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海峡,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
山东舰巨大的舰体切开墨色海水,三十节的航速在身后拖出一道白色的尾迹,如同一条巨龙在深蓝画布上挥毫泼墨。甲板上,地勤人员正在为第一批次歼-15战机做最后检查,黄色牵引车将挂载实弹的缓缓推向起飞位置。
航母编队指挥室,杨震宇中将凝视着电子沙盘上闪烁的光点——两艘055型驱逐舰、号呈犄角之势护卫在山东舰左右,054A型护卫舰号负责反潜警戒,而综合补给舰呼伦湖号则在编队后方保持补给航速。这是中国海军有史以来派出的最强大航母战斗群。
报告司令员,编队已抵达D1点。作战参谋立正汇报,距离宫古海峡还有120海里。
杨震宇点点头,目光扫过舱室内各战位军官紧绷的侧脸。所有人都清楚,接下来24小时将载入中国海军史册——山东舰编队将首次以战斗姿态突破第一岛链,直面美日联合舰队的监视与拦截。
电子战准备如何?
北极星号报告,全频段干扰系统就绪。参谋迅速回应,罗文中校确认,已破解日舰NOPQ-3系统的跳频算法。
杨震宇嘴角微扬。三天前那场电子战虽然意外频出,但罗文确实带回了宝贵的情报。现在,北极星号上那套价值连城的量子计算机正在生成针对性的干扰方案。
命令编队,转入蛟龙-1队形。
随着指令下达,整个航母战斗群开始变形。两艘055型驱逐舰加速前出,形成攻击矛头;054A护卫舰则扩大反潜巡逻圈;而山东舰本身开始释放无人机群——这些小型侦察机将构成半径200公里的态势感知网络。
起飞准备!舰载航空兵联队长的声音通过广播系统响彻全舰。
甲板上,王浩少校坐在歼-15座舱内,感受着发动机的震动通过脊背传来。三天前那场与F-35的遭遇战留下的伤痕仍清晰可见——右翼蒙皮上的修补痕迹像一道勋章。但此刻,他肩负着更重要的使命:为整个编队提供空中掩护。
飞鲨01,准许起飞。
王浩推动油门,WS-10发动机的咆哮瞬间盖过所有思绪。弹射器如巨人之手,将三十吨重的战机和飞行员一起抛向微明的天空。两秒内,速度从零飙升至两百公里每小时,过载将王浩死死压在座椅上。
当歼-15脱离滑跃甲板的瞬间,朝阳恰好跃出海平面,金光如瀑布般倾泻在山东舰的舰岛上。王浩拉起机头,在爬升中看到整个编队以完美的战术队形劈波斩浪——这幅画面让他想起父亲描述的郑和舰队。
泰山,飞鲨01已升空。王浩检查武器系统,未发现空中威胁。
预警机的回应带着静电噪音:保持警戒,里根号的F/A-18E正在你东南方向100公里处巡逻。
王浩调整航向。这片空域很快将变成世界上最危险的天空——中国歼-15、日本F-35、美国F/A-18E,三代顶尖舰载机将在此展开无声的较量。
______
北极星号电子对抗舰上,罗文中校盯着全息屏幕上流动的数据瀑布。日本足柄号驱逐舰的电磁特征如指纹般清晰可辨——它正与另外两艘级驱逐舰组成拦截线,横挡在宫古海峡的出口处。
迷雾协议。罗文下令,重点压制其火控雷达频段。
十六面相控阵天线同时转向,无形的电磁利刃刺向一百公里外的日舰。罗文满意地看着频谱图上,足柄号的雷达信号立刻变得断断续续,像被掐住喉咙的歌手。
效果超出预期20%。技术员兴奋地报告,他们的反干扰系统完全失效了!
罗文却皱起眉头。太顺利了——以日本海上自卫队的电子战水平,不应该如此轻易就被压制。除非...这是个陷阱?
立即扫描全频段,寻找异常辐射源!他突然命令。
十秒钟后,警报声刺破耳膜。一个陌生的信号出现在频谱图边缘,频率跳变模式与任何已知军用设备都不匹配,但功率大得惊人。
方位175,距离...无法确定!技术员声音发颤,信号时强时弱,像是...在水下移动!
罗文立刻调出声呐图。果然,在深度500米处,一个模糊的光点正以不可思议的速度移动。声呐特征与东礁附近发现的神秘目标完全一致!
