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阻力初步显现,强硬手段威慑-《穿越之乱世明君》

  肖平凡正沉思间,门外传来一阵脚步声。紧接着,房门被轻轻敲响,一个熟悉的声音传来:“肖大人,有最新情况向您汇报。”肖平凡回过神来,大声说道:“进来!”只见一位改革派成员匆匆走进书房,脸上带着凝重的神色。肖平凡心中一紧,知道监督小组那边可能已经有了动静,赶忙问道:“快说,发生了什么事?”

  改革派成员快步走到肖平凡面前,拱手说道:“肖大人,监督小组已经开始工作,但情况不太乐观。不少地方官员对监督小组心怀不满,认为他们是在多管闲事,对监督工作阳奉阴违。”肖平凡眉头紧皱,眼神中闪过一丝忧虑,问道:“具体情况如何?”

  改革派成员继续说道:“据百姓代表们传来的消息,在一些地区,地方官员故意拖延政策执行进度。比如,本应在半个月内完成的农田水利设施修缮工作,现在已经过去了一个月,却只完成了不到三分之一。还有些地方,对政策中的关键环节敷衍了事,像是发放给受灾百姓的救济粮,不仅数量不足,质量也堪忧。”

  肖平凡听闻,心中怒火中烧。他站起身来,在书房中来回踱步,思考着应对之策。片刻后,他停下脚步,对改革派成员说道:“你立刻去通知其他改革派成员,到议事厅集合,我们商讨应对办法。”改革派成员领命而去。

  不一会儿,改革派成员们纷纷来到议事厅。肖平凡面色严肃地坐在主位上,看着众人说道:“想必大家已经知道了,监督小组在工作中遇到了阻力,地方官员的不配合,严重影响了改革政策的推行。大家说说,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一位改革派成员率先说道:“肖大人,我认为应该直接对那些不配合的地方官员进行严厉处罚,以儆效尤。”另一位成员则摇头说道:“此举虽能起到一定威慑作用,但可能会引发地方官员的强烈反弹,不利于改革的长远推进。”众人各抒己见,讨论得十分激烈。

  肖平凡静静地听着大家的发言,心中也在权衡利弊。这时,一直沉默不语的陈老夫子缓缓开口道:“肖大人,依老夫之见,我们不妨先收集地方官员不配合的证据,然后再采取行动。这样既能让他们无话可说,又能在朝堂上占据主动。”肖平凡眼睛一亮,觉得陈老夫子的建议十分可行。他点头说道:“陈老所言极是,我们就先按此计行事。”

  于是,改革派成员们迅速行动起来。他们与百姓代表们紧密合作,深入各地收集证据。在一个偏远的小镇上,百姓代表们发现当地官员将朝廷拨发的教育经费挪作他用,导致学堂破旧不堪,孩子们无法正常上课。百姓代表们详细记录下了相关情况,并找到了几位知情的证人。

  在另一个县城,改革派成员发现地方官员为了应付检查,临时雇佣一些人伪装成参与改革项目的工人,实际上项目根本没有实质性进展。改革派成员暗中拍下了这些照片,作为有力的证据。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改革派收集到了大量地方官员不配合的证据。肖平凡看着这些证据,心中有了底气。他决定先对这些地方官员进行警告,若他们依旧执迷不悟,再采取更严厉的措施。

  肖平凡让改革派成员向各地发出通告,警告那些不配合的地方官员,必须立即改正错误,积极配合监督小组的工作,否则将面临严厉的惩处。通告发出后,一些地方官员开始有所收敛,政策执行进度有所加快。

  然而,肖平凡心中清楚,这些地方官员可能只是暂时畏惧,还会有其他抵触行为。他深知,要彻底解决地方官员的不配合问题,还需要想出更有效的办法。但此刻,他必须先观察一段时间,看看这些地方官员的后续反应。

  肖平凡站在窗前,望着远方,陷入了沉思。他知道,改革之路充满了艰辛与挑战,但他绝不会轻易放弃。他在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克服重重困难,将改革进行到底,让国家走向繁荣昌盛,让百姓过上幸福的生活。

  肖平凡在窗前伫立良久,终于转身,眼神中透着坚定。他深知,警告只是第一步,接下来必须采取更有力的措施。恰在此时,又一位改革派成员匆匆走进书房,说道:“肖大人,又有新情况……”肖平凡神色一凛,快步迎上前去。

  改革派成员赶忙汇报:“肖大人,各地收集来的证据显示,那些不配合的地方官员不仅阳奉阴违,还私下串联,意图共同抵制改革政策的推行。”肖平凡听闻,拳头紧握,心中怒火燃烧。他思索片刻后,沉声道:“看来,不给他们点颜色看看,他们是不会罢休了。”

