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台岛以东约400海里,菲律宾海西部海域
时间: 联军大规模军演开始后48小时
场景一:大洋棋盘上的移动城堡
蔚蓝色的海面一望无际,但在卫星和预警机的视野里,这片海域正暗流涌动。
山东舰编队(代号“东方-21”) 以山东舰为核心,呈环形防御队形展开。编队包括:
1艘055型万吨驱逐舰(101南昌舰) - 前出担任防空指挥哨舰。
2艘052D型导弹驱逐舰
2艘054A型导弹护卫舰
1艘901型综合补给舰
1-2艘攻击型核潜艇(水下位置不明)
山东舰的飞行甲板上,歼-15“飞鲨”舰载战斗机正在频繁起降,进行空中巡逻(CAP)。空警-600舰载预警机(假设已服役并部署)在一次弹射起飞后,在编队后方空域盘旋,其巨大的雷达罩缓缓旋转,如同锐利的鹰眼,警惕地扫视着远方的海天一线。
与此同时,约200海里外,美国海军“卡尔·文森”号航母战斗群(CSG-1) 正以战斗姿态向西北方向航行。编队包括:
1艘“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
3艘“阿利·伯克”级驱逐舰
1艘“洛杉矶”级攻击核潜艇(水下前出)
1艘综合补给舰
E-2D“先进鹰眼”预警机在航母战斗群上空盘旋,与“卡尔·文森”号搭载的F-35C隐身战斗机和F/A-18E/F“超级大黄蜂”战斗机协同,构筑了一道严密的防空网。
场景二:鹰眼的较量
“报告指挥所,空警-600发现大型空中目标群,方位125,距离350公里,高度8000米,判断为美军E-2D预警机及护航战机。”空警-600上的雷达操作员迅速将信息传回。
几乎同时,美军E-2D也捕捉到了空警-600的信号。
“中国空警-600,方位305,距离300公里。其雷达正在扫描我编队。”
双方预警机都成为了对方眼中的高价值目标,但也深知攻击预警机等同于直接开战。此刻,这是一场距离的博弈和信息权的争夺。双方都努力让己方的预警机保持在能有效监控对方、却又相对安全的距离上,并不断调整舰载机的巡逻路线,试图在雷达屏幕上占据优势位置。
场景三:舰载机的交锋与驱离
初次接触: 两架歼-15在预警机引导下,前出至距“卡尔·文森”号编队约150公里处,雷达屏幕上出现了两个正在接近的光点——两架F-35C。
歼-15飞行员(代号“海东青1号”):“发现目标,F-35两架,高度,正在接近。请求指示。”
山东舰指挥所(CIC):“保持监视,进行识别查证。注意保持安全距离,避免挑衅动作。”
歼-15打开了机腹下的龙勃透镜(用于增大雷达反射面积,显示非攻击意图),与F-35C在目视距离内交错而过。双方飞行员都能看到对方座舱里的身影,气氛紧张到极点。
电磁对抗: 美军一架EA-18G“咆哮者”电子战飞机起飞,试图对山东舰编队的雷达和通信进行电子干扰。几乎同时,山东舰编队中的055舰和护航的歼-15D(电子战型)立即启动反制措施,强大的电磁屏障使得“咆哮者”的干扰效果大打折扣。空中无形的电磁频谱战激烈异常。
危险动作: 一架过于“积极”的F-35C飞行员试图利用隐身性能,超低空突进,模拟对山东舰发动攻击。然而,其踪迹被空警-600和055舰的双波段雷达(DBR)协同捕捉到。
CIC:“警告!一架F-35低空快速接近!防空单位准备!海东青3号、4号,前出拦截!”
两架待命的歼-15立即打开加力,呼啸着冲向目标空域。歼-15飞行员通过无线电用中英文发出警告:“这里是中国人民海军航空兵!你机已接近我安全边界,立即改变航向!否则将承担一切后果!”
