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曹家麒麟儿,一入桃源误终身!-《三国:开局种田,捡的白毛丫头竟》

  建安六年,春。

  北国大地冰雪初融,官渡之战的血腥味,似乎终于被这料峭的春风吹散了些许。

  邺城。

  这座曾经属于袁氏的河北首府,如今已换了主人。

  相府之内,暖炉烧得正旺,新任的司空、大将军曹操,正意气风发地审阅着从袁氏府库中清点出来的战利品清单。

  金银、珠宝、古玩、字画……堆积如山的财富,足以让他支撑起未来数年的南征北战。

  曹操的脸上,挂着胜利者的笑容。

  可当他的目光,落在清单的最后几项时,那笑容却不自觉地收敛了,取而代de,是一种深沉的,玩味的,甚至带着一丝凝重的复杂神色。

  “琉璃镜,一百面,产地:太行山。”

  “香胰子(肥皂),三千块,产地:太行山。”

  “《拼音识字》小册,五百本,产地:太行山。”

  “《九章算术详解》,三百本,产地:太行山。”

  ……

  曹操的手指,轻轻敲击着那份由上等蜀锦制成的清单。

  又是太行山。

  又是那个赵沐笙。

  他想起乌巢那夜冲天的火光,想起关羽那张因愤怒而扭曲的脸,想起张合、高览投降时,口中对那支“黑甲魔军”的惊惧描述。

  他原以为,那赵沐笙只是一个运气好,得了些奇遇的山中霸主。

  可现在看来,他错了。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奇技淫巧了。

  琉璃镜,晶莹剔透,光可鉴人,其价值,千金难换。袁绍府库中的一百面,竟只是对方的寻常货物。

  香胰子,去污除垢,香气怡人,连宫中的贵妇都闻所未闻,对方却能以“千”为单位计数。

  而最让曹操心惊的,是那两本小册子。

  《拼音识字》,他看过,用一种闻所未闻的符号,便能将天下所有文字的发音尽数标注,大大降低了识字的门槛。

  《九章算术详解》,更是用一种名为“阿拉伯数字”和“竖式运算法”的东西,将困扰了无数算学大家多年的田亩、税收、工程计算,变得如同孩童游戏般简单!

  这是足以动摇国本,改变天下的东西!

  若此法普及,不出十年,寒门亦可批量识字,通晓算术!

  到那时,他曹氏赖以统治的根基——世家大族,又将置于何地?

  这个赵沐笙,到底是谁?

  他的背后,究竟藏着什么?

  他的目的,又是什么?

  一个个问题,如同一根根尖刺,扎在曹操的心头。

  他第一次,对一个尚未谋面的年轻人,产生了如此强烈的忌惮。

  “来人。”曹操的声音,低沉而沙哑。

  “在。”

  “去把子建,给我叫来。”

  ……

  片刻之后。

  一名身材修长,面如冠玉,浑身散发着书卷气的翩翩少年,快步走入殿中。

  正是曹操最钟爱的儿子,曹植,曹子建。

  “父亲,唤孩儿何事?”曹植躬身行礼,举手投足间,尽是世家子弟的优雅从容。

  曹操看着自己这个才高八斗的儿子,眼神中闪过一丝喜爱。

  他指了指桌案上的那本《拼音识字》,开口问道:“子建,此物,你可曾看懂?”

  曹植的眼睛,瞬间亮了。

  “父亲!孩儿不仅看懂了,还觉得此法……简直是神来之笔!”

  他激动地走上前,拿起那本小册子,如获至宝。

  “父亲请看,这‘b、p、m、f’,如唇齿之音;‘g、k、h’,如喉舌之声。创此法者,必是深谙上古音韵,又通晓天地至理的大宗师!”

  “还有此书!”他又拿起那本《九章算术详解》,“这竖式运算法,简直鬼斧神工!以往需要数名账房先生,耗费半日才能算清的军粮账目,孩儿用此法,只需一炷香,便可理得清清楚楚!”

  曹操静静地听着,没有打断。

  曹植越说越兴奋,他甚至从袖中,摸出了一张折叠整齐的纸。

  “父亲,您再听此诗!”

  他展开那张纸,眼中闪烁着狂热的崇拜光芒,朗声诵读。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轰!

