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哥那通如同附骨之疽的威胁电话,让张建设在接下来的夜班中如同惊弓之鸟。他握着方向盘的手时常被冷汗浸湿,每一次后视镜里出现可疑的车灯,每一个路边看似无所事事的黑影,都会让他心脏骤紧。这种精神上的持续凌迟,比身体的疲惫更加消耗人。
而当他拖着这具被恐惧和疲惫掏空的身躯回到家中,需要面对的,是另一重更加具体、也更加无望的阴影——李桂兰的病。
那场暴力惊吓和头部创伤,像最后一阵狂风,彻底吹熄了李桂兰生命烛台上本就摇曳不定的火苗。虽然不再失语,听觉也恢复了一些,但她整个人的精气神仿佛被抽走了,终日恹恹地躺在床上,或是蜷在墙角那把吱呀作响的旧藤椅里。她的咳嗽并没有随着额头上伤疤的愈合而好转,反而变得更加频繁、深入,常常在夜深人静时爆发,那声音不再是清脆的,而是带着一种从肺叶深处拉扯出来的、令人心惊的沉闷和粘稠感,仿佛有什么东西正在那具枯瘦的身体里缓慢地碎裂、腐烂。
家里的中药味从未散去,反而因为加入了更多奇怪的偏方草药而变得愈发复杂刺鼻。窗台上晾晒着一些连郎中都说不清名字的干枯草根,灶台上永远煨着黑乎乎的药罐,散发出的气味混合着屋内固有的霉味,形成一种象征着疾病与贫穷的、令人绝望的气息。
张建设用开夜车挣来的、省下的钱,带李桂兰去区医院复查过几次。医生看着新拍的胸片,眉头越皱越紧,最后放下片子,看着眼前这个一脸憔悴、衣着寒酸的男人,语气带着一种见惯不怪的沉重:
“同志,你爱人的情况……不太乐观啊。”医生用圆珠笔点着胸片上一处模糊的阴影,“肺结核病灶有明显扩大,而且你看这里,边缘不清,形态也不好……长期营养不良,心情抑郁,再加上上次的外伤和惊吓,身体抵抗力已经完全垮了。”
医生顿了顿,抬眼看了看张建设瞬间煞白的脸,声音压低了些,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同情,但更多的是职业性的冷静和提醒:
“我们这边,常规的抗结核药效果已经不大了。我怀疑……有转向耐多药结核的可能。”
“耐多药……结核?”张建设茫然地重复着这个陌生的名词,心脏却象是被一只冰冷的手攥住。
“嗯。”医生点了点头,“就是说,普通的、便宜的一线药物可能已经没用了。需要上二线药,甚至更贵的进口药。治疗周期会非常长,至少一年半到两年,而且……”他停顿了一下,目光扫过张建设那洗得发白、袖口磨损的工装,“费用,会是之前的十倍,甚至几十倍。并且,副作用也会大很多。”
几十倍的费用?一年半到两年?张建设感觉一阵天旋地转,几乎要站立不稳。八千块的高利贷已经像泰山压顶,现在又来了一个需要“几十倍”费用的、闻所未闻的“耐多药结核”?这已经不是雪上加霜,这是直接将他,将这个家,推入了万劫不复的深渊!
