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雾如轻纱般笼罩着东海,福建舰庞大的舰体在晨曦中若隐若现。甲板上,穿着各色马甲的地勤人员已经开始忙碌。今天是福建舰首次参与实战对抗,所有人的神情都带着几分紧张,更多的是压抑不住的兴奋。
呜——战斗警报突然拉响,广播里传来舰长沉稳的声音:全员一级战斗部署!飞行员就位!弹射组准备!
飞行长王海洋上校快步走到弹射指挥位,目光扫过甲板。他注意到今天海况不错,东南风三级,正是适合舰载机起降的好天气。
第一弹射位准备完毕!
第二弹射位准备完毕!
通讯频道里陆续传来报告声。
牵引车将首架歼-35缓缓拖到弹射位置。这架编号3101的战机是此次任务的领航机,飞行员是有着800小时舰载机飞行经验的李锐少校。地勤人员迅速上前,进行起飞前的最后检查。
前起落架连接正常!
弹射滑块锁定!
机翼展开状态确认!
李锐在座舱内做着最后准备。他熟练地检查各个仪表,特别注意了电磁弹射系统的数据反馈。与以往的蒸汽弹射不同,电磁弹射的加速度更加平稳,对飞行员的颈部负荷更小。
3101准备完毕,请求弹射。李锐的声音通过无线电传来。
弹射指挥官举起双色指示灯,在确认所有参数正常后,果断挥下右手:弹射!
一瞬间,李锐感到一股强大而平稳的推力将他按在座椅上。相比蒸汽弹射那种突然的猛烈冲击,电磁弹射的加速过程更加线性。三秒钟后,战机以240公里的时速脱离甲板,以一个优美的仰角冲上蓝天。
弹射成功!参数正常!控制室内响起一阵掌声。更令人惊喜的是,第二架战机已经在另一条弹射器上就位,间隔只有45秒。
与此同时,在福建舰的指挥中心,张舰长正盯着大屏幕上的战场态势图。预警机传来的信息显示,300公里外,美军一个航母战斗群正在逼近。
命令预警机前出,实时监控敌机动向。
通知护航编队,做好防空准备。
舰载机按计划升空,组成攻击编队。
甲板上,弹射作业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每45秒就有一架战机升空,效率之高让观察的美军卫星都感到震惊。短短20分钟内,12架歼-35已经全部升空。
李锐驾驶着3101号战机,在预警机的指挥下担任长机。他的编队包括6架携带PL-15远程空空导弹的空优型,4架配备YJ-21超音速反舰导弹的攻击型,以及2架专门负责电子对抗的支援型。
各机注意,敌机群方位075,距离280,高度8000,速度0.9马赫。预警机传来最新情报。
李锐立即下达指令:空优组爬升到米,占据有利位置。攻击组保持低空,准备突防。电子战组前出,实施干扰。
空战在瞬间爆发。凭借着量子雷达的优势,歼-35编队率先发现目标。在200公里距离上,PL-15导弹呼啸而出。这些导弹采用A射B导模式,由预警机提供中继制导,完美避开了敌机的电子干扰。
第一轮齐射就取得战果:4架F-35C被击中,化作火球坠向海面。剩余敌机试图逼近进行格斗,但歼-35凭借优异的机动性能和矢量推力技术,始终占据着有利位置。头盔瞄准具让飞行员能够快速锁定目标,PL-10格斗导弹接连取得战果。
就在空战激烈进行时,4架携带反舰导弹的歼-35正在超低空突防。它们贴着海面飞行,浪花几乎要拍打到机腹。在距离目标100公里时,战机突然跃升,短暂开启雷达锁定目标后,YJ-21导弹以6马赫的速度直扑美军航母。
护航的美军驱逐舰疯狂发射拦截导弹,但歼-16D电子战机的强力干扰让宙斯盾系统效能大减。更致命的是,伴随攻击的反辐射导弹专门瞄准雷达辐射源,迫使美军舰艇不时关闭雷达。
一枚YJ-21成功突破防线,击中航母飞行甲板后部。爆炸引发连锁反应,甲板上待飞的战机接连被引爆,熊熊烈火瞬间吞没了半个飞行甲板。
命中目标!敌航母丧失起降能力!捷报传来,福建舰指挥室内一片欢腾。
张舰长却保持着冷静:不要大意,继续监视战场态势。第二攻击波准备起飞!
更令人惊喜的是电磁弹射系统的表现。连续工作8小时后,系统依然稳定运行,故障率仅为1.3%,远低于设计指标。甲板作业效率也超出预期,地勤人员已经熟练掌握了新的作业流程。
夕阳西下时,完成任务的战机开始返航。着舰指挥官精确引导每架战机,电磁拦阻系统平稳地将战机停下,平均回收间隔仅60秒。这个数据已经超过了美军尼米兹级航母的水平。
当最后一架战机安全着舰,甲板上响起热烈的掌声。地勤人员冲向战机,开始为下一次出击做准备。
张舰长站在舰岛指挥室内,望着甲板上忙碌的景象,对政委感慨道:今天我们不仅证明了电磁弹射的可靠性,更向世界展示了中国航母的真正实力。
夜色渐深,福建舰继续在东海巡弋。甲板上的灯光如同繁星点点,照亮着中国海军走向深蓝的道路。这场对决不仅是一场武器装备的较量,更是中国航母事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在不久的将来,这支蓝色的钢铁长城必将在更广阔的大洋上展现中国的力量与智慧。
呜——战斗警报突然拉响,广播里传来舰长沉稳的声音:全员一级战斗部署!飞行员就位!弹射组准备!
