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章 温哥华-《大爷,作妖呢!花甲爷叔闯越南》

  温哥华国际机场(YVR)以其独特的“西北海岸”风格闻名于世。入境大厅不像机场,反倒像座现代艺术馆与自然博物馆的结合体。高耸的穹顶下,巨大的、雕刻着神秘图案的原住民图腾柱矗立两旁,深色的木材与柔和的室内灯光交织,营造出一种沉静而古老的氛围。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清冽的草木香气,那是机场特意调制的香氛,模拟雨后森林的气息。

  包德发深深地、戏剧化地吸了一口气,胸膛夸张地起伏,引得脖子上那串用废弃电路板串成的项链哗啦作响。“啊—呼吸!感受到没有?这空气,甜的!沁人心脾!这就是传说中的负氧离子,科技与自然的完美融合!”他的声音在相对安静的大厅里显得格外洪亮。

  丽莎穿着一件简约的米色风衣,拖着一个银灰色的智能行李箱,闻言立刻往旁边挪了两步,脸上写满了“我不认识他”。“爸,广播里说了,那是机场中央空调系统混合了植物精油香薰,跟负氧离子没关系。”她小声纠正,脸颊微红。

  莲香则完全被不远处一座描绘雷鸟图腾的木雕吸引了,她举着手机,调整着角度,专注地拍摄着雕刻的细节,对丈夫的表演置若罔闻。

  包德发今天的“行头”确实“收敛”了不少。他舍弃了星条旗,换上了一件异常鲜艳的红色法兰绒衬衫,上面印着一片几乎覆盖了整个前胸的巨大枫叶。头上戴着一顶看似普通的灰色毛线帽,但仔细看,帽檐边缘嵌着一圈极细的LEd灯丝,而帽子的颜色正在随着环境温度微妙地从深灰色向浅灰色过渡—这是他最新淘到的“温感智能针织品”。脚上,依旧是那双他视若珍宝的发光运动鞋,不过为了“融入”加拿大自然风光的主题,他特意将光效调成了模仿极光的、缓慢流动的蓝绿色波纹。

  他推着的行李车也堪称一景。除了几个常规行李箱,上面还绑着几个形状古怪的金属箱子,贴着“精密仪器,小心轻放”的标签,其中一个甚至还伸出几根天线,时不时闪烁一下微弱的信号灯。

  “让一让,让一让!东方来的科技……嗯……自然探索者驾到!”他推着车,鞋底流淌着蓝绿光晕,在光洁的地板上划出炫目的轨迹。

  这时,一个身影迎了上来。来人身材高大魁梧,几乎比包德发高出一个头,穿着经典的红黑格纹法兰绒衬衫,袖子随意地挽到肘部,露出结实的小臂。下身是条沾了些许灰尘的卡其色工装裤,脚蹬一双结实的登山靴。他脸上带着被落基山阳光长期洗礼出的健康红晕,笑容憨厚而真诚。

  “嘿!你们好!一定是包先生一家吧?我是马修·约翰逊,你们在落基山脉徒步探险的向导。”他操着略带北部口音的英语,声音洪亮而温暖,主动伸出宽厚的手掌。他的目光落在包德发那顶正在缓慢变色的帽子上,好奇地多看了两眼,“包先生,您的……帽子很特别。是……新产品?”

  包德发像找到了知音,立刻挺直腰板,得意地用手指弹了弹帽檐,帽子接收到他体温升高的信号,颜色迅速变浅,甚至边缘开始泛起一丝几乎不可察的暖黄色。“马修!你好你好!眼光不错!这是自适应环境伪装帽!采用最新相变材料和纳米级LEd技术。在雪地里它能模拟白色,在森林里能融入绿色,万一……嘿嘿,遇到那个啥(他压低声音,‘熊’), hopefully 能闪瞎它,为我们争取时间!”为了演示,他故意对着帽子哈了口气,帽子局部温度骤变,立刻闪烁起一阵急促的七彩光芒,然后又恢复平静。

  马修被这突如其来的光效逗得哈哈大笑,眼角的皱纹都挤在了一起:“哈哈,有趣!很有创意!不过在我们山里,对付熊先生,我们一般信赖这个——”他拍了拍挂在背包带上的一个金属小罐子,上面清晰地印着“防熊喷雾”的图案和文字,“还有我们的常识和经验。当然,你的帽子作为……嗯……时尚单品,非常棒!”

