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雪中送炭,技术解围-《军阀崛起:八美同堂定民国》

  南京城外的黎明,被一层厚重的晨雾笼罩,寒风吹过孝陵卫的荒草,带着刺骨的凉意。马小丑率领第1集团军按预定计划发起攻城,第1军、第3军分别向紫金山、雨花台的北洋军阵地推进,锐锋特种团潜伏在城外接应策反的守军,一切都在按部就班地进行。然而,就在部队即将突破北洋军第一道战壕时,一阵沉闷的轰鸣声从雾中传来,地面甚至开始微微震颤。

  “那是什么?”一名士兵指着雾中缓缓出现的黑影,声音带着惊恐。

  浓雾渐渐散去,十几辆通体黝黑、带着履带的钢铁巨兽出现在视野中——它们体型庞大,装甲厚实,炮塔上的机枪疯狂扫射,履带碾压过战壕,将泥土与木头工事夷为平地。这是孙传芳从英国高价采购的新式维克斯mK.E坦克,共计二十辆,是他压箱底的王牌,一直秘而不宣,直到此刻才投入战场。

  “是坦克!北洋军有坦克!”

  “快躲!那玩意儿打不透!”

  第1军的士兵们从未见过如此强悍的武器,步枪、机枪的子弹打在坦克装甲上,只留下一个个白色的弹痕,根本无法造成任何伤害。而坦克上的机枪却如死神的镰刀,收割着士兵们的生命,履带所过之处,士兵们被碾压得尸骨无存。北洋军的士兵见状,士气大振,纷纷从战壕中探出头,跟着坦克发起反扑。

  “军长,不好了!北洋军的坦克突破了我们的前沿阵地,第1军伤亡惨重,被迫后撤!”通讯兵气喘吁吁地跑进中军大帐,语气带着哭腔。

  马小丑猛地站起身,快步走到了望塔上,举起望远镜。只见紫金山下,十几辆坦克如入无人之境,一路横冲直撞,第1军的士兵们节节败退,战壕被摧毁,重机枪阵地被坦克碾压,战场上一片狼藉。他的脸色瞬间变得铁青,拳头紧紧攥起——这是北伐以来,第1集团军遭遇的最严重的危机。

  “坦克的装甲太厚,我们的步枪、机枪根本没用!迫击炮的普通炮弹也炸不开!”张翰卿急得满头大汗,“军长,炮兵团请求开火,用105mm榴弹炮试试!”

  “开火!立刻开火!”马小丑下令。

  炮兵团的20门改良型105mm榴弹炮同时开火,炮弹呼啸着飞向坦克集群。然而,炮弹击中坦克后,只发出“哐当”一声巨响,坦克只是微微晃动了一下,便继续前进,装甲上甚至没有出现明显的凹陷。

  “没用!军长,普通穿甲弹打不透它们的装甲!”张翰卿的声音带着绝望。

  孙传芳站在南京城墙上,看着城外所向披靡的坦克集群,脸上露出得意的笑容:“马小丑,你以为靠民心和新政就能打赢我?这些钢铁巨兽,就是你的葬身之地!我看你还怎么突破我的防线!”

  攻城部队被迫后撤至安全地带,中军大帐内,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将领们个个面带愁容,沉默不语——面对无法击穿的坦克,所有的战术、所有的勇气,都显得苍白无力。

  “军长,坦克的装甲至少有12mm厚,我们现有的武器,除了大口径重炮,根本无法摧毁它们。”陈明推了推眼镜,语气凝重,“孙传芳有二十辆坦克,若他集中使用,我们的任何防线都不堪一击,别说攻克南京,能不能守住现有阵地都很难说。”

  沈若雁咬牙道:“我带锐锋特种团去炸坦克!就算用命填,也要把它们拦住!”

  “不行!”马小丑摇头,“坦克周围有大量北洋军士兵掩护,而且坦克的机枪火力密集,你去了就是白白牺牲,锐锋特种团不能就这样没了。”

  柳轻眉也说道:“城内的策反部队还在等待时机,可如果我们无法突破坦克防线,他们也不敢轻易行动,一旦孙传芳察觉,策反计划就会失败。”

  就在众人一筹莫展之际,一名卫兵走进大帐:“军长,陈总工程师来了,她说有办法对付北洋军的坦克。”

