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如此庞大且计划周密的突然袭击,毫无准备的朝鲜军队很可能一触即溃,甚至大明辽东的边防都可能因此措手不及!
他必须立刻将消息送出去!
就在这时,殿内传来脚步声,似乎是议事暂告一段落。
一名近卫推开纸门走了出来。
林响立刻收敛所有外露的情绪,恢复到那种恭顺等待的状态,上前一步,将账册双手奉上,低声道:“劳烦大人,这是执事房所需的账册。”
近卫接过账册,瞥了他一眼,没说什么,转身又进了殿内。
林响知道此地不宜久留,他保持着平稳的步伐,躬身退出了偏殿区域,直到走出本丸,来到城下町喧闹的街道上,春日阳光照在身上,他才感觉到后背早已被冷汗浸透。
他没有直接回家,而是像往常一样,先去了几家商铺办理公务,与人谈笑风生,一切如常。
直到午后,他才借口身体不适,提前回到了自己的住所——一处不起眼的町屋。
关紧房门,确认四周无人监视后,他才允许自己剧烈地喘息起来,手指因为紧张和兴奋而微微颤抖。
他迅速铺开一张小笺纸,用特制的细笔和密语,将听到的关键信息飞速写下:“源(指丰臣秀吉)决断,花期提前,樱月(三月)中旬,怒涛骤临釜山浦。”
写完后,他小心地将纸条用油纸包好,塞入一个极小的铜管中封好。
当晚,他借着夜色掩护,来到城下町一家他暗中控制的、表面经营渔获的小铺,将铜管交给了绝对可靠的下线——一个沉默寡言的老渔夫,也是当年锦衣卫暗线的后代之一。
“最高紧急,最快渠道,直送琉球陈掌柜。”林响只低声交代了一句,两人眼神交汇,一切尽在不言中。
情报如同接力赛中的火炬,被悄无声息却又极其迅速地传递出去,通过海路火速送抵此时正在琉球那霸港处理贸易事务的陈五常手中。
当陈五常译出密语的内容时,饶是他经历过大风大浪,也惊得直接从榻榻米上跳了起来,打翻了手边的茶碗都浑然不觉!
“三月中旬?!釜山?!消息可靠吗?!”
他反复核对着密语和来源标识——尾岛条一,最高可信度来源之一!
他的心猛地沉了下去,又剧烈地跳动起来。
“快!备快船!不!用我的信鸽!不,双管齐下!”陈五常几乎是吼着下达命令,声音都因急切而有些变调,“立刻以十万火急等级,将此情报发回陵水本堡,直呈东主!要快!最快!耽误片刻,就是泼天的大祸!”
他心中如同翻江倒海。
东主一直判断倭寇将在春季有大动作,但谁都没想到,动作会如此之快,如此之狠,时间点如此之精确!
历史的进程,似乎因为某些未知的变数(或许包括陵水自身的崛起带来的微妙影响),被猛地向前推了一把!
一艘轻快的哨船立刻满载着陈五常的焦急和那份沉重的情报,升起满帆,不顾一切地冲向大海,目标直指陵水。
几只训练有素的信鸽也带着同样内容的微小密信卷,扑棱着翅膀,向北飞去。
风暴,即将提前降临。
来自琉球的十万火急情报,如同一声尖锐的警哨,彻底打破了陵水新年以来的平静与发展节奏。
当那艘拼尽全力的快船冲入港口,信使甚至来不及喘匀气,便将那份密信直接呈送到了吴桥面前。
吴桥拆开密信,目光快速扫过陈五常译写的文字。
当“三月中旬”、“釜山”、“岛津义弘”、“四番队”等关键词映入眼帘时,他的瞳孔骤然收缩,拿着信纸的手指不由自主地收紧,几乎要将纸张捏破。
提前了!竟然提前了这么多!
一股冰冷的紧迫感瞬间沿着脊椎窜上头顶。
此时已是二月初!
留给他反应的时间,满打满算只剩下一个多月!
“击鼓!召集所有主事,紧急议事!”
片刻之后,陵水堡核心层的官员们匆匆赶到议事厅,脸上都带着疑惑与不安。
他们很少见到吴桥如此急迫地召集会议。
吴桥没有多余的寒暄,直接将密信的内容通报给众人。
一时间,议事厅内鸦雀无声,只剩下众人粗重的呼吸声和难以置信的抽气声。
“三月中旬?!这…这比我们预估的早了将近一个月!”孙孟霖失声道。
“釜山登陆…倭寇这是要雷霆一击,打朝鲜一个措手不及!”赵三面色凝重。
“岛津义弘…萨摩之鬼…第四军…”余宏咀嚼着这些名字,眼中闪过军人的锐利光芒。
“情况危急,时间紧迫。”吴桥敲了敲桌子,将众人的注意力拉回来,“我们必须立刻采取行动。”
他迅速下达一连串指令:
立刻通过备用渠道,尽可能核实情报准确性。
同时,分别向广州的外祖父林仲元和父亲吴敬山去信,告知倭寇将于三月中旬大举入侵朝鲜,首要目标釜山!