  丽莎在一旁无奈地扶额,莲香终于拍完照走过来,对马修礼貌地微笑点头:“马修先生,接下来麻烦您了。”

  “不麻烦,不麻烦!车就在外面,是辆改装过的福特探险者,空间足够大,装备也齐全。我们先开车去惠斯勒,那边是世界级的度假村,你们可以适应一下,调整时差,补充些装备。然后我们再深入落基山。”马修说着,利落地帮他们搬运行李。他拿起包德发那个带着天线的箱子时,稍微掂量了一下,好奇地问:“包先生,这是?”

  “哦,这个啊,”包德发神秘地压低声音,“我的便携式环境数据采集与分析站!可以实时监测空气质量、土壤成分、生物信号……说不定能在山里发现什么新物种呢!”

  马修笑了笑,没有多问,只是稳妥地将箱子安置好。多年的向导经验告诉他,每个客人都有其独特之处,而这位包先生,无疑是其中最“色彩斑斓”的一位。

  前往惠斯勒的海天公路被誉为全球最美的公路之一。一侧是陡峭的悬崖,一侧是蔚蓝的豪湾,景色壮丽。包德发一路上兴奋不已,不停拍照,他的帽子和鞋子也随着车内温度和他的情绪起伏变换着颜色和光效。

  惠斯勒度假村坐落在雪山脚下,小镇充满阿尔卑斯风情,木质建筑、精品店、餐厅林立,空气中飘着咖啡香和松木的味道。游客们或是穿着滑雪服,或是户外徒步装扮,洋溢着活力。

  包德发很快就被小镇中心一家装修极具未来感的户外装备店吸引了。店铺名叫“阿尔法荒野科技”,巨大的玻璃橱窗里陈列着各种闪着金属光泽或覆盖着奇异织物的装备。

  “走,进去看看!了解当地科技前沿!”包德发不由分说,率先走了进去。

  店内灯光柔和,产品陈列得像艺术品。一个留着精心修剪的山羊胡、穿着黑色高领毛衣、气质像硅谷精英多过户外向导的男人迎了上来。他便是店主,让-皮埃尔。

  “欢迎光临阿尔法荒野科技,”让-皮埃尔操着略带法国口音的英语,笑容自信,“我是让-皮埃尔。看来几位是真正的探险家,需要为荒野之旅配备最尖端的守护者?”

  他的目光精准地落在了包德发那身“科技感”十足的装扮上,尤其是那双还在发光的鞋。

  包德发立刻来了精神:“老板好眼光!我们正要进山。你这里有没有……那种,能提前知道危险,特别是熊的玩意儿?”

  “问得好!”让-皮埃尔眼睛一亮,从展示台上取下一根看似轻盈的碳纤维登山杖,“请看,这就是我们旗舰产品—‘智能枫叶系统’的核心,‘先知’登山杖。”

  他优雅地旋转着杖身:“它内置了多频段卫星通信模块,确保你在无信号区也能发出求救信息。集成了高精度GpS和环境传感器,可实时分析气压、湿度、温度。而它最革命性的功能在于,”他顿了顿,压低声音,营造出神秘感,“它底部的微型光谱仪和气体传感器,能通过分析土壤微生物挥发物和植物信息素,提前至少十分钟预警大型掠食动物,特别是—灰熊的活动迹象!并通过App震动和灯光颜色变化提醒您。”

  包德发的眼睛瞪得像铜铃,LEd帽檐不由自主地开始闪烁起代表兴奋的彩虹色。“能预测熊?!这……这简直是神器!比我的帽子直接多了!买!必须买!”

