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风裹挟着胜利的喧嚣,吹遍了簰洲湾的每一个角落。
一夜之间,昨日还死气沉沉的渡口,竟成了整个长江中游最炙手可热的商贸节点。
天刚破晓,上下游被三江会堵截了数日的四十余艘中小商船便如嗅到血腥味的鲨鱼般蜂拥而至,将云记的江心栈围得水泄不通。
他们不愿再受三江会的盘剥,更不想再看那些地头蛇的脸色。
辰时,谢云亭一身素色长衫,亲立栈桥桥头,主持开栈首航仪式。
没有锣鼓喧天,没有鞭炮齐鸣。
一方简陋的香案上,只摆放着一只小巧的紫砂罐。
他亲手揭开罐盖,众人伸长了脖子,却见里面并非什么奇珍异宝,而是一撮色泽乌润、其貌不扬的茶叶。
“此为‘火种茶’。”谢云亭声音清朗,盖过了江涛,“乃是云记第一炉改良祁红的茶样。当初我云记如风中残烛,正是这撮茶叶,燃起了星星之火。今日,我将它焚于此地,告慰山川神明,也告知天下同道——”
他顿了顿,目光如炬,扫过岸边成百上千双眼睛,一字一句,掷地有声:“此路,为民所开;此利,与民共享!凡经我云记栈桥者,皆是兄弟!”
话音落,他将那撮“火种茶”倾入香炉,青烟袅袅,一股奇异而霸道的兰花香瞬间弥漫开来。
围观的百姓与商户无不动容,人群中爆发出雷鸣般的叫好声。
高高的鹰嘴崖上,一直默然伫立的铜铃婆,拄着那根盘龙拐杖,迎风而立,苍凉而古老的吟唱再次响起,仿佛在为这条新生的大道祝祷,也仿佛在为这位年轻的掌舵人加冕。
然而,白日的荣光,总是伴随着黑夜的杀机。
入夜,江面起了浓雾,能见度不足三尺,正是杀人越货的绝佳时机。
三江会最精锐的十二名“水鬼”,如幽灵般潜入冰冷的江水,腰间缠着油布包裹的烈性土炸药,目标直指江心栈最脆弱的船体连接处。
他们自信,只需一声巨响,这座刚刚创造了奇迹的浮桥,便会重新化为一堆无用的浮木。
芦苇丛中,负责巡哨的阿灰蜷缩着身子,一双眼睛却比夜枭还要锐利。
他没有去看江面,而是死死盯着水边一排不起眼的泥地。
忽然,一串极不寻常的、细密的气泡从某个固定的位置连续冒出。
那不是鱼虾吐气,更像是有人在水下长时间潜伏换气所致!
“嘀——!”一声尖锐的铜哨声划破了夜的寂静。
信号既出,杀局顿开!
早已埋伏在岸边的云记伙计们猛地拉动绳索,一张张缀满了沉重铁钩和铜铃的巨网从江底霍然升起,瞬间在栈桥外围形成一道死亡之墙。
几名潜行在前的“水鬼”猝不及防,被铁钩挂住手脚,动弹不得,身上的铜铃发出“叮铃铃”的急促乱响,暴露了所有人的位置。
更让他们魂飞魄散的是,随着水波剧烈震荡,浅滩处传来一阵阵“呜呜”的低鸣,如百鬼夜哭,在浓雾中听来令人心胆俱裂。
那是谢云亭命人埋下的空瓮,利用水波共振发声,既是预警,更是攻心!
“有埋伏!快撤!”
水鬼们方寸大乱,仓皇掉头。
然而来路已被渔网封死,岸上强弓劲弩早已锁定铃声响起之处。
一时间,水下闷哼声、入水声、惨叫声连成一片。
混乱中,一名水鬼被活扣生擒,拖上岸来。
一番审问,那水鬼吓得屁滚尿流,竹筒倒豆子般全招了。
程鹤年已下达密令,不仅要炸桥,更联合了沿江所有受他控制的大小码头,全面封锁带有“云记”字号的一切货物与船只。
他要让谢云亭的茶叶,即便过了江,也上不了岸,运不进城!
消息还未捂热,孙掌柜便驾着一叶快舟,神色凝重地连夜赶来。
“云亭,出大事了!”他抹了把额头的冷汗,声音都在发颤,“程鹤年那个老狐狸,不止玩阴的。他联合了十几家上海茶商,以‘私设关卡、私通军阀、扰乱市道’的罪名,向省府递了弹劾你的折子!同时,几家洋行突然联手压价,皖南毛茶的收购价一夜之间跌了两成!这是要断你的根啊!”
釜底抽薪,毒辣至极!
