简报中,简略提及了一句:【沈清月小姐近期承接了一对婚戒高端定制订单,投入大量精力。】

  陆廷渊正在签署文件的手顿了顿,眉头微不可察地蹙起。他难以理解,为何要“为区区一对戒指耗费如此心神”。在他掌控的商业逻辑里,时间就是效率,精力应投向能产生规模效应的地方。这种近乎“匠人”式的执着,在他看来是低效且不必要的。

  然而,当他合上文件时,脑海中却不合时宜地闪过一幅画面——是之前报告中那张,沈清月在工作室灯下伏案画图的侧影,神情专注而宁静。这画面让他心中莫名升起一丝不悦,一种事情脱离他既定认知轨道的不适感。他挥散这莫名的情绪,将其归咎于对低效行为的不认同。

  而另一边,顾言深则在社交媒体上,看到了苏茜(隐去了核心设计细节)分享的喜悦和那组充满幸福感的佩戴照片,以及她对“moonlight”匠心与共情能力的由衷赞美。

  顾言深放大图片,仔细看着那对显然经过精心设计的对戒(即使细节被隐藏,但整体的独特感和质感依然可见),再读完苏茜充满感情的描述,眼中掠过一丝真正的赞赏。他几乎没有犹豫,拿起手机,拨通了沈清月的电话。

  电话接通,沈清月的声音传来,带着一丝忙碌后的轻微疲惫:“顾总?”

  “看到你客户的分享了。”顾言深开门见山,语气中带着毫不掩饰的赞许,“那对戒指,虽然没看到全貌,但感觉故事感很强。沈清月,你卖的不仅仅是饰品,是情感记忆。这很厉害。”

  他的评价精准地戳中了沈清月这次定制服务的核心价值。沈清月微微一怔,心中泛起一丝被理解的暖意,轻声回应:“谢谢顾总,能参与客户的重要时刻,是设计师的荣幸。”

  “这种能力,是‘moonlight’最宝贵的无形资产。”顾言深肯定道,随即话锋微转,带着一丝探究,“不过,定制服务耗时耗力,你打算将其作为常规业务吗?”

  沈清月沉吟片刻,如实相告:“暂时不会大规模推广。定制需要缘分和深度沟通,目前还是以成系列作品为主。偶尔接一些特别的订单,算是保持创作活力的一种方式。”

  “明智。”顾言深表示认同,“保持稀缺性和独特性,价值更高。期待你的‘浮光’系列。” 通话在轻松专业的氛围中结束。

  放下手机,沈清月走到窗边。夜色中的城市依旧喧嚣,但她内心却一片宁静满足。这次定制经历,让她更加坚定了“moonlight”的发展方向——不仅要追求商业上的成功,更要守护这份与消费者情感共鸣的珍贵连接。

  然而,她没有想到,苏茜那份充满感激的、在小范围内分享的喜悦,虽然刻意回避了核心设计,但其背后所蕴含的“独一无二”和“匠心定制”的故事,却像一股暗香,悄然在特定圈层中流传开来,吸引来了另一束……始料未及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