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生死营救(连香3)-《新聊斋今古异闻录》

  《莲香》之三。

  桑子明卧在空斋之中,气息微弱,如同风中残烛。

  脑海中,不断浮现莲香的身影,思念莲香,日益急切。

  沉浸在对莲香的思念中,眼神空洞,望着天花板,忽然有人,撩起帘子走进来。

  桑子明心中一动,努力转过头去,只见正是莲香。

  莲香来到榻前,看着桑子明憔悴的模样。

  “乡巴佬,我的判断很准确吧 !

  你当初若听我的话,何至于此。”

  桑子明哽咽许久,泪水在眼眶中打转,自称知道错了,声音微弱,只求莲香拯救自己。

  莲香神色黯然,“你如今病入膏肓,实在没有办法了。

  我只是来与你永别,以证明我并非嫉妒。”

  桑子明悲痛不已,“枕下有一物,麻烦你帮我毁掉。”

  莲香从枕下搜出绣鞋,拿到灯前,反复翻看。

  这绣鞋在灯光下,闪烁着奇异的光泽,仿佛承载着一段,不为人知的情感。

  就在这时,李氏忽然闯入。

  她看到莲香,心中一惊,转身便想逃走。

  莲香用身体挡住门,李氏窘迫,不知如何是好,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恐惧。

  桑子明责备李氏:“你为何要害我至此?”

  李氏无言以对,低下头去。

  莲香笑着说:“我今日终于能和你,当面说清楚了。

  以前你说郎君的旧疾,未必不是我造成的,如今看来怎样呢?”

  李氏听后,心中愧疚,低头认错。

  莲香又说:“你如此美丽动人,为何要因爱结仇呢?”

  李氏当即伏地哭泣,泪水浸湿了地面,乞求莲香怜悯救助。

  莲香扶起李氏,仔细询问她的生平。

  李氏抽泣着说:“我是李通判的女儿,早早夭折,被埋葬在墙外。

  我就像已死的春蚕,情丝却未尽。

  与郎君交好,是我的心愿。

  但让郎君致死,实在不是我的本意。

  我只是太渴望爱,太渴望温暖,才会如此。”

  莲香不解:“听说鬼物喜欢人死,因为死后便可常相聚,是这样吗?”

  李氏回答:“不是的,两个鬼在一起,并没有什么乐趣。

  如果有乐趣,那阴间的少年郎,难道还少吗!

  我从未想过要害死郎君,只是不知不觉中,竟让他陷入这般境地。”

  莲香说:“你真是糊涂啊!夜夜如此,人怎么能承受得住,何况你还是鬼呢。

  我要不制止及施救,公子早就精尽人亡啦。”

  李氏又问:“狐妖能致人死,你为何却不会?”

  莲香说:“那是采补之流的狐妖所为,我并非此类。

  所以世间,有不害人的狐妖。

  却断没有不害人的鬼,因为阴气太盛。”

  桑子明听了她们的对话,这才知道,狐鬼之事皆是真的。

  幸好平日里见惯了,倒也不怎么害怕。

  只是想到自己气息奄奄,不觉失声痛哭。

  莲香转头问李氏:“你打算如何处置郎君呢?”

  李姑娘羞愧地表示,自己无能为力。

  莲香笑着说:“恐怕是担心,郎君身体强健了,醋娘子要吃醋吧。”

  李姑娘整了整衣襟:“若有能妙手回春之人,让我不辜负郎君。

  我便甘愿埋首地下,怎敢再在人世抛头露面呢!”

  莲香解开行囊,拿药出来。

  “我早料到会有今日,分别之后,我去三山采药,历经三个月,才备齐药材。

  这药对于痨病蛊毒,哪怕已至死亡边缘,服下后也无不苏醒。

  病症因何而起,仍需以何引导,不得不转而求你出力。”

  李姑娘问:“需要我做什么?”

  莲香说:“只需你樱口中的一点香唾罢了。

  我喂郎君服下一粒药丸,烦请你接着亲吻郎君,并吐唾沫进去。”

  李氏脸颊绯红,低头侧身看着自己的绣鞋。

  莲香打趣道:“妹妹得意的,唯有这绣鞋罢了!”

  李姑娘更加羞愧,坐立不安,双手不停地揉搓着衣角。

  莲香说:“这平日里熟练的事,今日怎么如此吝啬呢?”

  她将药丸放入桑子明口中,转而催促李姑娘。

  李姑娘不得已,红着脸靠近桑子明,轻轻吐了唾沫。

  莲香说:“再来!”

  李姑娘又吐了一次。

  如此三四次,药丸终于咽下。

  不多时,桑子明腹中,发出如雷鸣般的声音,仿佛有一股力量,在体内涌动。

  莲香又放入一粒药丸,亲自对着桑子明嘴唇吹气。

  桑子明只觉丹田火热,一股暖流,自下而上蔓延全身。

  精神也随之焕发,黯淡的眼神,重新有了光彩。

  莲香欣慰地说:“好了!”

  李氏听到鸡鸣,心中一惊,彷徨着告别离去。

  桑子明刚刚痊愈,身体还极为虚弱,外出用餐并非良策,容易再次染上风寒,加重病情。

  莲香从外面将门锁上,假装桑子明已经回家,以此断绝外界交往,避免他人打扰。

  自己在桑子明身边,日夜当护。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李姑娘每晚,也必定前来,她心怀愧疚,对桑子明殷勤侍奉。

  对待莲香,如同对待姐姐一般恭敬。

  莲香看到李氏这般转变,心中也十分怜爱她。

  经莲香悉心照料,过了三个月,桑子明终于恢复如初,又能如往常一样读书、行走。

  李姑有好几晚,没有再来。

  偶尔来了,也只是在门口远远看一眼桑子明,便匆匆离去。

  与桑子明相对时,她也是闷闷不乐,似乎心中,藏着无尽的心事。

  莲香常常留她一起就寝,想要开解她,她必定不肯。

  有一次,桑生见李氏又要走,追出去,将她抱回来。

  只觉她身体,轻如草人,仿佛一阵风,就能将她吹走。

  李氏无法逃脱,只好穿着衣服躺下,蜷缩着的身体,还不足两尺长。

  莲香越发怜悯她,暗中让桑生拥抱她,希望能给她一些温暖。

  摇晃她,也不醒,桑生以为她睡着了,便安心睡去。

  等他醒来寻找李氏,她已经不见了。

  此后十几天,李姑娘再也没有出现。

  对李姑娘深深的思念,桑子明常常拿出绣鞋把玩。

  莲香看着心疼,说:“如此婀娜多姿,我见了都心生怜爱,何况是男子呢!”

  桑子明说:“以前把玩绣鞋,她就会出现,我心中本就怀疑,却没想到,她真是鬼。

  如今对着绣鞋,思念她的容颜,实在悲伤。”

  说着,眼泪止住的流。

  莲香轻轻抱住桑子明,“也许她是觉得,和我们阴阳有别,才选择离开,你也莫要太过伤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