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正阳选择的地点是一家格调高雅、私密性极好的会员制咖啡厅。
柔和的灯光,低回的爵士乐,空气中弥漫着咖啡豆的醇香,与窗外京城的喧嚣隔绝开来。
他比约定时间稍早到达,选了一个靠窗又能纵观全局的位置坐下,姿态从容,眼神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审慎。
当苏辰在服务生的引导下走过来时,周正阳迅速打量了他一眼。
年轻,挺拔,眉宇间带着来自小地方的些许朴质,但眼神清澈坚定,并无怯懦之色。
这第一印象,让周正阳心中微微颔首,苏寒的弟弟,似乎并非池中之物。
“周先生,你好,我是苏辰。”苏辰在他对面坐下,语气不卑不亢。
“苏辰,你好,冒昧请你过来。”周正阳微微一笑,语气温和却自带气场,“我是周正阳。想必秦经理应该和你提过,我一直在寻找你姐姐的下落。”
苏辰点了点头,没有绕圈子:“是的,周先生。我也正是为此事而来。您找我,是有什么关于我姐姐的线索吗?”
周正阳看着对方眼中的急切,心中了然,这是个真心担忧姐姐的弟弟。
他斟酌了一下语句,说道:“目前还没有确切的线索。正因为没有,所以任何与她相关的人和信息都显得尤为重要。你是她唯一的弟弟,或许会知道一些我们外人无法了解的、她可能会去的地方,或者……她离开的原因?”
他这个问题问得巧妙,既表达了合作的意愿,也带着一丝探寻苏寒内心世界的意图。
苏辰沉默了片刻,眼神有些飘忽,仿佛陷入了回忆。
咖啡的香气似乎将他带回了多年前,县城城西那个有些老旧但充满奶奶气息的107号院。
“我和姐姐……其实并不算非常亲近。”
苏辰开口,声音带着一丝涩然,“她上初中和高中时,和奶奶住在县城。我上的初中在镇上,但我在上初中后,每个月会挑一个周日,坐车去看奶奶。姐姐她……好像永远都在忙,我每次去,她大多不在家,就算在,也是匆匆回来拿点东西,又匆匆离开。为了赶回镇上的车,我往往在她还没回来就得离开。”
周正阳静静地听着,没有打断。
“只有一次,我去的早,她回来的也意外得早。”苏辰的嘴角牵起一抹极淡的、复杂的笑意,“她看到我在,没有多少惊讶,好像我只是院子里多出来的一件摆设。她对我这个弟弟……似乎并没有太多的想法和期待。”
他顿了顿,继续道:“但那一次,她难得地没有立刻走开,而是坐下来,跟我聊了大概半小时。”那是他记忆中,姐姐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如此正式地与他交谈。
“她对我说:‘你以后随时可以来看奶奶,但是不要耽误学业。’”苏辰复述着姐姐当年的话,语气模仿着那份超乎年龄的冷静,“她还说:‘爷奶在七十多岁才见到孙子孙女,不容易。你也要顶天立地地走出属于自己的道路。’”
那时的苏辰,对这番话的理解还停留在表面,只是懵懂地答应着。
他感受到的,不是姐姐的温情,而是一种沉重的、类似于长辈嘱托的责任感。
他并不完全明白,姐姐这番话里,包含着对爷爷奶奶晚年心愿的成全,也暗含着对他这个苏家唯一男丁的、一丝极其微弱的期望,或许,还有一丝她自己未能从父母那里得到关爱、故而希望弟弟能活出不同模样的寄托。
“那时候我不太懂,”苏辰看着周正阳,眼神坦诚,“只觉得姐姐很厉害,也很遥远。后来,她更是像坐了火箭一样,直接考到了京城的航天大学,离我,离那个家,越来越远……”
他所能描述的,就是苏寒这种疏离又带着一丝责任感的、极其复杂的姐弟关系。
周正阳听着苏辰的叙述,脑海中苏寒的形象变得更加立体,也更加让人心疼。
她似乎早早地就将自己与原生家庭的情感纽带,用一把名为“金钱”和“责任”的利刃,冷静地斩断了大部分,只留下对奶奶的牵绊,以及对弟弟一种近乎“义务”的、希望其成才的期许。
“她用金钱来解决血缘的牵绊……”周正阳在心中默念,这该是何等的失望与决绝,才会让一个花季少女做出这样的选择?
