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终于睡着了!”
穆顺解脱的看了看床上酣睡的钟晴。
想想刚才的一战,穆顺有些后怕,钟晴平日里看着文文弱弱的,没想到,马术如此精湛。
生命值超过一千的女人,真是可怕,一般人根本承受不起。
要不是我灵机一动,调动了体内的气,疯狂暴击,这一夜估计都不会消停的。
穆顺走出房间,在院子中坐下,吹着夜风,享受片刻的宁静。
这院子不错,杨丑真是死得其所啊!
接下来,就先不能浪了,穆顺看着铜镜里的自己,生命值被压在9998。
需要钢一波人,看看张宁生命值情况。
还得等贾诩消息,随时可能去战场。
怎么说呢?有些释然,又有些不舍!
可能这就是大战后的冷静期吧!
穆顺摇摇头,不再多想,他起身抻了一个懒腰。
嗯嗯,状态恢复了一些,既然今天决定奖励小晴,就不能让她这么轻易睡着。
……
第二天,穆顺偷偷将钟晴一瘸一拐的送回钟府。
“钟姐姐,你怎么了?”
与钟晴同住一个院子的张宁,很早就起来。
刚才她看到穆顺从外面突然跳进来,把钟晴放下就走了。
现在钟晴步履蹒跚的慢走到院子中间的摇椅上,瘫在里面,无精打采。
“哦,宁妹妹啊!没事,就是有些困,我先眯会儿。”
钟晴说完就睡着了。
“环儿,钟姐姐没事吧?我会些医术,要不我帮她诊断一二?”
张宁担心的问道。
“张小姐,没事,我家主人应该是昨夜太过于疲惫,这都是姑爷的常规操作,我都习惯了,睡一觉就好。”
丫鬟环儿偷笑,心里也有些忐忑。
听说大户人家嫁女之前,都会派女子的贴身丫鬟去侍寝。
说什么观察姑爷的人品,顺便教他一些基本操作。
我会不会被派过去啊?我这水平,根本不够看,好吧?
而且,我这小身板,咦…好羞!
环儿越想越多,捂着红脸,一阵摇头。
张宁有些莫名其妙,这小妮子在干什么?我不就问她钟晴怎么回事嘛?至于脸红?
……
另一边,穆顺送完钟晴,就去了校场。
今天是荀攸和张辽出征的日子,正好那马具三件套,可以给张辽他们当礼物。
到了校场,越骑营已经整装待发,英姿猎猎。
他们也都知道,这次战役,是他们跟随穆顺来上党的第一战,必须全力以赴!
“主公,东西已备好!
手工坊那边,连夜赶工,但受限于材料,只来得及制作了一百副高桥马鞍!
马蹄铁和双边马蹬,对材料的要求不高,冶金坊那边已经备好一千套。”
董昭笑着说道,只是笑容有些疲惫。
没办法,这是穆顺回来给他安排的第一项工作,两个工坊这么加班加点,他这个项目负责人,也必须亲临现场,指导工作。
“辛苦了,这些东西或许关键时刻都能救他们的命!”
穆顺认可的点点头。
“文远,这些东西,都发下去,给主坐骑配上。
这个马鞍,数量有限,先给将官吧!”
穆顺看向张辽。
越骑营都是一人两马的,现在的也只能给主坐骑配套。
“喏!”
张辽看着这些东西,不知道为何,但能确认,是与马匹有关。
他也不多问,带着铁匠们下场,下场配合安装去了。
“主公,这些是?”
荀攸好奇的问道。
“这些都是咱们的秘密武器,说让骑兵战斗力翻倍,不夸张,一会儿你就知道了。”
穆顺自信一笑。
“翻倍?这还不夸张?”
荀攸不是质疑,只是他确实太好奇了。
下边的越骑营将士,也好奇的打量着这些新装备,不知道使用上,会如何!
场面乱糟糟的,有些人迫不及待,装好后就骑了上去,有些则拉着铁匠问这问那。
穆顺也不在意,拍拍屁股,直接坐在高台上。
修剪马蹄钉马掌,这活比较耗费时间。
“文远,整备好的人够一百,就单拉出来,看看效果!”
穆顺冲着下方已经在马背上遛弯的张辽喊道。
“是,主公!”