没了货源,江心栈就是一座空桥;失了信誉,云记就是过街老鼠。
众人闻言,无不色变。
唯有谢云亭,脸上不见丝毫慌乱,反而浮现一抹冰冷的笑意:“他要断我根,我便掀他台。”
他霍然起身,眼中闪烁着枭雄般的决断光芒,连下三道命令。
“第一,传令所有茶山管事,预付给定金的茶农,款项再加一倍!告诉他们,这是云记的诚意!”
“第二,立刻张贴告示,我云记收茶,价高于市价两成!不论斤两,只认我云记发出的火漆茶引!凡持有茶引者,就算茶叶被抢被毁,云记照价赔偿!”
“第三,所有账房,备足现大洋。咱们不玩虚的,一手交茶引,一手交钱!”
这三道命令,如三记重拳,招招打在程鹤年联盟的软肋上。
他们想用降价逼死云记,谢云亭偏要用更高的价格,将所有茶农都绑在自己的战车上!
火漆茶引,在这一刻,不再是品质的象征,而是信用的化身,是一张比银票更硬的承诺!
正当众人为谢云亭的魄力而振奋时,一个瘦削的身影如鬼魅般从暗处走出,正是杨师爷。
他依旧是那副冷漠疏离的模样,袖中却摸出一卷密函,塞到谢云亭手中。
“省府的折子受理了,但被暂时压下了。”杨师爷的声音压得极低,仿佛怕惊动了雾中的鬼神,“眼下战事吃紧,军饷常有拖欠。上头有大人物念着一句老话:‘茶可充军饷,丝能抵外债’。只要你的茶能源源不断地运出去,换成真金白银,他们就不会真的动你。你好自为之。”
谢云亭心中一凛,郑重地拱手作揖。
他明白,这不是什么大人物的恩赐,而是无数像杨师爷这样在夹缝中求存的底层官吏,在用自己的方式,为民生留出的一线天光。
这口气还未松到底,一声焦急的呼喊从远处传来。
驿站遗孤小豆倌连滚带爬地冲了过来,脸上满是泥水和泪水:“东家!不好了!鹰嘴崖……鹰嘴崖那段新开的山路,塌方了!有三个去送茶引的茶农,被埋在下面了!”
这个消息,比三江会的水鬼、比程鹤年的弹劾更让谢云亭心头剧震。
“点二十个最精壮的伙计,带上所有铁锹镐头,跟我走!”他没有一丝犹豫,声音嘶哑地吼道。
商战可以输,人心不能散!路,是为活人开的!
暴雨倾盆,新开的山路本就崎岖,此刻更是泥泞湿滑如沼泽。
一行人手脚并用,在漆黑的山林里艰难攀爬。
同行的石聋伯再次展现了他神乎其技的本领,他不顾冰冷的泥水,一次次伏地听声,凭借山体内部微弱的震动回音,精准地判断出岩层的稳定区域,指挥众人避开随时可能发生二次滑坡的险境。
“快!往左三尺!下面是空的!”
“停!这块石头下面压着人,不能用镐!”
在石聋伯的指引下,众人在天亮之前,硬是从数吨重的土石方下,挖出了两名幸存者。
而最后一名被找到的老茶农,胸口被巨石压得塌陷,已是弥留之际。
他用尽最后一丝力气,死死攥住谢云亭沾满泥浆的手腕,浑浊的眼睛里满是祈求,嘴唇翕动,断断续续地说道:“路……路不能断……茶叶……要……要出去……”
话音未落,老人的手无力地垂下。
谢云亭僵立在雨中,任由冰冷的雨水冲刷着脸庞,那句遗言,却如烙铁般烫在他的心上。
归途中,队伍气氛沉重。
谢云亭独自坐在篝火旁,一夜未眠。
他摊开微微发烫的右掌,脑海中沉寂的系统界面并未开启,却有一丝前所未有的暖流,自掌心那枚无形的印记中缓缓渗出。
那暖流,仿佛是孙掌柜的倾力相助,是杨师爷的暗中放行,是小豆倌的奔走报信,是石聋伯的伏地听声,是铜铃婆的古老吟唱,是那四十艘商船的信任,更是那垂死老农最后的嘱托……是这千万人或明或暗的期盼、挣扎与坚守,汇聚成的一股无形意志。
这股意志之流涌入系统,那原本冰冷的沙盘界面边缘,竟缓缓浮现出一行极淡的朱砂小字:
【众志成渊,可载千舟。】
谢云亭猛然抬头,望向远处江心栈的方向。
晨雾之中,已有挂着云记旗号的运茶竹筏,正缓缓驶出,踏上西去的征途。
他知道,炸桥和弹劾只是前菜,当程鹤年发现这些手段都无法阻止他时,真正的风暴,才会以雷霆万钧之势,席卷而来。
就在此时,一名负责勘察线路的伙计面如土色地飞奔而回,声音因恐惧而变调:“东家……鹰嘴崖那边的塌方……比我们想的要严重得多!旧道彻底……彻底没了!”
