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西林苗寨-《乌蒙山的星河辰曦》

  乌蒙山里,夜色苍茫。

  大巴车在山里行驶了两个多小时,穿过一段长长的隧道后,一片灯火通明的山坳突然闯入视野,在漆黑的夜色中显得格外温暖明亮。

  “西林苗寨要到了!”司机小王的声音从前方传来,“大家先收拾好个人物品,停稳后我带你们去落脚的客栈。”

  乔曦摘下耳机,揉了揉眼睛向外望去。随着海拔逐渐降低,窗外的景致从嶙峋山岩化作连片梯田,最终定格在赤水河谷地带黄彤彤的光亮处——那是依山而建的吊脚楼群,在夜色中层层叠叠,赤水河泛着粼粼波光从寨前淌过,灯火从木窗中漫溢而出。

  车子在铺满鹅卵石的晒谷场停稳,引擎熄灭的瞬间,山野的寂静便涌了上来。大家陆续下车,好奇地四处张望。

  “大家都跟紧我啊!”小王拿起手电,在前面带路。

  他们踩着湿润的石板路前行,寨子里见不到刺眼的霓虹招牌,只有零星几盏马灯悬在各个路口,保留着原汁原味的苗族风情。两侧吊脚楼的雕花栏杆上晾晒着土布,夜风拂过,远处可听到隐约传来的芦笙调子。

  转过第三个弯时,一栋三层小楼出现在石阶尽头。整座建筑由几十根雕花木柱支撑,廊檐下悬挂的玉米串与红辣椒串随风轻摆,门楣的木牌上刻着“云苗客栈”四个大字。

  一位五十岁左右的苗族妇人坐在门廊的竹椅上,她的百褶裙铺散在周围,发髻上插着银质的簪子。看到他们一群人过来,妇人立刻起身相迎,她热情地比划着,嘴里说着他们听不懂的苗语。

  “这位是客栈的老板娘妮彩。”小王笑着走过来翻译,“她说女士安排在三楼的房间,男士住二楼,一楼是吃饭的地方。”

  乔曦踏着吱呀作响的木楼梯来到三楼。只见走廊上铺着防滑的竹篾席,拐角房间门楣上挂着束干枯的艾草——整个楼层都透着一股原汁原味。

  她推开自己房间的门,房间中央是张带着树瘤的实木床,上面铺着浆洗得发白的粗麻布。窗边摆放着一张竹制桌子,掀开印花粗布窗帘,窗外就是苗寨的夜景。

  “哇塞,这也太原生态了吧!”隔壁房间传来唐佳佳的惊叹,接着是手机拍照的咔嚓声,“不过通电通网,设施还不错。”

  乔曦放下背包,走到窗前。

  这里地势较高,可以俯瞰整个寨子,月光下的屋顶泛着青灰色的光,远处的山峦在夜色中起伏,一阵凉风拂过,她不禁打了个寒颤,赶紧从背包里翻出一件米白色的针织开衫穿上。

  “各位旅客放好行李就抓紧时间下楼,”小王那热情的声音从楼下传来,“晚上寨子里有长桌宴,千万别错过哦!”

  乔曦将洗漱用品在脸盆架上摆好,抓起手机塞进开衫口袋,就匆匆往楼下走去。

  经过二楼转角时,她看见小王站在楼下堂屋中央,手里攥着写满字的便签纸,正和老板娘妮彩比划着什么,妮彩不时点头应着“唔呀”。

  交代完事情后,小王转身看见楼梯口的乔曦,他笑着挥挥手,然后三步并作两步消失在夜色里。

  乔曦也朝他挥了挥手告别。这位年轻司机的日夜兼程,让她想到了两年前,那个午夜十二点还在跟英国总部开电话会议的自己。

  没过一会儿,其他人也陆续走下了楼,此时,大家都换上了稍微厚一点的外套。

  老板娘妮彩点了下人数,然后用手势招呼着众人跟着她走,一行人就朝着寨子中心的方向前行。

  此刻,虽然大家又累又饿,但是这古朴苗寨所带来的新奇感还是占了上风,一路上,几人还时不时点评着寨子里极具特色的民族风情。

  寨子中心的广场上,已经摆开几十米长的酸枝木桌,穿红着绿的寨民们端着菜肴穿梭其间,酸汤鱼的酸辣香气与糯米酒的酒香在空气中弥漫。

  乔曦找了一个位置坐下,发现长桌两侧已坐着一些寨民和游客,每个人面前都摆着两只银杯,分别盛着米酒和蜂蜜水。

  “这是我们苗家待客的最高礼遇,”邻座一位戴银冠的苗族姑娘笑着起来给大家倒酒,她的百褶裙上那精致的苗绣在火把照耀下熠熠生辉,“贵客们慢用,待会儿还有踩堂舞和对歌呢。”

  乔曦的目光越过跳动的火塘,望向广场中央渐渐聚拢的芦笙队。七位身着靛蓝对襟衣的苗族汉子正调试着手中的乐器,竹制的芦笙在火光下泛着光泽。

  她拢了拢被山风吹乱的碎发,忽然觉得这场因意外滞留带来的苗寨之夜,或许会比想象中更加值得。

  此时,长桌上已经摆满了苗家宴席的精髓。只见酸汤鲈鲤在土陶锅里翻滚,苗家鼓藏肉切成薄片,腊肉香肠油光发亮……

  乔曦迫不及待地尝了一口酸汤鱼,鲜嫩的鱼肉裹着酸辣适中的汤汁在嘴里融化,味道好到了极致。其他人似乎也对这场苗家迎宾宴相当满意,一个个都坐在桌旁大快朵颐起来。

  苗族姑娘们端着酒壶穿梭席间,银饰碰撞声响清脆悦耳,她们唱着听不懂的敬酒歌,曲调婉转。

  酒过三巡,长桌宴的人们渐渐疏散开,广场中央的篝火突然“轰”地一声窜起半米高的火苗,火星飞向墨蓝色的夜空。寨老敲响了铜鼓,浑厚的鼓声在山谷间回荡,七位芦笙手同时吹响乐器,高亢清亮的旋律瞬间点燃了整个村寨的热情。

  “走啊一帆!”唐佳佳一把拽起身边的覃一帆,手机已经架在自拍杆上开启了直播,“家人们快看苗寨篝火晚会!这个氛围感绝了!”

