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城,西关吴府。
万历十九年(1591年)的暮春四月,岭南特有的黏湿暖风卷过庭院。
后园几株老荔枝树,枝头已挂满青涩小果,掩映在浓绿肥厚的叶片之下。
树荫下青石棋枰旁,吴敬山与岳父林仲元对坐。
气氛却无半分春日闲适,反而凝重如铅。
林仲元手中并非塘报,而是一份从辽东旧部辗转送来的密信,信纸边缘已摩挲得起了毛边。
他眉头紧锁,指尖无意识地敲击着光滑的石面。
“……倭国关白丰臣秀吉,厉兵秣马,其势汹汹。倭船云集九州,粮秣军械堆积如山。朝鲜釜山、对马等地倭商活动骤减,多有诡异船只窥探海道。”
“朝鲜使臣频赴京师,言倭酋有吞并朝鲜、觊觎天朝之心,然庙堂诸公…多以为蕞尔小邦虚张恫吓,未予深重!”
他声音低沉,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焦灼。
“山雨欲来风满楼啊!桥儿在陵水时的忧虑,绝非空穴来风!此獠野心,昭然若揭,只待时机!”
吴敬山深深吸了一口气,海风带着咸腥,此刻却吹不散心头的阴霾。
他沉默片刻,将石案上最顶一本账册推了过去:“岳父大人,且看上月。纵有风波,根基不可不固。”
林仲元放下沉重密信,翻开账册。首页数字跃然纸上。
“琼州陵水糖坊:三月精制‘玉霜糖’出库一千二百担(约72吨),广州交割。其中,四百担经王家船队发往长崎、釜山,售价…每担白银一百二十两!得银四万八千两!”
“余八百担,分销各地及南洋,均价八十五两,得银六万八千两!”
“仅白糖一项,上月净利逾八万两!”
“玻璃总坊并分栈:三月总入项折银二十五万三千两!净利…十六万七千余两!”
饶是林仲元宦海沉浮数十载,也被这月入近二十五万两白银的暴利惊得眼皮猛跳!
他抬头看向女婿,眼中震惊难掩,亦含忧虑——金山银海,亦是众矢之的。
吴敬山迎着他的目光。
“玻璃巨镜,在南洋土王、倭国公卿、吕宋佛郎机(西班牙)人处,价比等重黄金!一面四尺镜,在吕宋总督府换回三万六千鹰洋!白糖在倭国、朝鲜,虽因倭国异动,长崎贸易稍显谨慎,然需求依旧旺盛!”
“王家船队跑长崎,白糖仍是抢手货,连带丝绸、瓷器售价亦高于往年!南洋购粮,如今白糖、玻璃器开路,暹罗、占城稻米正源源运往陵水,养活着琼州数万流民!”
他话锋一转,语气复杂:“家业兴隆?确是。可这兴隆…如履薄冰!大明各勋贵、各地藩王府长史、宫里采办太监的干儿子,帖子都递来了。所求无非分润或‘关照’。羡者有之,妒恨…恐已滋生!”
老管家吴忠捧名册入内,面带忧色:“老爷,林老爷。上月流民招募名册。按少爷吩咐,募青壮充陵水垦荒、工坊、船队水手。新募…三千一百二十七人。”
吴敬山接过翻看,眉头渐锁:“妇人呢?家眷何在?”
吴忠苦笑,指末页小字:“青壮占九成五有余。随行妇人…仅二百八十三人,孩童不足百。北边流民,男丁多殁于兵灾匪患,妇人或掳或散…牙行手里倒有妇人,可…”
他摇头低声道:“闻我吴家招募,黑心牙婆将年轻妇人身价抬高了…三倍不止!且多病弱不堪驱使!”
“混账!”林仲元愠怒,雪白胡须微颤,“趁火打劫,良知尽丧!”
吴敬山合上名册,面色沉郁。
陵水如今最缺维系根基之物——家庭!
数万青壮无家室牵绊,长此以往,心无所系,隐患无穷。
他看向林仲元:“桥儿之前忧心此事,提议未雨绸缪,另辟蹊径。”
林仲元目光一凝:“日朝?”
“正是!”
吴敬山决断道。
“朝鲜虽暂安,然北境苦寒,贫苦之家卖女求活,古已有之。倭国九州、对马等地,贫瘠困苦,卖儿鬻女亦是常事。”
“与其让她们沦落风尘或困死乡野,不若以商行为掩护,‘聘雇’其年轻女子,渡海安置琼州。许以良籍、自有田地、婚配安家,于她们是条活路,于我陵水则是解困安邦、稳固根基之策!”
