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四合院:我的签到能当爷》

  虽然《三体》的故事才刚展开,尚未完全铺开宏大格局与高维哲思,

  但也不至于输给《飞向月球》吧?

  更何况《流浪地球》与《人工智能》可是压轴之作,

  一个只排第五,另一个仅列第七。

  何雨柱实在摸不透这届读者的心思。

  不过他对投票结果倒很满意,

  这说明其他作者——包括副刊上多数投稿——都获得了读者的认可。

  《科幻世界·飞》不必像他前世那位童话大王般仅靠一人独撑。

  文抄公这种事,何雨柱做一次也就够了。

  若几十年后,大刘真找上门来,

  质问为何始终活在他何雨柱的开创者阴影下,

  他还真不知如何作答。

  两周过去,

  《科幻世界·飞》杂志已步入正轨。

  第四期销量出炉,稳定在三千多万册。

  何雨柱估摸这已是巅峰,再想突破难上加难:

  一来科幻杂志受众本就有限,

  二来五分钱的定价对许多人仍显高昂。

  但何雨柱创办杂志本不为销量,即便热卖他也分文不取。

  几十年后回首,这段时日最赚钱的举措,

  恐怕是为存放读者来信购买的四十多间宅子。

  待这些房屋堆满后,

  何雨柱早已征得杨厂长同意——

  只要杂志社需要,轧钢厂将继续出资购房收纳投稿。

  杂志社运转平稳后,

  何雨柱将日常事务交由罗永建与娄晓娥打理,

  只遇要事或难题时才需请示。

  罗永建的加入尤为关键,

  他勤恳投入,令何雨柱得以安心退居幕后。

  连日忙碌确实让他倍感疲惫。

  此外,刘岚与冉秋叶成长迅速——

  二人本在各自领域天赋出众,

  借由杂志销量暴涨的机遇,

  经高强度锤炼后皆获益良多。

  最令人意外的是三大爷阎埠贵。

  本不被看好的他,竟格外胜任审稿工作。

  阅稿速度远超何雨柱,且心思缜密。

  那份精于算计的脾性,反成审稿优势:

  他会从情节、人物、创意等维度细致评分,

  综合得出总分择优录用。

  此法高效且不易埋没潜力佳作。

  观察数日后,何雨柱直接提拔他任审稿组长。

  小组扩充至十人,

  阎埠贵终成管着十余下属的小领导,

  每日干劲十足,逢人便叹事务繁忙。

  二大爷刘海中见阎埠贵整日意气风发,满心不是滋味。

  他跟随李副厂长不仅油水稀薄,

  在厂里更无人正视,反不如从前当七级锻工时——

  至少还有学徒恭敬相待。

  如今保卫科仍只他孑然一人。

  郑长龙科长和他手底下的人至今还躺在医院里。

  随着《飞》这本杂志的销量不断攀升,杂志社在轧钢厂的地位也日益重要。

  李副厂长已被渐渐排挤到权力边缘。

  如今杨厂长几乎不再过问这位二把手的事务。

  只将一些别人不愿沾手的琐碎工作交给他处理。

  李副厂长心中愤懑,却又无可奈何。

  眼下何雨柱正得势,而两人向来不合。

  杨厂长心里清楚,该站在哪一边。

  108乱搭乱建(5/5,求自定,拜谢)

  终于从繁忙的工作中脱身,何雨柱这几天得以回到四合院居住。

  何雨水很是开心,又能尝到哥哥这位特级厨师的手艺。

  何雨柱虽然多日未下厨,但手艺丝毫未退,做出的菜肴依旧令人回味。

  “柱子,你瞧瞧,这院子现在成什么样子了!”

  何雨柱刚推着自行车走进内院,就被一大爷易中海拦住了。

  易中海气愤地向何雨柱抱怨:当初临时搭建的棚子非但没拆,反而改成了砖瓦房。

  原本干净雅致的四合院,如今被各家乱建的瓦房割裂得七零八落,活像后来的城中村。

  何雨柱这几天回来,看着这些瓦房也觉得碍眼。

  不仅遮挡采光,连推自行车都不如从前方便。

  院里的人总爱占便宜,尤其是二大爷刘海中和三大爷阎埠贵。

  两家各搭了三间瓦房,还互相较劲。

  你建一间,我就非要盖一栋。

  更过分的是,他们还在瓦房旁另建厨房。

  何雨柱以前最多搭个塑料棚当厨房,只因他的屋子在最里侧,不影响旁人。

  而刘海中与阎埠贵根本不管这些,搭建的房子都快堵到别家门口了。

  “一大爷啊,”何雨柱看着易中海,“您跟我说这些也没用。”

  “您才是院里的一大爷,您直接让他们拆了不就行了?”

  易中海急道:“我怎么会没说!”

  “我跟二大爷说,他说三大爷家拆他就拆。”

  “我去找三大爷,他又让我先劝二大爷家拆。”

  “你说,我能怎么办?”