  “雪梅来了?快让她进来!”马小丑眼中闪过一丝希望,连忙下令。

  陈雪梅身着深蓝色工装,脸上带着风尘,显然是接到消息后,连夜从芜湖的兵工厂分部赶来的。她走进大帐,没有多余的寒暄,直接说道:“军长,各位将领,我已经听说了坦克的情况。秦主任的情报显示,孙传芳的坦克是英国维克斯mK.E型,装甲厚度12-14mm,正面装甲最厚,侧面和尾部相对薄弱,而且履带是其关键弱点,一旦履带被炸毁,坦克就会瘫痪。”

  她拿出一张草图,展开在案上:“针对这种坦克,我有两个解决方案:第一,设计反坦克地雷,专门攻击坦克履带和底部装甲(底部装甲最薄,仅8mm);第二,改良现有的105mm穿甲弹,增加穿甲厚度,攻击坦克侧面和尾部。同时,制作反坦克炸药包,由工兵近距离爆破坦克履带或发动机舱。”

  “反坦克地雷?改良穿甲弹?”张翰卿疑惑道,“这些东西能管用吗?我们连普通穿甲弹都打不透。”

  “普通穿甲弹是尖头设计,接触装甲后容易打滑,穿透力不足。”陈雪梅解释道,“我设计的改良穿甲弹,采用钝头设计,前端加装钨钢穿甲芯,能在撞击装甲时集中应力,击穿15mm厚的钢板,足够对付维克斯坦克的侧面装甲;反坦克地雷采用压发式设计,装药量5公斤,触发压力设定为5吨(坦克重量远超5吨),一旦坦克碾压,地雷爆炸,足以炸毁履带,甚至击穿底部装甲;反坦克炸药包则采用磁性吸附设计,能吸附在坦克装甲上,定向爆破,威力更大。”

  马小丑看着草图上清晰的设计,心中的绝望渐渐被希望取代:“雪梅,这些武器需要多久才能赶制出来?我们的时间不多了,孙传芳很可能会在明日发起总攻。”

  “反坦克地雷和炸药包工艺相对简单,我已经带来了兵工厂的核心技术团队,今夜就能赶制出一批;改良穿甲弹需要调整弹头模具和炸药配方,凌晨之前可以完成样品,然后批量生产。”陈雪梅语气坚定,“但我需要全力支持:第一,调拨足够的优质钢材、钨钢(之前从欧洲采购的武器备件中拆解)和炸药;第二,调派两百名熟练工人,协助赶制;第三,让工兵部队立刻集结,我亲自指导他们布设地雷阵。”

  “我全答应你!”马小丑当即下令,“夏晚晴,立刻从后勤仓库调拨所有需要的材料,优先供应陈总工程师;陈明,调派两百名工人,听从陈总工程师指挥;张翰卿,让炮兵团配合陈总工程师,改造炮弹生产线;赵武,让工兵部队立刻集结,前往陈总工程师指定的地点集合!”

  “是!”众人齐声应道,压抑的气氛终于被打破。

  一、连夜赶制:兵工厂的生死时速

  南京城外的临时兵工厂,灯火通明,如同白昼。这是夏晚晴紧急搭建的简易车间,配备了从冀南兵工厂运来的精密机床、冲压机和锻造设备。陈雪梅站在车间中央,指挥着工人和技术人员,分工明确,有条不紊。

  “第一组,负责制作反坦克地雷的外壳和触发装置,外壳用10mm厚的钢板,触发装置按这个图纸制作,确保压力达到5吨时才能引爆,避免被士兵误踩。”

  “第二组,负责装填炸药,地雷装药量5公斤,炸药采用硝酸铵和铝粉混合配方,提升爆炸威力;炸药包装药量8公斤,加装磁性吸附装置,确保能牢牢吸在坦克上。”

  “第三组,负责改良穿甲弹,更换弹头模具,加装钨钢穿甲芯,调整炸药装填量,每一发都要经过压力测试,确保穿甲效果。”

  陈雪梅的声音清晰而坚定,手中的图纸被工人一一传看,每个小组都有技术骨干带领,按照标准流程操作。虽然时间紧迫,但所有工人都没有丝毫懈怠——他们知道,这些武器关系到攻城的成败,关系到前线士兵的生死,关系到无数百姓的期盼。

  然而,困难很快出现。制作反坦克地雷的触发装置时,弹簧的弹性达不到设计要求,多次试验都失败了。“陈总工程师,弹簧太脆,压力不够就断了,我们没有合适的弹簧钢。”负责触发装置的技术人员急得满头大汗。