林仲元蘸了蘸杯中凉茶,于青石棋枰上缓缓画出两个相连的圈,分指朝鲜、倭国。
“此策…可行,然须慎之又慎!绝不可与吴、林两家有明面牵连!用何旗号?走何线?如何交接?如何确保稳妥?”
“小婿思之,可用…潮州黄家!”
吴敬山早有预案。
“黄家世代海商,根基潮汕,与闽海王乃山有旧,与我吴家明面无深交。其船队常走朝鲜、倭国北线,收购人参、马匹、硫磺、铜料。”
“可暗中资助,令其以‘采买侍女、雇工’为名,于朝鲜平安道、倭国对马或九州西岸穷困村落‘招募’。人选须自愿或家境实在难以为继者,途中饮食医药务必周全,待若雇工,绝不可视同货物!”
“抵琼州后,由陵水那边接手安置,编户入籍,许配与可靠良民。所有银钱,走密道,账目另立!对外只称是黄家船队雇佣的海外女工。”
他眼中锐光一闪:“朝鲜女多温顺持家,倭女多勤勉坚韧,不仅解燃眉之急,亦是工坊、织造、农桑之良助!此为善举,亦是固本之策!”
林仲元看着石案上渐干的水渍圈,沉吟片刻,终于颔首。
“黄家确为合适之壳。此策可行,然务必周全。老夫亲修书几封,予朝中、辽东旧部门生,使其对登莱、辽东沿海‘民间雇工’船只,稍加宽纵,勿要苛查。”
“倭国那边…更需谨慎,招募之地务必避开萨摩等强藩领地,只择穷困之地,以粮、布等实物资助其家,换取女子‘自愿受雇’,银钱交割务必干净,不留口实!”
“岳父思虑周全!小婿即刻安排!”吴敬山心中稍定。
有这位老侍郎的人脉和经验暗中斡旋,此事成功的把握便大了许多。
议定流民妇孺之策,又细商了白糖、玻璃于日朝及南洋的销售策略。
如何借这滚滚财源,进一步巩固在吕宋、旧港等地的商栈势力,采购更多粮食、硝石、硫磺等战略物资秘密运往陵水。
阳光透过浓密的荔枝叶,在石案上投下斑驳晃动的光斑,却驱不散两人眉宇间的凝重。
万历十九年(1591年)的暮春四月,岭南特有的黏湿暖风卷过庭院。
后园几株老荔枝树,枝头已挂满青涩小果,掩映在浓绿肥厚的叶片之下。
树荫下青石棋枰旁,吴敬山与岳父林仲元对坐。
气氛却无半分春日闲适,反而凝重如铅。
林仲元手中并非塘报,而是一份从辽东旧部辗转送来的密信,信纸边缘已摩挲得起了毛边。
他眉头紧锁,指尖无意识地敲击着光滑的石面。
“……倭国关白丰臣秀吉,厉兵秣马,其势汹汹。倭船云集九州,粮秣军械堆积如山。朝鲜釜山、对马等地倭商活动骤减,多有诡异船只窥探海道。”
“朝鲜使臣频赴京师,言倭酋有吞并朝鲜、觊觎天朝之心,然庙堂诸公…多以为蕞尔小邦虚张恫吓,未予深重!”
他声音低沉,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焦灼。
“山雨欲来风满楼啊!桥儿在陵水时的忧虑,绝非空穴来风!此獠野心,昭然若揭,只待时机!”
吴敬山深深吸了一口气,海风带着咸腥,此刻却吹不散心头的阴霾。
他沉默片刻,将石案上最顶一本账册推了过去:“岳父大人,且看上月。纵有风波,根基不可不固。”
林仲元放下沉重密信,翻开账册。首页数字跃然纸上。
“琼州陵水糖坊:三月精制‘玉霜糖’出库一千二百担(约72吨),广州交割。其中,四百担经王家船队发往长崎、釜山,售价…每担白银一百二十两!得银四万八千两!”
“余八百担,分销各地及南洋,均价八十五两,得银六万八千两!”
“仅白糖一项,上月净利逾八万两!”
“玻璃总坊并分栈:三月总入项折银二十五万三千两!净利…十六万七千余两!”
饶是林仲元宦海沉浮数十载,也被这月入近二十五万两白银的暴利惊得眼皮猛跳!
他抬头看向女婿,眼中震惊难掩,亦含忧虑——金山银海,亦是众矢之的。
吴敬山迎着他的目光。
“玻璃巨镜,在南洋土王、倭国公卿、吕宋佛郎机(西班牙)人处,价比等重黄金!一面四尺镜,在吕宋总督府换回三万六千鹰洋!白糖在倭国、朝鲜,虽因倭国异动,长崎贸易稍显谨慎,然需求依旧旺盛!”
