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 兑为泽(兑上兑下)+初九 · 和兑,吉-《这本易经超有料》

  卦象:? 兑为泽(兑上兑下)

  卦辞: 亨,利贞。

  含义: 兑卦象征喜悦、愉悦、沟通。亨通,利于守持正固。兑卦上下皆兑,泽泽相连,象征水域相通、情感交流、人际和谐。它强调以真诚之心带来喜悦,通过沟通化解分歧,使万物感通。兑卦之道,重在内心愉悦而不流于轻浮,守持正固方能亨通。它告诫人们,喜悦需建立在诚信和正道之上,如此才能利贞持久。

  故事:悦通者------悦心的和合之路

  在远古的部落时代,有一个名为“悦心”的年轻使者,她生于泽畔部落,性情如水般柔顺,善于言辞,常以笑容化解矛盾。时值各部族因资源争夺而关系紧张,悦心被推举为沟通使者,负责调和纷争,促进联盟。她的历程,正是兑卦“君子以朋友讲习”精神的生动演绎,从初始和悦、诚信消悔、强悦招凶、商谈转喜、诚信防危到引悦圆满,完整展现了喜悦之道的智慧与考验。

  初九 · 和兑,吉

  译文: 和谐喜悦,吉祥。

  含义: 喜悦之初,以和谐方式带来愉悦(和兑),可获吉祥。象征喜悦需自然真诚,不刻意不强迫,方能吉祥。

  初九故事:

  泽畔部落的清晨总是被水雾笼罩。

  悦心赤脚走在湿润的草地上,露水沾湿了她的裙角。作为部落里最年轻的沟通使者,她肩上的担子却不轻——今日,她要独自前往山族,解决困扰两族数月的水源之争。

  山族住在高高的东麓,依靠山涧流水生活。而泽畔部落世世代代依水而居,擅长渔猎。原本井水不犯河水,可今年气候异常,山涧水量骤减,山族便在下游筑坝截流,断了泽畔部落一部分水源。

  争端由此而起。

  泽畔的战士摩拳擦掌,主张武力夺回水源。老族长却选择了悦心。

  “悦心,你的笑容能化解坚冰。”老族长将代表使者身份的骨链戴在她脖子上,“记住,真正的沟通,不是征服,而是理解。”

  悦心深吸一口气,踏上了通往东麓的山路。她没有带护卫,只背了一筐泽畔特产的甜藕和几条熏鱼。

  山路崎岖,越往上走,空气越干燥。与泽畔的湿润丰饶不同,这里的土地显得贫瘠而坚硬。

  山族的哨兵在山路口拦住了她。那是个皮肤黝黑的年轻猎人,眼神里充满了警惕和排斥。

  “泽畔的人?来干什么?”他的语气硬邦邦的。

  悦心没有直接说明来意,反而微笑着举起手中的篮子:“走了半天山路,饿了么?尝尝我们泽畔的甜藕,刚挖的,很解渴。”

  年轻的哨兵愣了一下,显然没料到这个开场。他看着悦心清澈的眼睛和毫无敌意的笑容,紧绷的脸稍微放松了些,迟疑地接过了一节藕。

  悦心自己也拿了一节,坐在旁边的石头上,一边吃一边随意地问:“这山上的野栗子快熟了吧?我记得去年这个时候,栗子又大又甜。”

  提到熟悉的猎物,哨兵的话匣子稍微打开了些:“嗯,再过半个月就能打了。”

  她没有急于谈判,而是先像朋友一样分享食物,聊着彼此熟悉的生活。这便是“和兑”的开始——自然而真诚的接近,不带有任何功利的目的。

  在哨兵的引导下,悦心进入了山族的聚居地。与泽畔草木搭建的房屋不同,山族的屋子多用石头垒成,显得粗犷而坚固。族人们看到她这个外族者,纷纷投来好奇、审视,甚至是不友善的目光。

  她没有直接求见族长,而是在村落中央的空地上,将背来的熏鱼分给围观的孩子们。孩子们起初怯生生的,但在悦心温暖的笑容和美味的食物面前,很快就放松下来,围着她叽叽喳喳。

  她给孩子们讲泽畔的故事:讲夜晚水面上跳跃的银鱼,讲芦苇荡里藏着的水鸟,讲如何在月光下采挖最甜的藕。

  她用温和的言语和亲切的笑容,描绘着山族孩子们从未见过的泽畔风光(和兑)。大人们也被她的故事吸引,渐渐围拢过来。紧张的气氛在不知不觉中缓和了许多。

  山族的磐石族长闻讯而来。他是个面容严肃、身形魁梧的中年人。

  “泽畔的使者,你的来意我很清楚。”磐石族长开门见山,声音如同敲击岩石,“但水是我们的命脉,筑坝是为了生存。若要我们放水,除非用你们泽畔的盐田来换!”

  这是一个苛刻的条件。盐田是泽畔部落的另一命脉。

  悦心没有立刻反驳,也没有应承。她依旧微笑着,对磐石族长行了一礼:“族长,我走了很远的山路,能先讨碗水喝吗?”