记录所有参数!罗文压低声音,不要主动扫描它,避免打草惊蛇。
他悄悄接通了与山东舰的加密频道。无论那个水下幽灵是什么,它选择在这个关键时刻现身,绝非巧合。
______
山东舰编队突破宫古海峡中段时,太阳已经高悬。王浩的歼-15完成第一轮巡逻,正准备返航加油,预警机突然传来紧急通报:
飞鲨01,两架F-35A正从东南方向接近,高度5000米,速度1.4马赫。
王浩立刻检查雷达。果然,两个尖峰信号正在快速接近——是那霸基地的F-35!他迅速呼叫僚机:飞鲨02,跟我来,保持战术间距。
两架歼-15转向迎敌。王浩知道,在超视距空战中,他的战机处于劣势——F-35的隐身性能和AN/APG-81雷达远超歼-15的相控阵系统。但空战从来不只是装备比拼...
泰山,建议采用战术。王浩提议。
预警机短暂沉默后批准了请求。王浩立刻释放机翼下的两架无人机——这些小型僚机能够扩展主机的传感器范围,并干扰敌方雷达。
F-35显然发现了异常,开始做规避机动。但为时已晚——王浩已经通过无人机获得了火控参数!
飞鲨01已锁定目标。王浩的拇指悬在导弹发射钮上,等待最后确认。
就在这时,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了。两架F-35突然同时打开弹舱,但没有发射导弹——而是抛洒出大量箔条干扰弹!更诡异的是,它们随即转向脱离,完全没有交战的意图。
他们在...拍照?僚机飞行员疑惑道。
王浩恍然大悟。这不是真正的拦截,而是美日联军在收集战术数据!F-35的分布式光电系统(DAS)肯定在全程记录歼-15和无人机的互动模式。
泰山,敌方可能在进行战术侦察。王浩报告,建议改变队形。
预警机很快传来新指令:山东舰命令所有战机保持克制,避免首先开火。王浩松开发射钮,带领编队继续巡逻。在掠过足柄号上空时,他特意降低了高度——让日本人看清楚他机翼下的实弹,也看清楚他没有按下发射钮的手指。
______
正午时分,山东舰编队驶过一片特殊海域——1894年甲午海战的战场。杨震宇下令全舰降半旗,官兵们在甲板列队肃立。
老舰长周海峰站在3305舰的舰桥上,望着不远处山东舰巍峨的身影,眼前浮现出历史课本上北洋水师全军覆没的插图。他从口袋里取出那张泛黄的照片——致远号全体官兵在舰艏的合影。照片背面的字迹已经模糊,但誓言从未改变:誓死扞卫海疆。
报告司令员,声呐捕捉到异常信号!通讯兵的声音将周海峰拉回现实,特征与北极星号报告的完全一致!
周海峰立刻奔向声呐室。屏幕上,那个神秘光点正在编队下方游弋,深度保持在大约500米,速度时快时慢,但最高竟达到50节!
它在...跟着我们?声呐员困惑道。
周海峰盯着那个幽灵般的信号,突然想起程海峰从东礁气象站发来的最后通讯——海底热源异常。难道这个神秘物体与东礁下的异常有关?
保持监视,但不要主动挑衅。他下令道,记录所有数据,尤其是推进系统的声纹特征。
______
午后阳光斜照在山东舰的飞行甲板上。杨震宇选择在这个时间点举行甲板阅兵绝非偶然——美日的侦察卫星即将过顶,这是向世界展示中国海军实力的最佳时机。
整齐列队的舰载机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歼-15战斗机、直-18预警直升机、攻击-11无人机...而在甲板尽头,王浩驾驶着那架右翼带伤的歼-15,准备进行低空通场。
飞鲨01,可以起飞。塔台发出指令。
王浩推动油门,战机呼啸着掠过甲板上空,在距离海面仅50米高度做了一个漂亮的横滚。这个动作既展示了飞行员的精湛技术,也暗示着中国海军的克制——他没有做更具挑衅性的机动。
卫星照片很快会出现在五角大楼和日本防卫省的简报桌上。让他们看清楚:中国航母不是宅在近海的,而是能够突破岛链、直面强敌的蓝水海军!
当山东舰编队最终驶出宫古海峡,进入西太平洋广阔水域时,杨震宇站在舰桥上,望着身后渐渐远去的岛链轮廓。一百多年前,马汉的《海权论》将这里定义为封锁中国的第一岛链;今天,中国海军用实力重新定义了这片海域的规则。
报告司令员,编队已完整突破第一岛链!作战参谋的声音中带着压抑不住的激动。
杨震宇点点头,目光却落在电子海图的一角——那个神秘的水下信号不知何时已经消失了,就像它突然出现时一样悄无声息。
但老将军知道,这场博弈才刚刚开始。在东礁沉没的气象站、在东海游弋的神秘潜艇、在电子战中闪现的诡异代码...所有这些碎片背后,隐藏着一个更大的谜团。
而解开这个谜团的钥匙,或许就在林梅带走的那个防水硬盘里...
