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三国:曹烁篡权,貂蝉伴我卧榻谋》

  白袍将领剑锋所向,声音斩钉截铁:即刻统领左右翼战船全军突击,务必撕开敌军防线!

  身经百战的老将唇角扬起,利落地跃上轻舟直奔旗舰。

  敌军尚有数十艘艨艟未动。

  青衣幕僚眉头微蹙:此时倾巢而出,是否......

  不必过虑。

  统帅轻轻摆手,眼中锋芒毕露:区区伏兵岂能扭转战局?此战定要全歼敌军,断其退路!

  幕僚闻言恍然——原来主帅意在彻底掌控水道,如此方能切断敌寇粮草,不战而取寿春。

  妙算!

  幕僚心悦诚服地拱手。

  江风卷起统帅的披风,猎猎作响的旌旗下,他凝视着逐渐逼近的船队。

  呜咽的号角声响彻云霄。

  三百战船扬帆破浪,如同出鞘利刃直插敌阵。

  战局即将见分晓。

  岸边观战的年轻将领忽然握紧长枪:主公,敌军全军出击了!

  众将屏息凝神,却见主帅抚掌而笑:正合我意!若不令其倾巢而出,怎能予其致命一击?

  银甲将领怔然回首。

  在众人惊诧的目光中,主帅眸中跳动着胜券在握的火光。

  暴殄天物!胃口简直比天还大!

  江东全军压上。文将军,该让水蛟营亮相了。曹烁凝望着吕蒙的帅舰,冷峻说道。

  二字如惊雷炸响,在场众将心头俱是一颤。无数道目光重新投向江面。

  曹军旗舰上,文聘扬起一抹森然笑意:传令甘兴霸,水蛟出击!一面玄色令旗在桅杆顶端猎猎招展。

  舰队后方,那位头插雉羽、身披锦袍的年轻将领猛然睁大双眼,眸中燃起熊熊战意。甘宁振臂高呼:升战旗!水蛟二字的猩红锦旗在江风中烈烈翻卷。

  七十八艘经过特殊改造的艨艟战船如离弦之箭冲出阵列。甘宁立在船头,死死盯着愈发清晰的敌舰轮廓:今日甘兴霸以命相搏,以报知遇之恩!

  原来当初曹烁北征袁氏时,就曾密令文聘务必要收服这位荆襄水贼。为表诚意,曹烁甚至亲笔修书招揽。怀才不遇的甘宁得此厚待,当即率部投效,与文聘共同淬炼出这支精锐水师。

  江东旗舰上,鲁肃疾呼:公瑾快看,文聘的艨艟动了!周瑜起初不以为意,待看清那些牺牲防护换取速度的战船后,瞳孔骤然收缩:他们要接舷肉搏!只见七十余艘快船正以三艘为组,朝着江东水军侧翼疾驰而来。

  周瑜猛然识破敌计,厉声喝道:速令各船调转弓手,集中火力阻击艨冲,绝不可让敌军贴舷!

  战旗翻飞间,韩当凌统立即变阵,漫天箭雨转向甘宁率领的水蛟兵笼罩而去。

  周瑜瞳孔骤缩,额间渗出细密汗珠。在如此密集的箭矢覆盖下,舍弃防护的艨冲本该不堪一击,船上曹兵顷刻就会变成刺猬。但这支水蛟兵却展现出惊世骇俗的操舟之术——数十艘艨冲或急转或骤停,灵巧地穿梭于箭网之间。

  这些水卒绝非寻常曹军!鲁肃嗓音嘶哑,面色凝重。周瑜抿唇不语,不祥预感在胸中翻涌。

  轰隆!

  甘宁的艨冲率先撞上楼船,只见他借力腾空跃上甲板。江东士卒持刀围剿,却见寒光闪过,当先数人已血溅当场。数十名赤膊水蛟兵紧随其后,如猛虎般扑上楼船。

  ** 在转瞬间完成,百余名江东水兵惨嚎着跳江逃命,整艘战舰就此易主。

  这仅仅是溃败的开端。水蛟兵接连攻占战舰,凶悍战力令江东军肝胆俱裂。十艘、三十艘、上百艘......不到盏茶功夫,半数江东战舰已告陷落。三千精锐竟将万人大军杀得阵脚大乱。

  大将军所授练兵之法,果然神妙非常!文聘热血沸腾,挥剑长啸:全军压上,毕其功于一役!