张辽心绪激动,自己的马可是良驹,他刚上马,就能明显的感觉到,自己坐骑的步伐更有力了。
而且踩上双边马蹬,坐在高桥马鞍中,他感觉自己稳如泰山,如履平地,真是不足为过。
他下令,拉出已经装备好三件套的百骑,列队完毕。
“换成木棍,开始演习!”
穆顺说道。
张辽领命,让这百骑分为两个五十骑,分开列阵,骑兵手里握着的都是木棍。
“演习开始,尽量别伤马,其他尽情发挥!”
张辽下令,穆顺和众人都好奇的看向下方,不知道会是怎样的场面。
两方骑兵,纷纷握住缰绳,准备加速,突然发现,自己马,速度竟然快了许多。
很多骑兵,一个不适应,缰绳脱手,正当他们以为自己要丢大人了,结果高桥马鞍牢牢的稳住他们。
而且,他们突然发现,自己的双脚,踩在这马蹬上,竟然可以发力。
有些胆子大的,已经开始令马匹冲刺起来,速度越来越快,可他们依然没有去抓缰绳,因为没必要。
空出的两手,握住木棍,在马背上随意挥动。
看到对面没有准备好的同僚,嘴角勾起,冲了过去,一顿爱的教育。
高台上,除了穆顺,都看傻了。
骑兵还可以这么作战?
马上双手持刃,做各种攻杀动作,那不是马术好的武将,才有的特权嘛?
穆顺偷笑,其实,高桥马鞍和双边马蹬,原理并不复杂,大家一看就懂,只是思维模式限制了他们而已。
有了这两样,骑兵在马上作战时,他的发力方式就变了。
以往都是靠双腿用力夹紧马腹,使其不至于被颠下来。
再靠腰部发力,完成短时间的脱缰以及后续的动作,然后再拉住缰绳找回平衡。
现在这两样东西,骑兵就不必夹马腹,直接踩在马蹬上面,省力还更稳当。
作战时,有了高桥马鞍,可以随意做动作,也不怕动作太大会落马。
都是自己人,但下面打的挺热闹,适应快的,已经在摸索各种可能性,适应慢的就要挨打。
穆顺解脱的看了看床上酣睡的钟晴。
想想刚才的一战,穆顺有些后怕,钟晴平日里看着文文弱弱的,没想到,马术如此精湛。
生命值超过一千的女人,真是可怕,一般人根本承受不起。
要不是我灵机一动,调动了体内的气,疯狂暴击,这一夜估计都不会消停的。
穆顺走出房间,在院子中坐下,吹着夜风,享受片刻的宁静。
这院子不错,杨丑真是死得其所啊!
接下来,就先不能浪了,穆顺看着铜镜里的自己,生命值被压在9998。
需要钢一波人,看看张宁生命值情况。
还得等贾诩消息,随时可能去战场。
怎么说呢?有些释然,又有些不舍!
可能这就是大战后的冷静期吧!
穆顺摇摇头,不再多想,他起身抻了一个懒腰。
嗯嗯,状态恢复了一些,既然今天决定奖励小晴,就不能让她这么轻易睡着。
……
第二天,穆顺偷偷将钟晴一瘸一拐的送回钟府。
“钟姐姐,你怎么了?”
与钟晴同住一个院子的张宁,很早就起来。
刚才她看到穆顺从外面突然跳进来,把钟晴放下就走了。
现在钟晴步履蹒跚的慢走到院子中间的摇椅上,瘫在里面,无精打采。
“哦,宁妹妹啊!没事,就是有些困,我先眯会儿。”
钟晴说完就睡着了。
“环儿,钟姐姐没事吧?我会些医术,要不我帮她诊断一二?”
张宁担心的问道。
“张小姐,没事,我家主人应该是昨夜太过于疲惫,这都是姑爷的常规操作,我都习惯了,睡一觉就好。”
丫鬟环儿偷笑,心里也有些忐忑。
听说大户人家嫁女之前,都会派女子的贴身丫鬟去侍寝。
说什么观察姑爷的人品,顺便教他一些基本操作。
我会不会被派过去啊?我这水平,根本不够看,好吧?
而且,我这小身板,咦…好羞!
