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6章 周正阳的势在必得-《重生之独自绽放》

  书房内的时间,仿佛被无形的手拉长,凝滞在苏寒指尖那一点暗金色的微光里。

  周正阳静立一旁,如同最忠诚的侍卫,目光却无法从那个沉静如深海的身影上移开分毫。

  苏寒正全神贯注地为周老行针。

  她微微蹙着眉,长睫低垂,在眼睑下投下一小片认真的阴影。

  每一次落针,每一次细微的捻转,都带着一种近乎神圣的专注。

  她仿佛完全沉浸在了那个由经络、气流与生命能量构成的微观世界里,外界的一切,包括他灼热的注视,都被彻底隔绝在外。

  周正阳看着她因消耗而略显苍白的侧脸,看着她额角细密的汗珠,心脏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紧紧攥住,不是疼痛,而是一种混合着强烈悸动、难以言喻的怜惜与……日益膨胀的占有欲。

  他是周正阳。

  从出生那一刻起,就站在了常人难以企及的终点线上。

  家世的显赫让他拥有了“要风得风,要雨得雨”的资本,而他自己,也争气地成为了这个资本最完美的代言人

  ——学业上门门优秀,事业上步步精准。

  他的人生轨迹,如同经过顶级匠人打磨的玉器,光滑、完美,几乎从未出现过“求而不得”的瑕疵。

  这种顺遂,也潜移默化地塑造了他性格的底色:

  温润如玉的外表下,是深入骨髓的自信与一种不为人知的偏执

  ——凡是他周正阳认定的、想要的东西,就必须得到。

  这并非简单的纨绔习气,而是强者逻辑与完美主义者不容许人生出现失控的天然本能。

  然而,苏寒的出现,像一颗偏离既定轨道的星辰,蛮横地撞入了他的世界。

  起初,是展览中心外的救命之恩,是那份超越年龄的冷静与神秘医术带来的好奇。

  随后,是她失踪半年带来的焦灼与失控感。

  再到如今,亲眼见证她如何用几根金针、一股难以言喻的“气”,将他那位权威深重、被病痛折磨多年的爷爷,从痛苦的深渊中一点点拉回,甚至带来了多年未有的安宁睡眠。

  她坚韧,像石缝中生长的兰草,风雨摧折反而让她更加挺立。

  她脱俗,那份清冷通透的气质,与他周遭那些精心雕琢的名媛闺秀截然不同,如同雪山顶峰的月光,可望而不可及。

  她强大,拥有着颠覆他认知的能力,却从不恃才傲物,始终保持着一种近乎冷酷的平静。

  她是他人生二十五年以来,遇到的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让他屡次尝试靠近,却屡次被那堵无形冰墙挡回的对象。

  她的拒绝,不是欲擒故纵,而是真正意义上的、彻底的“无关”与“不需要”。

  这种持续的、坚定的拒绝,非但没有让他退却,反而像在干涸的心田上点燃了一把野火。

  那份最初的好奇与欣赏,在一次次被推开的过程中,悄然变质,发酵成了一种更为浓烈、更为复杂的情感

  ——他,必须拥有她。

  不仅仅是征服欲作祟,他是真真切切地,爱上了这个独一无二的灵魂。

  想着病床上依旧昏迷的徐天宇,周正阳内心深处,一丝不该有的、属于竞争者的念头悄然滋生

  ——徐天宇醒来的机会渺茫,这意味着,他还有机会。

  时间,或许会站在他这一边。

  他知道自己的工作性质,外交官的生涯注定与频繁的出差、繁重的公务为伴。

  但这不影响他追求苏寒。

  或者说,正因为她的“冷酷”与独立,才更需要一种细水长流、润物无声的方式。

  他不能再像之前那样,带着目的性明确的追求,那只会让她更加警惕,将彼此的距离拉得更远。

  眼前,为爷爷治疗,就是上天赐予他最自然、最无可指摘的接近理由。

  他要做的,就是在她为爷爷治疗的这段宝贵时间里,将所有的偏执与炽热深深掩藏在那副温润如玉的面具之下。

  用最真诚的态度去关心她(哪怕她可能并不需要),

  用最耐心的陪伴去渗透她冰冷的外壳,

  用最实际的行动去支持她可能遇到的困难(比如,他隐约感觉她正在筹划的某些事情),

  让她一点点习惯他的存在,感受到他除了“周家长孙”这个身份之外,作为一个男人的真心与可靠。

  他要让她明白,他与徐天宇不同,与容俊那样的纨绔更不同。

  他能给她的是理解、是支撑、是一个同样强大的灵魂所能给予的最高级别的尊重与爱慕。

  周正阳的目光愈发深邃,如同暗流汹涌的海。

  他看着苏寒行针完毕,轻轻吐出一口气,抬手拭去额角的汗珠。

  他立刻适时地递上一杯温水,声音温和得听不出丝毫波澜:“苏医生,辛苦了,喝点水。”

  苏寒接过水杯,淡淡地道了声谢,眼神依旧平静无波。

  周正阳面上维持着完美的微笑,内心却在无声地宣誓:

  苏寒,你是我周正阳人生中唯一的意外,也是我势在必得的终点。

  这场以“治疗”为名的漫长攻防,我有的是耐心和手段。

  冰山终有融化之日,深海,也必将被执炬者照亮。

  他收敛起所有外露的情绪,重新变回那个体贴周到、无可挑剔的周家长孙。

  只是那双看向苏寒的眼眸深处,有什么东西,已经彻底燃烧起来,再也无法熄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