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吧!”刘嫣松了一口气。
贾瑜则是一脸苦逼的,背着一个大箱子走了出来。
箱子里面,都是奏疏。
足足几百份,如果不是因为有过人的力量,贾瑜估计自己都拎不动。
出了皇宫,贾瑜直接来到了半遮面。
找个安静的雅间,把奏疏哗啦啦全都倒了出来。
“干嘛呢这是?”赵盼儿跟着走进来问道。
贾瑜道:“把房间里蜡烛给我多燃一些,我要批奏疏了!”
“啥玩意?”赵盼儿一愣:批改奏疏?
嘶嘶嘶……
在我们家批奏疏?
“别愣着了!”
“哎哎哎……”赵盼儿亲自点燃了一些蜡烛。
贾瑜也不闲着。
答应太后的事情,必须要做好。
拿出第一份奏疏:臣京兆尹孙文成,恭问陛下、太后圣安。
草!
贾瑜的额头一黑:你麻痹的,这都是什么效率。
亲自上了一个奏疏,就是为了问太后和皇帝:你好吗?
醉了!
贾瑜拿起笔,在上面批了两个字:朕安!
嗯……这两个字……有点辣眼睛。
“来来来……我的字太丑了,你来!”贾瑜把红色的毛笔直接塞进了赵盼儿的手里:“我来说,你来写!” “第二本!”
赵盼儿直接麻了:我一个乐籍出身的罪女,何德何能,在这里批改满朝文武大臣的奏疏。
她的心里,有一些悸动。
又有一丝的酸爽。
来就来,我怕什么?
赵盼儿拿出第二本奏疏,道:“湖广总督上书,说是武昌下雨了!”
此时此刻,贾瑜已经躺在了摇摇椅上:“没了?”
“没了!”赵盼儿苦笑:大臣真会玩,下雨了还专门上书?
“是不是……有水灾?”贾瑜问了一句。
但是旋即就否认了:这特么都冬天,有个吉吉的水灾?
“没说!”赵盼儿道:“怎么批复?”
贾瑜道:“就说,皇帝知道了!”
“嗯!”赵盼儿提起朱笔,在上面写了四个字:朕知道了!
第三本,赵盼儿打开,道:“两广巡抚安济民说,有一种水果叫做【番酸】,是从国外引进两广之地的,非常好 吃,要给皇帝和太后送点过来!”
躺在椅子上的贾瑜亲切的摸了摸自己的脸蛋:“番酸?”
“番酸是个什么东西,我怎么没听说过?”
“你见过么?”
贾瑜看向了赵盼儿。
赵盼儿道:“我没见过,但是我听说过,说是一种跟巴掌大小差不多的水果,圆菱形,初始是青色的,成熟之后就 会变成黄色,散发出芳香味,里面有一个木质的核!”
“据说,香气扑鼻,三里可闻!”
贾瑜咕嘟一声,咽了一口唾沫:“居然有这么高级的水果?”
“行……让他送点过来,给太后和皇帝尝尝!”
其实,是贾瑜自己想尝尝。
“好嘞!”赵盼儿道:“其实【本草纲目】里面也说过,这芒果子形如灯笼,色如赭黄,大如葱头,嫩时有味,熟时 尤佳。”
“等会!”贾瑜皱了皱眉头:“你说什么 …….果子?”
“对呀!”赵盼儿道:“传说这番酸,也叫芒果子!”
“不要让他送了!”贾瑜摆摆手。
吃个芒果,还劳民伤财?
去你麻痹!
“下面一本!”
“哎!”赵盼儿打开第四本奏疏,道:“甘凉巡抚,大将军李靖奏报,说是西北匈奴,有向原来鞑靼驻地渗透的风 险,如今已经有不少匈奴牧民前往鞑靼草原了,让朝廷注意防范!”
“嗯……”说到这里,赵盼儿忽然愣了一下,道:“这个奏疏有点不一样!”
贾瑜道:“什么不一样!”
赵盼儿道:“内阁已经给了批复,内阁批复道,让李靖注意边事,随时观察匈奴的动静,冬天来临了,要防止匈奴 大举南下的风险,另外关于渗透到鞑靼这边,表示朝廷已经知道了,会提前做出处理措施!”
