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的最后一丝余晖挣扎着停留在天际,将战场上弥漫的硝烟与尘土染成一种凄艳的暗红色,仿佛苍穹也被即将到来的血战所震慑,不忍完全闭上眼眸。
祖承训率领的辽东铁骑,在完成第一次摧枯拉朽般的穿透冲锋后,于远处从容地重新整队。
战马喷着粗重的白气,骑士们冷漠地检查着武器,擦拭着马刀和骑枪上的血迹,动作熟练而机械,仿佛刚才那场屠杀只是战前例行的热身。
他们冰冷的目光,齐刷刷地投向那片日军残兵勉强集结起来的高地,如同群狼凝视着受伤的猎物。
高地之上,小西行长与宗义智几乎耗尽了所有气力,声嘶力竭地呼喝、甚至挥刀砍翻了几个惊慌失措的溃兵,才勉强组织起了一个约四千余人的圆形防御阵型。
这阵型远谈不上严密,更像是一群惊弓之鸟在绝境中挤作一团。
阵型最外围,幸存下来的铁炮足轻被军官们连踢带打地推到了最前沿。
他们大多脸色惨白,双手因为恐惧和疲惫而微微颤抖,将沉重的铁炮架在临时堆砌的行李箱、鞍具甚至同伴冰冷的尸体上,黑洞洞的枪口参差不齐地指向外围,试图用他们信赖的火器构筑一道最后的死亡防线。
内圈,则是密密麻麻紧挨在一起的长枪兵和佩戴太刀的武士,他们紧握着手中的武器,指节因用力而发白,眼神中混杂着恐惧、疲惫以及一丝武士道精神支撑下的决绝,准备在火枪射击后与任何冲破火力网的敌人进行白刃战。
这个阵型,是日军在战国时代尸山血海中总结出的、应对骑兵冲击的标准战术,其核心便是依靠铁炮那令人胆寒的瞬间近距杀伤力挫敌锐气,再以长枪白刃解决残敌。
然而,站在不远处小丘上冷静观察敌情的祖承训,嘴角却勾起一丝冷酷的笑意。
他久经沙场,与蒙古、女真等各式敌人交过手,而倭寇以前常袭扰大明沿海,他对倭寇这种名为“铁炮”的火器并非一无所知。
其缺点就是口径硕大,发射霰弹或独头弹时,百步之内确有可观的杀伤力,足以撕裂轻甲甚至对重甲造成威胁。
但缺点同样致命,射程极短,有效精准射程甚至不如大明军中优秀的步弓强弩,且装填流程繁琐缓慢,射击一次后那漫长的一两分钟装填间隔期,就是其最脆弱、最致命的窗口。
“想用这烧火棍挡住我的铁骑?痴心妄想!”祖承训冷哼一声,心中瞬间做出了战术调整。
他绝不会用麾下宝贝的重甲骑兵去硬撼对方濒死一击的铁炮齐射。
“传令!”祖承训的声音清晰地传入每一位军官耳中,“全军分为三队!甲队、乙队,由尔等各自统领,各率八百轻骑,自两翼迂回,以弓弩袭扰敌军侧翼与后方!记住,保持距离,游弋射击,不准接敌近战!耗光他们的力气,搅乱他们的阵脚!丙队,随本将行动!”
“得令!”两名久经沙场的副将轰然应诺,眼中闪烁着嗜血的光芒。
他们立刻带领所属骑兵,如同两支灵活而致命的离弦利箭,催动战马,划出两道优美的弧线,分别向日军圆阵的左右两翼包抄而去。
马蹄踏地,烟尘滚滚,展现出精湛的骑术与默契的配合。
小西行长在阵中看到明军骑兵突然分兵,心中先是一紧,一股不祥的预感笼罩心头。 对方没有如预想般正面强攻,这让他感到事情脱离了掌控。
但他还是强自镇定,大声鼓舞着已然摇摇欲坠的士气:“不要慌!敌军怯战了!想扰我军心!稳住阵脚,铁炮队盯紧正面,长枪兵注意侧翼……”
他的话音未落,异变再生!
“咻咻咻——!”“噗噗噗!”
密集的破空之声如同死亡的蜂群,骤然从日军圆阵的左右两侧袭来!
迂回而至的明军轻骑,在进入弓箭有效射程后,立刻展现了他们在马背上磨练出的精湛骑射技艺。
他们并不靠近到铁炮那可怜射程之内,而是在阵外七八十步的距离上策马盘旋、忽聚忽散,一枚枚锋利的破甲锥箭、月牙铲箭,如同连续不断的冰雹,带着凄厉的呼啸,精准地抛射进日军密集的圆阵之中!
“啊——!”“我的眼睛!”“八嘎!举盾!快举盾啊!”