山东舰巨大的舰体切开墨色海水,三十节的航速在身后拖出一道白色的尾迹,如同一条巨龙在深蓝画布上挥毫泼墨。甲板上,地勤人员正在为第一批次歼-15战机做最后检查,黄色牵引车将挂载实弹的缓缓推向起飞位置。
航母编队指挥室,杨震宇中将凝视着电子沙盘上闪烁的光点——两艘055型驱逐舰、号呈犄角之势护卫在山东舰左右,054A型护卫舰号负责反潜警戒,而综合补给舰呼伦湖号则在编队后方保持补给航速。这是中国海军有史以来派出的最强大航母战斗群。
报告司令员,编队已抵达D1点。作战参谋立正汇报,距离宫古海峡还有120海里。
杨震宇点点头,目光扫过舱室内各战位军官紧绷的侧脸。所有人都清楚,接下来24小时将载入中国海军史册——山东舰编队将首次以战斗姿态突破第一岛链,直面美日联合舰队的监视与拦截。
电子战准备如何?
北极星号报告,全频段干扰系统就绪。参谋迅速回应,罗文中校确认,已破解日舰NOPQ-3系统的跳频算法。
杨震宇嘴角微扬。三天前那场电子战虽然意外频出,但罗文确实带回了宝贵的情报。现在,北极星号上那套价值连城的量子计算机正在生成针对性的干扰方案。
命令编队,转入蛟龙-1队形。
随着指令下达,整个航母战斗群开始变形。两艘055型驱逐舰加速前出,形成攻击矛头;054A护卫舰则扩大反潜巡逻圈;而山东舰本身开始释放无人机群——这些小型侦察机将构成半径200公里的态势感知网络。
起飞准备!舰载航空兵联队长的声音通过广播系统响彻全舰。
甲板上,王浩少校坐在歼-15座舱内,感受着发动机的震动通过脊背传来。三天前那场与F-35的遭遇战留下的伤痕仍清晰可见——右翼蒙皮上的修补痕迹像一道勋章。但此刻,他肩负着更重要的使命:为整个编队提供空中掩护。
飞鲨01,准许起飞。
王浩推动油门,WS-10发动机的咆哮瞬间盖过所有思绪。弹射器如巨人之手,将三十吨重的战机和飞行员一起抛向微明的天空。两秒内,速度从零飙升至两百公里每小时,过载将王浩死死压在座椅上。
当歼-15脱离滑跃甲板的瞬间,朝阳恰好跃出海平面,金光如瀑布般倾泻在山东舰的舰岛上。王浩拉起机头,在爬升中看到整个编队以完美的战术队形劈波斩浪——这幅画面让他想起父亲描述的郑和舰队。
泰山,飞鲨01已升空。王浩检查武器系统,未发现空中威胁。
预警机的回应带着静电噪音:保持警戒,里根号的F/A-18E正在你东南方向100公里处巡逻。
王浩调整航向。这片空域很快将变成世界上最危险的天空——中国歼-15、日本F-35、美国F/A-18E,三代顶尖舰载机将在此展开无声的较量。
______
北极星号电子对抗舰上,罗文中校盯着全息屏幕上流动的数据瀑布。日本足柄号驱逐舰的电磁特征如指纹般清晰可辨——它正与另外两艘级驱逐舰组成拦截线,横挡在宫古海峡的出口处。
迷雾协议。罗文下令,重点压制其火控雷达频段。
十六面相控阵天线同时转向,无形的电磁利刃刺向一百公里外的日舰。罗文满意地看着频谱图上,足柄号的雷达信号立刻变得断断续续,像被掐住喉咙的歌手。
效果超出预期20%。技术员兴奋地报告,他们的反干扰系统完全失效了!
罗文却皱起眉头。太顺利了——以日本海上自卫队的电子战水平,不应该如此轻易就被压制。除非...这是个陷阱?
立即扫描全频段,寻找异常辐射源!他突然命令。
十秒钟后,警报声刺破耳膜。一个陌生的信号出现在频谱图边缘,频率跳变模式与任何已知军用设备都不匹配,但功率大得惊人。
方位175,距离...无法确定!技术员声音发颤,信号时强时弱,像是...在水下移动!
罗文立刻调出声呐图。果然,在深度500米处,一个模糊的光点正以不可思议的速度移动。声呐特征与东礁附近发现的神秘目标完全一致!