  面对这两个耍无赖的,易中海束手无策。

  “那就凉拌呗。”何雨柱摊手,并不想掺和这事。

  他心想,这院子能住就住,不能住就另买一处。

  一大爷看出何雨柱的念头。

  他知道何雨柱如今宽裕,何雨水的吃穿用度不比娄晓娥差,还听说他最近置办了不少房产。

  这院里谁走都行,易中海唯独不愿让何雨柱搬走。

  因此他才急着处理这些乱建的房屋,就是怕何雨柱嫌院子太乱而搬离。

  “柱子!一大爷平时没求过你什么吧?”易中海诚恳地望着何雨柱。

  “就当是我求你,帮院里邻居们解决这个问题!”

  话说到这份上,何雨柱不好再推辞。

  他向来吃软不吃硬。

  何雨柱在四合院里踱步思忖片刻,最终点头应道:“一大爷,这件事您不用操心了,交给我来办。”

  听到他答应,易中海顿时松了口气。

  何雨柱走到刘海中家门前喊道:“光天在家吗?”

  刘光天身着黑色保安制服迎了出来——这身行头是何雨柱特意为四合院保安队设计的。

  平日里,刘光天要求队员必须规范着装。

  “老大您回来啦!有什么吩咐?”刘光天精神抖擞地跨步上前。

  “这身很精神!”何雨柱赞许地拍拍他肩膀。

  刘光天当即吹响哨子,随着哨声响起,院里瞬间涌现出许多穿制服的身影:刘光福、阎解成、阎解放等人迅速列队,刘光天站在队首高喊:“集合完毕!请老大指示!”

  何雨柱审视着整齐的队伍,暗自赞叹:这才叫专业。

  “做得不错,继续保持。”他朝刘光天微笑点头。

  “是!老大!”刘光天难掩自豪。

  “现在带着队员挨家询问,有谁要卖房子的我高价收购,就算墙体破损也没关系。”

  刘光天立即带人走访。

  由于年久失修,不少房屋出现裂缝,秦淮茹家更是塌了一面墙。

  许多人家无力修缮,只能用塑料布遮挡风雨。

  加之刘海中、阎埠贵等人乱搭违建,不少住户已萌生去意。

  不久刘光天回报:“王大妈和许叔两家都想卖房,还有几户想和您商议价格。”

  何雨柱发现其中两处内院房产紧邻自家屋子,当即决定收购。

  另有七八间被违建遮挡的房屋也列入计划——他近日签到的几万元积蓄足以轻松买下这些房产。

  经过逐户洽谈,除一户外其他卖家均与何雨柱成交。

  见他主动解困,邻居们都不好意思抬价。

  许大叔甚至提议无偿借房,何雨柱仍执意支付五百元买下。

  至此何家已拥有内院半数房产,紧邻原宅的四间屋子尽数收入囊中。

  至于秦淮茹家,贾张氏以“留作念想”为由拒绝出售,秦淮茹亦无意卖房。

  何雨柱原本打算将内院所有房间都购置下来,以便统一改造。

  不过秦淮茹一家并不愿意搬离,他也只好放弃这个打算。

  一大爷和聋老太太家则没有多言,何雨柱与他们打过招呼后,便准备着手改造。

  此外,外院被刘海中和阎埠贵两家私搭乱建所遮挡的屋子,也大多被何雨柱买下了。

  傍晚六点半,院里各家都已用过晚饭。

  何雨柱请一大爷易中海出面,召集全院老小聚集开会。

  何雨水准备了炒好的瓜子花生,分给到场的每一个人,大家随意取用。

  阎埠贵最是积极,一边与何雨水搭话,一边不停抓取瓜子花生往布袋里塞,手法熟练。

  阎解成看不下去,开口劝阻。

  阎埠贵脸上挂不住,回头瞪了儿子一眼。

  刘海中在一旁打趣道:“这叫勤俭持家,你当家就知道柴米贵了。”阎解成懒得理会,闷头坐回板凳。

  他最近工资大半被父亲收走,阎埠贵连听收音机都要按分钟算钱,让阎解成十分不满。

  未婚妻于莉也因他没钱买房而天天争吵,威胁不搬出四合院就不结婚,令他更加心烦。

  何雨柱没心思管阎家的家务事,见人已到齐,便起身准备讲话。

  院里众人顿时安静下来,如今他在院中威望极高,连三位大爷都比不上。

  何雨柱请易中海主持,易中海推辞道:“我年纪大了,脑子不灵光了,柱子你来说吧,大家信你!”

  阎埠贵赶紧附和:“是啊,何社长您说吧,您上次帮了大家那么多,又是京城名人,我们都听您的!”他现在是何雨柱杂志社的员工,自然要捧场。

  院里人虽看不惯他这模样,心里却羡慕他进了杂志社后收入大增、地位提升。

  许大茂最看不惯阎埠贵这般作态,更不甘心自己连巴结何雨柱的机会都没有。

  何雨柱又转向刘海中,请他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