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章 送货遇抢单,新品引疯抢,作坊订单爆了棚-《时光里的细水流长》

  签完百货大楼的合同第二天一早,程野揣着叠得方方正正的合同副本,蹲在作坊门口啃油条时,就见孙磊骑着三轮车“吱呀”地冲过来,车斗里新绑的帆布被风鼓得像个小帐篷。

  “野哥!货都码齐了!两百把锄头擦得能照见人,一百五十把镰刀木柄全按你说的缠了防滑绳,稻草摆件分了三箱装,最娇贵的小火车和小房子都垫了三层棉絮!”孙磊停下车就喊,额头上还挂着汗珠子,“晚星姐呢?不是说今早一起去县城送李主任那批货吗?”

  话音刚落,就见晚星挎着个蓝布包从巷口跑过来,包里鼓鼓囊囊的,还冒着热气:“来了来了!刚去小芳家拿的茶叶蛋,路上当早饭吃。”她把包往车斗里一塞,随手抹了把额角的碎发,“李主任昨儿特意打电话说,合作社今天要给十几个村分发农具,咱们的货得赶在十点前到,别耽误人家干活。”

  程野把最后一口油条咽下去,拍了拍手上的渣子:“走!张叔昨儿帮咱把三轮车链条紧了,这趟准跑得快。”说着就抄起车把旁的麻绳,把车斗里的货再勒了勒——那可是县城合作社的第一单,要是送得顺,往后周边村镇的合作社说不定都能拉过来。

  三人刚蹬车出村,就见村口老槐树下围了群人,打头的是邻村的王老三,手里攥着个皱巴巴的烟盒,看见程野就往路中间凑:“程野!等会儿等会儿!”

  程野赶紧刹住车,脚撑在地上:“三哥咋了?这是有事?”

  王老三几步跑到跟前,往车斗里瞅了瞅,搓着手笑:“听说你这作坊能租脱粒机?我家二十亩麦子快熟了,想先订两台,你看能不能优先给我留着?昨儿去镇上问,人家都说你家的脱粒机马力足还省油,比别处的好用多了!”

  旁边几个村民也跟着附和:“是啊程野,我们也想订!听说你家还管送货上门教用法?”

  晚星从车斗里探出头笑:“婶子们别急,脱粒机现在有四台,都能订!孙磊,你先把三哥他们的名字记下来,等咱们从县城回来就安排送货,保证不耽误收麦子。”

  孙磊赶紧从兜里摸出个小本子,蹲在路边记名字,程野则跟王老三敲定租金和送货时间,等把人都打发走,太阳都升得老高了。

  “得快点了,再耽误该赶不上了。”程野蹬上车就加速,三轮车轱辘碾过石子路,溅起的小石子“哒哒”打在车斗板上。晚星坐在车斗边,时不时伸手扶一下晃得厉害的货箱,孙磊则在旁边小跑着跟了一段,冲他们喊:“野哥!路上小心!回来给我带县城的糖炒栗子!”

  往县城的路是新修的柏油路,比村里的石子路好走多了,程野蹬得轻快,风里都带着麦收前的甜香。晚星从布包里摸出两个茶叶蛋,递给他一个:“歇会儿再蹬,别累着。”

  程野咬了口茶叶蛋,蛋白入味,蛋黄沙沙的,边嚼边笑:“不累!这趟送完,李主任结了定金,咱们就能再从农具厂订一批货,到时候把作坊的架子再搭两层,多雇几个婶子编摆件,赶百货大楼那三百个的订单就不愁了。”

  两人正说着,就见前面路口停着辆银灰色的面包车,车旁站着个穿黑衬衫的男人,看见他们的三轮车就挥着手跑过来,手里还举着个名片。

  “哎!等一下!东河村农具作坊的吧?”男人跑到车跟前,喘着气递过名片,“我是青山镇合作社的,姓刘,叫我老刘就行!昨儿去县城李主任那儿办事,看见你们作坊的样品了,那稻草摆件做得真叫一个精致,农具的木柄手感也扎实!”

  程野停下车,接过名片看了眼,上面印着“青山镇农业合作社采购部 刘建国”。“刘哥是想订农具还是摆件?”

  “都订!都订!”老刘往车斗里瞅了瞅,眼睛亮得很,“我们合作社有三十多个村,正缺农具呢,你们这锄头多少钱一把?还有那稻草摆件,我看有小火车样式的,能不能先给我留五十个?镇上逢集,肯定好卖!”

  晚星在旁边笑着接话:“刘哥,农具批发价二十五一把,摆件两毛五一个。不过现在手里的货是要送县城李主任的,您要是不急,等我们回来统计下库存,下午就给您回话成不?”

  老刘一听急了,赶紧摆手:“别啊!我今儿就是专门在这儿等你们的,青山镇离这儿远,我跑一趟不容易。这样,你们先匀我五十把锄头,三十个摆件,我先给定金,剩下的等你们下次送货再补,成不?”说着就从兜里往外掏钱,全是崭新的十块钱。

  程野和晚星对视一眼,都看出来对方眼里的犹豫——李主任那边的货是早就订好的,要是匀出去,怕不够数。可青山镇合作社也是个大客户,要是能拿下,往后订单就更稳了。

  “刘哥,不是我们不匀,”程野挠了挠头,“这趟给李主任送的货是按合同数装的,匀出去五十把锄头,怕他那边不够分。要不这样,您先留个电话,我们送完货就去农具厂,看看能不能让他们先赶一批货出来,明天一准给您送过去,咋样?”

