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和堂”药铺内,时间仿佛被浸润在草药的苦涩与甘香中,流淌得格外缓慢。
午前的阳光透过雕花木窗,在光洁的青石板地面上切割出明暗交错的光斑。
空气里弥漫着当归、黄芪、甘草等药材混合的复杂气息,沉静而安神。
苏寒端坐在诊桌后,代替外出参加学术交流的林老坐诊。
她穿着一件素雅的浅灰色改良旗袍,领口缀着一枚白玉扣子,乌黑的长发在脑后松松挽了一个髻,露出线条优美的天鹅颈和光洁的额头。
她的神情专注而平静,指尖搭在一位老者的腕间,凝神细辨着那微妙的脉象起伏,偶尔轻声询问几句,声音清泠如玉珠落盘。
一个上午过去,病人渐渐稀少。
到十点半左右,送走一位拿着药方去抓药的妇人后,诊室内外暂时安静下来。
苏寒轻轻舒了口气,低头整理着桌面上的脉枕和处方笺,准备稍作休息后就结束今天的坐诊。
就在这时,门帘被再次掀开,一道修长的身影逆着光走了进来。
苏寒没有抬头,习惯性地拿起笔,准备记录,声音带着职业性的温和:“请问姓名?哪里感觉不舒服?”
来人却没有立刻回答。
诊室里陷入一种微妙的静默,只有后院隐约传来的捣药声,规律地响着。
苏寒等了几秒,未见回应,便抬起头来。
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极为出色的年轻男子。
他穿着剪裁合体的浅米色休闲西装,身形挺拔,气质温文儒雅,五官俊朗,眉眼间带着一种受过良好教育和见识过广阔世界的从容与睿智。
他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微笑,眼神明亮,正饶有兴味地看着她,那神态,完全不似一个前来求医的病人。
苏寒微微蹙眉,觉得此人有些眼熟,但繁忙的工作和本就对无关人事不甚在意的性格,让她一时想不起在哪里见过。
她按下心中的一丝疑惑,再次耐心地、语气平和地询问:“这位先生,请问您是哪里不舒服?”
周正阳见她果然不记得自己,脸上的笑容加深了几分,非但没有因被遗忘而懊恼,反而觉得这更符合他调查中那个专注于自身世界、心无旁骛的苏寒形象。
他向前走了两步,在诊桌前的梨花木椅子上从容坐下,目光坦诚地迎上苏寒带着询问的清澈眼眸。
“苏医生,不记得我了?”他的声音温和,带着一种令人舒适的磁性,“在国际展览中心外,我突发疾病,是苏医生您出手相救,才让我化险为夷。”
经他提醒,苏寒脑海中立刻浮现出那天在嘈杂人群中,倒在地上面色苍白的男子,以及施针时指尖下那急促紊乱的脉象。
她恍然大悟,原来是那个过度劳累的外交官。
“原来是你。”苏寒点了点头,神色恢复了惯常的冷静,“不是跟着救护车去医院了吗?检查结果如何?现在身体是还有哪里不适?”她的话语依旧围绕着医生的职责,关切仅限于病患的身体状况。
周正阳却没有直接回答她的问题,他双手交叠放在膝上,姿态放松却又不失郑重,微笑道:“苏医生,我今天的冒昧来访,并非因为身体不适。上次匆匆一别,未来得及正式道谢,心中一直过意不去。所以今天特意前来,是想请苏医生赏光,一起吃个便饭,给我一个机会,能更进一步了解我的救命恩人,也当面表达我的谢意。”
他的邀请直接而坦荡,眼神真诚,配合着他出众的容貌和气质,很难让人轻易拒绝。
然而,苏寒只是静静地看着他,那双漂亮的眼睛里没有丝毫波动,如同深潭之水,不起涟漪。
她几乎没有犹豫,便冷淡地开口,声音里带着明确的疏离感:“周先生,救你,是出于医生的责任和使命,是任何一位有能力的医生在场都会做的事情。你无需挂怀,更不必特意报答。如果没有身体不适,就请回吧,我这里可能还有病人。”
这拒绝干脆利落,不留任何转圜的余地,甚至带着一丝逐客的意味。
周正阳眼底闪过一丝讶异,但很快便被更浓的兴趣所取代。
他调查过她,知道她性格独立冷淡,却没想到在面对他这样主动且条件优越的异性示好时,也能如此毫不犹豫、近乎不近人情地拒绝。
这非但没有让他退缩,反而让他更想探究她冷静外壳下的内心世界。