  淝水之畔,冲锋的号角划破天际。

  曹军战意高昂,百余艘战船如离弦之箭,直扑混乱的江东水师,展开全面反击。

  兵败如山倒。

  江东士卒军心涣散,不听韩当、凌统的号令,争先恐后调转船头,向南溃逃。

  主帅旗舰上。

  周瑜面如白纸,震惊无言。

  “难怪曹烁明知我江东水军纵横江淮,还敢派水师迎战……”

  “原来他暗中操练出如此精锐!”

  鲁肃神色沉重,长叹一声。

  随即,他低声劝道:“都督,大势已去,速退为上。”

  周瑜猛然攥紧拳头,眼中燃起熊熊怒火。

  此战惨败,淝水控制权尽失。

  若此时撤退,曹军水陆并进,兵锋必将直指合肥。

  一旦合肥失守,孙策北上淮南之路就会被彻底截断。

  无法夺取淮南,又如何与曹烁争夺中原?

  而这一切,皆因他一时轻敌,在淝水败于曹烁之手。

  “我周瑜,怎会败给文聘之流?”

  “曹贼的水师,怎可能强过我江东精锐?”

  “我不服!我不服!”

  周瑜牙关紧咬,眼中尽是不解与愤恨。

  身后,鲁肃焦急催促:“都督,再不走就来不及了!”

  周瑜强压怒火,沉思片刻后,终于挥手下令:“传令全军,即刻退守合肥!”

  “曹烁此战得胜,定会乘势围攻合肥。依我之见,不如弃守合肥,退往濡须坞与主公汇合。”

  鲁肃再次谏言。

  “不可!”

  周瑜厉声否决:“若失合肥,主公便再无北进淮南、逐鹿中原的机会!”

  鲁肃闻言,神色骤变。

  江东军退守合肥后,周瑜当即下令全军弃舟登岸,固守城池。

  他立即派出快马传令:速赴濡须口禀报孙策将军,调集我军主力火速驰援合肥。

  待援军抵达,我军内外呼应,水路并进,定能一举歼灭曹烁!

  周瑜神色从容,运筹帷幄间已布下天罗地网。

  鲁肃面露忧色:都督,曹烁连克下邳、寿春,攻城略地势如破竹,据守合肥是否太过凶险?

  子敬多虑了。周瑜轻抚长髯,世人皆道曹烁善攻,我看不过是刘备庸碌无能罢了。

  有合肥坚城为凭,本督亲自坐镇,倒要看看那曹烁有何能耐!

  这位美周郎的眉宇间,尽是睥睨天下的傲然之色。

  可是都督——

  不必多言!周瑜挥袖打断,军令如山,执行便是。

  见主帅心意已决,鲁肃只得躬身退下。

  江面上鸣金收兵,残存的战船纷纷转向合肥水域撤退。

  周瑜远眺岸上猎猎旌旗,冷笑道:曹烁,今日小败权当诱敌之计。你若敢来围城,正好让本督领教你的攻城手段!

  此刻合肥城外,刘备军营。

  仅剩的三千余士卒驻扎于此。

  中军帐内,刘备来回踱步,愁容满面。

  孔明先生,淝水之战,公瑾真能抵住曹烁锋芒幺?

  诸葛亮轻摇羽扇,成竹在胸:陆战之道,曹贼确有过人之处。然水战之利,江东称雄当之无愧。

  江水滔滔,战鼓渐息。

  周公瑾的水战造诣,与孙伯符不相上下,淝水此役胜负已定!

  孔明轻摇羽扇,言辞间尽是笃定。

  玄德紧锁的眉头终于舒展。

  既得军师此言,备心甚安。

  那曹子桓气焰嚣张,连战告捷,此番终要折戟沉沙。

  他唇角微扬,眼底闪过一丝快意。

  急促的脚步声突然打破平静。

  报——!廖化仓皇闯入,周都督水师溃败,正退往合肥!