希望他们动用渠道,对大明朝廷示警。
这是目前唯一能为大明朝堂和前线将士争取预警时间的方法。
陵水方面立即终止一切与日本、朝鲜的直接贸易活动!
所有正在日朝港口或航路上的陵水商船、隶属吴林两家且能联系的商船,接到命令后立即停止交易,以最快速度返航,全部集中至鸡笼港待命,不得有误!
避免战端一开,人货尽陷于敌手。
日朝各地商栈的非必要人员,立即秘密撤离。
只保留最低限度的、绝对可靠的核心人员看守资产,并转入地下潜伏状态。
但,所有已安插的谍报人员,如尾岛条一等,必须继续坚守岗位!他们的任务不仅不能停,反而要加重!要密切关注日军动员、集结、航运细节,以及战争爆发后的进展、各方反应,尤其是大明可能的出兵动向和规模!
而陵水本堡及大员的鸡笼和一鲲鯓岛,即日起进入二级战备状态。
海军加强巡逻警戒范围,护卫军检查武备,物资清点储备,确保自身安全无虞。
命令被迅速且高效地执行下去。
信鸽振翅高飞,快船再次离港驶向广州和鸡笼。
整个陵水体系如同一台精密的机器,在接收到指令后,开始紧张而有序地调整其运行状态。
会议结束后,吴桥独自一人站在议事厅的窗前,望着远处海面上忙碌的船只和逐渐西沉的落日,眉头紧锁。
提前到来的战争,打乱了他的许多部署。
他原本指望能有更多时间积累实力,然后用自己的些许海上力量,去扰乱一下倭寇的侵朝脚步。
“蝴蝶的翅膀,终究还是扇动了…”他低声自语,眼中闪烁着复杂的光芒,“也好,就让这场风暴,来得更猛烈些吧。或许,乱世之中,才更有我陵水崛起之机!”
他必须立刻将消息送出去!
就在这时,殿内传来脚步声,似乎是议事暂告一段落。
一名近卫推开纸门走了出来。
林响立刻收敛所有外露的情绪,恢复到那种恭顺等待的状态,上前一步,将账册双手奉上,低声道:“劳烦大人,这是执事房所需的账册。”
近卫接过账册,瞥了他一眼,没说什么,转身又进了殿内。
林响知道此地不宜久留,他保持着平稳的步伐,躬身退出了偏殿区域,直到走出本丸,来到城下町喧闹的街道上,春日阳光照在身上,他才感觉到后背早已被冷汗浸透。
他没有直接回家,而是像往常一样,先去了几家商铺办理公务,与人谈笑风生,一切如常。
直到午后,他才借口身体不适,提前回到了自己的住所——一处不起眼的町屋。
关紧房门,确认四周无人监视后,他才允许自己剧烈地喘息起来,手指因为紧张和兴奋而微微颤抖。
他迅速铺开一张小笺纸,用特制的细笔和密语,将听到的关键信息飞速写下:“源(指丰臣秀吉)决断,花期提前,樱月(三月)中旬,怒涛骤临釜山浦。”
写完后,他小心地将纸条用油纸包好,塞入一个极小的铜管中封好。
当晚,他借着夜色掩护,来到城下町一家他暗中控制的、表面经营渔获的小铺,将铜管交给了绝对可靠的下线——一个沉默寡言的老渔夫,也是当年锦衣卫暗线的后代之一。
“最高紧急,最快渠道,直送琉球陈掌柜。”林响只低声交代了一句,两人眼神交汇,一切尽在不言中。
情报如同接力赛中的火炬,被悄无声息却又极其迅速地传递出去,通过海路火速送抵此时正在琉球那霸港处理贸易事务的陈五常手中。
当陈五常译出密语的内容时,饶是他经历过大风大浪,也惊得直接从榻榻米上跳了起来,打翻了手边的茶碗都浑然不觉!
“三月中旬?!釜山?!消息可靠吗?!”
他反复核对着密语和来源标识——尾岛条一,最高可信度来源之一!