  这首诗,如同一道惊雷,在空旷的大殿中轰然炸响!

  那股豪迈、奔放、狂傲不羁的气魄,那份对人生的自信与洒脱,让曹操这位同样写下“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一代枭雄,都为之动容!

  “好!好诗!”

  曹操猛地一拍大腿,站起身来,目光灼灼地盯着曹植。

  “此诗,何人所作?!”

  曹植的脸上,露出一抹神往之色,声音都带着一丝颤抖。

  “回父亲,此诗名为《将进酒》,据传……正是出自那位太行山的桃源镇主,赵沐笙之手!”

  赵沐笙!

  又是赵沐笙!

  曹操的瞳孔,猛地一缩。

  如果说,之前的琉璃、肥皂、拼音、算术,代表的是“术”。

  那么这首诗,代表的就是“道”!

  一个人的胸中,该有何等的沟壑,何等的豪情,才能写出这般石破天惊的传世之作?!

  曹操沉默了。

  他感觉,自己似乎还是小看了那个年轻人。

  就在此时,曹植“噗通”一声,跪倒在地。

  “父亲!”

  他抬起头,眼中满是恳求与渴望。

  “孩儿听闻,那桃源镇,广开学堂,不问出身,有教无类。其所授之学,皆是经世致用之学,与我等平日所学章句之儒,截然不同!”

  “孩儿……恳请父亲,准许孩儿前往桃源镇!”

  “求学!”

  这两个字,他说得斩钉截铁!

  曹操看着跪在地上,满脸真诚的儿子,心中,忽然一动。

  一个大胆的念头,浮现在他的脑海。

  他要派人去桃源镇,一探虚实。

  但使者的人选,却让他颇为头疼。

  派重臣,显得太过正式,容易引起对方警惕。

  派庸才,又看不出深浅,白跑一趟。

  而现在……

  曹操的嘴角,缓缓勾起一抹弧度。

  还有比他曹孟德的亲儿子,身份更高贵,威胁性又更低的人选吗?

  “好。”

  曹操亲自上前,将曹植扶起,脸上,露出了慈父般的笑容。

  “你想去,为父,便允了你。”

  “我不仅允你去,我还要任命你为考察使,替为父,替朝廷,去看看那桃源镇,究竟是何等的人间仙境!”

  “你此去,带上百人护卫,再带上黄金千两,蜀锦百匹,就当是为父,送给那位赵镇主的……见面礼!”

  曹植闻言,大喜过望!

  “谢父亲成全!”

  他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这趟“求学之旅”,从一开始,便被他那雄才大略的父亲,赋予了另一层深意。

  ……

  半月之后。

  一支百余人的车队,浩浩荡荡地,抵达了太行山脉的边缘。

  车队中央,一辆装饰华美的马车内,曹植正捧着一卷书,看得津津有味。

  “公子,前方,应该就是桃源镇的地界了。”护卫统领的声音,从车外传来。

  曹植放下书卷,掀开车帘,向外望去。

  下一刻。

  他整个人,都呆住了。

  他看到了什么?

  一条路。

  一条平整得如同镜面,通体灰白,不知用何物铺就的宽阔大道,如同一条巨龙,蜿蜒着伸向远方的山口。

  道路的两旁,每隔三十步,便立着一根造型奇特的木杆,木杆顶端,装着一个透明的琉璃罩子。

  曹植不知道那是什么。

  但他能想象,当夜晚来临,这些琉璃罩子被点亮时,那将是何等壮观的景象!

  “这……这就是桃源镇的路?”

  曹植喃喃自语,声音中充满了难以置信。

  他走过中原大地,见过最繁华的许都,见过最奢靡的邺城,可他从未见过如此……干净、平整、充满了一种难以言喻的“秩序感”的道路!

  车队,缓缓驶上了水泥路。

  车轮滚过,只发出轻微的“嗡嗡”声,再也没有了在土路上那种颠簸与摇晃。

  曹植感觉,自己仿佛不是行驶在人间,而是行驶在天界的神道之上。

  当车队穿过山口,桃源镇的全貌,终于,展现在了他的面前。

  那一瞬间,曹植感觉自己的呼吸,都停止了。

  他看到了一座城。

  一座同样由灰白色巨石砌成,高达五丈,宛如神魔造物的雄城!

