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霭枯坐了一夜,未曾合眼。她就那样僵直地坐在架子床沿,眼睁睁看着窗纸从浓重的漆黑,一点点浸染上黎明时分清冷的灰白,继而逐渐转为晨曦微暖的淡黄,最终,满室都被明亮的光线充盈,
她蹒跚着脚步去收拾东西,一个小小的蓝布包袱,很快就打点好了,背在肩上轻飘飘的,单薄的不存在般。
玄烨的旨意已下,命她今日必须离宫,不得延误。她没有时间悲伤,也没有时间回味,只能像个被驱赶的影子,尽快从这富丽堂皇的牢笼中消失。
她放下包袱打开妆奁准备梳洗,余光一瞥看见门外有一道人影,那轮廓依稀有些像是戴佳氏。
她打开门果然是戴佳令窈。
春霭什么也没说,只是默默地转过身,重新坐回妆镜前。
令窈走进来,她是受乾清宫一部分旧日宫人所托前来。
这宫里人情冷暖,世态炎凉,有落井下石,自然也有一丝未曾泯灭的温情。
春霭做大姑姑时,虽严厉,却并非刻薄寡恩之人,对手下宫人也多有照拂,且从不徇私舞弊,假公济私,倒也真让一小部分人念及旧日情分。只是碍于皇帝,无人敢送行,便凑了些银钱,托令窈转交。
她将钱袋子放在桌上:“这些是乾清宫一些旧人凑的份子,托我带给大姑姑。天长水阔,宫门一别,日后怕是再难相见了。大姑姑保重。”
她在那一袋银钱旁又放了一个小钱袋,“这是我的一点心意,还望莫推辞。”
春霭透过铜镜,看着身后那个曾被她屡次打压的年轻女子。镜中的影像有些模糊,令窈的神情也看不真切。
她解开头发一下一下梳着,铜镜里映出她苍白的脸,眼尾已见皱纹。
令窈在圆凳上坐下,看着屋外晴好的天,碧空如洗,万里无云,那样蓝那样广阔,却被琉璃瓦顶裁成四四方方的一块,她仿佛站在井底幽然向上望去。
“其实一开始我也不明白,我不明白若是教导小格格,明明映云比你更合适,她相较年轻,有精力应付一个调皮的小孩子,她自幼跟着主子爷,更知晓宫里规矩,为何独独派了你。”
她微微侧头,像是自言自语,又像是在对镜前那个沉默的背影诉说:
“你明明掌舵着乾清宫的上上下下,牵一发而动全身,不仅派了你还派了承露,即便是蒙古的小格格,御前两位大宫女照顾,是不是也有点多此一举了。”
“后来你用绍兴黄酒让我出丑,暗讽我出身不高,见识短浅,喝黄酒要配金银盏我都不知道,还做堂堂乾清宫司膳,岂不是笑话?”
令窈提及此事,嘴角倒是漾起一抹笑。
“可也就是在那一刻。”
她的声音很轻,带着一种事后的明晰,
“我突然就懂了。出身,出身很重要。外八旗与内八旗的女子入宫,走的几乎是两条截然不同的路。
或许我们这些内八旗的穷尽一生挣扎,也爬不到某些外八旗贵女起步的位置。当然,这也要看家世是否得势,看个人的运气手段。
但出身,它从一开始,就画下了一条看不见的线,决定了每个人的起点和旁人眼中的上限。”
她转过头,目光清亮地看向春霭的背影:“你得益于出身,也败于出身。”
春霭浑身一震,拿着梳子的手僵在半空,停留在那绺花白的发丝上,一动也不动。
“其实就算这次没有揪出你,你也不会回乾清宫,你知道为什么吗,春霭?”
春霭透过铜镜看她一眼,那古井无波的眼眸里闪过一丝微澜。
“因为你跟慈宁宫走得太近了。”
她缓缓道出这个宫中人人隐约感知,却无人敢轻易点破的事实。
“你在乾清宫能一手遮天,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你是苏麻喇姑一手调教出来的人,又曾跟着伺候过幼年的主子爷,念及旧情,主子爷愿意给你几分薄面。”
“可也正是因为你根植于慈宁宫,所以你注定不可能成为主子爷的心腹。你有你的旧主,你有你的根基。
这些年来,你往慈宁宫递过多少次关于主子爷的大小事务,细微情绪。你自己心里,想必都有一本清清楚楚的账吧?
