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红颜震凉州:三国奇女子王异的生死抉择与忠勇传奇-《青史她颜:中国古代女性传奇故事》

  东汉建安元年(公元 196 年)深秋,凉州武威郡的风沙比往年更烈,枯黄的芨芨草在城墙上瑟瑟发抖,远处祁连山的雪峰在昏沉天色中若隐若现。武威太守韦端府邸的书房内,烛火摇曳,映照着满室凝重。韦端手持一份来自长安的密信,眉头紧锁,而他身旁站着一位身着素色襦裙的女子,虽不施粉黛,却目光清亮,眉宇间透着寻常女子少有的沉稳 —— 她便是韦端的儿媳、参军赵昂之妻,王异。

  “文渊(赵昂字)刚从前线回来,说韩遂、马超的联军已兵临冀城,凉州六郡危在旦夕。” 韦端的声音带着难掩的焦虑,将密信递给王异,“朝廷援军远在关中,如今武威城内兵力不足三千,该如何应对?”

  王异接过密信,指尖轻抚过泛黄的信纸,目光迅速扫过上面的字迹,沉吟片刻后说道:“公公,如今局势危急,若一味固守,恐难支撑。韩遂素来多疑,马超虽勇却少谋,不如派使者假意求和,拖延时日,同时暗中联络周边郡县,集结兵力,再寻破敌之机。”

  韦端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他素来知晓儿媳聪慧,却没想到她在军事谋略上竟有如此见地。一旁的赵昂也附和道:“夫人所言极是,韩遂与马超之间本就有嫌隙,若能加以离间,或许能瓦解他们的联军。”

  就这样,在王异的提议下,韦端一面派使者携带重金前往韩遂军中求和,一面派人快马加鞭联络周边郡县的守军。而王异则留在府中,协助处理后勤事务,安抚城中百姓。

  当时,武威城内人心惶惶,不少百姓都想逃离家园。王异得知后,亲自走上街头,向百姓们宣讲守城的重要性。她说道:“如今敌军压境,若我们四散奔逃,只会被敌军各个击破,家人也难以保全。只要我们同心协力,坚守城池,待援军到来,必能击退敌军,保卫家园。” 她的话语铿锵有力,充满了信心,让原本慌乱的百姓渐渐安定下来。

  不仅如此,王异还将自己的嫁妆变卖,换成粮食和衣物,分发给守城的士兵和贫困的百姓。士兵们深受感动,纷纷表示愿意誓死守城。在王异的努力下,武威城内的士气日益高涨,为后续的守城之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建安十七年(公元 212 年),马超因父亲马腾被曹操杀害,联合韩遂等凉州军阀起兵反曹。次年,马超率军攻打凉州冀城,当时赵昂正担任冀城参军,王异与家人一同留在城中。

  冀城是凉州的重镇,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曹操派夏侯渊率军前往救援,但夏侯渊的军队被马超阻拦在冀城之外,无法前进。冀城守军孤立无援,粮草也渐渐耗尽,形势愈发危急。

  城中的官员们开始动摇,有人提议向马超投降。赵昂得知后,十分愤怒,却又无计可施。王异看到丈夫愁眉不展的样子,对他说道:“夫君,我们身为朝廷官员,食君之禄,忠君之事,岂能向反贼投降?如今虽然形势危急,但只要我们坚守下去,总有转机。”

  赵昂叹息道:“我也想坚守,可城中粮草已尽,士兵们疲惫不堪,百姓们也叫苦连天,再这样下去,恐怕撑不了多久了。”

  王异沉默片刻,随后眼神变得坚定起来:“夫君,我有一计。我们可以将城中的老弱妇孺组织起来,让他们参与到守城之中,比如运送物资、照顾伤员等,这样既能减轻士兵们的负担,也能让百姓们感受到我们守城的决心。同时,我们还可以派人偷偷出城,寻找夏侯渊将军的援军,告知他们城中的情况,让他们尽快赶来。”

  赵昂听从了王异的建议,开始组织城中的老弱妇孺参与守城。王异则亲自带领妇女们制作守城的器械,为士兵们缝补衣物。在她的带动下,城中的百姓们纷纷行动起来,原本低落的士气又重新振作起来。

