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鸽子市卖菜,含泪血赚-《1952,我带全家搬入南锣鼓巷》

  票贩子气得牙痒痒,本着和气生财才没动手。

  最终,赵大宝买了一些“经济”烟的烟票,还奢侈地买了几张稍好点的“乙级”烟票—‘都重生了,不得对自己好点?以后‘中华’必须安排上!’ 酒票也买了些,以后师傅和老爹的酒他包了。

  要不是还得买别的,他真想把这票贩子包圆了。

  同时也在内心吐槽:‘混得真惨!重生回来这些天了,身上现金还没破百。虽然家有万贯,但带毛的不算。空间的那些珠宝古董啥的不算,还是现金为王啊!还得努力赚钱,不然太给重生者丢脸了,不然读者得骂街,同行得笑话!’

  买完票,他看到有卖肉的,赶紧买了几斤——不然爹娘肯定舍不得。又买了些质量好的棒子面,没掺玉米芯的那种,免得他不在家,爹娘连细粮都舍不得吃。

  逛着逛着,竟然看到有卖鸡蛋的!

  这可是好东西!

  家里有病号还有三个小的,必须补充营养!立马拿下!

  刚买完鸡蛋,一扭头,发现还有个老太太蹲在那儿卖鸡!

  三只鸡,两只老母鸡,一只大公鸡,旁边围了几个人问价,都嫌贵没下手。

  “大娘,这鸡怎么卖?”赵大宝挤过去小声问。

  “小哥,这都是下蛋的老母鸡和养了好几年的公鸡…家里实在揭不开锅了,不然舍不得卖…”老太太诉苦。

  “您直接说价,合适我就要,不合适您再问问别人。”赵大宝很干脆。

  “一只五块…你要有粮食,我能便宜点…”

  真不便宜!难怪没人买。

  但确实是好鸡。

  赵大宝心一横:“粮食我没有。两只老母鸡我不还价,公鸡最多两块。行就成交,不行我走人。”

  老太太看着周围光看不买的人,一咬牙:“行!”

  交易完成,赵大宝把鸡塞进自己的破麻袋,把老太太装鸡的旧布袋还给她,转身就走。看热闹的人也散了。

  那老太太准备提着旧布袋刚要离开,感觉袋底沉甸甸的,打开一看,里面竟然有小半袋棒子面,约莫两斤的样子。

  她再抬头找赵大宝,早没影了。

  老太太对着他消失的方向连连念叨:“好人…好人一定平安…”

  赵大宝也不是好人心泛滥,刚刚老太太说了要是有粮食可以便宜点,可以看出这人是确实需要粮食,要不然那么多人围着死咬着价格不放。

  ‘唉,在自己有限的能力内,能帮一点是一点吧…这年头,都不容易。’

  这一通买买买,身上的钱肉眼可见地缩水,去林场没点钱傍身可不行。

  正发愁呢,正好看见几个穿着体面、像遗老遗少模样的人,围在一个卖蛐蛐罐的摊前评头论足。

  ‘冤大头…啊不,贵客这不就来了!’

  他凑过去看了一会儿,然后硬挤进人群。

  那几个遗老遗少见挤进来个半大小子,觉得有趣:“呦,小哥,也对这玩意儿感兴趣?”

  赵大宝摇摇头,神秘兮兮地说:“这玩意没劲!我给你们看点新鲜的,保证你们少见!”

  这话勾起了众人的兴趣,他们什么好东西没见过?这小子口气不小!

  “哦?拿出来瞧瞧!”

  “看好了!”

  赵大宝说着,从麻袋里掏出一大捆翠绿欲滴的——韭菜!

  “……”

  遗老遗少们顿时无语,就这?

  一位看着就像祖上阔过的遗老开口道:“小子,冬天能弄出韭菜是有点本事。早年间房山的暖房里我也见过、吃过…不过如此…”

  “您那是暖房里的!”

  赵大宝打断他,压低声音,“我这可是露天长的!从老远的地方花大代价运来的!您再瞧瞧这个!”

  他又从麻袋底下掏出一些带着花骨朵的韭菜花,“这新鲜的韭菜花,您冬天见过吗?弄碎了腌点韭花酱,吃涮羊肉的时候来一勺…那滋味…”

  这话可戳到这些老饕的痒处了!

  冬天吃口新鲜绿菜是享受,这韭菜花更是稀罕物!有人心动了,但嘴上还硬:“不就是点韭菜嘛…”

  “老爷子!”

  赵大宝一副您不懂的表情,“这可是冬天露天长的韭菜!您回家翻翻《本草纲目》,看看冬天韭菜的功效。没文化真可怕!您想想,大冬天的,这玩意都能破土而出,得多厉害?您品,您细品!”

  赵大宝说着,还往人下三路去看。

  这话含糊其辞,却效果拔群!几个老家伙眼神都变了。

  赵大宝趁热打铁:“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