  陈雪梅接过弹簧,仔细查看了片刻,说道:“用我们之前改良步枪时剩下的锰钢,那种钢材弹性好、强度高,把它加热后重新锻造,应该能满足要求。”

  工人立刻按她的方法尝试,将锰钢加热至通红,然后用锻压机锻造成弹簧形状,经过冷却处理后,弹簧的弹性果然达标。触发装置的问题顺利解决。

  改良穿甲弹时,钨钢穿甲芯的加工精度要求极高,误差不能超过0.1mm,现有的机床很难达到。陈雪梅亲自调整机床参数,用千分尺实时测量,每加工一个穿甲芯,都要经过反复测试,确保符合要求。“钨钢硬度高,加工时要放慢速度,加冷却液降温,避免变形。”她站在机床旁,手把手指导工人操作,直到加工出合格的穿甲芯。

  马小丑多次来到临时车间,看到陈雪梅全身心投入的样子,心中满是敬佩与心疼。她的额头布满汗珠,工装被机油弄脏,眼睛里布满红血丝,却始终精神饱满,没有丝毫疲惫。“雪梅,歇一会儿吧,喝口水。”马小丑递过一杯热水。

  陈雪梅接过水杯,匆匆喝了一口,便又投入到工作中:“军长,时间紧迫,多赶制一件武器,前线的士兵就多一分保障。我没事,还能坚持。”

  夏晚晴也送来夜宵,有馒头、咸菜和热汤:“陈总工程师,让工人们轮流休息,吃点东西,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陈雪梅点头,安排工人轮流休息吃饭,自己却只啃了一个馒头,便又回到了机床旁。她知道,孙传芳的坦克随时可能发起进攻,每一分每一秒都至关重要,她必须争分夺秒,赶在天亮前完成武器的赶制。

  一夜未眠,当第一缕晨曦透过车间的天窗洒进来时,第一批反坦克武器终于赶制完成:500枚反坦克地雷、300个磁性反坦克炸药包、1000发改良穿甲弹。工人们看着这些崭新的武器,脸上露出了疲惫却欣慰的笑容——他们用一夜的辛劳,为攻城部队带来了希望。

  二、布设陷阱:工兵部队的生死任务

  凌晨五点,陈雪梅带着赶制好的反坦克地雷和炸药包,来到工兵部队的集结地。工兵部队的三百名士兵早已列队完毕,个个精神抖擞,手中拿着铁锹、镐头等工具,等待着任务。

  “工兵连的弟兄们,我是陈雪梅,今天要交给大家一个生死任务——在紫金山下的必经之路,布设反坦克地雷阵。”陈雪梅站在高台上,声音洪亮,“北洋军的坦克虽然厉害,但它们有弱点,只要我们布设好地雷阵,就能炸毁它们的履带,让它们变成废铁!”

  她拿出一张地形图纸,展开在士兵们面前:“这是紫金山下的地形,坦克集群要进攻我们的阵地,必须经过这条开阔地和两座小桥。我们在开阔地布设密集地雷阵,在小桥上布设定向地雷,同时安排爆破手潜伏在两侧,用反坦克炸药包攻击漏网之鱼。”

  她亲自示范地雷的布设方法:“地雷要埋在地下30厘米处,上面覆盖泥土和杂草,做好伪装,不能让北洋军发现;每枚地雷之间间隔5米,形成交叉火力,确保坦克无论走哪条路线,都会触发地雷;小桥上的定向地雷,要固定在桥身两侧,瞄准坦克的履带位置,用导线控制引爆。”

  工兵们认真听着,仔细看着陈雪梅的示范,然后分成十几个小组,拿着地雷和工具,迅速前往预定地点。陈雪梅也跟着一组工兵,亲自指导他们布设地雷,确保每个环节都符合要求。

  紫金山下的开阔地,寒风刺骨,工兵们趴在冰冷的泥土里,用铁锹挖洞、埋雷、伪装,动作迅速而隐蔽。他们知道,一旦被北洋军的侦察机发现,所有的努力都将白费,甚至会遭到坦克的攻击。

  “小心点,埋深一点,伪装得自然些。”陈雪梅蹲在地上,指导一名年轻的工兵,“这里的泥土颜色较浅,杂草要多盖一些,避免被发现。”

  年轻的工兵点点头,按照她的要求调整地雷的位置,然后用杂草和泥土将地雷覆盖好,从表面看,与周围的地面没有任何区别。

  就在布设到一半时,空中传来了北洋军侦察机的轰鸣声。“快隐蔽!”陈雪梅低声喊道。工兵们立刻趴在地上,一动不动,利用地形和杂草掩护自己。侦察机在开阔地上空盘旋了两圈,没有发现异常,便飞走了。