  城墙之上,黑甲士兵往来巡逻,军容之严整,气势之肃杀,比他父亲麾下最精锐的虎豹骑,都有过之而无不及!

  城门大开,无数的百姓与商队,正在有序地排队进出,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一种发自内心的,安宁而幸福的笑容。

  那不是麻木。

  不是苟活。

  而是一种,对生活充满了希望与热情的,真正的“活着”!

  城内,坊市规划得整整齐齐,街道宽阔洁净,两旁的房屋,样式统一,白墙青瓦,错落有致。

  远处,几座如山岳般高耸的巨大高炉,正喷吐着滚滚的白烟,空气中,传来“当当”的,富有节奏的锻打之声,充满了力量与生机。

  这里是乱世吗?

  这里是那个饿殍遍野,民不聊生的人间吗?

  不。

  这里是世外桃源。

  这里是传说中,上古圣王才能建立的……君子国!

  曹植的身体,在微微颤抖。

  他那颗因为出身和才学而无比骄傲的心,在这一刻,被眼前的景象,冲击得支离破碎。

  就在他失神之际。

  一名身穿青衫,气质温润如玉的年轻男子,带着几名随从,从城门内,微笑着,向他走来。

  那男子,看上去比曹植也大不了几岁,但那双深邃的眼眸,却仿佛蕴含了星辰大海,看一眼,就让人不自觉地沉溺其中。

  “可是曹子建公子,当面?”

  男子开口,声音温和,如春风拂面。

  曹植回过神来,连忙跳下马车,对着男子,深深一揖。

  “晚辈曹植,见过……见过赵镇主!”

  他甚至忘了用“考察使”的官方身份,而是用了“晚辈”的自称。

  因为,在见到这个男人的第一眼,他心中所有的骄傲,便已荡然无存。

  赵沐笙笑了笑,亲自上前,将他扶起。

  “子建一路远来,辛苦了。”

  “我已备下薄酒,为你接风洗尘。”

  ……

  是夜,镇主府,灯火通明。

  接风宴上,赵沐笙与曹植相对而坐,相谈甚欢。

  从格物地理,到诗词歌赋,从农桑水利,到治国方略。

  曹植发现,无论自己抛出多么艰深的问题,对方都能用最浅显,却又最深刻的语言,轻松化解。

  对方的知识,渊博如海。

  对方的见识,远超自己所见过的,任何一位大儒名士。

  曹植,彻底被折服了。

  他甚至产生了一种错觉,坐在自己对面的,不是一个凡人。

  而是一位,谪落凡尘的……神仙。

  就在此时,宴席的门被轻轻推开。

  一名身穿月白色华服,气质雍容华贵的女子,端着一卷账册,款款走了进来。

  那女子,明眸皓齿,容光照人,行走之间,莲步轻移,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飘兮若流风之回雪。

  她已褪去了少女的青涩,举手投足间,带着一种执掌一方商业的干练与成熟风韵,却又丝毫不减其绝代风华。

  曹植的目光,在看到那女子的瞬间,彻底凝固了。

  他失神了。

  来人,正是如今桃源镇商部的总负责人,甄宓。

  “主公,这是本月与许都商路的贸易总账,请您过目。”

  甄宓对着赵沐笙,盈盈一拜,声音清脆悦耳,如珠落玉盘。

  她感受到了旁边那道炙热得几乎要将她融化的目光,但她只是礼貌性地,对着曹植的方向,微微颔首,算是打了招呼。

  随即,她便将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了主位上的赵沐笙身上。

  那双秋水般的眸子里,没有丝毫女儿家的情愫。

  有的,只是下属对上级,学生对老师那般,纯粹的,不含任何杂质的,崇敬与仰望。

  而这一幕,落在曹植的眼中,却让他心中,莫名地,狠狠一痛!

  仿佛,自己刚刚捧在手心,视若神明的绝世珍宝。

  在对方的眼中,却早已心有所属,甚至,连多看自己一眼,都觉得多余。

  这一刻。

  曹植终于明白了,什么叫求而不得。

  也终于尝到了,一种名为“嫉妒”的,苦涩滋味。

  他来桃源镇,是为了求学问道,是为了见识那传说中的人间仙境。

  可他没想到。

  第一天。

  他的世界观,就被彻底颠覆。

  他的心,也丢在了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