他对苏寒的过去了解越多,那份最初源于救命之恩和好奇的吸引,就愈发掺杂了深刻的心疼与敬佩。
“所以,”周正阳总结道,“你也不知道她可能会去哪里,或者她离开的原因,是否与……家里有关?”
苏辰摇了摇头,语气肯定:“应该不是。姐姐早就用她的方式,‘安顿’好了家里。她做事极有章法,这次离开,一定是有什么必须她独自去面对和处理的事情,而且,这件事可能超出了我们通常的认知范围。”他想到了姐姐那些神秘莫测的医术和能力。
周正阳若有所思。苏辰的话,印证了他的某些猜测。苏寒的“失踪”,绝非寻常。
这次会面,周正阳虽然没有得到直接线索,但他确认了苏辰对姐姐的真心担忧,也更加深入地了解了苏寒内心世界的一角——那片被坚冰覆盖的、关于亲情的荒原。这让他寻找苏寒的决心更加坚定。
“我明白了。”周正阳站起身,向苏辰伸出手,“保持联系。如果有任何线索,或者你想到什么,随时可以找我。我们的目的是一致的——找到她,确保她安全。”
苏辰也站起身,用力握了握周正阳的手:“谢谢周先生。我也会尽我所能。”
两个因为同一个女人而产生交集的男人,在这一刻,暂时达成了共识。
京城的寻人网络,因为苏辰的到来和周正阳的正式介入,变得更加紧密。
而远在白家村的苏寒,依旧在深山古径中,追寻着她的答案,对这场因她而起的、跨越千里的寻找,一无所知。
柔和的灯光,低回的爵士乐,空气中弥漫着咖啡豆的醇香,与窗外京城的喧嚣隔绝开来。
他比约定时间稍早到达,选了一个靠窗又能纵观全局的位置坐下,姿态从容,眼神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审慎。
当苏辰在服务生的引导下走过来时,周正阳迅速打量了他一眼。
年轻,挺拔,眉宇间带着来自小地方的些许朴质,但眼神清澈坚定,并无怯懦之色。
这第一印象,让周正阳心中微微颔首,苏寒的弟弟,似乎并非池中之物。
“周先生,你好,我是苏辰。”苏辰在他对面坐下,语气不卑不亢。
“苏辰,你好,冒昧请你过来。”周正阳微微一笑,语气温和却自带气场,“我是周正阳。想必秦经理应该和你提过,我一直在寻找你姐姐的下落。”
苏辰点了点头,没有绕圈子:“是的,周先生。我也正是为此事而来。您找我,是有什么关于我姐姐的线索吗?”
周正阳看着对方眼中的急切,心中了然,这是个真心担忧姐姐的弟弟。
他斟酌了一下语句,说道:“目前还没有确切的线索。正因为没有,所以任何与她相关的人和信息都显得尤为重要。你是她唯一的弟弟,或许会知道一些我们外人无法了解的、她可能会去的地方,或者……她离开的原因?”
