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私下沟通努力,保守派新阴谋-《穿越之乱世明君》

  肖平凡缓缓起身,走到窗前,望着窗外熙熙攘攘的街道。他深知,改革之路虽布满荆棘,但绝不能半途而废。思索良久,他终于下定决心,明日便去拜访几位关键的中立官员,以诚意和事实打动他们。想到这里,他的眼神重新变得坚定,仿佛已看到改革成功的曙光。

  第二日清晨,肖平凡早早地便出了门。他精心挑选了几位在朝堂上较有影响力且一直保持中立态度的官员,准备逐个拜访。

  肖平凡首先来到了礼部侍郎刘大人的府邸。刘大人府邸的大门紧闭,门口的石狮子威严地蹲坐着。肖平凡走上前去,轻轻叩响了门环。不多时,门“吱呀”一声打开,一位家丁探出头来。肖平凡递上自己的名帖,表明来意。家丁将他迎进府中,穿过曲折的回廊,来到了会客厅。

  会客厅布置得简洁而典雅,檀木桌椅散发着淡淡的香气,墙壁上挂着几幅字画。肖平凡在厅中等待片刻,刘大人便从内堂走了出来。肖平凡赶忙起身,恭敬行礼:“刘大人,冒昧来访,还望恕罪。”刘大人微微一笑,回礼道:“肖公子客气了,不知今日前来,所为何事?”

  肖平凡开门见山:“刘大人,如今朝堂之上,改革之事关乎国家兴衰,百姓福祉。昨日朝堂争论,想必大人也看到了。在下深知大人一直秉持公正,在改革一事上持中立态度。此次前来,是想与大人坦诚相谈改革的初衷与目标。”

  说着,肖平凡从怀中掏出一份精心绘制的改革规划蓝图,平铺在桌上。他指着蓝图,认真说道:“大人请看,此次改革,旨在减轻百姓赋税,兴修水利,发展农桑,同时整顿吏治,选拔贤能。如此一来,国家必将繁荣昌盛,百姓也能安居乐业。”

  刘大人微微皱眉,目光在蓝图上扫过,沉思片刻后说道:“肖公子,你的想法固然是好,但改革触动多方利益,保守派必定不会轻易罢休。我等若贸然支持,恐遭报复。”

  肖平凡目光坚定:“刘大人,我理解您的顾虑。但改革乃大势所趋,若此时退缩,国家将永无振兴之日。而且,我已有所准备,定会保障支持改革之人的合理利益。保守派虽顽固,但他们的所作所为不得民心,也难成气候。”

  刘大人听了,神色稍有缓和,但仍未表态。

  告别刘大人后,肖平凡又马不停蹄地来到了户部员外郎孙大人的府邸。孙大人府邸比起刘大人的,显得更为朴素。肖平凡同样被迎进会客厅。

  孙大人见到肖平凡,拱手道:“肖公子,近日朝堂风云变幻,你我都看在眼里。你今日前来,可是为改革之事?”肖平凡点头:“正是,孙大人。改革之路艰难,但为了国家和百姓,我绝不能放弃。我想让大人了解,改革并非盲目行事,而是有着清晰的规划和目标。”

  肖平凡再次详细阐述了改革的各项举措,以及对国家未来的美好展望。孙大人听后,不禁动容:“肖公子心怀天下,令人钦佩。只是保守派势力庞大,我若支持,恐怕自身难保。”

  肖平凡诚恳地说:“孙大人,我承诺,只要您支持改革,我定会在朝堂上为您保驾护航。而且,改革成功后,受益的不仅是百姓,整个国家都会焕然一新,您也将成为国家复兴的功臣。”

  孙大人犹豫了许久,缓缓说道:“肖公子,容我再考虑考虑。”

  肖平凡并未气馁,又接连拜访了几位中立官员,每到一处,他都耐心地分享改革的理念,展示规划蓝图,承诺保障各方合理利益。

  在与这些中立官员的交谈中,肖平凡能感觉到,他们对改革并非没有兴趣,只是对保守派的报复心存深深的顾虑。尽管如此,肖平凡的真诚还是让他们的态度有所缓和,不再像之前那样对改革避而不谈。

  天色渐晚,肖平凡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府邸。他坐在书房中,回想着今日与各位中立官员的交谈。虽然他们的顾虑并未完全消除,但肖平凡知道,这只是第一步,他还需要做更多的努力。

  肖平凡望着窗外漆黑的夜空,繁星点点。他暗自思忖,究竟还需要做些什么,才能让这些中立官员坚定地站在改革派这一边,共同推动改革大业呢?