  然而,马超的攻势越来越猛烈,冀城的守军伤亡惨重。不久后,城中的粮草彻底断绝,甚至出现了人吃人的现象。一些官员再次提出投降的建议,并且得到了不少人的支持。

  赵昂无奈之下,只好召集官员们商议对策。在会议上,王异挺身而出,对众人说道:“各位大人,我们深受朝廷恩惠,如今国家危难,正是我们尽忠报国之时。马超是反贼,若我们向他投降,不仅会背负千古骂名,家人也会受到牵连。况且,夏侯渊将军的援军随时可能到来,我们再坚持一下,或许就能等到援军。”

  但此时,大多数官员已经失去了信心,他们认为冀城迟早会被攻破,与其城破后被杀,不如趁早投降。最终,在众人的逼迫下,赵昂不得不答应向马超投降。

  王异得知这个消息后,悲痛欲绝。她对赵昂说道:“夫君,你怎能做出这样的决定?我们宁死也不能向反贼投降啊!”

  赵昂无奈地说道:“我也是身不由己,若不投降,城中的百姓和士兵们都会遭殃。”

  王异看着丈夫,眼中充满了失望和愤怒。她知道,一旦投降,自己和家人都将陷入万劫不复之地。为了表明自己的忠君之志,也为了激励丈夫,王异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 —— 断腕明志。

  她拿起身边的匕首,毫不犹豫地向自己的手腕砍去。鲜血瞬间喷涌而出,染红了她的衣袖。赵昂和在场的人都惊呆了,纷纷上前阻拦。王异却推开众人,大声说道:“我王异身为朝廷官员的妻子,绝不苟且偷生,向反贼投降。今日我断腕明志,若夫君日后能重新归降朝廷,为国效力,我死而无憾。”

  赵昂看着妻子血流不止的手腕,心中充满了愧疚和感动。他紧紧抱住王异,说道:“夫人,你放心,我一定会重新归降朝廷,为国家除贼,绝不会让你白白牺牲。”

  王异的壮举传遍了冀城,城中的百姓和士兵们都深受震撼。虽然冀城最终还是向马超投降了,但王异的忠勇之名却永远留在了人们的心中。

  冀城投降后,马超占据了冀城,并任命赵昂为军谋祭酒,企图拉拢他为自己效力。赵昂表面上顺从马超,心中却始终没有忘记王异的教诲和自己的誓言,一直在寻找机会重新归降朝廷。

  王异则留在府中,装作顺从的样子,暗中观察马超的动向,为赵昂出谋划策。她知道,马超虽然勇猛,但生性多疑,而且与韩遂等军阀之间存在着矛盾,这是一个可以利用的机会。

  当时,马超的妻子杨氏与王异相识,两人经常来往。王异利用这个机会,故意在杨氏面前称赞马超的勇猛,同时又不经意地提及韩遂对马超的不满。她说道:“马将军英勇善战,真是难得的将才,只是韩遂将军似乎对马将军有些不满,经常在背后说马将军的坏话,这恐怕会影响你们两家的关系啊。”

  杨氏听了王异的话,心中不免有些担忧,便将此事告诉了马超。马超本来就对韩遂心存疑虑,听了杨氏的话后,更加怀疑韩遂有二心。

  王异见马超已经开始怀疑韩遂,便又向赵昂建议,派人暗中联络韩遂,假意与他结盟,共同对抗马超。赵昂按照王异的计划,派人携带书信前往韩遂军中。韩遂本来就对马超的专横跋扈不满,看到赵昂的书信后,便答应与赵昂结盟。

  不久后,马超得知了韩遂与赵昂结盟的消息,更加坚信韩遂要背叛自己。他决定先下手为强,率军攻打韩遂。韩遂早有准备,率军迎战。两军在冀城之外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战斗,双方伤亡惨重。

  王异见马超和韩遂已经反目成仇,便又建议赵昂趁机联络夏侯渊的援军。赵昂派人偷偷出城,找到了夏侯渊,告知他马超和韩遂内讧的情况,并请求他尽快率军前来攻打冀城。

  夏侯渊得知后,大喜过望,立即率军向冀城进发。马超得知夏侯渊率军前来,心中十分恐慌,只好率军撤退。赵昂趁机率领城中的守军发动反攻,收复了冀城。

  冀城收复后,赵昂重新归降朝廷,曹操对他的功绩十分赞赏,任命他为益州刺史。王异也因为在收复冀城的过程中立下了大功,受到了曹操的嘉奖。

  建安十九年(公元 214 年),刘备率军攻打益州,益州牧刘璋派遣赵昂率军抵抗刘备。王异再次跟随赵昂来到蜀地,协助他处理军政事务。

  当时,刘备的军队势如破竹,刘璋的军队节节败退。赵昂率军驻守在江阳,面对刘备大军的进攻,心中十分焦虑。王异对他说道:“夫君,刘备虽然兵力强盛,但他远道而来,粮草供应必定困难。我们可以坚守城池,不与他正面交锋,等到他粮草耗尽,自然会退兵。”

