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万象图深处,一片远离尘嚣的幽静竹林间,养由基背靠着一块布满青苔的巨石,脸色依旧带着失血过多的苍白,但那双曾令敌人胆寒的眼眸已经恢复了往昔的锐利。
他断裂的左臂被简单的竹板和布条固定着,仅存的右手则握着一个粗陶烧制的酒碗,碗中是林凡特意带来的、散发着浓郁醇香的烈酒。
酒气在竹叶清香中弥漫,带着几分悲壮后的苍凉。
林凡坐在他对面,同样捧着一碗酒,沉默了片刻,才斟酌着开口:“将军…您最后那惊天动地的一箭…”
养由基抬起右手,用一个简单的手势止住了他的话头。
他仰头将碗中那清澈却灼热的液体一饮而尽,辛辣的滋味如同火焰般划过喉咙,让他不由自主地微微眯起了眼,仿佛不是在饮酒,而是在品味着那一箭射出后,神魂撕裂、生命燃烧所带来的极致痛楚与升华。
“某这一生,弓开不知几万次,箭出不知几万支。”
养由基的声音带着烈酒浸润后的沙哑,目光投向竹林深处摇曳的阴影,陷入了悠远的回忆。
“年少气盛时,为博楚王青睐,曾于百步之外,悬杨树叶为靶,箭箭贯穿叶心,分毫不差。
须臾之间,连发百矢,矢矢中的,由是赢得‘百步穿杨’之虚名,传于列国。
那时,箭于我,是登堂入室的技艺,是扬名立万的阶梯,是证明自身价值的唯一途径。”
他又拿起酒坛,缓缓将自己面前的空碗再次斟满,清冽的酒声在寂静的竹林中格外清晰。
他没有立刻喝,只是凝视着碗中晃动的酒影。
“后来,列国纷争愈演愈烈,某投身军旅,效力于楚王麾下。
箭,便不再是戏耍之物,成了杀敌保国的利器。
沙场之上,射敌酋,射旌旗,射战马…箭离弦,则必有伤亡,必有性命随之消逝。
那时,箭于我,是军人的职责,是守护家国疆土的责任,是冰冷无情的战争工具。”
他顿了顿,嘴角泛起一丝深刻而复杂的苦涩,“然而,箭术愈精,杀孽愈重。
每每夜深人静,独对孤灯之时,某亦曾扪心自问,那些死于某箭下之敌,彼辈家中,是否亦有倚门望归的白发高堂?
是否亦有哭断肝肠的妻儿?他们奔赴战场,是否亦有其不得不战的苦衷与无奈?”
林凡静静地听着,没有出言打扰。
他知道,这位跨越了千年时光的箭圣,此刻正在向他这个后世之人,展露其内心最深处、从不轻易示人的矛盾与挣扎。
这份坦诚,比任何胜利的荣耀都更加珍贵。
“再后来,年岁渐长,阅历渐深,所见所闻,已非局限于战场胜负。
某开始领悟到,箭,不止能夺人性命,亦可挽救生灵。”
养由基的眼神难得地柔和了一瞬,仿佛穿越时空看到了某个遥远的场景。
“曾有一伙凶悍流寇,趁乱劫掠边境村庄,杀人放火,某恰逢其会,于高山之巅,窥得时机,一箭射落匪首手中即将投入茅屋的火把,引发匪众恐慌,再以接连数箭,精准逼退其凶徒,村民得以保全,家园免于焚毁。
那一刻,亲眼目睹那些朴实村民劫后余生、相拥而泣的笑容,某心中所感之快慰与满足,远胜于射杀任何名将、赢得任何虚名。”
他轻轻摩挲着陶碗粗糙冰凉的边缘,语气重新变得低沉而肃穆:
“然而,这些感悟,在登上那星空擂台之前,终究还是局限于个人之‘技’与‘道’。
直至…直至感受到那来自后世,那亿万同胞凝聚的、如同火山喷发般的悲愤与祈愿,毫无保留地涌入箭中,与某之魂意融为一体…
某才真正、彻底地明白,箭,究竟可以是什么!它可以承载何等之重!”
他猛地抬起头,目光如两道实质的闪电,穿透竹林的幽暗,直视林凡的双眼:“
林行者,你可知,当那三十万乃至更多枉死英魂的泣血意志,与某合一,灌注于那最后一箭之时,某感受到的是什么?”
林凡屏住呼吸,仿佛被那目光钉在原地,他缓缓地、郑重地摇了摇头。
“是痛!”
养由基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仿佛源自灵魂战栗的沉痛。
“是家园被铁蹄踏碎、被烈焰焚毁的痛!
是至亲骨肉在眼前被屠戮、求告无门的痛!
