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我说啊,这孩子就是太要强了,凡事都惦记着亲力亲为,人又不是铁打的,这些个小事儿安排下去给别人做就好了?何必整天自己到处跑呢?正巧我那儿子整日在家里闲着无所事事,倒不如让他来咱们自己家的公司帮忙,毕竟是亲人,值得信任又可靠,总比把这么大的生意交到外人的手上强……”
“年轻人还是分不清轻重,倒是不如让我来,好歹我吃过的盐比那些个孩子们吃过的米都多,也比他们更能扛事儿……”
“婷婷这丫头家里就剩下了个四六不懂、还没成年的小姑娘,肯定是指望不上的,亲戚这时候当然得站出来帮忙,大伙钱是出不了,出力是没什么问题的……”
……
简不听第一次知道,原来简家这些个平日里自恃身份的宗族族老们,竟然也有一天能像乡村集市上的鸭子似的,聒噪又烦人。
作为一个生活过于丰富、时间过分紧张的唯物主义新时代反骨仔,她其实跟宗族中的这些个族老长辈们打交道的次数极少。
就连过年的时候的拜神祭祖日,简桑宁也不会强求她一同参加,给了她绝对的权力和自由。
以至于,当下的她也只能凭借幼时记忆深处的模糊身影,来判断面前这些个人的大概身份。
那个闹腾得最为热闹的似乎算得上是她母亲的远房堂兄,听说原本是做翡翠原石生意的,算得上是宗族里最早富裕起来的人家;
在他旁边的那个,算是母亲的堂叔,曾经和胞兄合伙做了阵子电子设备的生意,赶上智能手机新兴时期,富过一阵儿,后来似乎是惹上了什么官司,之后就一蹶不振了,不但欠了不少钱,他那位胞兄还因为心里过不去那个坎儿而想不开送了命,后来他虽然扛了过来,却像是失了那份斗志和灵气了似的,屡次做些小生意,却都以失败做了结局;
至于在他们身后的那个……
简不听站在IcU门口的长廊上,视线一一在那群嘴上喋喋不休的宗亲脸上滑过,只觉得心里满是无尽的疲累和说不清来由的委屈。
表姐如今危险期还没过,这些人就已经像是闻到味儿的苍蝇似的,开始这么迫不及待的过来寻觅荤腥了,一个个嘴上满是“为你们好”的温柔,可那眼里的贪婪和算计竟像是不屑遮掩似的。
之前伯父入狱的那段时间,表姐又是如何扛住公司和宗族的多重压力的呢?
忍不住叹了口气,回过神时,她脸上的神色都冷上了几分,刚想要开口,却听到了一道沧桑又沙哑的嗓音突兀的破开了嘈杂的空气。
“都住嘴!一个个一把年纪了,也好意思拉着脸过来欺负自家小辈儿的姑娘,你们这肚子里的墨水怕不是都念到了狗肚子里了!”
此言一出,空气顿时安静了下来。
这铿锵有力中带着无尽嫌弃的话,让向来小嘴跟淬了毒似的的简不听都一惊。
她猛地抬头循着声音望了过去,只见一个坐着轮椅的老妇人被一个年轻姑娘推着劈开了人潮,缓缓走近。
那妇人当真是极老了,脸上的皱纹像是层层叠叠的海浪,干瘦的身材更是让那浪潮显眼了几分。
刚刚那话,便是出自她的口。
闹事的几个宗亲看到她不禁一愣,随即,或蜡黄或黝黑的皮肤竟是纷纷肉眼可见的蔓延起了红温。
其中一人忍不住上前一步,嗫嚅着开口:“……妈?您怎么来了……”
简不听恍然,这位就是宗族里的那位102岁的老祖宗——“槐花婆婆”。
简家算的上是个长寿家族了,宗族中好几个年纪上了九十岁的老祖宗,而眼前这位便是其中最为年长也最具分量的那个。
“你们来得,我这老婆子反倒来不得了?”她慢悠悠地哼声沙哑又讽刺,顿时让那几个气焰最嚣张的宗亲们熄了火。
“你们都回去吧,许久没瞧见裕安家那大丫头了,我去瞧瞧她。”
此言一出,褚人面面相觑,却都没敢反驳。
宗族中族规森严,讲究一个“百善孝为先”,若非长辈有着亏损德行或触及律法的过失,小辈儿不得忤逆长辈。
尤其是这位在族中地位非同一般,无论是否是她的直系后人,是否跟她有血脉上的牵扯,都不得不给她三分颜面。