  丽莎拿起另一根杖,掂了掂,怀疑地问:“它靠分析空气和土壤就能预测熊?这听起来……有点像巫术。”

  马修一直沉默地站在后面,粗壮的胳膊抱在胸前,眉头微蹙:“我在落基山做了二十年向导,熊的行踪变幻莫测,依赖经验和观察痕迹(如脚印、粪便、抓痕)才是最可靠的。电子设备,可能会没电,可能会故障。”

  让-皮埃尔保持着职业微笑:“先生,我理解您的传统观念。但科技在进步。‘先知’杖拥有Ip68级防水,超长续航电池。它并非取代经验,而是提供一层额外的、基于数据的保险。想想看,在能见度低的密林里,或者风向不利的情况下,它能给您宝贵的预警时间。”

  这番话彻底说服了包德发。他不仅买了两根“先知”杖(一根自用,一根“备用”),还购入了一系列配套产品:能根据体温自动调节微气候的“相变材料”内衣;号称能将每一步的动能转化为电能并为设备充电的“永动”鞋垫(包德发毫不犹豫地买下,尽管他的鞋本身就会发光);以及一个能投射出虚拟篝火全息影像,号称能驱蚊并营造氛围的“光影营灯”。

  当晚,在惠斯勒的精品酒店房间里,包德发迫不及待地穿戴整齐,将所有设备配对、启动。瞬间,他的手机被“智能枫叶”App的推送通知淹没:

  【警告:用户心率持续超过100bpm,建议平静休息。】(他太兴奋)

  【环境报告:当前位置空气质量异常纯净,pm2.5低于1,传感器可能存在校准问题。】(他在室内)

  【生物预警:检测到高概率大型哺乳动物活动迹象,威胁等级:中。请保持警惕!】(定位精确地指向他床边椅子——上面搭着莲香那件厚重的羊绒大衣)。

  “嘿!这玩意儿真灵!它检测到你妈的大衣了!”包德发举着手机给丽莎看,一脸惊奇。

  丽莎翻了个白眼,直接把房间门关上:“爸,你高兴就好。明天进山,别给我们惹麻烦就行。”

  包德发不以为然,继续摆弄着他的新玩具,直到深夜。窗外,雪山顶峰在月光下泛着清冷的光,而房间内,闪烁的LEd光和手机屏幕的光交织,映照着他充满期待的脸。

  清晨,车队驶离惠斯勒,沿着蜿蜒的冰原大道向幽鹤国家公园进发。窗外的景色逐渐从度假村的精致变为荒野的粗犷。皑皑雪山俯视着翡翠般的湖泊,冷杉林如墨绿的波涛覆盖山峦。马修驾驶着福特探险者,稳健地穿梭在盘山公路上,不时指点着窗外的景色:“看那边,那就是着名的总统山脉。”

  包德发几乎将脸贴在车窗上,他的温感帽子因车内暖气和内心激动的双重作用,已变成热烈的橙红色。“太壮观了!这才是真正的大自然!我的数据采集站终于能大显身手了!”他回头拍了拍那个宝贝箱子。

  丽莎望着窗外静谧的湖水,轻声说:“这里好像连时间都变慢了。”

  莲香则拿出素描本,快速勾勒着远山的轮廓。

  到达徒步起点后,马修进行了严肃的行前指导:“各位,现在我们踏入的是真正的荒野。记住几条铁律:第一,永远走在一起,不要脱离队伍;第二,保持安静,用心观察;第三,所有食物和有气味的物品必须密封放进防熊罐;第四,也是最重要的,”他举起那罐防熊喷雾,“如果遇到熊,保持冷静,不要奔跑,慢慢后退。只有在熊主动攻击时,才用它喷熊的脸。”

  包德发一边听,一边忙着启动他的全套装备。“先知”登山杖发出轻微的嗡鸣,顶端的环形LEd灯闪烁着待机的蓝光;他的鞋子调成了“徒步模式”,每踏出一步就发出柔和的绿色光晕;温感帽子则随着林间光线的变化,在橙色和黄色间微妙过渡。