贾瑜一骨碌从躺椅上面翻身下来,然后将后面的奏疏陆续打开。
尼玛……
他发现一个规律,凡事扯淡的、问安的、报天气的、送芒果的这一类垃圾奏疏,内阁屌都不屌,甚至都懒得在上面 批复。
而一些重要的军政方面的奏疏,内阁都已经给出了相应的意见。
也就是说,内阁的意见,需要皇帝同意或者不同意。
作为帝国的最高执政者,最后来个一锤定音的决断和决策就行了。
换句话说,皇帝只需要在内阁的批复后面,写个【准】,或者【不准】,或者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这就行了。
看了一眼,整个案牍上,数百个文件,其中有一半都是垃圾奏疏。
就是那种问安、报天气和送芒果一类的东西。
贾瑜把这些直接拿出来,然后奏疏就瘦身了。
接下来,只需要批阅这些和政务有关的即可。
“不用批了……”贾瑜灵机一动,忽然冒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 ·………
后世的时候,他工作时候经常用一个管理办法,就是:列清单。
那么……这奏疏也可以列清单啊, 一旦把清单列好,以后的工作就会简单多了。
“有宣旨没有,给我那个大的来!”
“哎……”
赵盼儿出去寻找宣旨了。
不一会儿,就拿了厚厚一沓进来。
贾瑜拿出最小号的毛笔,在上面画了个表格。
第一格:奏疏来源地。
第二格:上奏人。
第三格:奏报内容简写
第四个:内阁拟定办法!
然后再最前面,添加了一个编号。
“能看懂么?”贾瑜指着表格,问赵盼儿。
赵盼儿摇摇头:“不太懂!”
“好!”贾瑜道:“来,你来把李靖的这个奏疏按照我的表格写下来,来,第一格子里面,写上甘凉四边、第二格写 上李靖、第三格写上内容,第四个格子,写出来内阁的意见!”
花了将近七八分钟,赵盼儿写完。
贾瑜看了一眼,从左侧开始读:甘凉四边李靖奏疏:说匈奴正在往鞑靼故地渗透,提醒朝廷注意。内阁回复:提醒 李靖注意匈奴南下风险,朝廷自会安排人来应对北方渗透。
十秒钟不到就读完了。
那么.…….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
快!
谁快?
太后快!
找人将所有的奏疏的内容,按照表格罗列出来,然后太后就不用翻奏疏了。
贾瑜则是一脸苦逼的,背着一个大箱子走了出来。
箱子里面,都是奏疏。
足足几百份,如果不是因为有过人的力量,贾瑜估计自己都拎不动。
出了皇宫,贾瑜直接来到了半遮面。
找个安静的雅间,把奏疏哗啦啦全都倒了出来。
“干嘛呢这是?”赵盼儿跟着走进来问道。
贾瑜道:“把房间里蜡烛给我多燃一些,我要批奏疏了!”
“啥玩意?”赵盼儿一愣:批改奏疏?
嘶嘶嘶……
在我们家批奏疏?
“别愣着了!”
“哎哎哎……”赵盼儿亲自点燃了一些蜡烛。
贾瑜也不闲着。
答应太后的事情,必须要做好。
拿出第一份奏疏:臣京兆尹孙文成,恭问陛下、太后圣安。
草!
贾瑜的额头一黑:你麻痹的,这都是什么效率。
亲自上了一个奏疏,就是为了问太后和皇帝:你好吗?
醉了!
贾瑜拿起笔,在上面批了两个字:朕安!
嗯……这两个字……有点辣眼睛。
“来来来……我的字太丑了,你来!”贾瑜把红色的毛笔直接塞进了赵盼儿的手里:“我来说,你来写!” “第二本!”
赵盼儿直接麻了:我一个乐籍出身的罪女,何德何能,在这里批改满朝文武大臣的奏疏。
她的心里,有一些悸动。
又有一丝的酸爽。
来就来,我怕什么?
赵盼儿拿出第二本奏疏,道:“湖广总督上书,说是武昌下雨了!”
此时此刻,贾瑜已经躺在了摇摇椅上:“没了?”
“没了!”赵盼儿苦笑:大臣真会玩,下雨了还专门上书?
“是不是……有水灾?”贾瑜问了一句。
但是旋即就否认了:这特么都冬天,有个吉吉的水灾?
“没说!”赵盼儿道:“怎么批复?”
贾瑜道:“就说,皇帝知道了!”
“嗯!”赵盼儿提起朱笔,在上面写了四个字:朕知道了!