见那一群人散去,简不听不但没松口气,落在轮椅上的老妇身上的视线反倒带了几分紧绷的警惕。
“……表姐还没醒,IcU病房不允许太多家属探视,即便是进去也只能隔着玻璃远远瞧上一眼,您不如先回去等等消息,待她醒来修养一番,届时我陪她亲自去您那儿让您探望?长辈探看小辈,说出去怎么都不算好听,倒是显得我们这群小的礼数不周了。”半晌,简不听微微侧了一步,身子挡在了病房门口。
“我老了,脑子倒是还没糊涂!自家人的礼数关着外人什么事儿?更何况,我老婆子大老远来瞧自己家小崽子,你却将我拒之门外,这就叫懂礼数了?”这位老祖宗的语气显然是带了些任性的坚持的。
她冷哼一声,压根儿没再给简不听开口的机会,朝着身后的姑娘摆了摆手:“阿清,你在外头等等我,我去跟那丫头说说话……”
说完,那双眸子又定格在了简不听的脸上,语气中带了些凶悍的坚定:“至于你……就推着老婆子一起进去吧!”
一锤定音。
简不听自是要一起进去的。
让这位跟病房中脆若婴孩的表姐单独见面,即便只是隔着玻璃,她也放心不下。
因为她曾经在打听林予曦的事情时,曾听简桑宁提起过——这位老祖宗跟林予曦之间,有着天大的“血仇”。
这事儿还得从林予曦在JA担任法务部总监说起。
简家在还没有迁往京城的早年间,宗亲之间来往走动得远比现在频繁热切许多。
那时,整个氏族的亲眷都在同一个村子里住着,既是街坊邻居,又是血脉亲人,相互扶持相互帮衬的情分,远不是三言两语能概括的完的。
后来,年轻人各有发展,各奔前程。
到了简裕安这一代,又举家定居进了京都,整日连自家那三五事儿都忙不过来,便渐渐疏忽了家乡的宗亲。
可即便是疏忽,也并非是彻底断了联系,只是走动得相对少了些,甚至林予曦待产期间,因为产前抑郁心情烦闷,为了让她散散心,简裕安还曾经送她去家乡的乡下老宅中住过些日子。
那段时间,便是邻居家的槐花婆婆开解照顾了她。
槐花婆婆全名叫夏槐,按辈分来算,是简裕安的曾祖母的表嫂。
传言,那时的林予曦大小姐脾气格外刁钻,跟谁的关系都合不大来,却唯独跟这位槐花婆婆格外亲近。
后来,就连林予曦生育之后进了JA,还不忘百忙之中抽空出来,屡屡回到村子里看望夏槐。
直到她开始用铁血手段,彻底整顿专利维权相关事宜。
简氏族人众多,来往甚密,子孙绵延不绝,福泽天佑,自然不缺有出息的后辈。
当时商业眼光独到,趁着风口将生意做大的人自是不止简东成这一支。
而当初盗版猖獗,实属是因为那是个投机取巧、赚取快钱的路子,因此族中难免也有人觉得“法不责众”而歪了心思,选择涉猎其中。
其中便有夏槐的两个儿子——四子简东平和五子简东青。
而当年因为接受不了公司破产,而选择跳了自家后院的水井的人,便是简东平。
这事儿不得不说,与当年大刀阔斧整顿行业的林予曦息息相关。
虽然当年具体发生了什么,都是些讳莫如深的传言,如今已经难以考证,但是自那以后林予曦的铁血手腕和刚正不阿的名声开始大噪,林予曦也再未踏足过宗族活动。
由此可见,当年的事态发展定是不怎么愉快的。
那头儿简不听像个炸毛的小猫似的绷紧了脊背,眼睛盯着夏槐花白的后脑勺东想西想,这头儿老神在在的夏槐像是察觉不到那炽热视线似的,只是隔着面前的落地玻璃盯着看病床上脸色苍白的女子侧脸。
“这丫头……跟她阿娘,简直就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苍老沙哑的嗓音中带了些讽刺和感慨,听得简不听像被踩了尾巴似的,忍不住皱了皱眉。
“……表姐更像伯父些。”像是不甘,又像反抗似的,简不听忍不住开了腔。
这话说的倒也没错。
简婷婷那张脸跟简裕安才像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似的。