  她朝着镜头说完,便踩着芦笙的节奏蹦跳着融入人群,红色的冲锋衣在舞动的人群中像一团燃烧的火,极为醒目。

  孟涵之与左晟坐在不远处的碾盘上,一边欣赏着舞蹈一边聊天,而吴良水则搬了个小马扎,凑在几位抽着旱烟的苗族老人身边,比手画脚地聊着什么。

  乔曦坐在一个椿木凳上,静静地看着人们围着篝火跳起踩堂舞。此时,苗族姑娘们的百褶裙在飞扬旋转,绽放成一朵朵绚丽的花。

  “那远山,呼唤我,曾千百次路过……”一阵熟悉的手机铃声传来,还是那首《异客》。

  不远处的吴良水掏出手机,脸上立刻浮现出温柔的笑容:“喂,老婆……对,已经到了……嗯,这里很漂亮,湉湉睡了吗……”

  人在远方,心却永远无法割舍家庭的羁绊。想来,吴良水就是这类人吧。

  -----------------

  夜色渐深,随着跳舞的人群逐渐散去,乔曦他们也向客栈走去。

  虽已时近午夜,整个苗寨却仍旧灯火通明,木质吊脚楼的窗棂间透出温暖的光,将潮湿青石板路映照得光亮如镜。远处横跨赤水河的风雨桥上,几盏马灯在夜风中轻轻摇曳,星星点点倒映在桥下的河面上。

  回到客栈后,唐佳佳或许是想抓住今晚最后的热闹机会,提议在二楼的平台玩狼人杀。

  孟涵之打着哈欠:“你们玩,我得回房睡觉了。”然后,她就揉着太阳穴上楼回了房间。

  乔曦本来也想回房休息,连日的舟车劳顿让她只想瘫倒在床上,可现在,唐佳佳硬拉着她凑人数:“乔曦,帮个忙嘛,你走了人就不够了……”

  于是,乔曦只好留下。

  二楼的平台十分宽敞,边缘围着齐腰高的美人靠。凭栏远眺,正好可以看到远处街道的景致。时值五月,城里早已是初夏的燥热,山间却仍带着清冽的寒意,穿堂风呼啸着穿过平台,大家都不由得裹紧了外套。

  “我去楼下取个炭火盆。”吴良水说着便转身下楼。

  几分钟后,楼梯口传来沉重的脚步声。众人正凑在一起分发卡牌,谁都没留意到吴良水正端着炭火盆艰难上楼。

  “砰——!”

  一声沉闷的巨响瞬间打破了二楼的宁静。

  “小心!”不知是谁先喊了一声。

  乔曦猛地回头,只见吴良水正狼狈地趴在二楼最后一级台阶上,一只烧得正旺的炭火盆从他手中飞出,越过二楼平台外侧的围栏,带着火星直坠而下。

  众人惊呼一片,几乎同时冲到围栏边,纷纷探头向下张望,只见那火盆不偏不倚,正朝着一个苗族小男孩的头顶砸过去。

  完了!这个孩子……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一道身影突然出现在小男孩身后,紧接着,一只修长有力的手,在火盆即将砸下的前一秒,结结实实地接住了那个滚烫的火盆。几块烧红的木炭散落在地,溅起零星火花,然后很快熄灭在微凉的空气中。

  整个过程快得让人几乎反应不过来,平台上的惊呼声戛然而止,所有人都目瞪口呆地看着楼下,时间仿佛被按下了暂停键。

  几秒钟后,大家才如梦初醒般回过神来,然后齐刷刷看向那个救人者。

  那是一个身形挺拔的年轻男子,他身穿一件深蓝色的休闲夹克,内搭简单的白色t恤,黑色的双肩包随意地搭在右肩上——看样子应该是刚下车,恰好来到这里。

  他刚刚接住火盆的动作干净利落,即便是在那样惊险万分的时刻,也是敏捷而从容不迫,仿佛只是随手接住了一个掉落的苹果,而非一个烧得正旺的炭火盆。

  “阿笙!”

  一个苗族少妇从街道对面的一间屋子里冲了出来,一把抱住呆立在原地的小男孩。

  她上下检查着自己的孩子,声音因为极度的后怕而颤抖不已。确认孩子安然无恙后,又转向年轻男子,用带着浓重口音的汉语连声道谢。

  年轻男子点头回应,带着一种平和的礼貌。只见他从容地将手中的炭火盆放在一旁的石桌上,随后抬起头望向二楼平台,那双如寒潭般的眼睛淡淡地扫过趴在美人靠上的众人。

  乔曦在目光对上那双眼睛的刹那,心跳漏跳了半拍。

  这并不是因为他长得英俊——尽管他确实很英俊,剑眉星目,鼻梁高挺,简直就是惊为天人——但让乔曦感到异样的,并非这些流于表面的东西。

  她总觉得,在某个被遗忘的瞬间,她曾经见过这双眼睛,感受过这种独特的气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