  肖平凡深知,时间紧迫,留给改革派的机会不多了。他必须尽快找到消除中立官员顾虑的办法,否则改革将陷入更加艰难的境地。但此刻,他的脑海中还没有一个完整的对策。他起身在书房中踱步,目光落在墙上悬挂的长剑上,似在思索着破局之法。

  与此同时,在京城一处隐蔽的府邸密室里,一场针对肖平凡和改革派的阴谋正在悄然酝酿。密室中烛火摇曳,昏黄的光线在墙壁上投下诡异的阴影,映照着围坐在一起的保守派官员们那一张张阴沉的脸。

  “诸位,那肖平凡近日四处拜访中立官员,意图拉拢他们支持改革,我们不能坐视不管啊!”说话的是李大人,他眉头紧皱,眼中透着一丝狠厉。

  “哼,这小子如此张狂,竟敢公然挑战我们的权威。”王大人气得一拍桌子,桌上的茶杯都跟着颤了颤。

  “是啊,得想个法子,挫挫他的锐气,让那些中立官员知道,与改革派为伍,绝没有好下场。”张大人附和道,脸上满是狡黠。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激烈地讨论着应对之策。这时,一直沉默不语的赵大人缓缓开口:“依我看,改革推行至今,虽总体顺利,但难免会有一些小失误。我们不妨抓住这些小失误,大做文章,将其夸大为改革派的严重失职,以此来动摇中立官员对改革派的信心。”

  此言一出,众人眼前一亮,纷纷点头称是。“赵大人此计甚妙,那些小失误本就无关紧要,可一旦被我们渲染成改革派的无能,必定会让中立官员心生疑虑。”李大人脸上浮现出得意的笑容。

  于是,保守派官员们立刻行动起来。他们各自派出亲信,在京城的大街小巷、茶楼酒肆四处打听,收集改革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小问题。哪怕是极其细微的差错,在他们眼中也成了攻击改革派的有力武器。

  在城南的一家茶馆里,几个保守派的眼线正与一位茶客攀谈。“听说了吗?最近改革推行的新税制,让不少商户都叫苦不迭。”其中一个眼线压低声音说道。

  “是啊,我还听说,因为新的农田规划政策,好些农民都没了生计。”另一个眼线添油加醋地附和着。

  那茶客听了,脸上露出担忧之色:“真有此事?这改革怎么会弄成这样?”

  “千真万确,这改革派啊,就是一群纸上谈兵的家伙,根本不考虑实际情况。”眼线们继续煽风点火。

  没过多久,类似的言论就在京城的各个角落传开了。百姓们本就对改革心存疑虑,听到这些谣言,更是人心惶惶。

  而在朝堂之外,保守派官员们也没闲着。他们将收集到的所谓“改革失误”,添油加醋地编写成奏折。奏折中,把一些正常的改革调整描述成了改革派的胡作非为,把个别地方的执行偏差说成是改革政策本身的荒谬。

  “这奏折一旦呈给皇上,肖平凡和他的改革派必定会受到严厉斥责。”李大人拿着写好的奏折,眼中闪烁着阴冷的光。

  “没错,到时候,那些中立官员看到改革派自身难保,自然就会与他们划清界限。”王大人得意地捋着胡须。

  一切准备就绪,保守派官员们怀揣着奏折,等待着合适的时机呈递给皇帝。他们想象着肖平凡和改革派在朝堂上被皇帝斥责的场景,心中满是畅快。

  然而,此时的肖平凡对保守派的这一系列阴谋还一无所知。他依旧在为如何争取中立官员的支持而殚精竭虑。他不知道,一场严峻的舆论危机和朝堂指责正悄然向他和改革派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