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伦敦的邀请函-《霸道魏友泉狠狠爱》

  泰特现代美术馆的邀请函,像一枚被精心打磨过的、闪着冷光的钥匙,悬在苏晚面前,既通往她梦寐以求的艺术圣殿,也可能打开一扇充满未知与危险的门。亚历克斯·陈作为特约策展顾问的消息,更是为这把钥匙涂上了一层暧昧而不祥的色彩。

  她坐在书桌前,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光滑的纸面。陈哲坐在对面的沙发上,看着财经杂志,但苏晚能感觉到,他的注意力并不在那些枯燥的数字和图表上。客厅里很安静,只有壁炉里模拟火焰跃动的微弱声响和念安在玩具角摆弄积木的细碎声音。

  “决定了?”陈哲翻过一页杂志,声音平稳,听不出情绪。

  “嗯。”苏晚应了一声,将邀请函轻轻推回到桌子中央,“机会很难得,我想去。”

  这是实话。泰特现代的学术平台,对她现阶段的发展至关重要,能极大提升她在国际学界的认可度。拒绝,意味着主动放弃一次关键的飞跃。

  “好。”陈哲合上杂志,抬起头,目光温和地落在她脸上,“我帮你联系我在伦敦的同学,他在那边人脉很广,有什么需要可以找他。”

  他的体贴一如既往,甚至更加周到。但苏晚却从中品出了一丝异样。这种周到,似乎带着一种刻意的、维持距离的礼貌,仿佛在不动声色地划清界限——他支持她的事业,但不会,或许也无法,再像以前那样毫无保留地、深入地参与其中。他将“照顾”的责任,移交给了第三方。

  “谢谢。”苏晚垂下眼帘,掩去眼底一闪而过的复杂情绪。

  接下来的日子,在一种表面平静、内里却暗藏微妙张力的气氛中度过。他们依旧一起吃饭,一起陪念安,夜晚相拥而眠。但某些东西,确实不一样了。

  陈哲不再主动询问她创作的细节,即使她偶尔提起,他也只是温和地倾听,很少再像以前那样,试图用他理性的思维去分析和建议。他的沉默,有时像一种包容,有时又像一道无形的墙。

  苏晚则更加专注于《边界》的收尾工作,仿佛只有沉浸在创作里,才能暂时逃避现实中那些剪不断理还乱的思绪。那幅画在她的笔下逐渐趋于完成,风雨中的桥更加清晰坚定,温暖的灯火穿透迷雾,散发出一种近乎悲壮的温暖,而那片危险的领域,则被处理得更加抽象和内敛,仿佛将某种隐秘的激情与罪责,深深埋藏在了肌理之下。

  出发去伦敦的前一晚,陈哲亲自下厨,做了一桌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