他没有依言起身离开,反而调整了一下坐姿,显得更加沉稳,继续说道:“苏医生医者仁心,施恩不图报,令人敬佩。但于我个人而言,这份恩情却是实实在在的。请允许我先正式自我介绍一下,我叫周正阳,今年二十五岁,目前在外交部工作,是一名外交官。上次的意外,医院全面检查后确认,是因为连续谈判导致的过度劳累,引发的一过性抽搐,身体并无器质性病变,已经痊愈了。”
他详细介绍自己的情况,试图拉近一点距离,展现自己的诚意。
然而,苏寒的反应依旧平淡得像在听一段与己无关的报告。
她甚至在他话音落下后,抬手整理了一下桌面已经摆放整齐的处方笺,语气没有丝毫波澜:“恭喜周先生身体康复。既然如此,就更不必将小事放在心上了。我还要整理医案,准备接诊下一位病人,就不多留周先生了。”
她再次下了逐客令,理由充分,态度却冰冷坚硬。
周正阳看着她低垂的眉眼,那长长的睫毛在眼睑下投下一小片阴影,显得既脆弱又倔强。他清楚地意识到,常规的感谢和接近方式,在这个与众不同的女孩面前,完全失效了。
她像一座被冰雪覆盖的堡垒,坚固而寒冷,寻常的温暖难以融化分毫。
但他周正阳,从来就不是一个会轻易放弃的人。尤其是在他对她产生了如此浓厚的兴趣之后。
他没有流露出丝毫的尴尬或气馁,依旧保持着得体的微笑,缓缓站起身。
他知道,今天只能到此为止了。
“既然苏医生还有事要忙,那我就不多打扰了。”他的声音依旧温和,“不过,这份救命之恩,周某铭记于心。来日方长,我们……后会有期。”
他说完,对着苏寒微微颔首,目光在她沉静的侧脸上停留了一瞬,仿佛要将这个在药香缭绕中疏离如兰的身影深深印刻在脑海里,然后才转身,不疾不徐地离开了诊室。
门帘轻轻晃动,带进一丝外面世界的气息,很快又被浓郁的草药香覆盖。
苏寒在他离开后,才完全抬起头,望向那仍在微微晃动的门帘,眼神里掠过一丝极淡的、连她自己都未曾察觉的复杂情绪。
周正阳的执着,她感受到了,但这并不能改变什么。
她的心如同这间药铺,早已被太多的责任、过往和一份沉重的等待所填满,再没有多余的空间和精力,去容纳一段突如其来的、带着探究意味的“缘分”。
她低下头,继续整理着那些散发着墨香和药香的纸张,将刚才那段插曲,如同拂去一粒微尘般,轻轻从心头扫落。
而走出“仁和堂”的周正阳,站在熙攘的街头,回望那古朴的牌匾,嘴角却勾起了一抹志在必得的浅笑。
苏寒的拒绝,非但没有让他退却,反而更像是一份挑战书,激起了他内心深处更强的征服欲与探索欲。
这场始于救命之恩的相遇,显然,不会就此结束。
命运的丝线一旦缠绕,便很难轻易解开。
午前的阳光透过雕花木窗,在光洁的青石板地面上切割出明暗交错的光斑。
空气里弥漫着当归、黄芪、甘草等药材混合的复杂气息,沉静而安神。
苏寒端坐在诊桌后,代替外出参加学术交流的林老坐诊。
她穿着一件素雅的浅灰色改良旗袍,领口缀着一枚白玉扣子,乌黑的长发在脑后松松挽了一个髻,露出线条优美的天鹅颈和光洁的额头。
她的神情专注而平静,指尖搭在一位老者的腕间,凝神细辨着那微妙的脉象起伏,偶尔轻声询问几句,声音清泠如玉珠落盘。
一个上午过去,病人渐渐稀少。
到十点半左右,送走一位拿着药方去抓药的妇人后,诊室内外暂时安静下来。
苏寒轻轻舒了口气,低头整理着桌面上的脉枕和处方笺,准备稍作休息后就结束今天的坐诊。
就在这时,门帘被再次掀开,一道修长的身影逆着光走了进来。
苏寒没有抬头,习惯性地拿起笔,准备记录,声音带着职业性的温和:“请问姓名?哪里感觉不舒服?”
来人却没有立刻回答。
诊室里陷入一种微妙的静默,只有后院隐约传来的捣药声,规律地响着。
苏寒等了几秒,未见回应,便抬起头来。
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极为出色的年轻男子。
他穿着剪裁合体的浅米色休闲西装,身形挺拔,气质温文儒雅,五官俊朗,眉眼间带着一种受过良好教育和见识过广阔世界的从容与睿智。
他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微笑,眼神明亮,正饶有兴味地看着她,那神态,完全不似一个前来求医的病人。
苏寒微微蹙眉,觉得此人有些眼熟,但繁忙的工作和本就对无关人事不甚在意的性格,让她一时想不起在哪里见过。
她按下心中的一丝疑惑,再次耐心地、语气平和地询问:“这位先生,请问您是哪里不舒服?”
