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天神下凡-《大明:我朱老三,解锁吕布模版!》

  “我……我没听错吧?”

  “三殿下……他……他把张定边和张必先,都给斩了?”

  “还……还把陈友谅的三十万大军,给……给干崩溃了?”

  一道道带着颤音的、满是不可思议的声音,断断续续地响了起来。

  下一刻,整个议事堂,彻底炸了锅。

  “我的个老天爷!”

  “真的假的?主公,你没跟俺们开玩笑吧!”

  “五千破三十万?还阵斩双雄?”

  “这他娘的是人能干出来的事?”

  有人扯着嗓子大吼,唾沫星子横飞,却没人去在意。

  因为所有人的反应,都和他差不多。

  “彪悍!”

  “三殿下这已经不是彪悍了,这是天神下凡啊!”

  将领们再也无法保持镇定,一个个激动得满脸通红,挥舞着拳头。

  这战报的内容,已经超出了他们作为宿将的认知。

  五千骑兵,绕后百里,夜袭三十万大军中军。

  乱军之中,连斩张定边、张必先两员绝世猛将。

  这又是何等的武勇?

  最后竟然还配合友军,将三十万大军一举击溃,全军覆没。

  徐达缓缓地站起身,他深吸了一口气。

  “主公。”

  他朝着朱元璋拱了拱手,目光中满是发自内心的敬佩。

  “三殿下此战,用兵之诡,出招之奇,可谓是天马行空,羚羊挂角,无迹可寻。”

  “以五千疲敝之师,行百里奔袭,此为兵行险着,需要莫大的勇气。”

  徐达的声音回荡在议事堂内,原本嘈杂的将领们渐渐安静下来。

  “将勇气、智谋、武勇,集于一身,并且结合得如此完美。”

  徐达的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位同僚,最后落回到朱元璋身上,语气郑重无比。

  “臣,自愧不如。”

  “三殿下,天生就是为战场而生的帅才!”

  这句评价,从徐达的口中说出,分量重如泰山。

  “徐大帅说得对!”

  汤和也站了出来,脸上是掩饰不住的激动。

  “张定边那厮,多少弟兄折在他手上?没想到,竟然会折在三殿下手里!”

  “还有那个张必先,也是个狠角色!三殿下这一战,等于是斩了陈友谅的左膀右臂啊!”

  “没错!洪都之围一解,陈友谅元气大伤,咱们的机会来了!”

  众将领纷纷附和,群情激昂。

  朱元璋看着麾下将领们那一张张重燃斗志的脸,心中豪情万丈。

  他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他猛地一拍桌案,发出“砰”的一声巨响。

  朱元璋缓缓站起,龙行虎步,走到大堂中央,目光如电,扫视着每一个人。

  “都听到了?”

  他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

  “陈友谅,号称六十万大军,兵锋所指,所向披靡。”

  “可结果呢?”

  朱元璋的嘴角,勾起弧度。

  “两次大败,都败在我儿一人之手!”

  “你们说,这陈友谅,是不是个纸老虎!”

  他陡然拔高的声音,如同战鼓,重重地捶在每个人的心上。

  将领们的热血,被彻底点燃了。

  “是!”

  “纸老虎!”

  “没错!他就是个中看不中用的纸老虎!”

  朱元璋满意地点了点头,他张开双臂,声如洪钟。

  “我儿朱棡,以五千之众,尚能击溃其三十万大军!”

  “如今,我们金陵有二十万精锐,上下一心!”

  “告诉我,这一战,我们是胜,还是败!”

  “胜!胜!胜!”

  呐喊声几乎要掀翻整个帅府的屋顶。

  所有将领的眼中,都燃烧着熊熊的战意,士气在这一刻,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巅峰。

  朱元璋用力地一挥手。

  “好!”

  “都回去!”

  “整顿兵马,准备粮草,三日之后,全军出征,与陈友谅决一死战!”

  “遵命!”

  数百将领齐声应诺。

  他们躬身行礼后,转身大步流星地走出了议事堂。

  很快,这份八百里加急的战报,就传遍了金陵城外的二十万大军营地。

  起初,士兵们是不信的。

  五千破三十万?