日军阵中顿时响起一片更加凄厉的惨嚎和惊恐的呼喊。
他们的铁炮射程根本够不着那些在远处飘忽不定的明军轻骑,引信点燃了也是徒劳,甚至可能误伤己方。
而他们自己,却完全暴露在了明军弓箭的覆盖之下!
箭矢从天而降,无情地穿透了单薄的阵羽织,射穿了缺乏有效防护的面门、脖颈和肩胛。
处于阵型外围的铁炮足轻首当其冲,他们为了瞄准射击无法有效举盾,不断有人中箭倒地,手中的铁炮掉落在地,刚刚组织起来的、赖以生存的火力防线瞬间变得千疮百孔,濒临瓦解。
内圈的长枪兵和武士们也好不到哪里去,他们挥舞着长枪太刀试图格挡密集的箭矢。
但在如此立体且无死角的箭雨覆盖下,伤亡仍在持续不断地增加,阵型内部开始出现骚动和混乱。
绝望的情绪开始如同瘟疫般在日军阵中飞速蔓延。
他们空有威力尚可的铁炮,却如同笨重的犀牛面对灵巧的猎豹,根本打不到敌人。
他们结成了自认为严密的阵型,却成了对方弓骑兵绝佳的固定射击靶!
这种只能被动挨打,眼睁睁看着同伴倒下却无法有效还手的境地,足以在最短时间内摧毁任何一支军队的意志。
军心,开始不可抑制地加速涣散,恐慌如同涟漪般在圆阵中扩散。
小西行长和宗义智声嘶力竭地试图稳定局面,命令士兵举起一切能找到的东西防护。
简陋的木盾、行军的锅盖、甚至抬起同伴尚未冷却的尸体……
但在专业破甲箭和精准的抛射面前,这些临时措施效果甚微。
伤亡数字每分每秒都在飙升,圆阵的厚度在持续不断的箭雨洗礼下肉眼可见地变得稀薄、松动。
就在日军所有的注意力都被两翼那如同附骨之疽般的明军轻骑牢牢吸引,阵型因持续失血而开始明显松动、摇晃,士兵们的目光中充满了恐惧与茫然之时,祖承训和他麾下最精锐的力量,动了。
他亲自率领着丙队——近千名身披最精良厚重札甲、连战马的关键部位都覆有金属护具的重装骑兵,如同从沉睡中苏醒的洪荒巨兽,开始缓缓加速。
他们没有呐喊,只有铠甲叶片摩擦撞击发出的铿锵之声与马蹄踏碎大地的沉闷雷鸣汇聚成一股令人窒息的压迫感,正面朝向那已然摇摇欲坠的日军圆阵!
祖承训率领的辽东铁骑,在完成第一次摧枯拉朽般的穿透冲锋后,于远处从容地重新整队。
战马喷着粗重的白气,骑士们冷漠地检查着武器,擦拭着马刀和骑枪上的血迹,动作熟练而机械,仿佛刚才那场屠杀只是战前例行的热身。
他们冰冷的目光,齐刷刷地投向那片日军残兵勉强集结起来的高地,如同群狼凝视着受伤的猎物。
高地之上,小西行长与宗义智几乎耗尽了所有气力,声嘶力竭地呼喝、甚至挥刀砍翻了几个惊慌失措的溃兵,才勉强组织起了一个约四千余人的圆形防御阵型。
这阵型远谈不上严密,更像是一群惊弓之鸟在绝境中挤作一团。
阵型最外围,幸存下来的铁炮足轻被军官们连踢带打地推到了最前沿。
他们大多脸色惨白,双手因为恐惧和疲惫而微微颤抖,将沉重的铁炮架在临时堆砌的行李箱、鞍具甚至同伴冰冷的尸体上,黑洞洞的枪口参差不齐地指向外围,试图用他们信赖的火器构筑一道最后的死亡防线。
内圈,则是密密麻麻紧挨在一起的长枪兵和佩戴太刀的武士,他们紧握着手中的武器,指节因用力而发白,眼神中混杂着恐惧、疲惫以及一丝武士道精神支撑下的决绝,准备在火枪射击后与任何冲破火力网的敌人进行白刃战。
这个阵型,是日军在战国时代尸山血海中总结出的、应对骑兵冲击的标准战术,其核心便是依靠铁炮那令人胆寒的瞬间近距杀伤力挫敌锐气,再以长枪白刃解决残敌。
然而,站在不远处小丘上冷静观察敌情的祖承训,嘴角却勾起一丝冷酷的笑意。
他久经沙场,与蒙古、女真等各式敌人交过手,而倭寇以前常袭扰大明沿海,他对倭寇这种名为“铁炮”的火器并非一无所知。
其缺点就是口径硕大,发射霰弹或独头弹时,百步之内确有可观的杀伤力,足以撕裂轻甲甚至对重甲造成威胁。
但缺点同样致命,射程极短,有效精准射程甚至不如大明军中优秀的步弓强弩,且装填流程繁琐缓慢,射击一次后那漫长的一两分钟装填间隔期,就是其最脆弱、最致命的窗口。
“想用这烧火棍挡住我的铁骑?痴心妄想!”祖承训冷哼一声,心中瞬间做出了战术调整。
他绝不会用麾下宝贝的重甲骑兵去硬撼对方濒死一击的铁炮齐射。
“传令!”祖承训的声音清晰地传入每一位军官耳中,“全军分为三队!甲队、乙队,由尔等各自统领,各率八百轻骑,自两翼迂回,以弓弩袭扰敌军侧翼与后方!记住,保持距离,游弋射击,不准接敌近战!耗光他们的力气,搅乱他们的阵脚!丙队,随本将行动!”