他的心猛地沉了下去,又剧烈地跳动起来。
“快!备快船!不!用我的信鸽!不,双管齐下!”陈五常几乎是吼着下达命令,声音都因急切而有些变调,“立刻以十万火急等级,将此情报发回陵水本堡,直呈东主!要快!最快!耽误片刻,就是泼天的大祸!”
他心中如同翻江倒海。
东主一直判断倭寇将在春季有大动作,但谁都没想到,动作会如此之快,如此之狠,时间点如此之精确!
历史的进程,似乎因为某些未知的变数(或许包括陵水自身的崛起带来的微妙影响),被猛地向前推了一把!
一艘轻快的哨船立刻满载着陈五常的焦急和那份沉重的情报,升起满帆,不顾一切地冲向大海,目标直指陵水。
几只训练有素的信鸽也带着同样内容的微小密信卷,扑棱着翅膀,向北飞去。
风暴,即将提前降临。
来自琉球的十万火急情报,如同一声尖锐的警哨,彻底打破了陵水新年以来的平静与发展节奏。
当那艘拼尽全力的快船冲入港口,信使甚至来不及喘匀气,便将那份密信直接呈送到了吴桥面前。
吴桥拆开密信,目光快速扫过陈五常译写的文字。
当“三月中旬”、“釜山”、“岛津义弘”、“四番队”等关键词映入眼帘时,他的瞳孔骤然收缩,拿着信纸的手指不由自主地收紧,几乎要将纸张捏破。
提前了!竟然提前了这么多!
一股冰冷的紧迫感瞬间沿着脊椎窜上头顶。
此时已是二月初!
留给他反应的时间,满打满算只剩下一个多月!
“击鼓!召集所有主事,紧急议事!”
片刻之后,陵水堡核心层的官员们匆匆赶到议事厅,脸上都带着疑惑与不安。
他们很少见到吴桥如此急迫地召集会议。
吴桥没有多余的寒暄,直接将密信的内容通报给众人。
一时间,议事厅内鸦雀无声,只剩下众人粗重的呼吸声和难以置信的抽气声。
“三月中旬?!这…这比我们预估的早了将近一个月!”孙孟霖失声道。
“釜山登陆…倭寇这是要雷霆一击,打朝鲜一个措手不及!”赵三面色凝重。
“岛津义弘…萨摩之鬼…第四军…”余宏咀嚼着这些名字,眼中闪过军人的锐利光芒。
“情况危急,时间紧迫。”吴桥敲了敲桌子,将众人的注意力拉回来,“我们必须立刻采取行动。”
他迅速下达一连串指令:
立刻通过备用渠道,尽可能核实情报准确性。
同时,分别向广州的外祖父林仲元和父亲吴敬山去信,告知倭寇将于三月中旬大举入侵朝鲜,首要目标釜山!
希望他们动用渠道,对大明朝廷示警。
这是目前唯一能为大明朝堂和前线将士争取预警时间的方法。
陵水方面立即终止一切与日本、朝鲜的直接贸易活动!
所有正在日朝港口或航路上的陵水商船、隶属吴林两家且能联系的商船,接到命令后立即停止交易,以最快速度返航,全部集中至鸡笼港待命,不得有误!
避免战端一开,人货尽陷于敌手。
日朝各地商栈的非必要人员,立即秘密撤离。
只保留最低限度的、绝对可靠的核心人员看守资产,并转入地下潜伏状态。
但,所有已安插的谍报人员,如尾岛条一等,必须继续坚守岗位!他们的任务不仅不能停,反而要加重!要密切关注日军动员、集结、航运细节,以及战争爆发后的进展、各方反应,尤其是大明可能的出兵动向和规模!
而陵水本堡及大员的鸡笼和一鲲鯓岛,即日起进入二级战备状态。
海军加强巡逻警戒范围,护卫军检查武备,物资清点储备,确保自身安全无虞。
命令被迅速且高效地执行下去。
信鸽振翅高飞,快船再次离港驶向广州和鸡笼。
整个陵水体系如同一台精密的机器,在接收到指令后,开始紧张而有序地调整其运行状态。
会议结束后,吴桥独自一人站在议事厅的窗前,望着远处海面上忙碌的船只和逐渐西沉的落日,眉头紧锁。
提前到来的战争,打乱了他的许多部署。
他原本指望能有更多时间积累实力,然后用自己的些许海上力量,去扰乱一下倭寇的侵朝脚步。
“蝴蝶的翅膀,终究还是扇动了…”他低声自语,眼中闪烁着复杂的光芒,“也好,就让这场风暴,来得更猛烈些吧。或许,乱世之中,才更有我陵水崛起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