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港的黎明,海雾尚未散尽,潮湿的空气里带着咸腥与一丝若有若无的紧张。
海防公所的正堂内,烛火通明,映照着几张神色凝重的面孔。
张琏的使者,一个面色黧黑、眼神精悍的中年汉子,自称姓吴,再次坐到了文贵的对面。
与上次试探性的接触不同,这一次,他代表的是已然决心接受招抚的张琏,但手中依然攥着最后讨价还价的筹码。
“文部堂,”吴姓使者拱了拱手,语气比上次恭敬,却依旧带着海寇特有的那股混不吝的劲儿,“我家大哥……哦不,张协守,感念朝廷恩德,愿意归顺。只是……”他话锋一转,面露难色,“底下几千号弟兄,都是刀头舔血过来的,骤然要他们交出吃饭的家伙,散去各地种田,这人心里……实在难安啊。万一有个别想不开的闹将起来,岂不是辜负了部堂一番美意?”
文贵端坐主位,面色平静,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青瓷茶盏的杯沿。他知道,戏肉来了。
对方不敢明着反对打散安置,却想用“底下弟兄不安分”来作为拖延或保留部分武力的借口。
“吴先生,”文贵缓缓开口,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穿透力,“朝廷招抚,旨在化干戈为玉帛,予尔等新生,而非养痈遗患。海上漂泊,终非长久之计。朝廷赐予田宅,使其安家立业,娶妻生子,传宗接代,此乃莫大恩典,何来‘难安’之说?”
他目光如炬,直视对方:“至于个别冥顽不灵者……王法森严,岂容宵小作乱?尔等既受招抚,便是我大明子民,若有作奸犯科,自有官府依律严惩,绝不姑息!张协守既为‘协守’,更当以身作则,约束部众,若连这点都做不到,这‘协守’之职,要来何用?!”
这番话,软中带硬,既点明了招抚是给予出路,更强调了遵守规则、接受管辖是前提,直接将“部下可能闹事”的皮球踢了回去。
吴使者脸色微变,显然没料到文贵如此直接。他干笑两声,换了个方向:“部堂明鉴,非是我家协守不愿约束,实在是……弟兄们习惯了海上营生,骤然离了船,就如同蛟龙离水,只怕……只怕也种不好那田地。您看,能否……允许部分熟悉水性的弟兄,保留些小船,在巡海船队麾下效力?一来他们有个去处,二来也能为朝廷出力,岂不两全其美?”
这才是他们真正的目的——保留一部分核心武力和海上活动能力。
文贵心中冷笑,面上却不动声色:“为朝廷效力,自有章程。市舶司巡海民壮,正缺熟谙水性、勇于任事之人。凡愿效力者,需经严格考核,合格者方可录用,一视同仁,按功行赏。然,所有人员,必须脱离旧部,打散编入,听从统一号令!此乃军纪,绝无例外!岂有自成一体、听调不听宣之理?”
他再次堵死了对方保留独立小山头的可能。
吴使者额角微微见汗,文贵的寸步不让,让他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他咬了咬牙,祭出了最后一招,声音压低了些:“部堂,实不相瞒,陈国辉那厮,已知晓我家协守与官府接触,近日频频寻衅,扬言要清理门户。若此时我等力量削弱太过,恐怕……难以抵挡啊!届时,海疆恐再生大乱!”
这是威胁,也是试图利用陈国辉的存在,来为自己争取更好的条件。
文贵闻言,非但没有动怒,反而微微前倾身体,目光锐利如刀:“陈国辉?跳梁小丑,疥癣之疾!本官已下令巡海船队,凡遇陈部船只,坚决打击,格杀勿论!至于他威胁清理门户……”
文贵冷哼一声,语气中带着凛然的杀意:“你回去告诉张琏,朝廷既能招抚他,便能剿灭他,更能剿灭陈国辉!是做一个安享富贵的‘张协守’,还是做一个与陈国辉陪葬的海寇,让他自己想清楚!朝廷的耐心有限,天威,更不容反复试探!”
“砰!”
文贵的手掌重重拍在案几上,震得茶盏一跳。那一声闷响,如同惊雷,炸响在吴使者的心头。
他浑身一颤,终于彻底明白了眼前这位文部堂的决心和底线。所有的侥幸、所有的试探,在绝对的意志和实力面前,都显得如此可笑和苍白。
吴使者脸色煞白,连忙起身,深深一躬:“部堂息怒!是……是小的不会说话!小的这就回去,将部堂的金玉良言,一字不差地禀报张协守!定劝他真心归顺,绝无二心!”