记录所有参数!罗文压低声音,不要主动扫描它,避免打草惊蛇。
他悄悄接通了与山东舰的加密频道。无论那个水下幽灵是什么,它选择在这个关键时刻现身,绝非巧合。
______
山东舰编队突破宫古海峡中段时,太阳已经高悬。王浩的歼-15完成第一轮巡逻,正准备返航加油,预警机突然传来紧急通报:
飞鲨01,两架F-35A正从东南方向接近,高度5000米,速度1.4马赫。
王浩立刻检查雷达。果然,两个尖峰信号正在快速接近——是那霸基地的F-35!他迅速呼叫僚机:飞鲨02,跟我来,保持战术间距。
两架歼-15转向迎敌。王浩知道,在超视距空战中,他的战机处于劣势——F-35的隐身性能和AN/APG-81雷达远超歼-15的相控阵系统。但空战从来不只是装备比拼...
泰山,建议采用战术。王浩提议。
预警机短暂沉默后批准了请求。王浩立刻释放机翼下的两架无人机——这些小型僚机能够扩展主机的传感器范围,并干扰敌方雷达。
F-35显然发现了异常,开始做规避机动。但为时已晚——王浩已经通过无人机获得了火控参数!
飞鲨01已锁定目标。王浩的拇指悬在导弹发射钮上,等待最后确认。
就在这时,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了。两架F-35突然同时打开弹舱,但没有发射导弹——而是抛洒出大量箔条干扰弹!更诡异的是,它们随即转向脱离,完全没有交战的意图。
他们在...拍照?僚机飞行员疑惑道。
王浩恍然大悟。这不是真正的拦截,而是美日联军在收集战术数据!F-35的分布式光电系统(DAS)肯定在全程记录歼-15和无人机的互动模式。
泰山,敌方可能在进行战术侦察。王浩报告,建议改变队形。
预警机很快传来新指令:山东舰命令所有战机保持克制,避免首先开火。王浩松开发射钮,带领编队继续巡逻。在掠过足柄号上空时,他特意降低了高度——让日本人看清楚他机翼下的实弹,也看清楚他没有按下发射钮的手指。
______
正午时分,山东舰编队驶过一片特殊海域——1894年甲午海战的战场。杨震宇下令全舰降半旗,官兵们在甲板列队肃立。
老舰长周海峰站在3305舰的舰桥上,望着不远处山东舰巍峨的身影,眼前浮现出历史课本上北洋水师全军覆没的插图。他从口袋里取出那张泛黄的照片——致远号全体官兵在舰艏的合影。照片背面的字迹已经模糊,但誓言从未改变:誓死扞卫海疆。
报告司令员,声呐捕捉到异常信号!通讯兵的声音将周海峰拉回现实,特征与北极星号报告的完全一致!
周海峰立刻奔向声呐室。屏幕上,那个神秘光点正在编队下方游弋,深度保持在大约500米,速度时快时慢,但最高竟达到50节!
它在...跟着我们?声呐员困惑道。
周海峰盯着那个幽灵般的信号,突然想起程海峰从东礁气象站发来的最后通讯——海底热源异常。难道这个神秘物体与东礁下的异常有关?
保持监视,但不要主动挑衅。他下令道,记录所有数据,尤其是推进系统的声纹特征。
______
午后阳光斜照在山东舰的飞行甲板上。杨震宇选择在这个时间点举行甲板阅兵绝非偶然——美日的侦察卫星即将过顶,这是向世界展示中国海军实力的最佳时机。
整齐列队的舰载机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歼-15战斗机、直-18预警直升机、攻击-11无人机...而在甲板尽头,王浩驾驶着那架右翼带伤的歼-15,准备进行低空通场。
飞鲨01,可以起飞。塔台发出指令。
王浩推动油门,战机呼啸着掠过甲板上空,在距离海面仅50米高度做了一个漂亮的横滚。这个动作既展示了飞行员的精湛技术,也暗示着中国海军的克制——他没有做更具挑衅性的机动。
卫星照片很快会出现在五角大楼和日本防卫省的简报桌上。让他们看清楚:中国航母不是宅在近海的,而是能够突破岛链、直面强敌的蓝水海军!
当山东舰编队最终驶出宫古海峡,进入西太平洋广阔水域时,杨震宇站在舰桥上,望着身后渐渐远去的岛链轮廓。一百多年前,马汉的《海权论》将这里定义为封锁中国的第一岛链;今天,中国海军用实力重新定义了这片海域的规则。
报告司令员,编队已完整突破第一岛链!作战参谋的声音中带着压抑不住的激动。
杨震宇点点头,目光却落在电子海图的一角——那个神秘的水下信号不知何时已经消失了,就像它突然出现时一样悄无声息。
但老将军知道,这场博弈才刚刚开始。在东礁沉没的气象站、在东海游弋的神秘潜艇、在电子战中闪现的诡异代码...所有这些碎片背后,隐藏着一个更大的谜团。
而解开这个谜团的钥匙,或许就在林梅带走的那个防水硬盘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