一夜之间,昨日还死气沉沉的渡口,竟成了整个长江中游最炙手可热的商贸节点。
天刚破晓,上下游被三江会堵截了数日的四十余艘中小商船便如嗅到血腥味的鲨鱼般蜂拥而至,将云记的江心栈围得水泄不通。
他们不愿再受三江会的盘剥,更不想再看那些地头蛇的脸色。
辰时,谢云亭一身素色长衫,亲立栈桥桥头,主持开栈首航仪式。
没有锣鼓喧天,没有鞭炮齐鸣。
一方简陋的香案上,只摆放着一只小巧的紫砂罐。
他亲手揭开罐盖,众人伸长了脖子,却见里面并非什么奇珍异宝,而是一撮色泽乌润、其貌不扬的茶叶。
“此为‘火种茶’。”谢云亭声音清朗,盖过了江涛,“乃是云记第一炉改良祁红的茶样。当初我云记如风中残烛,正是这撮茶叶,燃起了星星之火。今日,我将它焚于此地,告慰山川神明,也告知天下同道——”
他顿了顿,目光如炬,扫过岸边成百上千双眼睛,一字一句,掷地有声:“此路,为民所开;此利,与民共享!凡经我云记栈桥者,皆是兄弟!”
话音落,他将那撮“火种茶”倾入香炉,青烟袅袅,一股奇异而霸道的兰花香瞬间弥漫开来。
围观的百姓与商户无不动容,人群中爆发出雷鸣般的叫好声。
高高的鹰嘴崖上,一直默然伫立的铜铃婆,拄着那根盘龙拐杖,迎风而立,苍凉而古老的吟唱再次响起,仿佛在为这条新生的大道祝祷,也仿佛在为这位年轻的掌舵人加冕。
然而,白日的荣光,总是伴随着黑夜的杀机。
入夜,江面起了浓雾,能见度不足三尺,正是杀人越货的绝佳时机。
三江会最精锐的十二名“水鬼”,如幽灵般潜入冰冷的江水,腰间缠着油布包裹的烈性土炸药,目标直指江心栈最脆弱的船体连接处。
他们自信,只需一声巨响,这座刚刚创造了奇迹的浮桥,便会重新化为一堆无用的浮木。
芦苇丛中,负责巡哨的阿灰蜷缩着身子,一双眼睛却比夜枭还要锐利。
他没有去看江面,而是死死盯着水边一排不起眼的泥地。
忽然,一串极不寻常的、细密的气泡从某个固定的位置连续冒出。
那不是鱼虾吐气,更像是有人在水下长时间潜伏换气所致!
“嘀——!”一声尖锐的铜哨声划破了夜的寂静。
信号既出,杀局顿开!
早已埋伏在岸边的云记伙计们猛地拉动绳索,一张张缀满了沉重铁钩和铜铃的巨网从江底霍然升起,瞬间在栈桥外围形成一道死亡之墙。
几名潜行在前的“水鬼”猝不及防,被铁钩挂住手脚,动弹不得,身上的铜铃发出“叮铃铃”的急促乱响,暴露了所有人的位置。
更让他们魂飞魄散的是,随着水波剧烈震荡,浅滩处传来一阵阵“呜呜”的低鸣,如百鬼夜哭,在浓雾中听来令人心胆俱裂。
那是谢云亭命人埋下的空瓮,利用水波共振发声,既是预警,更是攻心!
“有埋伏!快撤!”
水鬼们方寸大乱,仓皇掉头。
然而来路已被渔网封死,岸上强弓劲弩早已锁定铃声响起之处。
一时间,水下闷哼声、入水声、惨叫声连成一片。
混乱中,一名水鬼被活扣生擒,拖上岸来。
一番审问,那水鬼吓得屁滚尿流,竹筒倒豆子般全招了。
程鹤年已下达密令,不仅要炸桥,更联合了沿江所有受他控制的大小码头,全面封锁带有“云记”字号的一切货物与船只。
他要让谢云亭的茶叶,即便过了江,也上不了岸,运不进城!
消息还未捂热,孙掌柜便驾着一叶快舟,神色凝重地连夜赶来。
“云亭,出大事了!”他抹了把额头的冷汗,声音都在发颤,“程鹤年那个老狐狸,不止玩阴的。他联合了十几家上海茶商,以‘私设关卡、私通军阀、扰乱市道’的罪名,向省府递了弹劾你的折子!同时,几家洋行突然联手压价,皖南毛茶的收购价一夜之间跌了两成!这是要断你的根啊!”
釜底抽薪,毒辣至极!
