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阿依莎在门外轻声呼唤-《大爷,作妖呢!花甲爷叔闯越南》

  夕阳如同一枚烧红的铜钱,缓缓沉入伯利恒的山峦之后。高达八米的混凝土隔离墙上布满了涂鸦,其中“和平”一词被用阿拉伯语、希伯来语和英语反复喷涂,却在暮色中显得格外苍白。空气中弥漫着尘土与烤饼的混合气味,检查站前排队的人群渐渐稀疏,只有几个小贩还在坚持叫卖最后几筐无花果。

  就在这时,一辆锈迹斑斑的运水车缓缓驶过检查站。士兵例行公事地敲敲水箱,听着沉闷的回声挥手放行。谁也没注意到,当车辆驶过减速带时,水箱顶部的检修盖悄悄滑开,一个湿漉漉的身影如同海参般从中蠕动而出。

  包德发从三米高的水箱上滚落,准确无误地栽进路旁的垃圾堆。他挣扎着爬起来,花衬衫紧贴在身上,不断滴落的水珠在干燥的土地上瞬间蒸发。

  “真他娘的晦气!”他嘟囔着拧紧衣角,混浊的水流顺着指缝淌下,“说好的五星级偷渡服务,结果给老子安排水产运输!”

  他的原计划是潜入特拉维夫的海滩,在富豪别墅区施展才华。然而那个收了他三千美元的蛇头显然对地理概念模糊,竟将他丢在了巴以边境。

  包德发的肚子突然发出一串响亮的哀鸣。他盯着路边摊上金灿灿的阿拉伯大饼,喉结剧烈滑动。摊主老迈哈默德正虔诚地做着日落祷告,完全没注意到这个落汤鸡般的陌生人。

  就在包德发盘算着如何空手套白饼时,尖锐的安全警报突然撕裂黄昏的宁静。

  “轰!” 远处传来沉闷的爆炸声,检查站的士兵迅速卧倒,路人四散奔逃。包德发想也不想就窜进附近的橄榄园,像只受惊的野兔在树丛间横冲直撞。

  “砰!” 他结结实实撞在一个弯腰劳作的老农身上,两人同时摔进松软的泥土中。

  法迪老人今年七十二岁,在这片祖传的橄榄园劳作了一生。他揉着撞疼的腰,惊讶地看着这个从天而降的东方人。包德发的脑筋飞速旋转,忽然计上心头。

  他猛地跳起来,从防水袋里掏出那本泡得发胀的护照,用英语大声喊道:“国际农业发展基金会的特派专家!专程来指导橄榄种植新技术!”

  为增强说服力,他还想展示手机里的假证件,不料手一抖,护照划过一道弧线,精准地掉进正在运转的石制榨油槽中。

  “我的护照!”包德发惨叫一声,扑向石槽。老法迪却抢先一步捞起护照,看着上面模糊的印章和浸染的水渍,混浊的眼中闪过奇异的光芒。

  “真主的旨意。”老人喃喃自语,小心地将护照揣进怀中,对着包德发做了个邀请的手势,“欢迎来到巴勒斯坦,专家先生。”

  伯利恒的晨光透过石缝,在包德发脸上跳跃。他在法迪老人家杂物间的干草堆里睡了一夜,浑身痒得像是爬满了蚂蚁。

  “专家先生,该用早餐了。”老法迪的女儿阿依莎在门外轻声呼唤。包迪发揉着惺忪睡眼推开门,瞬间被眼前的景象惊得睡意全无。

  女孩约莫十八九岁,眼睛像两颗熟透的橄榄,睫毛长得能在上面晾衣服。包德发立即挺直腰板,摆出专家的派头:“带我去考察本地农业现状!”

  阿依莎抿嘴一笑:“父亲说您应该先去圣诞教堂祈祷。”

  包德发本想拒绝,但看着姑娘水汪汪的眼睛,临时改了主意:“当然,农业考察要从 spiritual 层面开始!”

  圣诞教堂前挤满了各国朝圣者。包德发被金碧辉煌的教堂内部震撼,更被礼品店里昂贵的圣物价格震撼。趁店主不注意,他顺手牵羊了一件挂在门边的黑色修士袍。

  “家人们看!这就是耶稣诞生的确切位置!”包德发举着自拍杆,在教堂里大声直播。他特意选择了一个普通的石槽,表情虔诚得像是教皇本人:“点赞过万我就表演五饼二鱼的神迹!”