飞行长王海洋上校快步走到弹射指挥位,目光扫过甲板。他注意到今天海况不错,东南风三级,正是适合舰载机起降的好天气。
第一弹射位准备完毕!
第二弹射位准备完毕!
通讯频道里陆续传来报告声。
牵引车将首架歼-35缓缓拖到弹射位置。这架编号3101的战机是此次任务的领航机,飞行员是有着800小时舰载机飞行经验的李锐少校。地勤人员迅速上前,进行起飞前的最后检查。
前起落架连接正常!
弹射滑块锁定!
机翼展开状态确认!
李锐在座舱内做着最后准备。他熟练地检查各个仪表,特别注意了电磁弹射系统的数据反馈。与以往的蒸汽弹射不同,电磁弹射的加速度更加平稳,对飞行员的颈部负荷更小。
3101准备完毕,请求弹射。李锐的声音通过无线电传来。
弹射指挥官举起双色指示灯,在确认所有参数正常后,果断挥下右手:弹射!
一瞬间,李锐感到一股强大而平稳的推力将他按在座椅上。相比蒸汽弹射那种突然的猛烈冲击,电磁弹射的加速过程更加线性。三秒钟后,战机以240公里的时速脱离甲板,以一个优美的仰角冲上蓝天。
弹射成功!参数正常!控制室内响起一阵掌声。更令人惊喜的是,第二架战机已经在另一条弹射器上就位,间隔只有45秒。
与此同时,在福建舰的指挥中心,张舰长正盯着大屏幕上的战场态势图。预警机传来的信息显示,300公里外,美军一个航母战斗群正在逼近。
命令预警机前出,实时监控敌机动向。
通知护航编队,做好防空准备。
舰载机按计划升空,组成攻击编队。
甲板上,弹射作业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每45秒就有一架战机升空,效率之高让观察的美军卫星都感到震惊。短短20分钟内,12架歼-35已经全部升空。
李锐驾驶着3101号战机,在预警机的指挥下担任长机。他的编队包括6架携带PL-15远程空空导弹的空优型,4架配备YJ-21超音速反舰导弹的攻击型,以及2架专门负责电子对抗的支援型。
各机注意,敌机群方位075,距离280,高度8000,速度0.9马赫。预警机传来最新情报。
李锐立即下达指令:空优组爬升到米,占据有利位置。攻击组保持低空,准备突防。电子战组前出,实施干扰。
空战在瞬间爆发。凭借着量子雷达的优势,歼-35编队率先发现目标。在200公里距离上,PL-15导弹呼啸而出。这些导弹采用A射B导模式,由预警机提供中继制导,完美避开了敌机的电子干扰。
第一轮齐射就取得战果:4架F-35C被击中,化作火球坠向海面。剩余敌机试图逼近进行格斗,但歼-35凭借优异的机动性能和矢量推力技术,始终占据着有利位置。头盔瞄准具让飞行员能够快速锁定目标,PL-10格斗导弹接连取得战果。
就在空战激烈进行时,4架携带反舰导弹的歼-35正在超低空突防。它们贴着海面飞行,浪花几乎要拍打到机腹。在距离目标100公里时,战机突然跃升,短暂开启雷达锁定目标后,YJ-21导弹以6马赫的速度直扑美军航母。
护航的美军驱逐舰疯狂发射拦截导弹,但歼-16D电子战机的强力干扰让宙斯盾系统效能大减。更致命的是,伴随攻击的反辐射导弹专门瞄准雷达辐射源,迫使美军舰艇不时关闭雷达。
一枚YJ-21成功突破防线,击中航母飞行甲板后部。爆炸引发连锁反应,甲板上待飞的战机接连被引爆,熊熊烈火瞬间吞没了半个飞行甲板。
命中目标!敌航母丧失起降能力!捷报传来,福建舰指挥室内一片欢腾。
张舰长却保持着冷静:不要大意,继续监视战场态势。第二攻击波准备起飞!
更令人惊喜的是电磁弹射系统的表现。连续工作8小时后,系统依然稳定运行,故障率仅为1.3%,远低于设计指标。甲板作业效率也超出预期,地勤人员已经熟练掌握了新的作业流程。
夕阳西下时,完成任务的战机开始返航。着舰指挥官精确引导每架战机,电磁拦阻系统平稳地将战机停下,平均回收间隔仅60秒。这个数据已经超过了美军尼米兹级航母的水平。
当最后一架战机安全着舰,甲板上响起热烈的掌声。地勤人员冲向战机,开始为下一次出击做准备。
张舰长站在舰岛指挥室内,望着甲板上忙碌的景象,对政委感慨道:今天我们不仅证明了电磁弹射的可靠性,更向世界展示了中国航母的真正实力。
夜色渐深,福建舰继续在东海巡弋。甲板上的灯光如同繁星点点,照亮着中国海军走向深蓝的道路。这场对决不仅是一场武器装备的较量,更是中国航母事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在不久的将来,这支蓝色的钢铁长城必将在更广阔的大洋上展现中国的力量与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