也正是因此,才跟简不听的模样有着八九分相似,落到外人眼里反倒更像是一对亲姐妹。
“我说的,可不是那张脸。”夏槐听出了简不听语气中的不满,反倒唇角扯出了点儿饶有兴趣的笑意,“是那股劲儿……”
简不听眉头皱的更紧了。
她听说了很多个版本的林予曦,可无论是哪个版本,在做母亲这一方面,林予曦都是有所缺失的。
她很想客观的去看待林予曦,可是表姐的一切她都看在眼里,以至于根本很难克制自己心里油然而生的不满,这不满让她很难对林予曦产生正向的情绪,甚至难以抚平潜意识里带来的不喜。
这种不喜让她觉得,就连听到表姐像林予曦这种话,她都觉得是在冒犯。
“我听说那丫头想让你进公司?”夏槐像是没看出简不听眼里的情绪似的,咂咂嘴,扭过头来盯着她打量。
“您老人家消息倒是灵通。”简不听没好气地搭了腔。
兴许是因为身旁没了旁人,兴许是夏槐那玩味的眼神实在不像个长辈那般正经,反倒像是拉近了两人的距离似的,让她语气间也少了几分客套。
“那么大的一块儿蛋糕,有点儿什么风吹草动,都能传的沸沸扬扬,更何况,那孩子也没遮掩过想法,最近的动作可是不小,老婆子我想不知道都难。”夏槐说着,下巴朝着简婷婷的方向抬了抬,“听说她已经给那个小的存了信托,数额不小,底下那些个心思活的,说什么的都有,更有甚者,说她最近的动作有几分操办后事的意思。”
“那个小的”,指的自然是简婷婷的亲妹妹,一直在国外读书、还没成年的二小姐简岚岚。
“胡说八道!”简不听像被踩了尾巴似的,闻言气的差点跳了起来,“您一把年纪,怎能如此任由那些个嘴碎的造谣生事?!表姐正是壮年,操办的哪门子……”
剩下那两个字,她无论如何也说不出口,气的红了眼,拳头攥的指尖直发白。
她忍不住透过玻璃看简婷婷的侧脸,似乎期颐着那双眼睛能快点睁开,她好将这恼人的事亲口讲给表姐听——
如她以往受了委屈跑去跟表姐告状那样。
可今日的表姐却是让她大失所望。
夏槐却话锋一转:“我说她像小曦,是指她俩身上那股子又憋闷又认死理的劲儿。”
简不听闻言脸上的神情僵住,思绪也被这话拉了回来。
紧接着,没等她追问,夏槐便继续开了口。
林予曦搬到夏槐隔壁时,状态很不好。
那时跟她一同来的,还有一个伺候她饮食起居、名叫舒兰的妇人。
夏槐整天都能看到舒兰里里外外的忙前忙后,却一个多礼拜都没见到林予曦的影子。
若非舒兰时不时出去买菜,托夏槐帮忙注意点隔壁林予曦的动静,她怕是还不知道,原来这宅子里搬来的是两个人。
林予曦第一次出门,是被隔壁夏槐家的动静吵的受不了,气冲冲的过去吵架的。
村子里都是些老房子。
简家那祖宅虽然扩张翻修过,可老一辈儿讲究个“忆苦思甜”,便特意没有改变那宅子的整体制式。
以至于它在村子里实在是不那么显眼,比起老宅那一眼看不到头儿的豪华别墅,这祖宅地方小不说,隔音还差。
街坊邻居夫妻吵架,自己家里床上躺着,甚至能听清楚人家在吵什么。
夏槐的家里供奉着一尊妈祖的神像。
那算个战争前传下来的老物件儿了,又因为简家村地处t市,算是沿海,因此供奉海神妈祖的传统便意外的流传了下来。
而整日守着神像的夏槐,也被村里人称为“神婆”。
那日刚好是月初,是村子里的信徒去夏槐家上供的日子。
因此,两人的第一面,见得实在算不得愉快。
“年轻人还是分不清轻重,倒是不如让我来,好歹我吃过的盐比那些个孩子们吃过的米都多,也比他们更能扛事儿……”
“婷婷这丫头家里就剩下了个四六不懂、还没成年的小姑娘,肯定是指望不上的,亲戚这时候当然得站出来帮忙,大伙钱是出不了,出力是没什么问题的……”
……
简不听第一次知道,原来简家这些个平日里自恃身份的宗族族老们,竟然也有一天能像乡村集市上的鸭子似的,聒噪又烦人。
