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章 必须要提前做好准备才行-《我都还没开始,你们好感度就爆了》

  大唐太极宫内,唐太宗李世民正与房玄龄、杜如晦等人一起观看天幕。

  自然也看到了大秦的军阵,这帮大唐的中流砥柱立刻神色凝重无比,实在是后面的机关术太恐怖了。

  不过,作为马上皇帝,他们虽然凝重,但也不惧怕。

  但是当看到改良粮种亩产至少都在千斤,还有无比诱人的双季稻时,房玄龄倒吸一口凉气:“我大唐最优的麦田,亩产也不过三百斤,大秦竟已达千斤以上…… 这差距,百年之内难追啊!”

  李世民沉默良久,目光落在天幕中百姓欢呼的画面上,语气沉重:“朕以‘轻徭薄赋’治国,自认民生已算安稳,却不知大秦百姓竟能四季吃上新鲜蔬果,家家户户粮缸充盈。”

  他转头对杜如晦道:“传朕旨意,等到找到大秦方位之后,第一时间派遣人出使大秦,名义上为庆贺大秦运朝建立,实则学习其农兴之策;

  同时令农官前往关中,观摩大秦种植之法,务必改良大唐的小麦和水稻!”

  “遵旨!”

  “陛下,你说有没有可能秦皇得到这些是通过任务商城呢?”

  “哦,辅机你的意思是??”

  “陛下,虽然秦皇说是因为他们的太子赵辰找到的各种粮种,但以臣看来这完全是掩人耳目,为的就是给太子造势,毕竟,他是下一任秦皇,自然需要威望!

  所以,臣猜测,秦皇得到的粮种都是以任务点兑换出来的。”

  “不,长孙大人说的太过片面了。”李靖忽然开口!

  “哦,还请代国公指教!”

  “陛下,诸位大人,从方才天幕开始,臣就在仔细观察,那位太子可不简单,从他得到神兽认可开始,就注定他的声望很高。

  而且,秦皇还让他发言,一般来说,就算是太子,在这种祭祀典礼上也没有资格说话。

  而且在他讲话的时候,大秦文武百官,甚至秦皇脸上都充满了期待,就好像专门在等待他一样,甚至在他说完为官之道之后,文武百官没有丝毫不满,还无比的高兴。

  那么他们为什么高兴呢?”

  李靖反问道。

  这一下,李世民等人陷入沉思。

  是啊,如果只是为了给赵辰攒声望,也不必如此,很显然,从一开始赵辰的威望就足够,根本不需要再点缀。

  那么秦皇为何还如此呢?

  联想到任务系统,他们顿时有了一个猜测。

  然而,这也只是猜测,想要验证,还需要找到大秦,前往大秦才行!

  “辅机,若是找到大秦,第一时间派人前往!”

  “遵旨!”

  ……

  武周明堂内,武则天也在看着天幕,她看到这其中竟然有很多女子为官,比如医馆,农官等等,她眼中闪过一丝惊讶,随即转为锐利。

  “大秦竟不拘男女,唯才是用,此等胸襟,朕不及也。”

  当百米兵魔神的身影出现在天幕中时,武则天猛地拂袖起身,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大秦有此神器,有此嘉禾,若朕不奋起直追,武周恐将沦为附庸!”

  她对身旁的上官婉儿道:“即刻拟旨,选拔天下士子为官,不论男女只要考上都可入太学,还有着急农官,不论男女,研习农桑之术;

  同时命工匠仿制大秦机关术,哪怕只得皮毛,也要让武周有自保之力!”

  “诺!”

  ……

  大宋开封的紫宸殿内,宋太祖赵匡胤正与赵普看着天幕中大秦的景象,看到强大兵锋的时候,他瞬间紧绷神经。

  大秦步兵方阵铁甲如林、骑兵冲锋如洪流时,赵匡胤叹了口气:“我大宋重文轻武,虽无藩镇之祸,却少了这般铁血雄师。”

  赵普指着天幕中土豆,红薯的画面,语气担忧:“陛下,大秦粮足兵强,若未来南下,我大宋无险可守,怕是危矣。”

  赵匡胤沉默片刻,道:“传朕旨意,加强边境防线,同时寻找大秦所在,找到之后,即刻派使者携带重金前往大秦,求购土豆、红薯种子。

  粮乃国之本,先让百姓吃饱,再图强军不迟。”

  “遵旨!”

  ……

  大明金陵的奉天殿内,明太祖朱元璋,太子朱标也在看着天幕中的大秦,天幕展示的景象让他眼前一亮,随即转为警惕。

  当看到大秦 “天地赈灾仓” 的设定时,朱元璋拍案叫好:“此策甚妙!朕治下常有灾荒,若设此仓,百姓何至于流离失所?”

  但当看到百米兵魔神时,他脸色骤变:“大秦有此杀器,若以后入侵大明,何谈抵挡呢?”

  朱元璋对刘伯温道:“伯温,你即刻草拟文书,派人寻找大秦所在,让人潜入大秦,学习其农仓之法与种植之术;

  同时令工匠打造火器,绝不能让大秦在武器上独霸九洲!”

  “爹,这样会不会不妥!”朱标在一旁担忧的问道。

  “为何不妥,就算大明不过,其他人不做吗?大秦如此强大,以后若是真的出现,以大明现在的兵峰和赋税,如何抵挡大秦。

  而且,不要忘了,我们能看到天幕,大明百姓也能看到,你说,他们若是知道大秦所在,会不会想方设法前往大秦呢?

  尤其是大秦若是颁布法令,会对加入大秦的百姓一视同仁,你说,到时候,大明还能剩下多少百姓!”

  这个问题,在看到嬴政说的各种政策,展示的那些粮种之后,朱元璋就想过了,百姓最在乎的是什么?

  当然是吃饱穿暖,和平无战争,首先就是吃饱穿暖,若是大秦能让他们吃饱穿暖,他们会不会抛弃大明呢?

  这朱元璋不敢赌,也赌不起。

  更何况,大秦的强大有目共睹,到那个时候还没等到大秦打过来,大明已经土崩瓦解了。

  毕竟,百姓是一个帝国的根基,若是没人了,帝国还算是帝国吗?

  所以,他一定要提前做好应对准备,至少不能被大秦超越太多,否则,就真的连抵抗都做不到了。

  这些大帝国都如此,那些小国更是被吓的不知所措,甚至一些胆小的王都打算找到大秦之后第一时间投靠!

  没办法,打不过,还不如加入呢?

  九洲大陆虽然还没有互通,但各大帝国已经着手准备应对大秦了。

  然而,接下来他们就感觉无比头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