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英雄悲歌1-《抗战功德林头等战犯》

  12月25日天色未明,西安新城大楼内灯火通明。张雪亮在会议室里来回踱步,军靴踏在地板上发出沉闷的声响。杨虎成坐在一旁,面色凝重地抽着烟。

  “必须立即送校长回金陵。”张雪亮突然停下脚步,声音斩钉截铁。

  会议室里顿时一片哗然。东北军参谋长晏道刚猛地站起身:“副总司令,至少要等校长签署书面协议!否则我们岂不是白忙一场?”

  “糊涂!”张雪亮厉声斥责,“现在送校长回去是信义,若是等西安城外大军压境,我们反而被动!”

  杨虎成掐灭烟头,缓缓开口:“汉青,此事还需从长计议。没有书面协议,万一委员长回去后翻脸……”

  “虎成兄!”张雪亮打断他,“我张雪亮做事,向来光明磊落。既然委员长已经口头承诺停止剿匪、联合抗日,我们就该相信他。”

  就在新城大楼内激烈争论的同时,李宇轩已经在自己的临时指挥部开始部署。

  “命令第五军前锋部队立即进驻灞桥,十八军推进至华阴。”李宇轩对黄伟吩咐道,“再给城内的卫队发密电,立即接管钟楼、鼓楼等关键据点,监视东北军和十七路军的一举一动。”

  黄维有些犹豫:“主任,这样会不会激化矛盾?”

  李宇轩脸上阴沉的笑道:“非常时期,行非常之事。你去安排副官与张雪亮的卫队接触,以保护校长安全为由,摸清他们的撤离路线。”

  新城大楼会客厅内,校长端坐在主位上,面色平静地看着面前的张雪亮和杨虎成。

  “汉青,虎成,过去的事就让它过去吧。”校长缓缓开口,“我将中政说话算话,停止剿匪、联共抗日的事,我既然答应了,就一定会做到。”

  张雪亮立即起身:“校长英明!学良愿亲自护送校长回金陵,以个人信誉担保您的安全。”

  杨虎成却谨慎地问道:“校长,可否将这些承诺形成书面协议?也好让将士们安心。”

  校长眼中闪过一丝不悦,但很快掩饰过去:“虎成啊,你我都是军人,一言九鼎。书面协议反倒显得生分了。”

  与此同时,李宇轩正在指挥部里听取汇报。

  “杨虎成的亲信孙铭九最近活动频繁,”特务处长低声报告,“似乎在暗中联络那边人。”

  李宇轩眼神一凛:“告诉下面的人,盯紧杨虎成和他的核心部下。若有异动,可先斩后奏!”

  他转身对黄伟说:“在西安机场准备两架专机,一架供校长使用,另一架作为备用。记住,要确保万无一失。”

  正午时分,西安西关机场戒备森严。校长在夫人和宋子闻的陪同下走向专机,张雪亮紧随其后。

  杨虎成站在送行队伍的最前面,面色阴沉。他与校长简单握手后,便退到一旁,默默注视着这一切。

  李宇轩率领卫队在机场外围警戒。见到少东家后,走向少东家。

  “少东家受惊了。”李宇轩向校长敬礼,“属下已令第五军和第十八军全面布防西北,确保后续局势稳定。”

  校长满意地点头:“景行,西北的善后工作就交给你了。记住,“不要留下后患”。”

  “宇轩明白。”

  就在专机准备起飞时,张雪亮突然对杨虎成说:“虎城兄,东北军就暂时拜托你了。”

  杨虎成欲言又止,最终只是重重地叹了口气。

  13时整,专机腾空而起。李宇轩目送飞机远去,随即转身对黄伟说:“立即通电西北各军,令其听候中央调度。擅自异动者,以叛乱论处!”

  专机在洛阳中转加油时,校长立即向金陵军委会发电:“西安事变已和平解决,令中央军暂缓西进,但需保持戒备。”

  同时,一封密电传到李宇轩手中:“全权负责西安及西北防务,整合东北军、十七路军。”

  李宇轩立即展开行动。他首先派人联络东北军元老王以这和于学终。

  “王将军,于将军,”李宇轩的特使开门见山,“景公向你们承诺,只要东北军服从中央调度,不仅保留原有编制,还会补发所有欠饷。”

  王以着沉吟道:“我们需要张副总司令的安全保证。”

  “这个自然,”特使微笑,“校长一向宽宏大量。”

  与此同时,十七路军改编筹备组已经进驻西安,开始接管部分军政事务。杨虎成在自己的司令部里焦躁地踱步。

  “李宇轩这是要架空我们啊!”他对亲信孙名九说。

  孙名九低声道:“总指挥,不如我们……”

  “不可轻举妄动!”杨虎成打断他,“现在最重要的是稳住局势。”

  金陵机场,校长的专机在夜色中降落。机场上灯火通明,军政要员们列队迎接。然而张雪亮刚下飞机,就被一群特务“保护”起来。

  “副总司令,请往这边走。”徐恩真亲自前来,“为了您的安全,需要暂时委屈一下。”

  张雪亮脸色骤变,但很快恢复平静:“我既然来了,就做好了各种准备。”

  与此同时,在西安的李宇轩府邸内,一场秘密会议正在进行。

  “主任,您找我?”戴雨浓匆匆从金陵赶来。

  李宇轩示意他坐下:“雨浓,我需要你帮忙处置杨虎成,清理西安事变的余党。”

  戴雨浓会意:“主任的意思是……”

  “先软禁,再寻机处置。”李宇轩冷冷地说,“另外,制定十七路军改编细则,让孙蔚入任改编后的军长,给杨虎成安排个虚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