作为一个生活过于丰富、时间过分紧张的唯物主义新时代反骨仔,她其实跟宗族中的这些个族老长辈们打交道的次数极少。
就连过年的时候的拜神祭祖日,简桑宁也不会强求她一同参加,给了她绝对的权力和自由。
以至于,当下的她也只能凭借幼时记忆深处的模糊身影,来判断面前这些个人的大概身份。
那个闹腾得最为热闹的似乎算得上是她母亲的远房堂兄,听说原本是做翡翠原石生意的,算得上是宗族里最早富裕起来的人家;
在他旁边的那个,算是母亲的堂叔,曾经和胞兄合伙做了阵子电子设备的生意,赶上智能手机新兴时期,富过一阵儿,后来似乎是惹上了什么官司,之后就一蹶不振了,不但欠了不少钱,他那位胞兄还因为心里过不去那个坎儿而想不开送了命,后来他虽然扛了过来,却像是失了那份斗志和灵气了似的,屡次做些小生意,却都以失败做了结局;
至于在他们身后的那个……
简不听站在IcU门口的长廊上,视线一一在那群嘴上喋喋不休的宗亲脸上滑过,只觉得心里满是无尽的疲累和说不清来由的委屈。
表姐如今危险期还没过,这些人就已经像是闻到味儿的苍蝇似的,开始这么迫不及待的过来寻觅荤腥了,一个个嘴上满是“为你们好”的温柔,可那眼里的贪婪和算计竟像是不屑遮掩似的。
之前伯父入狱的那段时间,表姐又是如何扛住公司和宗族的多重压力的呢?
忍不住叹了口气,回过神时,她脸上的神色都冷上了几分,刚想要开口,却听到了一道沧桑又沙哑的嗓音突兀的破开了嘈杂的空气。
“都住嘴!一个个一把年纪了,也好意思拉着脸过来欺负自家小辈儿的姑娘,你们这肚子里的墨水怕不是都念到了狗肚子里了!”
此言一出,空气顿时安静了下来。
这铿锵有力中带着无尽嫌弃的话,让向来小嘴跟淬了毒似的的简不听都一惊。
她猛地抬头循着声音望了过去,只见一个坐着轮椅的老妇人被一个年轻姑娘推着劈开了人潮,缓缓走近。
那妇人当真是极老了,脸上的皱纹像是层层叠叠的海浪,干瘦的身材更是让那浪潮显眼了几分。
刚刚那话,便是出自她的口。
闹事的几个宗亲看到她不禁一愣,随即,或蜡黄或黝黑的皮肤竟是纷纷肉眼可见的蔓延起了红温。
其中一人忍不住上前一步,嗫嚅着开口:“……妈?您怎么来了……”
简不听恍然,这位就是宗族里的那位102岁的老祖宗——“槐花婆婆”。
简家算的上是个长寿家族了,宗族中好几个年纪上了九十岁的老祖宗,而眼前这位便是其中最为年长也最具分量的那个。
“你们来得,我这老婆子反倒来不得了?”她慢悠悠地哼声沙哑又讽刺,顿时让那几个气焰最嚣张的宗亲们熄了火。
“你们都回去吧,许久没瞧见裕安家那大丫头了,我去瞧瞧她。”
此言一出,褚人面面相觑,却都没敢反驳。
宗族中族规森严,讲究一个“百善孝为先”,若非长辈有着亏损德行或触及律法的过失,小辈儿不得忤逆长辈。
尤其是这位在族中地位非同一般,无论是否是她的直系后人,是否跟她有血脉上的牵扯,都不得不给她三分颜面。
见那一群人散去,简不听不但没松口气,落在轮椅上的老妇身上的视线反倒带了几分紧绷的警惕。
“……表姐还没醒,IcU病房不允许太多家属探视,即便是进去也只能隔着玻璃远远瞧上一眼,您不如先回去等等消息,待她醒来修养一番,届时我陪她亲自去您那儿让您探望?长辈探看小辈,说出去怎么都不算好听,倒是显得我们这群小的礼数不周了。”半晌,简不听微微侧了一步,身子挡在了病房门口。
“我老了,脑子倒是还没糊涂!自家人的礼数关着外人什么事儿?更何况,我老婆子大老远来瞧自己家小崽子,你却将我拒之门外,这就叫懂礼数了?”这位老祖宗的语气显然是带了些任性的坚持的。
她冷哼一声,压根儿没再给简不听开口的机会,朝着身后的姑娘摆了摆手:“阿清,你在外头等等我,我去跟那丫头说说话……”
说完,那双眸子又定格在了简不听的脸上,语气中带了些凶悍的坚定:“至于你……就推着老婆子一起进去吧!”