“王家船队跑长崎,白糖仍是抢手货,连带丝绸、瓷器售价亦高于往年!南洋购粮,如今白糖、玻璃器开路,暹罗、占城稻米正源源运往陵水,养活着琼州数万流民!”
他话锋一转,语气复杂:“家业兴隆?确是。可这兴隆…如履薄冰!大明各勋贵、各地藩王府长史、宫里采办太监的干儿子,帖子都递来了。所求无非分润或‘关照’。羡者有之,妒恨…恐已滋生!”
老管家吴忠捧名册入内,面带忧色:“老爷,林老爷。上月流民招募名册。按少爷吩咐,募青壮充陵水垦荒、工坊、船队水手。新募…三千一百二十七人。”
吴敬山接过翻看,眉头渐锁:“妇人呢?家眷何在?”
吴忠苦笑,指末页小字:“青壮占九成五有余。随行妇人…仅二百八十三人,孩童不足百。北边流民,男丁多殁于兵灾匪患,妇人或掳或散…牙行手里倒有妇人,可…”
他摇头低声道:“闻我吴家招募,黑心牙婆将年轻妇人身价抬高了…三倍不止!且多病弱不堪驱使!”
“混账!”林仲元愠怒,雪白胡须微颤,“趁火打劫,良知尽丧!”
吴敬山合上名册,面色沉郁。
陵水如今最缺维系根基之物——家庭!
数万青壮无家室牵绊,长此以往,心无所系,隐患无穷。
他看向林仲元:“桥儿之前忧心此事,提议未雨绸缪,另辟蹊径。”
林仲元目光一凝:“日朝?”
“正是!”
吴敬山决断道。
“朝鲜虽暂安,然北境苦寒,贫苦之家卖女求活,古已有之。倭国九州、对马等地,贫瘠困苦,卖儿鬻女亦是常事。”
“与其让她们沦落风尘或困死乡野,不若以商行为掩护,‘聘雇’其年轻女子,渡海安置琼州。许以良籍、自有田地、婚配安家,于她们是条活路,于我陵水则是解困安邦、稳固根基之策!”
林仲元蘸了蘸杯中凉茶,于青石棋枰上缓缓画出两个相连的圈,分指朝鲜、倭国。
“此策…可行,然须慎之又慎!绝不可与吴、林两家有明面牵连!用何旗号?走何线?如何交接?如何确保稳妥?”
“小婿思之,可用…潮州黄家!”
吴敬山早有预案。
“黄家世代海商,根基潮汕,与闽海王乃山有旧,与我吴家明面无深交。其船队常走朝鲜、倭国北线,收购人参、马匹、硫磺、铜料。”
“可暗中资助,令其以‘采买侍女、雇工’为名,于朝鲜平安道、倭国对马或九州西岸穷困村落‘招募’。人选须自愿或家境实在难以为继者,途中饮食医药务必周全,待若雇工,绝不可视同货物!”
“抵琼州后,由陵水那边接手安置,编户入籍,许配与可靠良民。所有银钱,走密道,账目另立!对外只称是黄家船队雇佣的海外女工。”
他眼中锐光一闪:“朝鲜女多温顺持家,倭女多勤勉坚韧,不仅解燃眉之急,亦是工坊、织造、农桑之良助!此为善举,亦是固本之策!”
林仲元看着石案上渐干的水渍圈,沉吟片刻,终于颔首。
“黄家确为合适之壳。此策可行,然务必周全。老夫亲修书几封,予朝中、辽东旧部门生,使其对登莱、辽东沿海‘民间雇工’船只,稍加宽纵,勿要苛查。”
“倭国那边…更需谨慎,招募之地务必避开萨摩等强藩领地,只择穷困之地,以粮、布等实物资助其家,换取女子‘自愿受雇’,银钱交割务必干净,不留口实!”
“岳父思虑周全!小婿即刻安排!”吴敬山心中稍定。
有这位老侍郎的人脉和经验暗中斡旋,此事成功的把握便大了许多。
议定流民妇孺之策,又细商了白糖、玻璃于日朝及南洋的销售策略。
如何借这滚滚财源,进一步巩固在吕宋、旧港等地的商栈势力,采购更多粮食、硝石、硫磺等战略物资秘密运往陵水。
阳光透过浓密的荔枝叶,在石案上投下斑驳晃动的光斑,却驱不散两人眉宇间的凝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