  这个请求合情合理。磐石族长皱了皱眉,示意族人给她取水。

  悦心接过粗糙的陶碗,慢慢喝着那略显浑浊的山水。她看着四周面色困苦的山族老人和面黄肌瘦的孩子,心中了然。山族的日子,确实不好过。

  放下水碗,她真诚地看着磐石族长的眼睛:“族长,我理解您的决定是为了族人。我们泽畔人也一样,失去了水源,渔猎无收,这个冬天也会很难熬。”

  她没有被对方的强硬激怒,反而先表达了理解。这让原本准备迎接争吵的磐石族长有些意外。

  “但您看,”悦心话锋一转,指向村落和远山,“山族擅长狩猎和开凿,我们泽畔人熟悉水道和修建。为什么我们一定要争夺这一条日渐干涸的水道,而不是一起创造更稳定的水源呢?”

  “创造?”磐石族长挑眉。

  “是的。”悦心走到一旁,用树枝在泥地上画了起来,“我在来的路上观察过地形。如果我们两族合作,从上游更丰沛的支流开始,共同开凿一条新的水渠,引水下山。山族负责开山凿石,我们泽畔负责规划水道、加固渠坝。这样,不仅能解决你们山下的用水,富余的水还能流到我们泽畔。”

  她画出一条清晰的线路,目光灼灼:“这条水渠,将由我们两族共同拥有,共同维护。从此,水源共享,风险共担。”

  这个提议,超出了简单的争夺与妥协。它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更具建设性的方案。

  磐石族长沉默了。他看着地上那简陋却清晰的示意图,又看看眼前这个目光清澈、笑容真诚的年轻女子。她不是在乞求,也不是在威胁,而是在邀请,邀请他们一起创造一个对双方都有利的未来。

  周围的族人也开始低声议论。比起充满不确定性的争斗,这个“一起创造”的方案,显然更具吸引力。

  “我们……怎么相信你们?”磐石族长语气松动了一些。

  “水渠未通之前,我们泽畔愿每日运送十筐鲜鱼、五筐甜藕上山,帮助山族度过眼前的难关,以示诚意。”悦心立刻提出切实的保障,“直到水渠开通,新的水源滋养我们双方的土地。”

  她没有空谈信任,而是拿出了实实在在的诚意。

  磐石族长看着悦心,她脸上那温和而坚定的笑容,仿佛带着某种感染力。他紧绷的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丝极淡的笑意。

  “你……和以前的使者不一样。”他说。

  “我只是希望,我们两族的孩子,将来都能在充足的水源边,听关于对方的有趣故事,而不是听祖辈们互相争斗的往事。”悦心微笑着回答。

  最终,磐石族长伸出了粗糙的大手:“好!就依你所言!山族,愿与泽畔合作,共修水渠!”

  吉!

  消息传回泽畔部落,族人欢呼雀跃。原本预想的冲突没有发生,反而迎来了更深层次的合作。

  不久,水渠工程启动。山族的壮劳力挥舞着石锤铁钎,泽畔的工匠精心测量规划。悦心穿梭其间,时而用山族的方式鼓励工匠,时而用泽畔的故事缓解疲劳。她的笑容成了连接两族最好的纽带。

  当清澈的山泉水顺着新修的水渠,哗啦啦地流入泽畔干涸的土地时,两族人民在渠边共同庆祝。他们分享着食物,跳着各自的舞蹈,孩子们在人群中嬉戏打闹。

  悦心站在欢庆的人群边缘,看着这和谐的一幕,心中充满了宁静的喜悦。

  她抚摸着颈间的骨链,轻声自语:“和兑如春水,自然流淌,吉自心生。”

  (和谐带来的喜悦,如同春天的溪流,自然流淌,吉祥便从心中生发。)

  她明白了,真正的喜悦和沟通,不是靠技巧和算计,而是发自内心的真诚与尊重。如同兑卦上下相连的泽水,只有彼此敞开,才能交融互通,滋养万物。

  这初次的成功,为她未来的使者之路,奠定了最坚实的基石——以和为始,悦通人心。

  讲述了年轻使者悦心初担重任,前往山族调解水源之争。她没有采取直接谈判或强硬姿态,而是通过分享食物、讲述故事等自然真诚的方式接近山族(和兑),先理解对方的困境,再提出“共修水渠,共享水源”的建设性方案,并辅以实质性的诚意保障。最终,她的真诚和智慧打动了山族族长和民众,成功化解争端,促成两族合作,带来吉祥与和谐。悦心由此领悟到,喜悦沟通之道贵在自然真诚,如同春水自然流淌,方能吉祥自生(和兑,吉)。这生动阐释了兑卦初九爻辞的深意:在人际交往或矛盾调和的初始阶段,强行说教或刻意讨好往往适得其反。若能以发自内心的尊重和理解为基础,通过自然、真诚、不具攻击性的方式建立连接,带来和谐愉悦的氛围,便能有效消除隔阂,建立信任,为后续的深入沟通与合作打开良好局面,从而趋吉避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