一锤定音。
简不听自是要一起进去的。
让这位跟病房中脆若婴孩的表姐单独见面,即便只是隔着玻璃,她也放心不下。
因为她曾经在打听林予曦的事情时,曾听简桑宁提起过——这位老祖宗跟林予曦之间,有着天大的“血仇”。
这事儿还得从林予曦在JA担任法务部总监说起。
简家在还没有迁往京城的早年间,宗亲之间来往走动得远比现在频繁热切许多。
那时,整个氏族的亲眷都在同一个村子里住着,既是街坊邻居,又是血脉亲人,相互扶持相互帮衬的情分,远不是三言两语能概括的完的。
后来,年轻人各有发展,各奔前程。
到了简裕安这一代,又举家定居进了京都,整日连自家那三五事儿都忙不过来,便渐渐疏忽了家乡的宗亲。
可即便是疏忽,也并非是彻底断了联系,只是走动得相对少了些,甚至林予曦待产期间,因为产前抑郁心情烦闷,为了让她散散心,简裕安还曾经送她去家乡的乡下老宅中住过些日子。
那段时间,便是邻居家的槐花婆婆开解照顾了她。
槐花婆婆全名叫夏槐,按辈分来算,是简裕安的曾祖母的表嫂。
传言,那时的林予曦大小姐脾气格外刁钻,跟谁的关系都合不大来,却唯独跟这位槐花婆婆格外亲近。
后来,就连林予曦生育之后进了JA,还不忘百忙之中抽空出来,屡屡回到村子里看望夏槐。
直到她开始用铁血手段,彻底整顿专利维权相关事宜。
简氏族人众多,来往甚密,子孙绵延不绝,福泽天佑,自然不缺有出息的后辈。
当时商业眼光独到,趁着风口将生意做大的人自是不止简东成这一支。
而当初盗版猖獗,实属是因为那是个投机取巧、赚取快钱的路子,因此族中难免也有人觉得“法不责众”而歪了心思,选择涉猎其中。
其中便有夏槐的两个儿子——四子简东平和五子简东青。
而当年因为接受不了公司破产,而选择跳了自家后院的水井的人,便是简东平。
这事儿不得不说,与当年大刀阔斧整顿行业的林予曦息息相关。
虽然当年具体发生了什么,都是些讳莫如深的传言,如今已经难以考证,但是自那以后林予曦的铁血手腕和刚正不阿的名声开始大噪,林予曦也再未踏足过宗族活动。
由此可见,当年的事态发展定是不怎么愉快的。
那头儿简不听像个炸毛的小猫似的绷紧了脊背,眼睛盯着夏槐花白的后脑勺东想西想,这头儿老神在在的夏槐像是察觉不到那炽热视线似的,只是隔着面前的落地玻璃盯着看病床上脸色苍白的女子侧脸。
“这丫头……跟她阿娘,简直就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苍老沙哑的嗓音中带了些讽刺和感慨,听得简不听像被踩了尾巴似的,忍不住皱了皱眉。
“……表姐更像伯父些。”像是不甘,又像反抗似的,简不听忍不住开了腔。
这话说的倒也没错。
简婷婷那张脸跟简裕安才像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似的。
也正是因此,才跟简不听的模样有着八九分相似,落到外人眼里反倒更像是一对亲姐妹。
“我说的,可不是那张脸。”夏槐听出了简不听语气中的不满,反倒唇角扯出了点儿饶有兴趣的笑意,“是那股劲儿……”
简不听眉头皱的更紧了。
