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晴日下的暗涌-《世子妃:搬空仇人小金库去流放》

  雪后的清晨,空气清冷得仿佛能冻裂金石。

  虽然天色放晴,但阳光并无多少暖意,照耀在无边无际的深厚积雪上,反射出刺目的白光,反而更添几分寒意。

  驿站如同被遗落在白色海洋中的孤舟,寂静无声。

  然而这份寂静很快被打破。

  天刚蒙蒙亮,驿站外围的雪林中便传来一阵不甚清晰却持续不断的响动,夹杂着几声疲惫的牲口嘶鸣和人的吆喝声。

  值守的官差立刻警觉起来,昨夜狼群的阴影尚未散去。

  “什么人?!”王头儿带着人,握紧武器,登上简易的了望台,厉声喝问。

  只见不远处的雪坡后,转出几个牵着牲口、推着板车、浑身覆满雪沫、显得极其狼狈疲惫的身影。

  他们穿着百姓常见的厚实皮袄,但大多破旧不堪,脸上带着冻伤和长途跋涉的憔悴。

  为首一人哑着嗓子喊道:“别放箭!是云集镇的人!我们是周巡检派来的!来给萧恩公送谢礼的!”

  云集镇?谢礼?

  王头儿一愣,立刻想起了之前来求援的丁捕快和萧猛带回来的消息。

  他不敢大意,仔细盘问了几句关于云集镇和周巡检的细节,对方都对答如流,甚至还能说出萧猛和几位护卫的样貌特征。

  确认无误后,王头儿这才松了口气,赶紧让人打开驿站大门。

  那七八个“云集镇百姓”牵着七匹看起来还算健壮的驴和骡子,拉着七辆堆得满满当当、用破旧油布盖着的板车,踉跄着进了驿站院子。

  一进院子,几个人就几乎脱力地瘫坐在地上,大口喘着粗气,显然这一路极其艰难。

  他们的到来,立刻引起了驿站内所有人的注意。

  人们纷纷围拢过来,好奇地看着这些不速之客和那些牲口车辆。

  萧珩和苏晚晴也被惊动,走了出来。

  “恩公!萧恩公!”那为首之人看到萧珩,立刻挣扎着爬起来,就要下拜,被萧珩抬手拦住。

  “诸位乡亲不必多礼,快快请起。云集镇情况如何?周大人可好?”萧珩语气沉稳,关切地问道,戏做得十足。

  那人一脸感激,眼眶发红:“托恩公和诸位大人的福!镇子还在清理,死了不少人……但活下来的,都记着恩公的救命大恩!周大人组织我们清理废墟,也找到了些被雪埋的粮仓和牲口棚,总算缓过一口气。大人和乡亲们心里过意不去,听说恩公们还要继续赶路,就让我们凑了这些——”他指了指身后的牲口和板车,“这几头牲口是镇上凑出来的,脚力还行。车上是一些粗粮、咸菜、干草料,还有些咱们自己织的粗布和棉花,东西不多,也不金贵,就是点心意!给恩公们路上添把力气,千万别推辞!”

  这番话情真意切,合情合理。

  周围众人听得唏嘘不已,看向萧珩的目光更是充满了敬佩和感激。

  看看!这就是善有善报!

  萧大少爷冒险救了人,人家现在报恩来了!

  苏晚晴在一旁默默看着,心中暗赞萧珩找的这群暗卫演技真是不错,情绪到位,台词自然。

  萧珩脸上适时的露出感动和推辞之色:“这如何使得?云集镇遭此大难,正是需要这些的时候……”

  “恩公一定要收下!”那人急切道,“要不是您,咱们镇子还不知道要死多少人!这点东西算什么?您要是不收,我们回去都没法跟周大人和乡亲们交代!”

  他身后几人也纷纷附和,态度坚决。

  萧珩这才“无奈”地叹了口气,重重抱拳:“既如此,萧某便代大家,谢过周大人和云集镇乡亲们的厚谊!这份情,我们记下了!”

  王头儿和李头儿也是满脸喜色,赶紧招呼官差帮忙安置牲口,卸车清点物资。

  当油布被掀开,露出车上那些实实在在的粮食口袋、成捆的粗布、鼓鼓囊囊的棉花包以及充足的草料时,人群中爆发出了真正的、比雪停时更加热烈的欢呼!

  这可是实打实能救命的东西!

  有了这些牲口,行李有人驮了,走不动的老人孩子或许能轮流坐坐车了!

  有了这些粮食和物资,路上至少不用担心立刻饿死冻死了!

  希望,如同实质般落在了每个人的心头上。

  萧远山和林氏也闻讯出来,看着这一幕,老怀欣慰。

  萧远山捻须点头,对儿子的处理方式十分满意。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纯粹地高兴。

  四房的萧远河和王氏躲在人群后面,看着那些牲口和物资,眼睛滴溜溜地转。

  “哼,倒是好运气。”

  王氏酸溜溜地低声嘀咕,“这些东西,合该我们这些嫡亲先挑好的用!”

  萧远河则琢磨着:“有车了……说不定能多分自己些东西……”

  就连一些并非萧家嫡系的旁支和仆役,在欣喜之余,也开始暗自盘算,这些资源具体会如何分配?自己家能占到多少好处?

  人性的自私与算计,在生存资源面前,悄然滋生。

  萧珩将众人的反应尽收眼底,心中清明。

  他朗声对王头儿和李头儿道:“王头儿,李头儿,这些物资,是云集镇乡亲们赠予所有‘受我萧家连累而流放之人’的。具体如何分配使用,还需二位费心,制定个章程,务求公平,优先保障老弱妇孺能熬过这化雪的路程。至于这些牲口车辆,也由二位统一调度,用于驮运公共物资和搭载实在无力行走之人。”

  他这话说得明白,东西是给“被连坐的人”的,排除了那些真正的囚犯,并且将分配权交给了官差,强调了“公平”和“优先老弱”,直接堵住了某些人想多吃多占、甚至中饱私囊的路。

  王头儿和李头儿闻言,心中一定,连忙抱拳应下:“萧大少爷放心!我等必定秉公处理,绝不辜负云集镇乡亲的心意和您的信任!”

  人群中那些小心思,也被这话压了下去不少。

  大多数人都觉得这样安排合理,纷纷出声表示赞同。

  苏晚晴看着萧珩几句话便掌控了局面,心中暗暗点头。

  这家伙,果然心思缜密,深谙人心。

  物资的清点和管理工作热火朝天地开展起来。

  有了新的希望,人们脸上的愁容淡去了不少,动作也麻利了许多,纷纷主动帮忙。

  萧珩则与那几位“云集镇百姓”走到一旁“叙话”,实则是在听取暗卫关于外围情况的汇报,并安排他们稍事休息后如何“返回”。

  阳光依旧清冷,积雪未化,前路依然艰难险阻。

  但驿站里的气氛,却已然不同。

  有了这雪中送炭的七车物资,活下去的希望变得更加真切。

  而如何带着这份希望,走过接下来更加寒冷的化雪之路,则是摆在每个人面前的、新的考验。

  暗涌仍在,但明面上,一股凝聚力正在悄然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