“得令!”两名久经沙场的副将轰然应诺,眼中闪烁着嗜血的光芒。
他们立刻带领所属骑兵,如同两支灵活而致命的离弦利箭,催动战马,划出两道优美的弧线,分别向日军圆阵的左右两翼包抄而去。
马蹄踏地,烟尘滚滚,展现出精湛的骑术与默契的配合。
小西行长在阵中看到明军骑兵突然分兵,心中先是一紧,一股不祥的预感笼罩心头。 对方没有如预想般正面强攻,这让他感到事情脱离了掌控。
但他还是强自镇定,大声鼓舞着已然摇摇欲坠的士气:“不要慌!敌军怯战了!想扰我军心!稳住阵脚,铁炮队盯紧正面,长枪兵注意侧翼……”
他的话音未落,异变再生!
“咻咻咻——!”“噗噗噗!”
密集的破空之声如同死亡的蜂群,骤然从日军圆阵的左右两侧袭来!
迂回而至的明军轻骑,在进入弓箭有效射程后,立刻展现了他们在马背上磨练出的精湛骑射技艺。
他们并不靠近到铁炮那可怜射程之内,而是在阵外七八十步的距离上策马盘旋、忽聚忽散,一枚枚锋利的破甲锥箭、月牙铲箭,如同连续不断的冰雹,带着凄厉的呼啸,精准地抛射进日军密集的圆阵之中!
“啊——!”“我的眼睛!”“八嘎!举盾!快举盾啊!”
日军阵中顿时响起一片更加凄厉的惨嚎和惊恐的呼喊。
他们的铁炮射程根本够不着那些在远处飘忽不定的明军轻骑,引信点燃了也是徒劳,甚至可能误伤己方。
而他们自己,却完全暴露在了明军弓箭的覆盖之下!
箭矢从天而降,无情地穿透了单薄的阵羽织,射穿了缺乏有效防护的面门、脖颈和肩胛。
处于阵型外围的铁炮足轻首当其冲,他们为了瞄准射击无法有效举盾,不断有人中箭倒地,手中的铁炮掉落在地,刚刚组织起来的、赖以生存的火力防线瞬间变得千疮百孔,濒临瓦解。
内圈的长枪兵和武士们也好不到哪里去,他们挥舞着长枪太刀试图格挡密集的箭矢。
但在如此立体且无死角的箭雨覆盖下,伤亡仍在持续不断地增加,阵型内部开始出现骚动和混乱。
绝望的情绪开始如同瘟疫般在日军阵中飞速蔓延。
他们空有威力尚可的铁炮,却如同笨重的犀牛面对灵巧的猎豹,根本打不到敌人。
他们结成了自认为严密的阵型,却成了对方弓骑兵绝佳的固定射击靶!
这种只能被动挨打,眼睁睁看着同伴倒下却无法有效还手的境地,足以在最短时间内摧毁任何一支军队的意志。
军心,开始不可抑制地加速涣散,恐慌如同涟漪般在圆阵中扩散。
小西行长和宗义智声嘶力竭地试图稳定局面,命令士兵举起一切能找到的东西防护。
简陋的木盾、行军的锅盖、甚至抬起同伴尚未冷却的尸体……
但在专业破甲箭和精准的抛射面前,这些临时措施效果甚微。
伤亡数字每分每秒都在飙升,圆阵的厚度在持续不断的箭雨洗礼下肉眼可见地变得稀薄、松动。
就在日军所有的注意力都被两翼那如同附骨之疽般的明军轻骑牢牢吸引,阵型因持续失血而开始明显松动、摇晃,士兵们的目光中充满了恐惧与茫然之时,祖承训和他麾下最精锐的力量,动了。
他亲自率领着丙队——近千名身披最精良厚重札甲、连战马的关键部位都覆有金属护具的重装骑兵,如同从沉睡中苏醒的洪荒巨兽,开始缓缓加速。
他们没有呐喊,只有铠甲叶片摩擦撞击发出的铿锵之声与马蹄踏碎大地的沉闷雷鸣汇聚成一股令人窒息的压迫感,正面朝向那已然摇摇欲坠的日军圆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