  手机屏幕上弹幕飞滚,礼物刷得眼花缭乱。包德发越演越投入,干脆躺进石槽摆pose:“感受一下弥赛亚的摇篮!”

  就在这时,一队真正的修士捧着圣物列队经过。包德发急忙想混进队伍,却不慎踩到自己的袍角。踉跄间他撞上一头正在打瞌睡的驴子,那畜生受惊后抬腿就是一蹄。

  “嘶啦!” 黑袍从中间裂开,露出里面印着“I?NY”的t恤。整个教堂顿时鸦雀无声,所有信徒都目瞪口呆地看着这个冒牌修士。

  “这是...这是行为艺术!”包德发急中生智,指着t恤上的字样喊道,“I Need Yahweh!(我需要耶和华)”

  驴子适时地发出响亮的嘶鸣,仿佛在嘲笑他的辩解。

  包德发连滚带爬地逃出教堂,一头扎进伯利恒的手工艺品市场。五颜六色的玻璃灯、精细的刺绣和橄榄木雕刻让他眼花缭乱。尤其是一个巴掌大的橄榄木十字架,标价竟然高达两百美元。

  “这玩意儿比茅台还贵?”包德发摸着下巴盘算,小眼睛里闪烁着精光。

  当夜,他溜进法迪老人的工具棚,捡来一堆枯树枝,用老农的刨子、锉刀忙活到天明。鞋油抛光后的木料泛着虚假的光泽,他甚至还用烙铁烫上“Jerusalem”的字样。

  “来自初代教会的圣木!”第二天,包德发在市场角落摆摊,拉着朝圣者滔滔不绝,“教皇亲自开光,能辟邪还能增强wifi信号!”

  一个美国老太太犹豫地看着十字架:“真的能增强信号吗?我的手机在这儿一直没网络。”

  包德发严肃地点头:“绝对有效!您买一个插手机顶上,保准刷视频不卡顿!”

  生意出乎意料地好。不到半天,他就卖出了二十多个“圣木十字架”。正当他数钱数得手抽筋时,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工匠蹲在了摊前。

  老人拿起一个十字架,掏出放大镜仔细端详,眉头越皱越紧。“年轻人,”他沉声道,“这木头的裂纹明显是电锯加工的,耶稣时代可没有电动工具。”

  围观者顿时哗然。包德发额头冒汗,突然抓起一个十字架贴在脑门上:“我在感受神圣频率!你们这些凡夫俗子懂什么!”

  不幸的是,鞋油尚未干透,他额头上立刻印出了清晰的十字纹路,活像被盖了个合格章。愤怒的人群围了上来,包德发抱头鼠窜,连钱箱都来不及拿。

  逃回橄榄园的包德发沮丧地发现,老法迪看他的眼神已经带上了怀疑。为挽回形象,他决定干票大的。

  “专家先生要去考察香料市场。”包德发对阿依莎吹嘘,“中东香料堪比黄金,这是农业的重要分支!”

  伯利恒的香料市场里,藏红花的价格让包德发倒吸凉气-每克要价堪比等重黄金。他眼珠一转,计上心头。

  在街角药店,包德发买了最便宜的孜然粉和食用色素。又在垃圾堆里捡了几个废弃药瓶,清洗后装满他的“特制藏红花”。

  第二天,他居然胆大包天地在检查站附近摆摊:“战地特供香料!吃了能防子弹还能找对象!”

  还真有以色列士兵被吸引过来。一个年轻哨兵腼腆地问:“真的能帮助找女朋友吗?”

  包德发拍着胸脯:“绝对有效!撒一点在鞋里,姑娘跟着你走!”

  交易正在进行时,突然一声爆炸巨响从远处传来。士兵们立即卧倒,包德发趁机卷摊溜走,连钱都没收。

  不幸的是,那个年轻士兵后来把“香料”送给心仪的姑娘,对方父亲恰巧是军医。实验室检测结果出来后,以军和巴勒斯坦警方同时发出了通缉令:追捕一个“国际香料诈骗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