他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扶着墙壁、拿着那张轻飘飘却重逾千斤的诊断书和新的药方走出诊室的。外面的阳光晃得他睁不开眼,世界在他眼前扭曲、变形。他摸遍全身口袋,凑出所有的零钱,连这个月准备交给龙哥的那点“利息”都垫上了,才勉强抓回了第一疗程的、价格惊人的二线药物。
回到家,他看着李桂兰服下那昂贵的药片后,因为强烈的胃肠道反应而趴在床边剧烈干呕、瘦削的肩膀不住颤抖的样子,感觉自己的心也跟着被撕碎了。
疾病的阴影,从未如此具体而狰狞。它不再仅仅是咳嗽和虚弱,而是一个名为“耐多药结核”的、张着血盆大口的怪物,需要他用无法想象的天文数字去喂养,并且遥遥无期。这阴影,与龙哥那根无形的绞索交织在一起,彻底封堵了这个家庭所有可能的出口。
希望,在这个昏暗、充斥着药味和绝望的房间里,如同风中残烛,微弱得只剩下最后一点即将熄灭的光斑。张建设坐在门槛上,望着屋里蜷缩的妻子和墙上那片无法清洗干净的红漆污痕,第一次清晰地感觉到,那名为“未来”的东西,正在他眼前,一寸一寸地,彻底崩塌,化为齑粉。这疾病的阴影,比龙哥的威胁更加沉重,因为它源自生命本身的、无可挽回的枯萎,预示着一种即使还清债务,也可能无法摆脱的、漫长的、吞噬一切的黑暗。
李桂兰“耐多药结核”的诊断,像最后一块巨石,轰然砸在张建设早已不堪重负的脊梁上。那昂贵的二线药物,仅仅一个疗程就几乎掏空了他夜班出租车攒下的所有微薄积蓄,而医生口中“几十倍费用”、“漫长周期”的预言,更象是一个无底的、黑暗的深渊,在他眼前张开巨口。
八千块的高利贷尚未解决,如今又添上这仿佛永远填不满的医药窟窿。绝望,不再是模糊的情绪,而是化作了妻子日益频繁的、撕心裂肺的咳嗽声,化作了那满屋挥之不去的、象征着贫穷与死亡的药味,化作了女儿看着他时,那与年龄不符的、深藏在眼底的忧虑。
就在他被这双重巨压碾得几乎喘不过气,感觉每一口呼吸都带着铁锈般的血腥味时,斌哥的“邀约”,再次以一种更具体、更不容拒绝的方式,摆在了他的面前。
这次不是在喧闹的大排档,而是在一个更为隐蔽的、位于老旧居民区深处、连招牌都没有的私人茶馆包间里。包间装修俗艳,空气中弥漫着劣质檀香和雪茄的混合气味,厚重的窗帘拉着,隔绝了外面的一切光线。只有一盏昏黄的壁灯,照亮着沙发上斌哥那张带着笑意的、却让人心底发寒的脸,以及他旁边两个沉默而立、眼神犀利的马仔。
“建设,坐。”斌哥显得很随意,指了指对面的沙发,亲手给他倒了一杯色泽浑浊的“好茶”。“听说……弟妹的病,又重了?”他开门见山,语气里带着一种仿佛能洞察一切的“关切”。
张建设身体一僵,没有碰那杯茶,只是沉默地点了点头。他知道,自己在对方面前,几乎没有任何秘密可言。
“唉,这年头,病不起啊。”斌哥感慨了一句,象是推心置腹,“尤其是那种烧钱的病,就是个无底洞。光靠你开夜车那点辛苦钱,怕是连药渣都凑不齐。”
他观察着张建设灰败的脸色,话锋一转,回到了正题:“上次跟你提的那趟‘长途’,机会还在。老板很看重你这人‘稳当’、‘嘴严’。这次路线、接头人都安排得更妥帖了。”
他身体微微前倾,压低声音,但每个字都清晰无比:“还是那批‘五金零件’,从边境运到北春。路是远了点,可能……也得绕开些不必要的‘检查站’。”他轻描淡写地略过了最大的风险,随即抛出了那个足以让任何陷入绝境的人心跳加速的数字:
“报酬,我再给你加码——五千块。一趟,现结。”
五千!这个数字像一道强烈的闪电,在张建设黑暗的世界里炸开。它几乎相当于那笔高利贷的一大半!足以支付桂兰好几个疗程的昂贵药物,能让这个家在深渊边缘获得一丝宝贵的喘息之机!
