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天纵奇才-《大明:我朱老三,解锁吕布模版!》

  “好小子!”

  常遇春猛地一拍大腿,发出一声巨响。

  “俺就知道!俺就知道晋王殿下不是孬种!”

  徐达扶着朱元璋,脸上的肌肉因为激动而微微抽动着。

  “以骑兵之锐,于万军从中直取中军,……这份胆魄,这份对战机的把握……”

  他深吸一口气,吐出四个字。

  “天纵奇才!”

  汤和也是满脸红光,与有荣焉。

  “这小子,从小就一肚子主意,没想到……没想到打起仗来这么猛!”

  “哈哈……哈哈哈哈!”

  一阵狂笑声,猛地从朱元璋的喉咙里爆发出来。

  他挣开徐达的搀扶,叉着腰仰天大笑。

  笑声里充满了极致的狂喜。

  “好!好啊!”

  “不愧是咱朱重八的种!”

  “咱的儿子,就该是这样!”

  他笑着笑着,眼角竟然泛起了湿润。

  当初把老三派去洪都,他何尝不是抱着让他历练,吃亏长记性的想法。

  谁敢想到!

  这个平日里看着不声不响的儿子,竟然给了他一个天大的惊喜!

  “主公!”

  刘伯温的声音冷静地响起,打断了众人的狂喜。

  “此乃天赐良机!”

  他目光灼灼地看着朱元璋。

  “陈友谅大军新败,士气全无,军心涣散,正是我军一举定乾坤的最好时机!”

  “我军应立刻全速进发,与晋王殿下合兵一处,将陈友谅残部彻底围歼于鄱阳湖畔!”

  “毕其功于一役!”

  刘伯温的话,如同一盆冷水,浇醒了狂喜中的朱元璋。

  他脸上的笑容瞬间收敛,取而代之的是身为统帅的决断与锐利。

  “对!”

  “伯温说得对!”

  朱元璋眼中精光一闪,猛地转身,对着船舱外吼道。

  “传咱将令!”

  “全军拔锚!日夜兼程!”

  “第一个抵达洪都城的,咱赏他一百两银子!”

  “等打完了陈友谅,咱在洪都城下,请全军将士大块吃肉,大碗喝酒!”

  “遵命!”

  船舱外,传令兵的呼喊声,迅速传遍了整个船队。

  ……

  三日后。

  洪都城。

  士卒们昂首挺胸,目光锐利,训练的口号声震天响。

  百姓们自发地走上街头,为守城的将士送上热茶与食物。

  晋王府内。

  朱棡手中拿着一封刚刚由信鸽送达的密信。

  信封的火漆上,印着一个熟悉的“吴”字印章。

  他拆开信,迅速扫过信上的内容。

  父亲的大军,已经抵达鄱阳湖西岸。

  朱棡的嘴角,勾起弧度。

  “来人。”

  他放下信纸,声音平静。

  “传蓝玉、沐英、傅友德,议事。”

  片刻之后,蓝玉等人身披甲胄,快步走入大堂。

  他们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一股掩饰不住的兴奋。

  这几日,他们轮番带兵出城攻打残兵,每一次都是大胜而归。

  “殿下!”

  蓝玉性子最急,一进门就抱拳请命。

  “末将请命,愿为先锋,直捣陈友谅老巢!”

  “末将愿往!”

  傅友德等人也齐齐出声。

  朱棡抬手,虚虚一压。

  他环视着自己麾下的这些悍将。

  “诸位。”

  朱棡缓缓开口,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到每个人耳中。

  “父亲的大军,已至鄱阳湖西岸。”

  一句话,让整个大堂的空气都灼热了起来。

  蓝玉等人的眼睛,瞬间亮得吓人,呼吸都变得粗重。

  朱棡站起身,走到地图前,目光落在鄱阳湖东岸,那片代表着陈友谅大营的区域。

  “决战的时刻,到了。”

  “殿下!下令吧!”

  蓝玉激动地吼道。

  “俺们早就等不及了!”

  朱棡看着将士们那一张张渴望战斗的脸,感受着那股冲天的士气。

  如今,他麾下的大军,士气正处在最巅峰的状态。

  而陈友谅的数十万残兵,早已是军心丧尽的乌合之众。

  是时候,给这位曾经不可一世的汉王,送上最后的致命一击了。

  “传我将令!”

  朱棡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威严。

  “洪都城内,所有可战之兵,倾巢而出!”

  “一个时辰后,随我出城!”

  “与陈友谅,决一死战!”

  “遵命!”

  ……

  与此同时。

  陈友谅大营。

  往日里巡逻不休的士卒,此刻正三三两两地靠在栅栏上。

  中军大帐内,更是死气沉沉。

  呜咽的箫声断断续续从帐内飘出。

  陈友谅就坐在这。

  他身上那件素色长袍满是褶皱,,几天没打理的胡茬让他看起来苍老了十岁不止。

  他坐在一张胡凳上,吹着一支洞箫。

  那箫声,从他口中吹出,却再也没有了昔日的意气风发。

  几天前,他还是那个拥兵六十万,号令一下,千军万马随之东下的汉王。

  可现在……

  他眼皮一跳,脑海中不受控制地浮现出那五千铁骑。

  他成了一个连大营都不敢出的丧家之犬!

  突然。

  “砰!”

  帐帘被人粗暴地撞开,一道人影连滚带爬地冲了进来。

  脚下不知被什么东西一绊,整个人“噗通”一声,摔在了地毯上。

  “哎哟!”

  来人痛呼一声,挣扎着抬头,正是他麾下的一名偏将。

  箫声戛然而止。

  陈友谅缓缓抬起头。

  那偏将也顾不上疼,手脚并用地爬起来,连滚带爬地扑到陈友谅面前,声音都变了调。

  “大王!大王不好了!”

  “出大事了!”

  陈友谅看着他,眼神空洞,嘴唇动了动,声音嘶哑得像是两块砂纸在摩擦。

  “何事惊慌?”

  还能有什么事,比他现在更糟吗?

  “朱……朱棡!”

  偏将指着城池的方向,脸上满是无法言喻的惊恐。

  “朱棡小儿……他……他率军出城了!”

  将领上气不接下气地喊道。

  陈友谅的身体猛地一震,手中的洞箫“啪”的一声掉在了地上。

  “他……他带了多少人马?”

  他的声音,带着颤抖。

  “黑压压的一片!看旗号,至少……至少有三万大军!”

  “正朝着我们的大营杀过来了!”

  陈友谅先是一愣,随即,那双死灰般的眸子里,竟然重新燃起光芒。

  他慢慢地从胡凳上站了起来。

  “三万……”

  他喃喃自语,随即,发出一阵神经质的低笑。

  “朱棡小儿!当真以为自己是天神下凡不成!”

  “呵呵……哈哈哈哈!”

  笑声越来越大,越来越疯狂。

  “五千人偷袭,让你侥幸得手!你竟敢只带三万人,就来冲击我数十万大军的营寨?”

  他虽然惨败,但收拢起来的残兵败将,依旧有近十万之众!

  朱棡这是在找死!

  “狂妄!自大!”

  陈友谅的眼中爆发出骇人的凶光,他一把抓住那名将领的衣甲,嘶吼道。

  “传令下去!各部收拢兵马,准备迎战!”

  “告诉所有人!朱棡小儿已经疯了!他这是在给我们送人头!”

  “这是我们反败为胜的唯一机会!”

  “谁能斩下朱棡的头颅,咱封他万户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