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章 山风-《大师姐她弃明投暗》

  夜老爷子为何能以魔族之身在人族隐藏这么久不被发觉?

  这个疑问,夜羽曾在某个寻常的夜晚问过。

  烛火在夜老爷子眼中明明灭灭,他苍老的手指缓缓摩挲着茶杯边缘,看着自己的孩子,声音轻得几乎要融进夜风声里:“事事留心,处处留意,避开修士,再加上几分……运道成全。”

  他知道,两个孩子一直认为他们的父亲谨小慎微,甚至带着几分怯懦,可他们不知道,这份谨慎并非与生俱来。

  夜老爷子年少时,虽称不上胆大妄为,但毕竟也是魔族,行事总归是无拘无束无所章法。

  不然,他也不会无视人魔两族的隔阂规矩,爱上了一个凡人女子,并决定与她相守一生。

  那时的他做出这个决定时,还想不到有一天,自己会心甘情愿困在这方寸庭院,将往日的锋芒尽数收敛。

  一切的转折,始于夜纱与夜羽的降生。

  身为魔族,夜老爷子自然也知道自己种族的诅咒——他们魔族孕育的后代,出生便是没有灵魂的空魔。

  魔族父母要抱着这无魂的孩儿前往“渊井”,祈求魔主赐下一缕灵觉。

  可这些年,能醒来的空魔越来越少,终生痴傻的却越来越多,在魔域里,那样的孩子注定是无法活下去的,便也有越来越多的魔族父母丢弃孩子。

  与人族结合后,夜老爷子也曾忐忑过要自己的后代问题,但他了解到人族也有虽不完全符合却也相似的情况——那些孩子被称为痴儿。

  于是,当妻子怀上身孕时,他已想好了说辞:若孩子异常,便说是那不幸的“痴儿”,他做好了用一生守护这个秘密的准备。

  但他没想到,妻子生下的那对龙凤胎,居然是正常的婴孩。

  夜老爷子不解,但潜意识里已经发觉,这是不对劲的。

  这个时候的他,尽管意识到了自己的孩儿是特殊的存在,却想不通是哪里出了问题。

  有了家,有了牵挂,他渐渐收敛了性格的锋刃,变得谨慎而稳重。

  他带着不明真相的妻儿一路迁徙,最终在这座边远小城落脚,像一粒尘埃隐入尘烟。

  看着夜纱和夜羽一日日长大,没有丝毫魔族特征,他甚至开始相信,或许血脉的诅咒真的被打破了。

  直到那个黄昏,孩子们领回了一位特殊的佛修。

  暮色四合时,姐弟俩偷跑出门,中途差点被运货的马车撞上,是那名佛修救下了他们。

  两个孩童后怕又感激,忘了爹爹要他们远离修士的叮嘱,还应了恩人的话,带他回了家。

  四目相对的瞬间,夜老爷子浑身的血液仿佛凝固了一刹。

  那是一位极其特别的佛修——素白僧袍纤尘不染,眉间一点朱砂艳得惊心,他那双眼睛,既似古佛般寂漠无波,又隐隐流转着妖异的暗芒,老爷子说不清哪里不对,但本能地绷紧了心弦。

  奇怪的是,在这份警惕之下,他的血脉深处竟泛起一丝奇异的悸动,让他时时刻刻处于放松与戒备的拉扯中。

  但好在,那名佛修注视自己这方小院良久,最终只道了一声:他想借宿一晚。

  夜老爷子不好拒绝,却也不敢放松警惕,他领着孩子去了妻子屋内,编了个借口让妻儿戴上护身法器,自己守在院中,周身紧绷。

  只是夜色渐深,一个危险的念头渐渐在他心底滋生,然后疯狂蔓延——不如永绝后患。

  当他悄无声息地靠近客院时,却见那佛修并未入睡。

  墨发白衣的佛修坐在石桌前,指尖轻抚着一朵莹白的花,那花在月色下流转着清辉,花瓣边缘隐隐泛着清幽的暗纹。

  夜老爷子没有认出那朵花,但他看见佛修取出了一只玉瓶,一滴甘露落下,纯净的气息荡开,让老爷子的神魂微微震颤。

  ——这等东西绝对不是凡物,用这种极其珍贵的东西来随意滋养一朵花的修士,也绝不是普通的修士,杀了他会不会引来更多的灾祸?

  这一犹豫间,夜老爷子便没有直接出手,反而被对方发现了气息。

  佛修抬眼望来,那双妖异的眸子在月光下显得格外深邃:“有何事?”

  夜老爷子从暗处走出,脸上堆起恰如其分的惶恐:“小民是想来拜谢仙人救小民孩儿之恩……”

  那名佛修没有打断他的话,但不曾回应的模样似乎也未将他的话听进耳里。

  他自顾自地滴着手中的甘露,苍白的侧脸在夜色中如雾似幻,佛修垂眼低声道:“这是一株月华昙,生于某处秘境的盈月之时,但那处秘境已经崩塌,这便是此间唯一一株月华昙。”

  他静坐在石桌边,望着手中清幽的灵花,衣袂在夜风中微动,墨发与夜色融为一体。

  佛修声音清淡,却带着说不出的寂寥,那声线里仿佛同时回荡着佛寺的钟声与某种深渊的低语:“我取其灵蕴凝成子株,盼其绵延,可那些子株……开出的花,虽形貌相类,却灵光涣散,触之即碎,犹如镜花水月。”

  他瞳眸幽深,流露出一丝极淡的惘然:“同源之力,竟孕育不出又一朵月华昙,这条路从开始,便通向一片虚无的终局。”

  “你说,这是为何?”

  夜老爷子心头莫名一紧,血脉深处那奇异的悸动又悄然泛起,他强压下这份异样,面上愈发恭敬:“仙人之事,小民愚钝……”

  佛修微微转过头,冷然妖异的眼静静看着夜老爷子:“如果是你,你会如何?”

  “小民不知,但听说碧水宗仙人精通草木之道,仙人或许可以去问问看。”夜老爷子捏紧了手,垂首答道,像个真正无知的凡人。

  佛修却轻轻颔首,指间的银戒在月光下泛着清冷的光泽:“正是要去碧水宗。”

  “那祝仙人早日寻得妙法。”夜老爷子躬身道。

  佛修幽寂的眼眸缓缓转向他,良久,终于道:“……已经找到了。”

  夜老爷子一愣:“找到了?”

  “嗯。”佛修起身应了声。

  他将那株月华昙放进指尖银戒,夜风吹起他的衣角与墨发,眉间的朱砂在夜中竟也亮红似血,映得那张妖异的面容更加苍白:“路上收到同门来讯,一场山风带来了尘草的种子——那是一种生于山野,秋来漫山红遍的凡草。”

  “那种子落入月华昙子株的土壤中,催生出了新的月华昙。”

  “花影虽相异,灵韵却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