他的呼吸瞬间变得粗重,心脏狂跳起来,血液冲上头顶,让他感到一阵眩晕。巨大的诱惑像一只无形的手,死死扼住了他的喉咙和理智。
斌哥很满意他的反应,继续加码,语气带着一种蛊惑人心的力量:“想想吧,建设。跑这一趟,你老婆就能用上最好的药,你闺女也不用再担惊受怕。龙哥那边,也能先堵上一大块窟窿。风头紧,就干这一票,拿到钱就收手,足够你们家缓过这口气了。”
旁边一个马仔适时地插话,语气带着怂恿和一丝不易察觉的威胁:“张哥,斌哥和老板这么照顾你,机会难得!这世道,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老老实实开一辈子破车,能挣出个啥?”
另一个也附和道:“就是!不就是开趟车吗?路线都安排好了,有人接应,稳当得很!比你在零工市场被人当狗耍强多了!”
张建设死死地低着头,双手在膝盖上攥成拳头,指甲深深掐进肉里。他当然知道这不是“开趟车”那么简单。绕开检查站的“五金零件”?那很可能就是枪支、毒品或者其他足以让他掉脑袋的违禁品!一旦被抓,不仅仅是坐牢,很可能……
可是,不干呢?桂兰那压抑不住的、仿佛要将肺都咳出来的声音在他耳边回响;女儿那篇作文里“爸爸是为了我们这个家,才变得这么辛苦”的字句在他眼前晃动;龙哥那阴冷的“提醒”和期限如同达摩克利斯之剑悬在头顶;还有那天文数字般的医药费……
一边是显而易见的、万劫不复的犯罪深渊;一边是家人眼前迫在眉睫的生存危机和病痛折磨。
他感觉自己被撕成了两半。一半在疯狂地叫嚣着接受,为了钱,为了活下去,哪怕堕入地狱;另一半则在绝望地挣扎,保留着作为一个“人”、一个“劳模”最后的底线和对法律的恐惧。
斌哥不再催促,只是慢悠悠地品着茶,那双精明的眼睛,像打量落入陷阱的猎物般,欣赏着张建设脸上每一个痛苦挣扎的细微表情。他知道,对于眼前这个被逼到绝路的男人来说,这“好工作”的诱惑,几乎是无法抗拒的。他只是在等待,等待那根名为“道德”和“恐惧”的弦,被现实的重压彻底崩断。
而当他拖着这具被恐惧和疲惫掏空的身躯回到家中,需要面对的,是另一重更加具体、也更加无望的阴影——李桂兰的病。
那场暴力惊吓和头部创伤,像最后一阵狂风,彻底吹熄了李桂兰生命烛台上本就摇曳不定的火苗。虽然不再失语,听觉也恢复了一些,但她整个人的精气神仿佛被抽走了,终日恹恹地躺在床上,或是蜷在墙角那把吱呀作响的旧藤椅里。她的咳嗽并没有随着额头上伤疤的愈合而好转,反而变得更加频繁、深入,常常在夜深人静时爆发,那声音不再是清脆的,而是带着一种从肺叶深处拉扯出来的、令人心惊的沉闷和粘稠感,仿佛有什么东西正在那具枯瘦的身体里缓慢地碎裂、腐烂。
家里的中药味从未散去,反而因为加入了更多奇怪的偏方草药而变得愈发复杂刺鼻。窗台上晾晒着一些连郎中都说不清名字的干枯草根,灶台上永远煨着黑乎乎的药罐,散发出的气味混合着屋内固有的霉味,形成一种象征着疾病与贫穷的、令人绝望的气息。
张建设用开夜车挣来的、省下的钱,带李桂兰去区医院复查过几次。医生看着新拍的胸片,眉头越皱越紧,最后放下片子,看着眼前这个一脸憔悴、衣着寒酸的男人,语气带着一种见惯不怪的沉重:
“同志,你爱人的情况……不太乐观啊。”医生用圆珠笔点着胸片上一处模糊的阴影,“肺结核病灶有明显扩大,而且你看这里,边缘不清,形态也不好……长期营养不良,心情抑郁,再加上上次的外伤和惊吓,身体抵抗力已经完全垮了。”
医生顿了顿,抬眼看了看张建设瞬间煞白的脸,声音压低了些,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同情,但更多的是职业性的冷静和提醒:
“我们这边,常规的抗结核药效果已经不大了。我怀疑……有转向耐多药结核的可能。”
“耐多药……结核?”张建设茫然地重复着这个陌生的名词,心脏却象是被一只冰冷的手攥住。
“嗯。”医生点了点头,“就是说,普通的、便宜的一线药物可能已经没用了。需要上二线药,甚至更贵的进口药。治疗周期会非常长,至少一年半到两年,而且……”他停顿了一下,目光扫过张建设那洗得发白、袖口磨损的工装,“费用,会是之前的十倍,甚至几十倍。并且,副作用也会大很多。”
几十倍的费用?一年半到两年?张建设感觉一阵天旋地转,几乎要站立不稳。八千块的高利贷已经像泰山压顶,现在又来了一个需要“几十倍”费用的、闻所未闻的“耐多药结核”?这已经不是雪上加霜,这是直接将他,将这个家,推入了万劫不复的深渊!