  肖平凡当即召集改革派的核心成员,在书房内紧急商议对策。众人围坐在一起,气氛凝重。肖平凡率先开口:“各位,如今地方官员的抵触愈发严重,我们不能再坐视不管。我决定,对其中几个典型的问题官员采取强硬手段,以起到威慑作用。”

  一位改革派官员点头赞同:“肖大人,此计可行。这些官员实在是太过嚣张,若不加以严惩,改革怕是难以推进。”

  陈老夫子也捋着胡须说道:“肖大人,此举虽强硬,但在当下情形下,不失为良策。只是,我们需考虑周全,以免引发更大的反弹。”

  肖平凡目光坚定:“我已深思熟虑,挑选的这几个官员,罪行确凿,证据充分。在朝堂之上公开处理他们,相信皇帝也会支持我们。”

  商议妥当后,众人便各自行动,为即将在朝堂上的“风暴”做准备。

  数日后,朝堂之上,气氛严肃。文武百官分列两旁,皇帝高坐龙椅,神色威严。肖平凡站在朝堂中央,手中拿着一叠文书,正是那些地方官员不配合改革的证据。

  他朗声道:“陛下,臣近日收到诸多关于地方官员执行改革政策不力的消息。经臣派人查实,确有部分官员玩忽职守,对改革阳奉阴违,甚至从中作梗,严重影响了改革的推进,致使百姓受苦,国家受损。”

  皇帝眉头紧皱,问道:“肖爱卿,你所说属实?可有证据?”

  肖平凡将手中文书呈上,由太监转交给皇帝。皇帝翻阅着文书,脸色愈发阴沉:“这些官员,实在是胆大妄为!竟敢如此无视朕的旨意,阻碍改革大业!肖爱卿,你认为该如何处置?”

  肖平凡向前一步,拱手道:“陛下,臣以为,对于此类官员,必须严惩。臣已挑选出几个典型,其中,青州知府王大人,在执行农田水利改革政策时,故意拖延工期,致使当地农田灌溉受阻,百姓怨声载道;还有冀州县令李大人,私自克扣救济粮款,中饱私囊,全然不顾百姓死活。此等官员,实乃朝廷之蛀虫,百姓之祸害。臣建议,将他们降职处分,以儆效尤。”

  朝堂之上,顿时一片哗然。一些与这些官员有牵连的人,面露担忧之色;而改革派官员和部分正直的大臣,则暗自点头,觉得此举大快人心。

  皇帝思索片刻后,一拍龙椅扶手,道:“肖爱卿所言极是。此等官员,不严惩不足以平民愤,不足以正朝纲。朕准奏,即刻将这几位官员降职,贬为庶民。”

  肖平凡谢恩后,目光扫向朝堂上的其他官员,大声道:“各位大人,改革乃国家兴盛、百姓福祉之关键。陛下决心坚定,望各位大人齐心协力,共同推进改革。若再有阳奉阴违、阻碍改革者,定将严惩不贷!”

  那些心怀侥幸的地方官员,听闻此言,心中不禁一颤。他们看到皇帝对肖平凡的支持,以及肖平凡雷厉风行的手段,再也不敢公然抵触监督工作。

  改革派官员们则面露喜色,对肖平凡投以敬佩的目光。百姓代表们站在朝堂一侧,心中也备受鼓舞,觉得改革有望,国家有盼。

  退朝后,肖平凡回到府中。改革派成员纷纷前来,对他表示祝贺。一位成员兴奋地说:“肖大人,今日朝堂上您的一番举措,实在是太精彩了!那些地方官员,怕是再也不敢小瞧我们了。”

  肖平凡却没有丝毫放松,他神色凝重地说:“此次虽暂时威慑住了他们,但不可掉以轻心。这些官员,很可能会在暗中搞破坏。我们必须提前做好防范。”

  众人听后,纷纷点头。陈老夫子说道:“肖大人所言极是。我们需加强对各地的监督,尤其是那些重点地区,不能让他们有可乘之机。”

  肖平凡沉思片刻后,说道:“一方面,要继续发挥百姓代表监督小组的作用,让他们深入基层,及时发现问题;另一方面,我们改革派内部,也要加强情报收集,随时掌握那些官员的动向。”

  然而,肖平凡心中清楚,即便采取了这些措施,要防范地方官员的暗中破坏,依旧困难重重。那些官员在地方经营多年,人脉复杂,想要彻底杜绝他们的小动作,绝非易事。但他没有退路,改革之路,注定充满荆棘,他只能勇往直前。

  夜幕降临,肖平凡独自一人坐在书房中,烛火摇曳。他望着窗外漆黑的夜空,心中思索着应对之策。强硬手段虽已使出,但后续的挑战,或许更加严峻。他深知,自己肩负着国家和百姓的期望,无论前方有多少艰难险阻,都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