在歼-15的强硬驱离和雷达锁定警告下,那架F-35C最终拉起机头,脱离接触。
场景四:指挥层级的博弈
在山东舰的舰岛指挥室内,编队指挥官杨靖宇少将面色凝重地看着综合态势图。屏幕上,代表双方舰机的光标密密麻麻,犬牙交错。
“司令员,美军航母战斗群没有丝毫后退的迹象,其舰载机活动愈发频繁。”参谋长报告。
“他们在试探我们的决心和底线。”杨靖宇沉声道,“命令各舰,保持高度警惕,严格执行交战规则。我们的任务是阻止他们介入台海,而非主动开战。但要让他们明白,越过红线,必将遭到迎头痛击!”
同样,在“卡尔·文森”号的指挥中心里,美军指挥官也承受着巨大压力。中国航母编队表现出的专业素养、先进装备(尤其是空警-600和055舰)以及寸步不让的决心,都超出了战前的预估。
场景五:夜幕下的对峙
夜幕降临,但对峙并未停止。舰载机的起降仍在继续,只是频率略有降低。探照灯的光柱偶尔划破黑暗,照射在远处若隐若现的对方舰艇轮廓上。双方的声呐兵聚精会神地监听着水下,提防着可能潜伏的对方潜艇。
浩瀚的太平洋上,这两支代表着世界顶尖水平的钢铁巨兽群,在冰冷的月光下,继续着这场危险而紧张的对峙。空气中弥漫着浓烈的火药味,任何一个微小的误判,都可能引爆这场积蓄已久的风暴。
章节结尾:
杨靖宇少将站在山东舰的舰桥上,望着远方美军舰队隐约的灯光,对身边的政委说:“看来,光是对峙,还不足以让这些远来的‘客人’知难而退。我们需要更明确的‘信号’。”
他转身下令:“给指挥部发电,建议按计划,启动第二阶段威慑行动。”
这大洋上的巨兽对峙,仅仅是更大风暴来临前的序曲。
时间: 联军大规模军演开始后48小时
场景一:大洋棋盘上的移动城堡
蔚蓝色的海面一望无际,但在卫星和预警机的视野里,这片海域正暗流涌动。
山东舰编队(代号“东方-21”) 以山东舰为核心,呈环形防御队形展开。编队包括:
1艘055型万吨驱逐舰(101南昌舰) - 前出担任防空指挥哨舰。
2艘052D型导弹驱逐舰
2艘054A型导弹护卫舰
1艘901型综合补给舰
1-2艘攻击型核潜艇(水下位置不明)
山东舰的飞行甲板上,歼-15“飞鲨”舰载战斗机正在频繁起降,进行空中巡逻(CAP)。空警-600舰载预警机(假设已服役并部署)在一次弹射起飞后,在编队后方空域盘旋,其巨大的雷达罩缓缓旋转,如同锐利的鹰眼,警惕地扫视着远方的海天一线。
与此同时,约200海里外,美国海军“卡尔·文森”号航母战斗群(CSG-1) 正以战斗姿态向西北方向航行。编队包括:
1艘“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
3艘“阿利·伯克”级驱逐舰
1艘“洛杉矶”级攻击核潜艇(水下前出)
1艘综合补给舰
E-2D“先进鹰眼”预警机在航母战斗群上空盘旋,与“卡尔·文森”号搭载的F-35C隐身战斗机和F/A-18E/F“超级大黄蜂”战斗机协同,构筑了一道严密的防空网。
场景二:鹰眼的较量
“报告指挥所,空警-600发现大型空中目标群,方位125,距离350公里,高度8000米,判断为美军E-2D预警机及护航战机。”空警-600上的雷达操作员迅速将信息传回。
几乎同时,美军E-2D也捕捉到了空警-600的信号。
“中国空警-600,方位305,距离300公里。其雷达正在扫描我编队。”