她听说了很多个版本的林予曦,可无论是哪个版本,在做母亲这一方面,林予曦都是有所缺失的。
她很想客观的去看待林予曦,可是表姐的一切她都看在眼里,以至于根本很难克制自己心里油然而生的不满,这不满让她很难对林予曦产生正向的情绪,甚至难以抚平潜意识里带来的不喜。
这种不喜让她觉得,就连听到表姐像林予曦这种话,她都觉得是在冒犯。
“我听说那丫头想让你进公司?”夏槐像是没看出简不听眼里的情绪似的,咂咂嘴,扭过头来盯着她打量。
“您老人家消息倒是灵通。”简不听没好气地搭了腔。
兴许是因为身旁没了旁人,兴许是夏槐那玩味的眼神实在不像个长辈那般正经,反倒像是拉近了两人的距离似的,让她语气间也少了几分客套。
“那么大的一块儿蛋糕,有点儿什么风吹草动,都能传的沸沸扬扬,更何况,那孩子也没遮掩过想法,最近的动作可是不小,老婆子我想不知道都难。”夏槐说着,下巴朝着简婷婷的方向抬了抬,“听说她已经给那个小的存了信托,数额不小,底下那些个心思活的,说什么的都有,更有甚者,说她最近的动作有几分操办后事的意思。”
“那个小的”,指的自然是简婷婷的亲妹妹,一直在国外读书、还没成年的二小姐简岚岚。
“胡说八道!”简不听像被踩了尾巴似的,闻言气的差点跳了起来,“您一把年纪,怎能如此任由那些个嘴碎的造谣生事?!表姐正是壮年,操办的哪门子……”
剩下那两个字,她无论如何也说不出口,气的红了眼,拳头攥的指尖直发白。
她忍不住透过玻璃看简婷婷的侧脸,似乎期颐着那双眼睛能快点睁开,她好将这恼人的事亲口讲给表姐听——
如她以往受了委屈跑去跟表姐告状那样。
可今日的表姐却是让她大失所望。
夏槐却话锋一转:“我说她像小曦,是指她俩身上那股子又憋闷又认死理的劲儿。”
简不听闻言脸上的神情僵住,思绪也被这话拉了回来。
紧接着,没等她追问,夏槐便继续开了口。
林予曦搬到夏槐隔壁时,状态很不好。
那时跟她一同来的,还有一个伺候她饮食起居、名叫舒兰的妇人。
夏槐整天都能看到舒兰里里外外的忙前忙后,却一个多礼拜都没见到林予曦的影子。
若非舒兰时不时出去买菜,托夏槐帮忙注意点隔壁林予曦的动静,她怕是还不知道,原来这宅子里搬来的是两个人。
林予曦第一次出门,是被隔壁夏槐家的动静吵的受不了,气冲冲的过去吵架的。
村子里都是些老房子。
简家那祖宅虽然扩张翻修过,可老一辈儿讲究个“忆苦思甜”,便特意没有改变那宅子的整体制式。
以至于它在村子里实在是不那么显眼,比起老宅那一眼看不到头儿的豪华别墅,这祖宅地方小不说,隔音还差。
街坊邻居夫妻吵架,自己家里床上躺着,甚至能听清楚人家在吵什么。
夏槐的家里供奉着一尊妈祖的神像。
那算个战争前传下来的老物件儿了,又因为简家村地处t市,算是沿海,因此供奉海神妈祖的传统便意外的流传了下来。
而整日守着神像的夏槐,也被村里人称为“神婆”。
那日刚好是月初,是村子里的信徒去夏槐家上供的日子。
因此,两人的第一面,见得实在算不得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