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聪明反被聪明误-《穿越穆顺,三国第一肉盾》

  “父亲大人,咱们只有一万兵力,为何对方不敢出来野战?

  听说城内还有两千飞熊军,那可是董卓的精锐部队!”

  军帐中,皇甫坚寿问道,他这次随父亲皇甫嵩一起出征,负责监运粮草。

  “呵呵,为将者,需懂排兵布阵,为帅者,当知敌我人心。”

  皇甫嵩拿起好刚看完的情报信件,放到火盆中烧烬。

  “坚寿,李儒此人,你可有了解?”

  皇甫嵩笑着考校道。

  “接触的不多,虽然他助纣为虐,但我知道他,其实是个聪明人,也是个狠毒之人。”

  皇甫坚寿沉吟片刻,回复道。

  “呵呵,正是如此,你总结的很到位。

  所以,他聪明,但聪明的人很容易反被聪明误导。

  没人天生就杀人不眨眼,他狠毒,是因为他有想守护的人,为其可以放弃自身的道德!”

  皇甫嵩慢慢走出大帐,看向土山方向,那里聚集的五千私兵,正在热火朝天的挖地道。

  “我给他看,我们就一万人,我敢攻城,敢放他三门,敢当他面筑土山,他却不敢出来。

  他怕,怕咱们还有伏兵,怕突围后,咱们紧追不舍,董卓的家眷,可都是一群老弱妇孺。

  李儒带不动的,所以,他不会弃了这郿坞。”

  “那他会不会看破我们的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皇甫坚寿指着地道的方向。

  “看破了又如何?他们的兵力不够一边防备正面,一边救火,再一边探查地面!”

  皇甫嵩自信的捋了捋胡须。

  “哦,所以父亲才选择抛射火箭,这种实际没有太多杀伤,但却可以让敌人疲于奔命的手段。”

  皇甫坚持恍然大悟,原来自己的父亲,思路这么清晰!

  “哈哈,何况,我认为李儒不一定能看穿我要挖地道的事!”

  皇甫嵩拍了拍自己儿子,坚寿要学的还很多,以后,即便不能独领一军,当个参军,还是没问题的。

  “父亲为何如此推测?李儒的谋略和智慧,还是不能小觑的。”

  “我没有小觑他,我承认,李儒此人,有头脑,有远见,知进退得失,懂人心事故。

  可是,他的智慧,更偏重于谋,而不是略!”

  皇甫嵩边向土山走着,边说道。

  “我查过西凉军的历次战斗,发现了一个问题。

  这些战役的背后,都有李儒的推动,也是他给董卓指引方向。

  但是,他却没有一次,亲自带过兵,没有一次,他亲自指挥的战役。”

  “你是说他,只会纸上谈兵?”

  皇甫坚寿疑问道。

  “也不算是,在我看来,他更像是萧何亦或是陈平,但他却不是张良。

  走吧!让我再给他一剂猛药!”

  两人慢慢登上土山。

  “李儒何在?可敢出面一叙?”

  皇甫嵩底气十足的大喝,听声音,根本想象不到,这是一个年近七十的老头。

  对面城墙上,守备兵散开,一个佝偻着后背的人影,走了出来。

  “皇甫大人,好久不见!”

  李儒站直了身子,拱手道。

  “文优,几日不见,憔悴许多!”

  皇甫嵩看着他微笑。

  “皇甫大人无故来此,惊吓到在下,所以才如此憔悴!”

  李儒反过来自嘲。

  “文优,我不跟你这文士比嘴皮子,说实在的,你们退出郿坞,我只要董家余孽!”

  皇甫嵩更强有力的说道。

  “呵呵,董家余孽么?我是董卓的女婿,也算其中吧!”

  李儒苦笑摇头。

  “唉,放弃抵抗吧!只会徒增伤亡,你要知道,想要你们死的,可不只朝廷!”

  皇甫嵩转过身,不再看李儒,继续说道。

  “我知道你在等谁!

  胡轸的官职是司隶校尉,至于牛辅,呵呵,你应该比我更了解他!”

  皇甫嵩往土山下走去,渐渐不见了身影。

  李儒听到此话,如遭雷击,什么意思? 他们已经绕过这里,与胡轸接洽官职了?

  可恶!牛辅这时候,不来帮官军,就不错,他想继承董卓的遗产,前提是董卓的直系都死光了。

  不对!冷静!皇甫嵩此时与我说这些,是何用意?

  让我束手就擒?亦或是放手一搏?

  呵呵,跟我玩攻心之计?你虽然打仗厉害,但想用一两句话就吓跑我,真是痴人说梦!

  ……

  “父亲,你这么说,不会让李儒狗急跳墙,与我们拼命?”

  下了土山,皇甫坚寿问出了自己的疑问。

  “呵呵,我只是实话实说而已,李儒怎么选,我都能接的住!

  而且,我都说了,李儒是聪明人,他会被自己的聪明误导。

  我猜,他大概率依旧会按兵不动,亦或是说,我的这几句话,会更加坚定他固守郿坞。”

  皇甫嵩微笑道。

  “父亲之意,是李儒会怀疑你说这话的目的,从而反其道而行?”

  皇甫坚寿感慨道。

  父亲,您真是将军嘛?我觉得你这复杂心思,要想跟朝中那些文士争权,也不会落于下风吧?

  “呵呵,还算不笨。”

  皇甫嵩拍了拍自己的儿子。

  他只是不屑于朝堂争斗,而不是不会,相反,一个大汉军方常青树,官场沉浮五十年,些许人性,他还是懂的!

  ……

  就这样,双方继续僵持,郿坞内一团乱麻,官军这里按部就班的忙碌。

  “高将军,请坐!”

  军帐内,皇甫嵩把高顺叫了进来。

  “将军有何指示?”

  高顺正襟危坐,面容坚定,不苟言笑的问道。

  “呵呵,地道已挖好,三人宽,出口位置是郿坞后宅。

  此去,我只有一个要求,找到董卓家眷,围住,然后固守。

  高将军,能否做到?”

  皇甫微笑问道。

  “可以,坚守两个时辰,兵势颓废之时,我应该怎么做?”

  高顺面无表情的问道。

  “如果顺利,我这边一个时辰,就可以攻下前门,与你里外夹击!

  但如果,真有意外,我这被拖住了,你可以自行决断。”

  皇甫嵩很欣赏的看着高顺。

  这就是职业军人的模版,执行军令,不掺杂个人情感。

  “顺,接令!”

  高顺拱手。

  “出发!本将,预祝将军,夺下首功!”

  皇甫嵩随高顺走出营帐,看到面前这八百军容肃穆的陷阵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