看着使者近乎仓皇离去的背影,文贵缓缓坐回椅中,端起那杯早已冰凉的茶,抿了一口。
谈判的过程,就是一场意志与智慧的较量,他必须牢牢掌控节奏,守住底线。
他知道,经过这番针锋相对的较量,张琏那边,应该不会再有什么不切实际的幻想了。
接下来,就是繁琐而关键的收编安置阶段,那将是另一场考验。
他望向窗外,海雾正在朝阳下渐渐散去,港口轮廓初现。
海防公所的正堂内,烛火通明,映照着几张神色凝重的面孔。
张琏的使者,一个面色黧黑、眼神精悍的中年汉子,自称姓吴,再次坐到了文贵的对面。
与上次试探性的接触不同,这一次,他代表的是已然决心接受招抚的张琏,但手中依然攥着最后讨价还价的筹码。
“文部堂,”吴姓使者拱了拱手,语气比上次恭敬,却依旧带着海寇特有的那股混不吝的劲儿,“我家大哥……哦不,张协守,感念朝廷恩德,愿意归顺。只是……”他话锋一转,面露难色,“底下几千号弟兄,都是刀头舔血过来的,骤然要他们交出吃饭的家伙,散去各地种田,这人心里……实在难安啊。万一有个别想不开的闹将起来,岂不是辜负了部堂一番美意?”
文贵端坐主位,面色平静,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青瓷茶盏的杯沿。他知道,戏肉来了。
对方不敢明着反对打散安置,却想用“底下弟兄不安分”来作为拖延或保留部分武力的借口。
“吴先生,”文贵缓缓开口,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穿透力,“朝廷招抚,旨在化干戈为玉帛,予尔等新生,而非养痈遗患。海上漂泊,终非长久之计。朝廷赐予田宅,使其安家立业,娶妻生子,传宗接代,此乃莫大恩典,何来‘难安’之说?”
他目光如炬,直视对方:“至于个别冥顽不灵者……王法森严,岂容宵小作乱?尔等既受招抚,便是我大明子民,若有作奸犯科,自有官府依律严惩,绝不姑息!张协守既为‘协守’,更当以身作则,约束部众,若连这点都做不到,这‘协守’之职,要来何用?!”
这番话,软中带硬,既点明了招抚是给予出路,更强调了遵守规则、接受管辖是前提,直接将“部下可能闹事”的皮球踢了回去。
吴使者脸色微变,显然没料到文贵如此直接。他干笑两声,换了个方向:“部堂明鉴,非是我家协守不愿约束,实在是……弟兄们习惯了海上营生,骤然离了船,就如同蛟龙离水,只怕……只怕也种不好那田地。您看,能否……允许部分熟悉水性的弟兄,保留些小船,在巡海船队麾下效力?一来他们有个去处,二来也能为朝廷出力,岂不两全其美?”
这才是他们真正的目的——保留一部分核心武力和海上活动能力。
文贵心中冷笑,面上却不动声色:“为朝廷效力,自有章程。市舶司巡海民壮,正缺熟谙水性、勇于任事之人。凡愿效力者,需经严格考核,合格者方可录用,一视同仁,按功行赏。然,所有人员,必须脱离旧部,打散编入,听从统一号令!此乃军纪,绝无例外!岂有自成一体、听调不听宣之理?”
他再次堵死了对方保留独立小山头的可能。
吴使者额角微微见汗,文贵的寸步不让,让他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他咬了咬牙,祭出了最后一招,声音压低了些:“部堂,实不相瞒,陈国辉那厮,已知晓我家协守与官府接触,近日频频寻衅,扬言要清理门户。若此时我等力量削弱太过,恐怕……难以抵挡啊!届时,海疆恐再生大乱!”
这是威胁,也是试图利用陈国辉的存在,来为自己争取更好的条件。
文贵闻言,非但没有动怒,反而微微前倾身体,目光锐利如刀:“陈国辉?跳梁小丑,疥癣之疾!本官已下令巡海船队,凡遇陈部船只,坚决打击,格杀勿论!至于他威胁清理门户……”
文贵冷哼一声,语气中带着凛然的杀意:“你回去告诉张琏,朝廷既能招抚他,便能剿灭他,更能剿灭陈国辉!是做一个安享富贵的‘张协守’,还是做一个与陈国辉陪葬的海寇,让他自己想清楚!朝廷的耐心有限,天威,更不容反复试探!”
“砰!”
文贵的手掌重重拍在案几上,震得茶盏一跳。那一声闷响,如同惊雷,炸响在吴使者的心头。
他浑身一颤,终于彻底明白了眼前这位文部堂的决心和底线。所有的侥幸、所有的试探,在绝对的意志和实力面前,都显得如此可笑和苍白。
吴使者脸色煞白,连忙起身,深深一躬:“部堂息怒!是……是小的不会说话!小的这就回去,将部堂的金玉良言,一字不差地禀报张协守!定劝他真心归顺,绝无二心!”
看着使者近乎仓皇离去的背影,文贵缓缓坐回椅中,端起那杯早已冰凉的茶,抿了一口。
谈判的过程,就是一场意志与智慧的较量,他必须牢牢掌控节奏,守住底线。
他知道,经过这番针锋相对的较量,张琏那边,应该不会再有什么不切实际的幻想了。
接下来,就是繁琐而关键的收编安置阶段,那将是另一场考验。
他望向窗外,海雾正在朝阳下渐渐散去,港口轮廓初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