环儿越想越多,捂着红脸,一阵摇头。
张宁有些莫名其妙,这小妮子在干什么?我不就问她钟晴怎么回事嘛?至于脸红?
……
另一边,穆顺送完钟晴,就去了校场。
今天是荀攸和张辽出征的日子,正好那马具三件套,可以给张辽他们当礼物。
到了校场,越骑营已经整装待发,英姿猎猎。
他们也都知道,这次战役,是他们跟随穆顺来上党的第一战,必须全力以赴!
“主公,东西已备好!
手工坊那边,连夜赶工,但受限于材料,只来得及制作了一百副高桥马鞍!
马蹄铁和双边马蹬,对材料的要求不高,冶金坊那边已经备好一千套。”
董昭笑着说道,只是笑容有些疲惫。
没办法,这是穆顺回来给他安排的第一项工作,两个工坊这么加班加点,他这个项目负责人,也必须亲临现场,指导工作。
“辛苦了,这些东西或许关键时刻都能救他们的命!”
穆顺认可的点点头。
“文远,这些东西,都发下去,给主坐骑配上。
这个马鞍,数量有限,先给将官吧!”
穆顺看向张辽。
越骑营都是一人两马的,现在的也只能给主坐骑配套。
“喏!”
张辽看着这些东西,不知道为何,但能确认,是与马匹有关。
他也不多问,带着铁匠们下场,下场配合安装去了。
“主公,这些是?”
荀攸好奇的问道。
“这些都是咱们的秘密武器,说让骑兵战斗力翻倍,不夸张,一会儿你就知道了。”
穆顺自信一笑。
“翻倍?这还不夸张?”
荀攸不是质疑,只是他确实太好奇了。
下边的越骑营将士,也好奇的打量着这些新装备,不知道使用上,会如何!
场面乱糟糟的,有些人迫不及待,装好后就骑了上去,有些则拉着铁匠问这问那。
穆顺也不在意,拍拍屁股,直接坐在高台上。
修剪马蹄钉马掌,这活比较耗费时间。
“文远,整备好的人够一百,就单拉出来,看看效果!”
穆顺冲着下方已经在马背上遛弯的张辽喊道。
“是,主公!”
张辽心绪激动,自己的马可是良驹,他刚上马,就能明显的感觉到,自己坐骑的步伐更有力了。
而且踩上双边马蹬,坐在高桥马鞍中,他感觉自己稳如泰山,如履平地,真是不足为过。
他下令,拉出已经装备好三件套的百骑,列队完毕。
“换成木棍,开始演习!”
穆顺说道。
张辽领命,让这百骑分为两个五十骑,分开列阵,骑兵手里握着的都是木棍。
“演习开始,尽量别伤马,其他尽情发挥!”
张辽下令,穆顺和众人都好奇的看向下方,不知道会是怎样的场面。
两方骑兵,纷纷握住缰绳,准备加速,突然发现,自己马,速度竟然快了许多。
很多骑兵,一个不适应,缰绳脱手,正当他们以为自己要丢大人了,结果高桥马鞍牢牢的稳住他们。
而且,他们突然发现,自己的双脚,踩在这马蹬上,竟然可以发力。
有些胆子大的,已经开始令马匹冲刺起来,速度越来越快,可他们依然没有去抓缰绳,因为没必要。
空出的两手,握住木棍,在马背上随意挥动。
看到对面没有准备好的同僚,嘴角勾起,冲了过去,一顿爱的教育。
高台上,除了穆顺,都看傻了。
骑兵还可以这么作战?
马上双手持刃,做各种攻杀动作,那不是马术好的武将,才有的特权嘛?
穆顺偷笑,其实,高桥马鞍和双边马蹬,原理并不复杂,大家一看就懂,只是思维模式限制了他们而已。
有了这两样,骑兵在马上作战时,他的发力方式就变了。
以往都是靠双腿用力夹紧马腹,使其不至于被颠下来。
再靠腰部发力,完成短时间的脱缰以及后续的动作,然后再拉住缰绳找回平衡。
现在这两样东西,骑兵就不必夹马腹,直接踩在马蹬上面,省力还更稳当。
作战时,有了高桥马鞍,可以随意做动作,也不怕动作太大会落马。
都是自己人,但下面打的挺热闹,适应快的,已经在摸索各种可能性,适应慢的就要挨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