  赵昂听从了王异的建议,命令士兵们坚守江阳,不主动出战。刘备率军攻打江阳多日,始终无法攻破城池,而且粮草也渐渐短缺。刘备心中十分着急,便派人劝降赵昂。

  赵昂收到劝降信后,犹豫不决。王异对他说道:“夫君,刘璋虽然懦弱,但他毕竟是朝廷任命的益州牧,我们不能背叛他。刘备虽然打着匡扶汉室的旗号,但他实际上是想夺取益州,自立为王。我们若向他投降,日后必定会后悔。”

  赵昂听了王异的话,坚定了守城的决心,拒绝了刘备的劝降。刘备见劝降不成,只好率军撤退。赵昂趁机率军追击,大败刘备的军队,缴获了大量的粮草和物资。

  此后,赵昂又在王异的协助下,多次击败刘备的军队,为刘璋坚守益州立下了汗马功劳。然而,刘璋最终还是因为实力不济,向刘备投降,益州落入了刘备手中。

  刘备占据益州后,得知了赵昂和王异的忠勇之名,便派人邀请他们归降自己。赵昂和王异商议后,认为刘备虽然夺取了益州,但他毕竟是汉室宗亲,而且有雄才大略,跟随他或许能实现匡扶汉室的理想。于是,他们便归降了刘备。

  归降刘备后,赵昂被任命为梓潼太守,王异则留在府中,继续协助赵昂处理政务。在梓潼任上,赵昂在王异的建议下,减轻百姓的赋税,鼓励百姓发展农业生产,使得梓潼的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百姓们安居乐业。

  王异还十分重视教育,她在梓潼创办了学校,邀请有学识的人担任老师,教导百姓的子女读书识字。在她的努力下,梓潼的文化教育事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培养了不少人才。

  王异的事迹在蜀地广为流传,人们都称赞她是一位贤良淑德、有勇有谋的巾帼英雄。她的故事不仅激励了当时的人们,也为后世留下了一段千古佳话。

  蜀汉章武元年(公元 221 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建立了蜀汉政权。赵昂因为功绩卓着,被封为关内侯,王异也被封为夫人。

  然而,蜀汉政权建立后,面临着来自曹魏和东吴的威胁。刘备为了给关羽报仇,率军攻打东吴,结果在夷陵之战中大败,不久后便病逝于白帝城。刘备去世后,诸葛亮辅佐刘禅继位,执掌蜀汉政权。

  此时,赵昂已经年老体衰,无法再为国家效力。王异便陪伴在赵昂身边,悉心照料他的饮食起居。在她的照顾下,赵昂的身体状况逐渐好转。

  蜀汉建兴六年(公元 228 年),赵昂病逝。王异悲痛欲绝,但她并没有因此消沉。她按照赵昂的遗愿,将他的灵柩送回了家乡凉州安葬。

  回到家乡后,王异独自居住在一座小院中,过着清贫的生活。她始终坚守着自己的贞节,没有再嫁。虽然生活艰苦,但她却十分满足,因为她已经完成了丈夫的遗愿,也为国家和百姓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王异在晚年还十分关心家乡的发展,她经常拿出自己的积蓄,帮助贫困的百姓,资助有学识的年轻人读书。她的善举得到了家乡百姓的广泛赞誉,人们都尊称她为 “王夫人”。

  蜀汉炎兴元年(公元 263 年),曹魏派钟会、邓艾率军攻打蜀汉,蜀汉政权灭亡。此时,王异已经年逾八旬,但她仍然坚守着自己的气节,拒绝向曹魏政权投降。她在自己的小院中闭门不出,终日诵读儒家经典,直到去世。

  王异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她不仅是一位贤良淑德的妻子,更是一位有勇有谋、忠君爱国的巾帼英雄。她的事迹被载入了史册,成为了后世人们学习的榜样。在男尊女卑的古代社会,王异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女性也能在国家和社会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她的名字将永远铭刻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