他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扶着墙壁、拿着那张轻飘飘却重逾千斤的诊断书和新的药方走出诊室的。外面的阳光晃得他睁不开眼,世界在他眼前扭曲、变形。他摸遍全身口袋,凑出所有的零钱,连这个月准备交给龙哥的那点“利息”都垫上了,才勉强抓回了第一疗程的、价格惊人的二线药物。
回到家,他看着李桂兰服下那昂贵的药片后,因为强烈的胃肠道反应而趴在床边剧烈干呕、瘦削的肩膀不住颤抖的样子,感觉自己的心也跟着被撕碎了。
疾病的阴影,从未如此具体而狰狞。它不再仅仅是咳嗽和虚弱,而是一个名为“耐多药结核”的、张着血盆大口的怪物,需要他用无法想象的天文数字去喂养,并且遥遥无期。这阴影,与龙哥那根无形的绞索交织在一起,彻底封堵了这个家庭所有可能的出口。
希望,在这个昏暗、充斥着药味和绝望的房间里,如同风中残烛,微弱得只剩下最后一点即将熄灭的光斑。张建设坐在门槛上,望着屋里蜷缩的妻子和墙上那片无法清洗干净的红漆污痕,第一次清晰地感觉到,那名为“未来”的东西,正在他眼前,一寸一寸地,彻底崩塌,化为齑粉。这疾病的阴影,比龙哥的威胁更加沉重,因为它源自生命本身的、无可挽回的枯萎,预示着一种即使还清债务,也可能无法摆脱的、漫长的、吞噬一切的黑暗。
李桂兰“耐多药结核”的诊断,像最后一块巨石,轰然砸在张建设早已不堪重负的脊梁上。那昂贵的二线药物,仅仅一个疗程就几乎掏空了他夜班出租车攒下的所有微薄积蓄,而医生口中“几十倍费用”、“漫长周期”的预言,更象是一个无底的、黑暗的深渊,在他眼前张开巨口。
八千块的高利贷尚未解决,如今又添上这仿佛永远填不满的医药窟窿。绝望,不再是模糊的情绪,而是化作了妻子日益频繁的、撕心裂肺的咳嗽声,化作了那满屋挥之不去的、象征着贫穷与死亡的药味,化作了女儿看着他时,那与年龄不符的、深藏在眼底的忧虑。
就在他被这双重巨压碾得几乎喘不过气,感觉每一口呼吸都带着铁锈般的血腥味时,斌哥的“邀约”,再次以一种更具体、更不容拒绝的方式,摆在了他的面前。
这次不是在喧闹的大排档,而是在一个更为隐蔽的、位于老旧居民区深处、连招牌都没有的私人茶馆包间里。包间装修俗艳,空气中弥漫着劣质檀香和雪茄的混合气味,厚重的窗帘拉着,隔绝了外面的一切光线。只有一盏昏黄的壁灯,照亮着沙发上斌哥那张带着笑意的、却让人心底发寒的脸,以及他旁边两个沉默而立、眼神犀利的马仔。
“建设,坐。”斌哥显得很随意,指了指对面的沙发,亲手给他倒了一杯色泽浑浊的“好茶”。“听说……弟妹的病,又重了?”他开门见山,语气里带着一种仿佛能洞察一切的“关切”。
张建设身体一僵,没有碰那杯茶,只是沉默地点了点头。他知道,自己在对方面前,几乎没有任何秘密可言。
“唉,这年头,病不起啊。”斌哥感慨了一句,象是推心置腹,“尤其是那种烧钱的病,就是个无底洞。光靠你开夜车那点辛苦钱,怕是连药渣都凑不齐。”