  开什么玩笑!

  当兵的虽然大字不识几个,但基本的算术还是懂的。

  这根本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可当消息从各营的将军、校尉口中得到证实后,整个军营,瞬间陷入了狂欢。

  “赢了!洪都赢了!”

  “三殿下万岁!”

  “三殿下简直是天神下凡啊!”

  士兵们的崇拜,远比将领们来得更加直接,更加狂热。

  “听说了吗?三殿下带着五千人,把陈友谅三十万人都给打跑了!”

  “何止是打跑了,是全军覆没!一个都没跑掉!”

  “真的假的?这么厉害?”

  “那还有假!我二舅的儿子的邻居的表哥就在军中,亲口说的!”

  消息在传播中,不可避免地被添油加醋,变得越来越神乎其神。

  但无论版本如何,核心只有一个。

  那就是三殿下朱棡,打了一场前无古人,甚至可能后无来者的神仙仗。

  一时间,朱棡成了整个金陵城,尤其是年轻人心中唯一的偶像。

  无数热血少年,怀揣着对英雄的崇拜,对建功立业的渴望,纷纷涌向了城中的征兵处。

  金陵城,掀起了一股前所未有的参军热潮。

  ……

  徐府,书房。

  淡淡的墨香与陈年书卷的气息,在空气中弥漫。

  一名少女,正端坐于书案前。

  她身着一袭素雅的月白色长裙,乌黑的长发用一根简单的碧玉簪子挽起。

  正是徐达的长女,徐妙云。

  此刻,她手中捧着的,并非是时下女子喜爱的诗集词本,而是一卷竹简的《孙子兵法》。

  她看得极为认真,纤长的手指,不时在竹简上轻轻划过,仿佛在推演着什么。

  “砰!”

  书房的门,被猛地推开了。

  一阵风风火火的脚步声传来。

  “姐姐!姐姐!”

  “大喜事!天大的喜事!”

  徐妙云秀眉微蹙,抬起头,便看到自己的弟弟徐增寿和妹妹徐妙锦朝自己跑来。

  徐增寿的脸蛋涨得通红,额头上还带着细密的汗珠,显然是一路跑过来的。

  徐妙锦则抓着哥哥的袖子,一双大眼睛亮晶晶的。

  “什么事,这么慌张?”

  徐妙云放下书卷,声音清冷,却带着无奈。

  “是……是三殿下!”

  徐增寿喘着粗气,上气不接下气地说道。

  “是你的未来夫君啦!”

  徐妙锦在一旁娇笑着补充道。

  听到“未来夫君”四个字,徐妙云那张素来清冷的俏脸上,飞起一抹淡淡的红晕。

  她轻咳一声,掩饰住自己的情绪。

  “朱棡他……怎么了?”

  “他赢了!”

  徐增寿终于喘匀了气,激动地挥舞着拳头。

  “爹爹刚从帅府回来,亲口说的!”

  “三殿下在洪都,带着五千骑兵,把陈友谅的三十万大军给打得全军覆没了!”

  “他还亲手斩了张定边和张必先!”

  “姐姐,你听到了吗?是张定边啊!那个杀了我们好多将士的煞神!”

  徐妙锦也跟着叽叽喳喳地说道,脸上满是崇拜。

  “现在外面都传疯了!说三殿下是天上的武曲星下凡呢!”

  听着弟弟妹妹你一言我一语的叙述,徐妙云整个人都怔住了。

  她的眼前,仿佛浮现出了那个熟悉的身影。

  一股难以言喻的骄傲,从徐妙云的心底涌出,瞬间填满了她的整个胸膛。

  那张清丽的脸庞上,绽放出了一抹发自内心的笑容。

  她的目光,重新落回到了书案上的那卷《孙子兵法》上。

  眼神,变得前所未有的坚定。

  他已经成长为一棵可以为万人遮风挡雨的参天大树了。

  那么自己,也不能再停留在原地。

  她要努力,要变得更优秀,要能看懂他的兵法,要能理解他的抱负。

  将来,她要做的,不仅仅是他的妻子。

  更要做那个,能与他并肩而立,为他分忧解难的贤内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