是绵延数千年的文明被野蛮践踏、尊严扫地的痛!
是整整一代人,乃至数代人,灵魂深处都无法磨灭、刻入血脉基因深处的、足以令时空凝固的痛!”
他的右手不受控制地微微颤抖,碗中清澈的酒液因此而剧烈荡漾起细密的涟漪。
“那一箭…名为‘射日焚血’…某曾以为,那已是某毕生箭道之巅峰,是赌上性命、燃烧神魂的最终决绝。
可与后来那承载了整部民族痛史、凝聚了亿万人血泪祈愿的一箭相比…
前者,不过是为全个人名节、泄一时愤懑的匹夫之勇罢了。”
他自嘲地笑了笑,那笑容里充满了看透过往的苍凉,他再次仰头,将第二碗烈酒一饮而尽。
“那一箭,不属于某养由基,它属于所有在那场旷世劫难中悲愤逝去的无辜魂灵,属于所有背负着那段沉重历史、艰难前行至今的华夏子孙。
某…不过是一个有幸被选中的载体,一个引动这场灵魂共鸣的引子,一个…代他们发出呐喊的喉舌。”
竹林间陷入了长久的、令人窒息的沉默,只有夜风吹过万千竹叶发出的、如同低语般的沙沙声响。
良久,久到林凡以为养由基不会再开口时,他才缓缓继续,声音里带着一种近乎虚无的、耗尽一切的疲惫:
“箭出之后,某力竭神枯,神魂濒临溃散,意识模糊之际…
于那无尽的黑暗与虚无中,仿佛看到了许多光景碎片…看到了焦土之上,竟有稚嫩的新芽顽强破土;
看到了断壁残垣之间,已有新的、更坚固的屋舍正在建起;
看到了那些失去了一切、痛彻心扉的人们,默默擦干脸上的血与泪,重新挺直了几乎要被压垮的脊梁,目光望向未来…”
他的眼中,有点点晶莹的泪光闪烁,与碗底残余的酒影交相辉映,折射出复杂难言的光芒。
“就在那一刻,某忽然间明白了…那一箭的终极意义,并非仅仅是为了‘复仇’,至少不全是。”
他再次看向林凡,眼神变得异常清澈而深邃,仿佛能洞穿人心,
“它更像是一种…与那段最黑暗、最屈辱历史的庄严告别;
一种让后世子孙永志不忘、刻骨铭心的铭记;
一种向全宇宙所有潜在觊觎者发出的、不容置疑的宣告——这样的深重苦难,这样的民族惨痛,我华夏…绝不容许其再现于这片土地之上!绝不!”
他重重地将手中的陶碗顿在身旁冰凉的石头上,发出一声沉闷而决绝的响声。
“所以,某心中,并无半分后悔。即便因此神魂受损,几近崩散;
即便相伴一生的爱弓就此断裂,再难修复;
即便此生余下的岁月,或再也无法拉开一张弓,射出一支箭…”
养由基的声音斩钉截铁,每一个字都像是从胸腔中挤压而出,带着血的温度。
“能射出那样的一箭,能为我华夏,向历史、向星空,发出那石破天惊的一声呐喊…某,死而无憾!”
林凡看着眼前这位面容憔悴、臂膀残缺,却目光如炬、意志如钢的古老箭圣,胸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混合着崇高敬意与深切酸楚的热流。
他郑重地举起自己面前的酒碗,沉声道:“将军之大义,胸怀之广博,晚辈…谨代后世亿万同胞,敬您!”
养由基看着他,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个真正释然的、带着些许疲惫与欣慰的笑容。
他拿起酒坛,再次将两只粗陶碗斟满,直至酒液微微溢出。
“不必敬我。”他举起自己那碗满满的酒,与林凡的碗沿轻轻一碰,发出清脆的声响。
“真正该敬的,是那些在黑暗岁月中真正逝去的英魂,是那些在绝望深渊里依旧不曾放弃希望、挣扎求存的先辈。
某,只是侥幸,代他们,射出了那凝聚了所有不甘与期盼的一箭而已。”
“来,喝酒!”