没了货源,江心栈就是一座空桥;失了信誉,云记就是过街老鼠。
众人闻言,无不色变。
唯有谢云亭,脸上不见丝毫慌乱,反而浮现一抹冰冷的笑意:“他要断我根,我便掀他台。”
他霍然起身,眼中闪烁着枭雄般的决断光芒,连下三道命令。
“第一,传令所有茶山管事,预付给定金的茶农,款项再加一倍!告诉他们,这是云记的诚意!”
“第二,立刻张贴告示,我云记收茶,价高于市价两成!不论斤两,只认我云记发出的火漆茶引!凡持有茶引者,就算茶叶被抢被毁,云记照价赔偿!”
“第三,所有账房,备足现大洋。咱们不玩虚的,一手交茶引,一手交钱!”
这三道命令,如三记重拳,招招打在程鹤年联盟的软肋上。
他们想用降价逼死云记,谢云亭偏要用更高的价格,将所有茶农都绑在自己的战车上!
火漆茶引,在这一刻,不再是品质的象征,而是信用的化身,是一张比银票更硬的承诺!
正当众人为谢云亭的魄力而振奋时,一个瘦削的身影如鬼魅般从暗处走出,正是杨师爷。
他依旧是那副冷漠疏离的模样,袖中却摸出一卷密函,塞到谢云亭手中。
“省府的折子受理了,但被暂时压下了。”杨师爷的声音压得极低,仿佛怕惊动了雾中的鬼神,“眼下战事吃紧,军饷常有拖欠。上头有大人物念着一句老话:‘茶可充军饷,丝能抵外债’。只要你的茶能源源不断地运出去,换成真金白银,他们就不会真的动你。你好自为之。”
谢云亭心中一凛,郑重地拱手作揖。
他明白,这不是什么大人物的恩赐,而是无数像杨师爷这样在夹缝中求存的底层官吏,在用自己的方式,为民生留出的一线天光。
这口气还未松到底,一声焦急的呼喊从远处传来。
驿站遗孤小豆倌连滚带爬地冲了过来,脸上满是泥水和泪水:“东家!不好了!鹰嘴崖……鹰嘴崖那段新开的山路,塌方了!有三个去送茶引的茶农,被埋在下面了!”
这个消息,比三江会的水鬼、比程鹤年的弹劾更让谢云亭心头剧震。
“点二十个最精壮的伙计,带上所有铁锹镐头,跟我走!”他没有一丝犹豫,声音嘶哑地吼道。
商战可以输,人心不能散!路,是为活人开的!
暴雨倾盆,新开的山路本就崎岖,此刻更是泥泞湿滑如沼泽。
一行人手脚并用,在漆黑的山林里艰难攀爬。
同行的石聋伯再次展现了他神乎其技的本领,他不顾冰冷的泥水,一次次伏地听声,凭借山体内部微弱的震动回音,精准地判断出岩层的稳定区域,指挥众人避开随时可能发生二次滑坡的险境。
“快!往左三尺!下面是空的!”
“停!这块石头下面压着人,不能用镐!”
在石聋伯的指引下,众人在天亮之前,硬是从数吨重的土石方下,挖出了两名幸存者。
而最后一名被找到的老茶农,胸口被巨石压得塌陷,已是弥留之际。
他用尽最后一丝力气,死死攥住谢云亭沾满泥浆的手腕,浑浊的眼睛里满是祈求,嘴唇翕动,断断续续地说道:“路……路不能断……茶叶……要……要出去……”
话音未落,老人的手无力地垂下。
谢云亭僵立在雨中,任由冰冷的雨水冲刷着脸庞,那句遗言,却如烙铁般烫在他的心上。
归途中,队伍气氛沉重。
谢云亭独自坐在篝火旁,一夜未眠。
他摊开微微发烫的右掌,脑海中沉寂的系统界面并未开启,却有一丝前所未有的暖流,自掌心那枚无形的印记中缓缓渗出。
那暖流,仿佛是孙掌柜的倾力相助,是杨师爷的暗中放行,是小豆倌的奔走报信,是石聋伯的伏地听声,是铜铃婆的古老吟唱,是那四十艘商船的信任,更是那垂死老农最后的嘱托……是这千万人或明或暗的期盼、挣扎与坚守,汇聚成的一股无形意志。
这股意志之流涌入系统,那原本冰冷的沙盘界面边缘,竟缓缓浮现出一行极淡的朱砂小字:
【众志成渊,可载千舟。】
谢云亭猛然抬头,望向远处江心栈的方向。
晨雾之中,已有挂着云记旗号的运茶竹筏,正缓缓驶出,踏上西去的征途。
他知道,炸桥和弹劾只是前菜,当程鹤年发现这些手段都无法阻止他时,真正的风暴,才会以雷霆万钧之势,席卷而来。
就在此时,一名负责勘察线路的伙计面如土色地飞奔而回,声音因恐惧而变调:“东家……鹰嘴崖那边的塌方……比我们想的要严重得多!旧道彻底……彻底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