他观察着张建设灰败的脸色,话锋一转,回到了正题:“上次跟你提的那趟‘长途’,机会还在。老板很看重你这人‘稳当’、‘嘴严’。这次路线、接头人都安排得更妥帖了。”
他身体微微前倾,压低声音,但每个字都清晰无比:“还是那批‘五金零件’,从边境运到北春。路是远了点,可能……也得绕开些不必要的‘检查站’。”他轻描淡写地略过了最大的风险,随即抛出了那个足以让任何陷入绝境的人心跳加速的数字:
“报酬,我再给你加码——五千块。一趟,现结。”
五千!这个数字像一道强烈的闪电,在张建设黑暗的世界里炸开。它几乎相当于那笔高利贷的一大半!足以支付桂兰好几个疗程的昂贵药物,能让这个家在深渊边缘获得一丝宝贵的喘息之机!
他的呼吸瞬间变得粗重,心脏狂跳起来,血液冲上头顶,让他感到一阵眩晕。巨大的诱惑像一只无形的手,死死扼住了他的喉咙和理智。
斌哥很满意他的反应,继续加码,语气带着一种蛊惑人心的力量:“想想吧,建设。跑这一趟,你老婆就能用上最好的药,你闺女也不用再担惊受怕。龙哥那边,也能先堵上一大块窟窿。风头紧,就干这一票,拿到钱就收手,足够你们家缓过这口气了。”
旁边一个马仔适时地插话,语气带着怂恿和一丝不易察觉的威胁:“张哥,斌哥和老板这么照顾你,机会难得!这世道,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老老实实开一辈子破车,能挣出个啥?”
另一个也附和道:“就是!不就是开趟车吗?路线都安排好了,有人接应,稳当得很!比你在零工市场被人当狗耍强多了!”
张建设死死地低着头,双手在膝盖上攥成拳头,指甲深深掐进肉里。他当然知道这不是“开趟车”那么简单。绕开检查站的“五金零件”?那很可能就是枪支、毒品或者其他足以让他掉脑袋的违禁品!一旦被抓,不仅仅是坐牢,很可能……
可是,不干呢?桂兰那压抑不住的、仿佛要将肺都咳出来的声音在他耳边回响;女儿那篇作文里“爸爸是为了我们这个家,才变得这么辛苦”的字句在他眼前晃动;龙哥那阴冷的“提醒”和期限如同达摩克利斯之剑悬在头顶;还有那天文数字般的医药费……
一边是显而易见的、万劫不复的犯罪深渊;一边是家人眼前迫在眉睫的生存危机和病痛折磨。
他感觉自己被撕成了两半。一半在疯狂地叫嚣着接受,为了钱,为了活下去,哪怕堕入地狱;另一半则在绝望地挣扎,保留着作为一个“人”、一个“劳模”最后的底线和对法律的恐惧。
斌哥不再催促,只是慢悠悠地品着茶,那双精明的眼睛,像打量落入陷阱的猎物般,欣赏着张建设脸上每一个痛苦挣扎的细微表情。他知道,对于眼前这个被逼到绝路的男人来说,这“好工作”的诱惑,几乎是无法抗拒的。他只是在等待,等待那根名为“道德”和“恐惧”的弦,被现实的重压彻底崩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