你就像太皇太后安插在主子爷身边的一对眼睛,让他事事顾忌,样样在意。”
春霭浑身发颤,梳子从发丝上划过,吧嗒一声坠落在地,牵扯下一缕青丝,飘飘荡荡落在她的袍子上。
“主子爷不
她蹒跚着脚步去收拾东西,一个小小的蓝布包袱,很快就打点好了,背在肩上轻飘飘的,单薄的不存在般。
玄烨的旨意已下,命她今日必须离宫,不得延误。她没有时间悲伤,也没有时间回味,只能像个被驱赶的影子,尽快从这富丽堂皇的牢笼中消失。
她放下包袱打开妆奁准备梳洗,余光一瞥看见门外有一道人影,那轮廓依稀有些像是戴佳氏。
她打开门果然是戴佳令窈。
春霭什么也没说,只是默默地转过身,重新坐回妆镜前。
令窈走进来,她是受乾清宫一部分旧日宫人所托前来。
这宫里人情冷暖,世态炎凉,有落井下石,自然也有一丝未曾泯灭的温情。
春霭做大姑姑时,虽严厉,却并非刻薄寡恩之人,对手下宫人也多有照拂,且从不徇私舞弊,假公济私,倒也真让一小部分人念及旧日情分。只是碍于皇帝,无人敢送行,便凑了些银钱,托令窈转交。
她将钱袋子放在桌上:“这些是乾清宫一些旧人凑的份子,托我带给大姑姑。天长水阔,宫门一别,日后怕是再难相见了。大姑姑保重。”
她在那一袋银钱旁又放了一个小钱袋,“这是我的一点心意,还望莫推辞。”
春霭透过铜镜,看着身后那个曾被她屡次打压的年轻女子。镜中的影像有些模糊,令窈的神情也看不真切。
她解开头发一下一下梳着,铜镜里映出她苍白的脸,眼尾已见皱纹。
令窈在圆凳上坐下,看着屋外晴好的天,碧空如洗,万里无云,那样蓝那样广阔,却被琉璃瓦顶裁成四四方方的一块,她仿佛站在井底幽然向上望去。
“其实一开始我也不明白,我不明白若是教导小格格,明明映云比你更合适,她相较年轻,有精力应付一个调皮的小孩子,她自幼跟着主子爷,更知晓宫里规矩,为何独独派了你。”
她微微侧头,像是自言自语,又像是在对镜前那个沉默的背影诉说:
“你明明掌舵着乾清宫的上上下下,牵一发而动全身,不仅派了你还派了承露,即便是蒙古的小格格,御前两位大宫女照顾,是不是也有点多此一举了。”
“后来你用绍兴黄酒让我出丑,暗讽我出身不高,见识短浅,喝黄酒要配金银盏我都不知道,还做堂堂乾清宫司膳,岂不是笑话?”
令窈提及此事,嘴角倒是漾起一抹笑。
“可也就是在那一刻。”
她的声音很轻,带着一种事后的明晰,
“我突然就懂了。出身,出身很重要。外八旗与内八旗的女子入宫,走的几乎是两条截然不同的路。
或许我们这些内八旗的穷尽一生挣扎,也爬不到某些外八旗贵女起步的位置。当然,这也要看家世是否得势,看个人的运气手段。
但出身,它从一开始,就画下了一条看不见的线,决定了每个人的起点和旁人眼中的上限。”
她转过头,目光清亮地看向春霭的背影:“你得益于出身,也败于出身。”
春霭浑身一震,拿着梳子的手僵在半空,停留在那绺花白的发丝上,一动也不动。
“其实就算这次没有揪出你,你也不会回乾清宫,你知道为什么吗,春霭?”
春霭透过铜镜看她一眼,那古井无波的眼眸里闪过一丝微澜。
“因为你跟慈宁宫走得太近了。”
她缓缓道出这个宫中人人隐约感知,却无人敢轻易点破的事实。
“你在乾清宫能一手遮天,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你是苏麻喇姑一手调教出来的人,又曾跟着伺候过幼年的主子爷,念及旧情,主子爷愿意给你几分薄面。”
“可也正是因为你根植于慈宁宫,所以你注定不可能成为主子爷的心腹。你有你的旧主,你有你的根基。
这些年来,你往慈宁宫递过多少次关于主子爷的大小事务,细微情绪。你自己心里,想必都有一本清清楚楚的账吧?
你就像太皇太后安插在主子爷身边的一对眼睛,让他事事顾忌,样样在意。”
春霭浑身发颤,梳子从发丝上划过,吧嗒一声坠落在地,牵扯下一缕青丝,飘飘荡荡落在她的袍子上。
“主子爷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