  “好险!”一名工兵拍了拍胸口,心有余悸。

  “大家加快速度,北洋军随时可能发起进攻。”陈雪梅说道,继续指导工兵们布设地雷。

  经过三个小时的紧张工作,反坦克地雷阵终于布设完成。开阔地上,500枚反坦克地雷形成了一个宽200米、长300米的密集雷区,每一条可能的行进路线都被地雷覆盖;两座小桥上也布设了定向地雷,导线连接到两侧的潜伏点;同时,100名爆破手分成20个小组,潜伏在雷区两侧的掩体后,手中拿着磁性反坦克炸药包,随时准备攻击漏网的坦克。

  陈雪梅检查了一遍地雷阵,满意地点点头:“很好!大家都做得非常好。记住,地雷阵是第一道防线,爆破手是第二道防线,无论如何,都不能让坦克突破我们的阵地!”

  “是!”工兵们齐声应道,眼中充满了信心。

  三、火炮改良:炮兵团的最后准备

  与此同时,炮兵团的营地内,张翰卿正带领士兵们,按照陈雪梅的设计,批量生产改良穿甲弹。临时炮弹车间里,工人和士兵们分工合作,有的负责加工钨钢穿甲芯,有的负责装填炸药,有的负责组装弹头,每个人都动作娴熟,效率极高。

  陈雪梅在指导完工兵布设地雷阵后,立刻赶到炮兵团,检查改良穿甲弹的生产情况。“张团长,穿甲弹的质量怎么样?有没有进行测试?”

  “陈总工程师,第一批1000发穿甲弹已经生产完成,我们找了一块15mm厚的钢板进行测试,穿甲弹成功击穿了钢板!”张翰卿兴奋地说道,指着不远处的测试靶场。

  陈雪梅走到测试靶场,看到那块被击穿的钢板,上面有一个整齐的弹孔,满意地点点头:“很好!让炮兵团的士兵们熟悉一下改良穿甲弹的性能,调整火炮的瞄准参数,重点瞄准坦克的侧面和尾部,那里的装甲最薄,容易击穿。”

  “明白!”张翰卿下令,炮兵团的士兵们立刻开始调试火炮,将改良穿甲弹装入炮膛,进行瞄准练习。陈雪梅站在一旁,指导士兵们根据坦克的速度和距离,调整火炮的仰角和提前量,确保射击精准度。

  “坦克移动时,要提前预判它的行进路线,火炮瞄准点要比坦克当前位置超前10米左右,这样才能命中目标。”陈雪梅说道,“另外,要集中火力攻击同一辆坦克,只要击穿一辆,就能震慑其他坦克,打乱它们的进攻节奏。”

  士兵们认真听着,按照她的指导进行练习。经过反复调试,炮兵团的士兵们已经熟练掌握了改良穿甲弹的射击技巧,每一门火炮都瞄准了预定的射击区域,等待着坦克集群的到来。

  马小丑也来到炮兵团,看着整齐排列的火炮和堆积如山的改良穿甲弹,心中充满了底气。“雪梅,一切都准备好了吗?”

  “军长,准备好了。”陈雪梅说道,“地雷阵已经布设完毕,改良穿甲弹也已批量生产,炮兵团和工兵部队都已就位。只要孙传芳的坦克发起进攻,我们就能给它们致命一击。”

  马小丑点头,目光望向南京城的方向,语气坚定:“好!孙传芳想用坦克挡住我们,他打错了算盘。今天,我们就让他见识一下,什么是真正的神兵利器!”

  四、决战时刻:钢铁巨兽的覆灭

  上午十点,孙传芳果然发起了总攻。二十辆维克斯mK.E坦克排成整齐的队列,在北洋军两个师的掩护下,从紫金山下的开阔地发起冲锋,目标直指第1集团军的核心阵地。坦克上的机枪疯狂扫射,履带碾压过地面,发出沉闷的轰鸣声,气势骇人。

  “军长,北洋军的坦克集群来了!”了望哨高声报告。

  马小丑站在中军大帐的了望塔上,举起望远镜,看着越来越近的坦克集群,冷静地下令:“所有人坚守阵地,没有我的命令,不准开火!等坦克进入地雷阵,听我号令!”