他这个问题问得巧妙,既表达了合作的意愿,也带着一丝探寻苏寒内心世界的意图。
苏辰沉默了片刻,眼神有些飘忽,仿佛陷入了回忆。
咖啡的香气似乎将他带回了多年前,县城城西那个有些老旧但充满奶奶气息的107号院。
“我和姐姐……其实并不算非常亲近。”
苏辰开口,声音带着一丝涩然,“她上初中和高中时,和奶奶住在县城。我上的初中在镇上,但我在上初中后,每个月会挑一个周日,坐车去看奶奶。姐姐她……好像永远都在忙,我每次去,她大多不在家,就算在,也是匆匆回来拿点东西,又匆匆离开。为了赶回镇上的车,我往往在她还没回来就得离开。”
周正阳静静地听着,没有打断。
“只有一次,我去的早,她回来的也意外得早。”苏辰的嘴角牵起一抹极淡的、复杂的笑意,“她看到我在,没有多少惊讶,好像我只是院子里多出来的一件摆设。她对我这个弟弟……似乎并没有太多的想法和期待。”
他顿了顿,继续道:“但那一次,她难得地没有立刻走开,而是坐下来,跟我聊了大概半小时。”那是他记忆中,姐姐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如此正式地与他交谈。
“她对我说:‘你以后随时可以来看奶奶,但是不要耽误学业。’”苏辰复述着姐姐当年的话,语气模仿着那份超乎年龄的冷静,“她还说:‘爷奶在七十多岁才见到孙子孙女,不容易。你也要顶天立地地走出属于自己的道路。’”
那时的苏辰,对这番话的理解还停留在表面,只是懵懂地答应着。
他感受到的,不是姐姐的温情,而是一种沉重的、类似于长辈嘱托的责任感。
他并不完全明白,姐姐这番话里,包含着对爷爷奶奶晚年心愿的成全,也暗含着对他这个苏家唯一男丁的、一丝极其微弱的期望,或许,还有一丝她自己未能从父母那里得到关爱、故而希望弟弟能活出不同模样的寄托。
“那时候我不太懂,”苏辰看着周正阳,眼神坦诚,“只觉得姐姐很厉害,也很遥远。后来,她更是像坐了火箭一样,直接考到了京城的航天大学,离我,离那个家,越来越远……”
他所能描述的,就是苏寒这种疏离又带着一丝责任感的、极其复杂的姐弟关系。
周正阳听着苏辰的叙述,脑海中苏寒的形象变得更加立体,也更加让人心疼。
她似乎早早地就将自己与原生家庭的情感纽带,用一把名为“金钱”和“责任”的利刃,冷静地斩断了大部分,只留下对奶奶的牵绊,以及对弟弟一种近乎“义务”的、希望其成才的期许。
“她用金钱来解决血缘的牵绊……”周正阳在心中默念,这该是何等的失望与决绝,才会让一个花季少女做出这样的选择?
他对苏寒的过去了解越多,那份最初源于救命之恩和好奇的吸引,就愈发掺杂了深刻的心疼与敬佩。
“所以,”周正阳总结道,“你也不知道她可能会去哪里,或者她离开的原因,是否与……家里有关?”
苏辰摇了摇头,语气肯定:“应该不是。姐姐早就用她的方式,‘安顿’好了家里。她做事极有章法,这次离开,一定是有什么必须她独自去面对和处理的事情,而且,这件事可能超出了我们通常的认知范围。”他想到了姐姐那些神秘莫测的医术和能力。
周正阳若有所思。苏辰的话,印证了他的某些猜测。苏寒的“失踪”,绝非寻常。
这次会面,周正阳虽然没有得到直接线索,但他确认了苏辰对姐姐的真心担忧,也更加深入地了解了苏寒内心世界的一角——那片被坚冰覆盖的、关于亲情的荒原。这让他寻找苏寒的决心更加坚定。
“我明白了。”周正阳站起身,向苏辰伸出手,“保持联系。如果有任何线索,或者你想到什么,随时可以找我。我们的目的是一致的——找到她,确保她安全。”
苏辰也站起身,用力握了握周正阳的手:“谢谢周先生。我也会尽我所能。”
两个因为同一个女人而产生交集的男人,在这一刻,暂时达成了共识。
京城的寻人网络,因为苏辰的到来和周正阳的正式介入,变得更加紧密。
而远在白家村的苏寒,依旧在深山古径中,追寻着她的答案,对这场因她而起的、跨越千里的寻找,一无所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