周正阳见她果然不记得自己,脸上的笑容加深了几分,非但没有因被遗忘而懊恼,反而觉得这更符合他调查中那个专注于自身世界、心无旁骛的苏寒形象。
他向前走了两步,在诊桌前的梨花木椅子上从容坐下,目光坦诚地迎上苏寒带着询问的清澈眼眸。
“苏医生,不记得我了?”他的声音温和,带着一种令人舒适的磁性,“在国际展览中心外,我突发疾病,是苏医生您出手相救,才让我化险为夷。”
经他提醒,苏寒脑海中立刻浮现出那天在嘈杂人群中,倒在地上面色苍白的男子,以及施针时指尖下那急促紊乱的脉象。
她恍然大悟,原来是那个过度劳累的外交官。
“原来是你。”苏寒点了点头,神色恢复了惯常的冷静,“不是跟着救护车去医院了吗?检查结果如何?现在身体是还有哪里不适?”她的话语依旧围绕着医生的职责,关切仅限于病患的身体状况。
周正阳却没有直接回答她的问题,他双手交叠放在膝上,姿态放松却又不失郑重,微笑道:“苏医生,我今天的冒昧来访,并非因为身体不适。上次匆匆一别,未来得及正式道谢,心中一直过意不去。所以今天特意前来,是想请苏医生赏光,一起吃个便饭,给我一个机会,能更进一步了解我的救命恩人,也当面表达我的谢意。”
他的邀请直接而坦荡,眼神真诚,配合着他出众的容貌和气质,很难让人轻易拒绝。
然而,苏寒只是静静地看着他,那双漂亮的眼睛里没有丝毫波动,如同深潭之水,不起涟漪。
她几乎没有犹豫,便冷淡地开口,声音里带着明确的疏离感:“周先生,救你,是出于医生的责任和使命,是任何一位有能力的医生在场都会做的事情。你无需挂怀,更不必特意报答。如果没有身体不适,就请回吧,我这里可能还有病人。”
这拒绝干脆利落,不留任何转圜的余地,甚至带着一丝逐客的意味。
周正阳眼底闪过一丝讶异,但很快便被更浓的兴趣所取代。
他调查过她,知道她性格独立冷淡,却没想到在面对他这样主动且条件优越的异性示好时,也能如此毫不犹豫、近乎不近人情地拒绝。
这非但没有让他退缩,反而让他更想探究她冷静外壳下的内心世界。
他没有依言起身离开,反而调整了一下坐姿,显得更加沉稳,继续说道:“苏医生医者仁心,施恩不图报,令人敬佩。但于我个人而言,这份恩情却是实实在在的。请允许我先正式自我介绍一下,我叫周正阳,今年二十五岁,目前在外交部工作,是一名外交官。上次的意外,医院全面检查后确认,是因为连续谈判导致的过度劳累,引发的一过性抽搐,身体并无器质性病变,已经痊愈了。”
他详细介绍自己的情况,试图拉近一点距离,展现自己的诚意。
然而,苏寒的反应依旧平淡得像在听一段与己无关的报告。
她甚至在他话音落下后,抬手整理了一下桌面已经摆放整齐的处方笺,语气没有丝毫波澜:“恭喜周先生身体康复。既然如此,就更不必将小事放在心上了。我还要整理医案,准备接诊下一位病人,就不多留周先生了。”
她再次下了逐客令,理由充分,态度却冰冷坚硬。
周正阳看着她低垂的眉眼,那长长的睫毛在眼睑下投下一小片阴影,显得既脆弱又倔强。他清楚地意识到,常规的感谢和接近方式,在这个与众不同的女孩面前,完全失效了。
她像一座被冰雪覆盖的堡垒,坚固而寒冷,寻常的温暖难以融化分毫。
但他周正阳,从来就不是一个会轻易放弃的人。尤其是在他对她产生了如此浓厚的兴趣之后。
他没有流露出丝毫的尴尬或气馁,依旧保持着得体的微笑,缓缓站起身。
他知道,今天只能到此为止了。
“既然苏医生还有事要忙,那我就不多打扰了。”他的声音依旧温和,“不过,这份救命之恩,周某铭记于心。来日方长,我们……后会有期。”
他说完,对着苏寒微微颔首,目光在她沉静的侧脸上停留了一瞬,仿佛要将这个在药香缭绕中疏离如兰的身影深深印刻在脑海里,然后才转身,不疾不徐地离开了诊室。
门帘轻轻晃动,带进一丝外面世界的气息,很快又被浓郁的草药香覆盖。
苏寒在他离开后,才完全抬起头,望向那仍在微微晃动的门帘,眼神里掠过一丝极淡的、连她自己都未曾察觉的复杂情绪。
周正阳的执着,她感受到了,但这并不能改变什么。
她的心如同这间药铺,早已被太多的责任、过往和一份沉重的等待所填满,再没有多余的空间和精力,去容纳一段突如其来的、带着探究意味的“缘分”。
她低下头,继续整理着那些散发着墨香和药香的纸张,将刚才那段插曲,如同拂去一粒微尘般,轻轻从心头扫落。
而走出“仁和堂”的周正阳,站在熙攘的街头,回望那古朴的牌匾,嘴角却勾起了一抹志在必得的浅笑。
苏寒的拒绝,非但没有让他退却,反而更像是一份挑战书,激起了他内心深处更强的征服欲与探索欲。
这场始于救命之恩的相遇,显然,不会就此结束。
命运的丝线一旦缠绕,便很难轻易解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