  案几上的茶盏被玄德碰翻。

  鹅毛扇在空中凝滞,孔明指节微微发白。

  军师,公瑾竟...竟败了?

  玄德声音发颤,眼中满是惊疑。

  孔明闭目调息,再睁眼时已恢复镇定:元俭,东吴水师素称江淮无敌,周郎更是水战奇才,曹军如何取胜?

  文仲业为帅,甘兴霸为先锋。

  那锦帆贼麾下三千水卒,个个悍勇,竟强过江东水师。

  周都督正是败于此二人之手。

  甘兴霸?孔明羽扇一顿,此人竟归顺曹营?

  玄德急切道:此乃何人?

  昔亮躬耕南阳时,尝闻江表有豪侠甘宁,聚八百锦帆儿郎纵横汉水。

  刘景升屡剿不胜,招安不成,只得任其往来。

  檀木案几上,半盏清茶渐凉。

  刘备面露惊诧,不解道:甘宁不过是个江上盗匪,曹操竟识得他的本事,还将他收归麾下?

  在下也颇感意外,不知曹操如何洞察甘宁精通水战之道。孔明轻摇羽扇,继而话锋偏转:曹操招揽甘宁尚在情理之中。真正令在下费解的是,文聘与甘宁如何练就三千水上精兵,战力竟在江东水师之上!

  刘备神色骤变,眼中疑云更浓。

  主公,曹烁已然取胜,正朝合肥进发,我等该当如何?廖化急切问道。

  刘备恍然回神,慌忙望向孔明。

  合肥乃孙策觊觎中原之要冲,周瑜必不肯弃,定会率军登岸据守,以待孙策率水师主力形成合围之势。孔明推演道。

  刘备却蹙眉道:曹操手握彭城火炮,合肥城墙未作加固,岂能抵挡?周瑜入城无异自取 ** 。

  主公与军师所言极是,我等应当劝阻周瑜。廖化连忙附和。

  孔明却叹息道:周公瑾心性孤傲,越是规劝,他反倒越发固执。

  难道就任由他刚愎自用,陪他葬身合肥?刘备暗自攥紧拳头。

  周瑜轻视曹烁,自寻死路,我等难以阻拦。当今之计,主公当趁周瑜尚未回城,速速南下濡须坞与孙策会合,向那位小霸王阐明利害。孔明羽扇遥指南面。

  刘备正欲远离合肥,当即采纳孔明建议。三千刘军即刻拔寨启程,直奔濡须坞而去。

  ......

  合肥北三十里外。

  曹军沿淝水扎下营寨。万千将士欢声雷动,迎接凯旋的水军将士。

  末将文聘,拜见大将军。

  ---

  甘宁抱拳行礼:末将参见大将军!

  两名荆州水军将领跃下战船,单膝跪于曹烁面前。

  曹烁亲自扶起二人:不必多礼!今日之战你们立下大功,特别是兴霸,三千水蛟军打出了我曹家水师的威名!

  甘宁谦逊道:全赖大将军传授的练兵之法,末将才能训练出这等精锐,更不可能击败周瑜的江东水师。

  此言一出,在场众人皆露惊色。

  曹操难掩惊讶:水蛟军竟是用烁儿的练兵法练就?

  曹烁但笑不语。

  曹操暗自心惊。他这儿子能创出背嵬骑、复原魏武卒练兵法已属难得,如今竟连水师战法也如此精通?一个北方将领如何通晓南方水战,训练出的水师竟能大败威震江东的周瑜?

  郭嘉、陈登等谋臣武将望向曹烁的目光中更添敬畏。

  甘宁建议道:周瑜败退必往合肥。此地乃江淮要冲,请大将军下令即刻南下!

  此时曹烁耳畔响起系统提示音。

  他目光锐利地望向南方:江东周郎...

  “敢与我曹烁作对,袁绍便是前车之鉴!”

  曹烁挥鞭怒喝:“传令三军,水陆齐发,直捣合肥!”

  ……

  濡须坞。

  江面战船如云,江东水师正集结而来。

  孙策尽起五万精锐,誓要攻取淮南。

  营外士卒磨刀霍霍,喊杀声震天。

  中军帐内却一片哗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