“今夜,不谈胜负,不论古今,只为一箭之后…依旧能活下来、并且必须继续走下去的我们。”
两人相视一笑,那笑容里包含了太多无法用言语表达的情感。
他们将碗中那如火般灼热的烈酒,一饮而尽。酒液辛辣刺喉,却仿佛也在这痛饮之中,涤荡着灵魂深处那难以消弭的沉重。
竹林幽静,万象图模拟出的皎洁星辉,透过层层叠叠的竹叶缝隙,温柔地洒在两人身上,也洒在那张陪伴了箭圣一生、如今却已从中断裂的桑木弓上。
弓虽断,纹路依旧清晰,但那份敢于射落历史阴霾、涤荡民族屈辱的惊天意志,却已永恒地烙印在了这片星空之下,永不磨灭。
他断裂的左臂被简单的竹板和布条固定着,仅存的右手则握着一个粗陶烧制的酒碗,碗中是林凡特意带来的、散发着浓郁醇香的烈酒。
酒气在竹叶清香中弥漫,带着几分悲壮后的苍凉。
林凡坐在他对面,同样捧着一碗酒,沉默了片刻,才斟酌着开口:“将军…您最后那惊天动地的一箭…”
养由基抬起右手,用一个简单的手势止住了他的话头。
他仰头将碗中那清澈却灼热的液体一饮而尽,辛辣的滋味如同火焰般划过喉咙,让他不由自主地微微眯起了眼,仿佛不是在饮酒,而是在品味着那一箭射出后,神魂撕裂、生命燃烧所带来的极致痛楚与升华。
“某这一生,弓开不知几万次,箭出不知几万支。”
养由基的声音带着烈酒浸润后的沙哑,目光投向竹林深处摇曳的阴影,陷入了悠远的回忆。
“年少气盛时,为博楚王青睐,曾于百步之外,悬杨树叶为靶,箭箭贯穿叶心,分毫不差。
须臾之间,连发百矢,矢矢中的,由是赢得‘百步穿杨’之虚名,传于列国。
那时,箭于我,是登堂入室的技艺,是扬名立万的阶梯,是证明自身价值的唯一途径。”
他又拿起酒坛,缓缓将自己面前的空碗再次斟满,清冽的酒声在寂静的竹林中格外清晰。
他没有立刻喝,只是凝视着碗中晃动的酒影。
“后来,列国纷争愈演愈烈,某投身军旅,效力于楚王麾下。
箭,便不再是戏耍之物,成了杀敌保国的利器。
沙场之上,射敌酋,射旌旗,射战马…箭离弦,则必有伤亡,必有性命随之消逝。
那时,箭于我,是军人的职责,是守护家国疆土的责任,是冰冷无情的战争工具。”
他顿了顿,嘴角泛起一丝深刻而复杂的苦涩,“然而,箭术愈精,杀孽愈重。
每每夜深人静,独对孤灯之时,某亦曾扪心自问,那些死于某箭下之敌,彼辈家中,是否亦有倚门望归的白发高堂?
是否亦有哭断肝肠的妻儿?他们奔赴战场,是否亦有其不得不战的苦衷与无奈?”
林凡静静地听着,没有出言打扰。
他知道,这位跨越了千年时光的箭圣,此刻正在向他这个后世之人,展露其内心最深处、从不轻易示人的矛盾与挣扎。
这份坦诚,比任何胜利的荣耀都更加珍贵。
“再后来,年岁渐长,阅历渐深,所见所闻,已非局限于战场胜负。
某开始领悟到,箭,不止能夺人性命,亦可挽救生灵。”
养由基的眼神难得地柔和了一瞬,仿佛穿越时空看到了某个遥远的场景。
“曾有一伙凶悍流寇,趁乱劫掠边境村庄,杀人放火,某恰逢其会,于高山之巅,窥得时机,一箭射落匪首手中即将投入茅屋的火把,引发匪众恐慌,再以接连数箭,精准逼退其凶徒,村民得以保全,家园免于焚毁。
那一刻,亲眼目睹那些朴实村民劫后余生、相拥而泣的笑容,某心中所感之快慰与满足,远胜于射杀任何名将、赢得任何虚名。”
他轻轻摩挲着陶碗粗糙冰凉的边缘,语气重新变得低沉而肃穆:
“然而,这些感悟,在登上那星空擂台之前,终究还是局限于个人之‘技’与‘道’。
直至…直至感受到那来自后世,那亿万同胞凝聚的、如同火山喷发般的悲愤与祈愿,毫无保留地涌入箭中,与某之魂意融为一体…
某才真正、彻底地明白,箭,究竟可以是什么!它可以承载何等之重!”
他猛地抬起头,目光如两道实质的闪电,穿透竹林的幽暗,直视林凡的双眼:“
林行者,你可知,当那三十万乃至更多枉死英魂的泣血意志,与某合一,灌注于那最后一箭之时,某感受到的是什么?”
林凡屏住呼吸,仿佛被那目光钉在原地,他缓缓地、郑重地摇了摇头。
“是痛!”
养由基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仿佛源自灵魂战栗的沉痛。
“是家园被铁蹄踏碎、被烈焰焚毁的痛!
是至亲骨肉在眼前被屠戮、求告无门的痛!
是绵延数千年的文明被野蛮践踏、尊严扫地的痛!
是整整一代人,乃至数代人,灵魂深处都无法磨灭、刻入血脉基因深处的、足以令时空凝固的痛!”