  马修看着这一身“赛博格”装扮的包德发,欲言又止,最终只是摇了摇头:“包先生,在山里,有时候最简单的装备最可靠。”

  徒步伊始,包德发的“智能枫叶系统”就开始了它的“表演”。

  【环境提示:湿度上升至78%,建议注意防滑。】

  【生物信号:检测到小型啮齿类动物,威胁等级:无。】

  【地理定位:您已进入已知黑熊活动区域,请提高警惕。】

  每一次震动提示,都让包德发如临大敌,紧张地四处张望,弄得大家也跟着神经紧绷。

  “爸,你能不能把那个提示关掉?”丽莎忍不住说,“马修叔叔都没说话呢。”

  马修确实始终保持着警觉但从容的状态,他时而停下指着地上的脚印:“这是麋鹿的新鲜足迹”,时而示意大家安静,倾听远处啄木鸟的敲击声。他的经验与包德发手中那个不断发出无关紧要警报的设备形成了鲜明对比。

  午后,他们深入一片茂密的云杉林。阳光被浓密的树冠切割成碎片,林间显得幽深而静谧。就在一个急转弯后,马修突然猛地举起右手—这是停止前进的信号。

  前方约二十米处,一头体型硕大的母灰熊正带着两只毛茸茸的幼崽在溪边饮水。那一刻,时间仿佛凝固了。母熊抬起头,深色的眼睛注视着这群不速之客,空气中弥漫开一种原始的、令人心悸的张力。

  马修用极低的声音、极其缓慢的语速说:“保持冷静……不要动……不要直视它的眼睛……慢慢向后退……”

  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按照指导开始缓缓后移。连包德发也惊呆了,一时忘了他的那些高科技装备。

  然而,他手中的“先知”登山杖却“尽职尽责”地检测到了异常。它的传感器捕捉到了熊的气味和体热,处理器在经过(过于)复杂的分析后,得出了“极高威胁”的结论。

  刹那间,尖锐的电子警报声划破了林间的寂静!“警告!警告!检测到灰熊!极高威胁!启动主动驱散程序!”

  登山杖开始在马修试图保持安静的指令声中高频振动,顶端的LEd灯爆发出刺眼的白光,更糟糕的是,它内置的扬声器开始播放一段合成的、极其逼真的狼群嚎叫—系统逻辑简单粗暴:狼是熊的竞争者,播放狼嚎可以吓退熊。

  这突如其来的声光攻击,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巨石。母熊被彻底激怒了!它发出一声震耳欲聋的咆哮,巨大的身躯人立而起,露出锋利的牙齿和爪子,作势欲扑。两只幼崽惊慌地躲到母亲身后。

  “关掉那鬼东西!立刻!”马修的低吼带着不容置疑的命令口吻。

  包德发手忙脚乱,冷汗瞬间湿透了他的“相变材料”内衣。他试图按动杖身上的按钮,却因为紧张和手套的阻碍,错误地触发了另一个模式。登山杖的振动变得更加狂暴,狼嚎声也变成了断续的、更加诡异的电子音。

  与此同时,他脚下的“永动”鞋垫因他急促的小碎步产生了过载,鞋底的LEd灯开始疯狂闪烁红光,甚至从鞋缝中冒出了细微的、带着焦糊味的电火花。他的温感帽子也因体温急剧升高和情绪激动,变成了刺眼的、不断闪烁的警报红色!

  一时间,林间空地上演了一场荒诞的“科技灾难片”:暴怒的灰熊、刺耳的电子警报、闪烁的红光、诡异的狼嚎、冒烟的鞋子,以及一个手忙脚乱、满面通红的“科技牛仔”。

  马修当机立断,迅速移动到队伍前方,手持防熊喷雾,目光死死盯住母熊,准备应对最坏的情况。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一直冷静观察的莲香动了。她记得马修教过的所有步骤,也清楚此刻科技已经帮了倒忙。她迅速而果断地从背包侧袋掏出防熊喷雾,上前一步,朝着母熊前方地面与空气的交界处,熟练地按下喷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