  坦克集群很快进入了开阔地,为首的一辆坦克肆无忌惮地前进,丝毫没有察觉到脚下的危险。突然,“轰”的一声巨响,为首的坦克碾压到了反坦克地雷,地雷爆炸的威力瞬间炸毁了它的履带,坦克失去了动力,瘫痪在原地。

  “开火!”马小丑一声令下。

  早已潜伏在两侧的工兵爆破手立刻行动,他们趁着北洋军士兵慌乱之际,迅速冲向瘫痪的坦克,将磁性反坦克炸药包吸附在坦克的装甲上,然后拉响引信,迅速撤离。“轰!”又一声巨响,坦克的炮塔被炸开,里面的乘员当场毙命。

  第一辆坦克被摧毁,让后续的坦克集群陷入了混乱。驾驶员们不知道前方有地雷,不敢贸然前进,纷纷减速,队列变得混乱不堪。就在这时,开阔地内连续响起爆炸声,一辆辆坦克碾压到地雷,履带被炸毁,瘫痪在原地,有的甚至被地雷击穿底部装甲,引发内部弹药爆炸,变成了一堆废铁。

  “不好!有地雷!快撤退!”坦克集群的指挥官惊恐地喊道。

  然而,已经晚了。短短十分钟,就有十辆坦克被地雷炸毁,剩下的十辆坦克想要掉头撤退,却被瘫痪的坦克挡住了退路,陷入了雷区中央。

  “炮兵团,开火!瞄准剩余的坦克,攻击它们的侧面和尾部!”马小丑下令。

  炮兵团的20门改良型105mm榴弹炮同时开火,改良穿甲弹呼啸着飞向坦克集群。“哐当!轰!”一发穿甲弹精准命中一辆坦克的侧面装甲,击穿了坦克的发动机舱,坦克冒出黑烟,停止了前进;另一发穿甲弹命中了一辆坦克的尾部,引爆了里面的燃油,坦克瞬间被大火吞噬。

  北洋军的坦克集群遭到重创,剩下的坦克想要还击,却发现火炮的射程不如北伐军的榴弹炮,根本无法击中炮兵团的阵地。而坦克上的机枪,对隐藏在战壕中的北伐军士兵也造成不了太大威胁。

  “冲啊!打倒北洋军!”

  第1集团军的士兵们见状,士气大振,纷纷从战壕中跃出,跟着炮兵团的炮火,发起了冲锋。潜伏在城内的策反守军也趁机行动,紫金山上的北洋军第5师士兵打开城门,迎接北伐军入城,控制了重炮阵地;雨花台的守军也发起起义,与第3军汇合,共同夹击北洋军。

  孙传芳站在南京城墙上,看着城外被摧毁的坦克集群,脸上的得意笑容瞬间凝固,取而代之的是惊恐与绝望。他怎么也想不到,自己引以为傲的坦克王牌,竟然如此不堪一击。

  “快!调预备队上去!一定要挡住北伐军!”孙传芳歇斯底里地喊道。

  然而,北洋军的士气已经彻底崩溃,预备队士兵们看到坦克集群被摧毁,北伐军攻势如虹,纷纷四散奔逃,根本无人听从命令。

  战斗持续到下午,南京城外的北洋军防线彻底崩溃,第1集团军的士兵们在策反守军的配合下,顺利突破了南京的外围防线,兵临城下。孙传芳的坦克王牌被彻底摧毁,二十辆坦克全部被炸毁或缴获,北洋军伤亡惨重,再也无力抵抗。

  马小丑站在战场中央,看着那些被炸毁的坦克,心中感慨万千。如果不是陈雪梅连夜赶制出反坦克武器,这场战斗的胜负还未可知。他转头看向身边的陈雪梅,眼中满是敬佩与感激:“雪梅,你又立了大功!没有你,我们根本无法破解北洋军的坦克优势。”

  陈雪梅脸上露出一丝疲惫却欣慰的笑容:“军长过奖了,这是我应该做的。只要能为部队减少伤亡,为北伐胜利出一份力,我就很满足了。”

  夕阳西下,南京城的轮廓在余晖中显得格外清晰。第1集团军的士兵们正准备发起最后的攻城,而陈雪梅设计的反坦克武器,不仅破解了北洋军的装甲优势,更让第1集团军的士气达到了顶峰。攻克南京,彻底击溃孙传芳的主力,已经近在眼前。而陈雪梅的才华与担当,也让马小丑心中的敬佩与情愫,愈发深厚。

  在电脑版上体验更高效的写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