他的右手不受控制地微微颤抖,碗中清澈的酒液因此而剧烈荡漾起细密的涟漪。
“那一箭…名为‘射日焚血’…某曾以为,那已是某毕生箭道之巅峰,是赌上性命、燃烧神魂的最终决绝。
可与后来那承载了整部民族痛史、凝聚了亿万人血泪祈愿的一箭相比…
前者,不过是为全个人名节、泄一时愤懑的匹夫之勇罢了。”
他自嘲地笑了笑,那笑容里充满了看透过往的苍凉,他再次仰头,将第二碗烈酒一饮而尽。
“那一箭,不属于某养由基,它属于所有在那场旷世劫难中悲愤逝去的无辜魂灵,属于所有背负着那段沉重历史、艰难前行至今的华夏子孙。
某…不过是一个有幸被选中的载体,一个引动这场灵魂共鸣的引子,一个…代他们发出呐喊的喉舌。”
竹林间陷入了长久的、令人窒息的沉默,只有夜风吹过万千竹叶发出的、如同低语般的沙沙声响。
良久,久到林凡以为养由基不会再开口时,他才缓缓继续,声音里带着一种近乎虚无的、耗尽一切的疲惫:
“箭出之后,某力竭神枯,神魂濒临溃散,意识模糊之际…
于那无尽的黑暗与虚无中,仿佛看到了许多光景碎片…看到了焦土之上,竟有稚嫩的新芽顽强破土;
看到了断壁残垣之间,已有新的、更坚固的屋舍正在建起;
看到了那些失去了一切、痛彻心扉的人们,默默擦干脸上的血与泪,重新挺直了几乎要被压垮的脊梁,目光望向未来…”
他的眼中,有点点晶莹的泪光闪烁,与碗底残余的酒影交相辉映,折射出复杂难言的光芒。
“就在那一刻,某忽然间明白了…那一箭的终极意义,并非仅仅是为了‘复仇’,至少不全是。”
他再次看向林凡,眼神变得异常清澈而深邃,仿佛能洞穿人心,
“它更像是一种…与那段最黑暗、最屈辱历史的庄严告别;
一种让后世子孙永志不忘、刻骨铭心的铭记;
一种向全宇宙所有潜在觊觎者发出的、不容置疑的宣告——这样的深重苦难,这样的民族惨痛,我华夏…绝不容许其再现于这片土地之上!绝不!”
他重重地将手中的陶碗顿在身旁冰凉的石头上,发出一声沉闷而决绝的响声。
“所以,某心中,并无半分后悔。即便因此神魂受损,几近崩散;
即便相伴一生的爱弓就此断裂,再难修复;
即便此生余下的岁月,或再也无法拉开一张弓,射出一支箭…”
养由基的声音斩钉截铁,每一个字都像是从胸腔中挤压而出,带着血的温度。
“能射出那样的一箭,能为我华夏,向历史、向星空,发出那石破天惊的一声呐喊…某,死而无憾!”
林凡看着眼前这位面容憔悴、臂膀残缺,却目光如炬、意志如钢的古老箭圣,胸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混合着崇高敬意与深切酸楚的热流。
他郑重地举起自己面前的酒碗,沉声道:“将军之大义,胸怀之广博,晚辈…谨代后世亿万同胞,敬您!”
养由基看着他,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个真正释然的、带着些许疲惫与欣慰的笑容。
他拿起酒坛,再次将两只粗陶碗斟满,直至酒液微微溢出。
“不必敬我。”他举起自己那碗满满的酒,与林凡的碗沿轻轻一碰,发出清脆的声响。
“真正该敬的,是那些在黑暗岁月中真正逝去的英魂,是那些在绝望深渊里依旧不曾放弃希望、挣扎求存的先辈。
某,只是侥幸,代他们,射出了那凝聚了所有不甘与期盼的一箭而已。”
“来,喝酒!”
“今夜,不谈胜负,不论古今,只为一箭之后…依旧能活下来、并且必须继续走下去的我们。”
两人相视一笑,那笑容里包含了太多无法用言语表达的情感。
他们将碗中那如火般灼热的烈酒,一饮而尽。酒液辛辣刺喉,却仿佛也在这痛饮之中,涤荡着灵魂深处那难以消弭的沉重。
竹林幽静,万象图模拟出的皎洁星辉,透过层层叠叠的竹叶缝隙,温柔地洒在两人身上,也洒在那张陪伴了箭圣一生、如今却已从中断裂的桑木弓上。
弓虽断,纹路依旧清晰,但那份敢于射落历史阴霾、涤荡民族屈辱的惊天意志,却已永恒地烙印在了这片星空之下,永不磨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