第三本,赵盼儿打开,道:“两广巡抚安济民说,有一种水果叫做【番酸】,是从国外引进两广之地的,非常好 吃,要给皇帝和太后送点过来!”
躺在椅子上的贾瑜亲切的摸了摸自己的脸蛋:“番酸?”
“番酸是个什么东西,我怎么没听说过?”
“你见过么?”
贾瑜看向了赵盼儿。
赵盼儿道:“我没见过,但是我听说过,说是一种跟巴掌大小差不多的水果,圆菱形,初始是青色的,成熟之后就 会变成黄色,散发出芳香味,里面有一个木质的核!”
“据说,香气扑鼻,三里可闻!”
贾瑜咕嘟一声,咽了一口唾沫:“居然有这么高级的水果?”
“行……让他送点过来,给太后和皇帝尝尝!”
其实,是贾瑜自己想尝尝。
“好嘞!”赵盼儿道:“其实【本草纲目】里面也说过,这芒果子形如灯笼,色如赭黄,大如葱头,嫩时有味,熟时 尤佳。”
“等会!”贾瑜皱了皱眉头:“你说什么 …….果子?”
“对呀!”赵盼儿道:“传说这番酸,也叫芒果子!”
“不要让他送了!”贾瑜摆摆手。
吃个芒果,还劳民伤财?
去你麻痹!
“下面一本!”
“哎!”赵盼儿打开第四本奏疏,道:“甘凉巡抚,大将军李靖奏报,说是西北匈奴,有向原来鞑靼驻地渗透的风 险,如今已经有不少匈奴牧民前往鞑靼草原了,让朝廷注意防范!”
“嗯……”说到这里,赵盼儿忽然愣了一下,道:“这个奏疏有点不一样!”
贾瑜道:“什么不一样!”
赵盼儿道:“内阁已经给了批复,内阁批复道,让李靖注意边事,随时观察匈奴的动静,冬天来临了,要防止匈奴 大举南下的风险,另外关于渗透到鞑靼这边,表示朝廷已经知道了,会提前做出处理措施!”
贾瑜一骨碌从躺椅上面翻身下来,然后将后面的奏疏陆续打开。
尼玛……
他发现一个规律,凡事扯淡的、问安的、报天气的、送芒果的这一类垃圾奏疏,内阁屌都不屌,甚至都懒得在上面 批复。
而一些重要的军政方面的奏疏,内阁都已经给出了相应的意见。
也就是说,内阁的意见,需要皇帝同意或者不同意。
作为帝国的最高执政者,最后来个一锤定音的决断和决策就行了。
换句话说,皇帝只需要在内阁的批复后面,写个【准】,或者【不准】,或者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这就行了。
看了一眼,整个案牍上,数百个文件,其中有一半都是垃圾奏疏。
就是那种问安、报天气和送芒果一类的东西。
贾瑜把这些直接拿出来,然后奏疏就瘦身了。
接下来,只需要批阅这些和政务有关的即可。
“不用批了……”贾瑜灵机一动,忽然冒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 ·………
后世的时候,他工作时候经常用一个管理办法,就是:列清单。
那么……这奏疏也可以列清单啊, 一旦把清单列好,以后的工作就会简单多了。
“有宣旨没有,给我那个大的来!”
“哎……”
赵盼儿出去寻找宣旨了。
不一会儿,就拿了厚厚一沓进来。
贾瑜拿出最小号的毛笔,在上面画了个表格。
第一格:奏疏来源地。
第二格:上奏人。
第三格:奏报内容简写
第四个:内阁拟定办法!
然后再最前面,添加了一个编号。
“能看懂么?”贾瑜指着表格,问赵盼儿。
赵盼儿摇摇头:“不太懂!”
“好!”贾瑜道:“来,你来把李靖的这个奏疏按照我的表格写下来,来,第一格子里面,写上甘凉四边、第二格写 上李靖、第三格写上内容,第四个格子,写出来内阁的意见!”
花了将近七八分钟,赵盼儿写完。
贾瑜看了一眼,从左侧开始读:甘凉四边李靖奏疏:说匈奴正在往鞑靼故地渗透,提醒朝廷注意。内阁回复:提醒 李靖注意匈奴南下风险,朝廷自会安排人来应对北方渗透。
十秒钟不到就读完了。
那么.…….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
快!
谁快?
太后快!
找人将所有的奏疏的内容,按照表格罗列出来,然后太后就不用翻奏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