双方预警机都成为了对方眼中的高价值目标,但也深知攻击预警机等同于直接开战。此刻,这是一场距离的博弈和信息权的争夺。双方都努力让己方的预警机保持在能有效监控对方、却又相对安全的距离上,并不断调整舰载机的巡逻路线,试图在雷达屏幕上占据优势位置。
场景三:舰载机的交锋与驱离
初次接触: 两架歼-15在预警机引导下,前出至距“卡尔·文森”号编队约150公里处,雷达屏幕上出现了两个正在接近的光点——两架F-35C。
歼-15飞行员(代号“海东青1号”):“发现目标,F-35两架,高度,正在接近。请求指示。”
山东舰指挥所(CIC):“保持监视,进行识别查证。注意保持安全距离,避免挑衅动作。”
歼-15打开了机腹下的龙勃透镜(用于增大雷达反射面积,显示非攻击意图),与F-35C在目视距离内交错而过。双方飞行员都能看到对方座舱里的身影,气氛紧张到极点。
电磁对抗: 美军一架EA-18G“咆哮者”电子战飞机起飞,试图对山东舰编队的雷达和通信进行电子干扰。几乎同时,山东舰编队中的055舰和护航的歼-15D(电子战型)立即启动反制措施,强大的电磁屏障使得“咆哮者”的干扰效果大打折扣。空中无形的电磁频谱战激烈异常。
危险动作: 一架过于“积极”的F-35C飞行员试图利用隐身性能,超低空突进,模拟对山东舰发动攻击。然而,其踪迹被空警-600和055舰的双波段雷达(DBR)协同捕捉到。
CIC:“警告!一架F-35低空快速接近!防空单位准备!海东青3号、4号,前出拦截!”
两架待命的歼-15立即打开加力,呼啸着冲向目标空域。歼-15飞行员通过无线电用中英文发出警告:“这里是中国人民海军航空兵!你机已接近我安全边界,立即改变航向!否则将承担一切后果!”
在歼-15的强硬驱离和雷达锁定警告下,那架F-35C最终拉起机头,脱离接触。
场景四:指挥层级的博弈
在山东舰的舰岛指挥室内,编队指挥官杨靖宇少将面色凝重地看着综合态势图。屏幕上,代表双方舰机的光标密密麻麻,犬牙交错。
“司令员,美军航母战斗群没有丝毫后退的迹象,其舰载机活动愈发频繁。”参谋长报告。
“他们在试探我们的决心和底线。”杨靖宇沉声道,“命令各舰,保持高度警惕,严格执行交战规则。我们的任务是阻止他们介入台海,而非主动开战。但要让他们明白,越过红线,必将遭到迎头痛击!”
同样,在“卡尔·文森”号的指挥中心里,美军指挥官也承受着巨大压力。中国航母编队表现出的专业素养、先进装备(尤其是空警-600和055舰)以及寸步不让的决心,都超出了战前的预估。
场景五:夜幕下的对峙
夜幕降临,但对峙并未停止。舰载机的起降仍在继续,只是频率略有降低。探照灯的光柱偶尔划破黑暗,照射在远处若隐若现的对方舰艇轮廓上。双方的声呐兵聚精会神地监听着水下,提防着可能潜伏的对方潜艇。
浩瀚的太平洋上,这两支代表着世界顶尖水平的钢铁巨兽群,在冰冷的月光下,继续着这场危险而紧张的对峙。空气中弥漫着浓烈的火药味,任何一个微小的误判,都可能引爆这场积蓄已久的风暴。
章节结尾:
杨靖宇少将站在山东舰的舰桥上,望着远方美军舰队隐约的灯光,对身边的政委说:“看来,光是对峙,还不足以让这些远来的‘客人’知难而退。我们需要更明确的‘信号’。”
他转身下令:“给指挥部发电,建议按计划,启动第二阶段威慑行动。”
这大洋上的巨兽对峙,仅仅是更大风暴来临前的序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