  老刘皱着眉琢磨了会儿,也知道强求是不行,只好把钱揣回去,又递了张自己的名片:“那行!你们可得说话算话!明天要是送不来,我就直接去你们作坊蹲点!”

  “放心!保准不耽误您的事!”程野笑着把名片收好,蹬上车继续往县城赶。

  等赶到县城合作社时,刚九点半,李主任已经在门口等着了,旁边还站着几个穿迷彩服的小伙,一看就是帮忙搬货的。

  “程野!晚星!可算来了!”李主任迎上来,握住程野的手使劲晃了晃,“昨儿跟几个村的村长说好了,十点准时分货,你们这时间掐得刚好!”

  几人赶紧动手卸车,程野和迷彩服小伙们搬农具,晚星则负责清点稻草摆件。刚把货卸完,就见合作社的大院里涌进来不少人,都是周边村的村干部,手里拿着本子,一看就是来领货的。

  “哎?这农具上咋还画着小花呢?”一个穿蓝布衫的村长拿起把镰刀,指着木柄上的图案笑,“以前买的农具都光秃秃的,你们这还带装饰,好看!”

  “不光好看,还好用!”李主任接过话茬,举着把锄头给大家看,“这锄头的锄头片是加厚的,挖硬土不卷边,木柄缠了防滑绳,下雨也不怕滑手。还有这稻草摆件,城里百货大楼都订了,你们要是有兴趣,也能订点回去,给村里的孩子当玩具,或者摆集市上卖,准能赚钱!”

  这话一喊,立马有人围过来问价,晚星赶紧拿出小本子记订单,有的村订二十个摆件,有的订五十把锄头,没一会儿就记了满满一页。

  “程野,你们这生意是越做越大了!”李主任拍着他的肩膀笑,“我跟县农业局的张局长提过你们作坊,他说下次县里开农业交流会,让你们也去参展,到时候全县的合作社都能看见你们的货!”

  程野心里一喜,县农业交流会?那可是个大机会!要是能在会上露脸,往后全县的订单都不愁了!“真的?那太谢谢李主任了!我们一定好好准备!”

  李主任笑着点点头,从办公室里拿出一沓钱:“这是剩下的货款,你点点。还有,下次的订单我也跟你说下,要三百把锄头,两百把镰刀,摆件要两百个,还是老样子,半个月后送货。”

  程野接过钱,数都没数就揣进兜里——李主任是老客户了,信得过。“成!半个月后一准送到!”

  两人正说着,就见个穿西装的男人走进大院,手里拿着个文件夹,径直走到程野跟前:“请问是东河村农具作坊的程野吗?我是县城幸福家园小区的物业经理,姓王。”

  程野愣了下,物业经理?咋会找过来?“王经理您好,我是程野,您找我有事?”

  “是这样,”王经理笑着递过文件夹,“我们小区有个小广场,想搞点农耕文化展览,让孩子们认识认识农具,再摆点手工摆件当装饰。我听李主任说你们的农具样式新颖,摆件也好看,想跟你们订一批货,二十把小锄头,二十把小镰刀,都是迷你版的,还有一百个稻草摆件,要小动物样式的,能做不?”

  迷你版农具?程野还真没做过。他看向晚星,晚星眼里也闪着惊讶,不过很快就笑着说:“王经理,迷你版农具我们能做,就是得让农具厂单独加工,可能得晚几天交货,您不急吧?”

  “不急不急!”王经理赶紧说,“只要能做出来,多等几天没关系!这是定金,你们先拿着,做好了给我打电话。”说着就从兜里掏出五百块钱递给程野。

  程野接过钱,心里乐开了花——没想到送个货还能抢着订单,这生意真是越来越顺了!

  等把王经理送走,已经快中午了。李主任非要留他们吃午饭,程野推辞不过,只好答应。饭桌上,李主任又跟他们聊起了农业交流会的事,说交流会在十天后举行,到时候会有很多农业专家和合作社负责人来,让他们好好准备样品,再做个展板,把作坊的情况和产品都展示出来。

  吃完饭,程野和晚星就往回赶。刚出县城,就见路边有个卖糖炒栗子的小摊,香气扑鼻。程野想起孙磊早上说的,赶紧停下车买了两斤,装在纸袋子里递给晚星:“拿着,回去给孙磊和张叔尝尝。”

  晚星接过纸袋子,笑着说:“还是你细心。对了,刚才王经理订的迷你农具,咱们得赶紧跟农具厂联系,让他们尽快加工,别耽误了交货。”

  “嗯,回去就给农具厂打电话。”程野蹬着车,心里盘算着——迷你农具要是做出来受欢迎,说不定还能开发成儿童玩具,又是个新路子!

  两人赶回到村里时,已经下午两点多了。刚到作坊门口,就见孙磊和张叔正围着个陌生人说话,那人手里拿着个篮子,里面装着几个稻草摆件。

  “野哥!晚星姐!你们可回来了!”孙磊看见他们,赶紧跑过来,“这位是邻村的张婶,说在镇上看见咱们的稻草摆件,特意来订的,要一百个,还想要点新样式。”

  张婶也跟着走过来,笑着说:“我是听我侄女说的,她在县城百货大楼上班,说你们的摆件要进大楼卖,我就想着先订点,赶在端午前摆集市上卖,肯定能卖个好价钱。你们这儿有啥新样式不?”

  晚星赶紧把张婶让进作坊:“张婶,您来的正好!小娟刚画了新图案,有粽子样式的,还有龙舟,都是应端午的景,您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