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刀刃之上-《重生囤币,比特币首富之路》

  李国副主任的话音落下,办公室里进入了几分钟时间的寂静。

  窗外的阳光似乎都黯淡了几分。

  王启主任眉头紧锁,目光垂落在茶杯上,显然在消化着这突如其来的否决。

  他理解李主任的考量,那关乎全局的稳定和更深层的政治责任。

  但这些言论,对于濒临渴死的宏海而言,无疑是致命的。

  专项基金被暂缓,等同于这条路被暂时堵死。

  宏海没有时间等暂缓之后的研究,它可能连下周都撑不过去。

  就在这时候苏清瑶昨夜的话突然响起:

  “问题一个接一个来,我们就一个接一个去解决。”

  他不能放弃,宏海上下成千上万名员工还在等着米下锅,他尽力争取一把。

  他抬头看向李国副主任的眼神。

  他没有争辩,也没有表现出任何不满,因为那毫无用处。

  他必须换一个角度,一个或许能触动李主任的角度,去阐述那个最现实的问题。

  林志华平静的说道:

  “李主任。”

  “您的指示,我完全理解。”

  “全局稳定,国家风险问题,政策信号。”

  “这些都比一家企业的存亡更重要。”

  “王主任和您站的高度,是我需要不断学习和领会的。”

  “但李主任,请允许我向您汇报一个可能比市场误读更迫在眉睫的风险点。”

  “社会稳定风险的即时爆发。”

  这句话,让李国副主任的神情微微凝滞了一下。

  王启也抬起头,看向林志华。

  林志华知道,他必须把最残酷的现实摆在台面上:

  “宏海实业本月十五号,也就是四天后,是发放员工工资的最后期限。”

  “几千名员工,背后是几千个家庭。”

  “宏海主要生产基地所在的工业镇,超过三分之一的家庭收入直接或间接依赖于宏海。”

  他没有任何夸张,只是陈述事实。

  “一旦工资断发,供应商欠款无法结算导致停产。”

  “李主任,那将不再是资本市场上的股价波动或者对竞争中性原则的讨论。”

  “而是可能立刻引发群体性事件,冲击地方社会稳定的现实问题。”

  “这个风险,是即时的,可见的。”

  “并且其破坏力会迅速扩大。”

  “恐怕……到时候等不到我们通过市场化,法治化手段引入战略投资者来解决了。”

  他继续道:

  “我向您保证,华安科技绝非想躺在国家身上等靠要。”

  “我们愿意也必须按照市场规则办事。”

  “王主任刚才提出的专项基金方案,我们也理解其谨慎性和复杂性。”

  “我现在向您恳求的,或许不是一个长期的,大规模的救助方案。”

  “而是一个极其短暂的,目标极其有限的社会稳定过渡窗口。”

  林志华恳切的说道:

  “能否请国家层面,或者协调相关方面。”

  “提供一笔有严格限制,短期过桥性质的紧急周转资金?”

  “这笔资金不用于解决宏海的债务,不用于填补历史窟窿。”

  “唯一且仅有的用途,就是确保未来一到两个月的员工工资和核心供应商的货款。”

  “维持生产不停顿,员工队伍基本稳定。”

  他提出了一个极其具体且风险可控的方案:

  “这笔资金,可以设定最严格的监管条件。”

  “由华安科技和引入的第三方机构共同监管支付流程,专款专用。”

  “甚至可以要求宏海的核心资产作为抵押,或者由华安提供连带责任担保。”

  “它的目的,仅仅是用最短的时间,买一个避免社会风险即时爆发的窗口期。”

  他继续说道:

  “在这个窗口期内,”

  “我和张总,将不惜一切代价,加速内部整改。”

  “拼尽全力去寻找市场化的战略投资者。”

  “如果窗口期内找不到,或者整合失败,华安科技愿意承担相应的担保责任。”

  “宏海该破产清算就按法律程序走,我们绝无怨言。”

  “但至少,我们避免了最坏的社会冲击。”

  “这样能给员工和地方政府一个缓冲和准备的时间。”

  “李主任,”

  林志华最后近乎恳求地说道:

  “这不是在用个案绑架全局。”

  “这正是在用最小的成本,去排除一个可能冲击全局的炸弹。”

  “员工要吃饭,孩子要上学,这是最朴素的道理,也是最基本的社会稳定基石。”

  “恳请您和上级领导,能否从这个最现实,最紧迫的角度,再权衡一下?”

  林志华说完,办公室内再次沉寂了下来。

  李国副主任听着这段话,不断的打量着。

  李副主任沧桑的说道:

  “志华同志啊,”

  “你说的这些,关于员工吃饭,家庭稳定,可能引发的群体事件……”

  “这些现实压力,我怎么会不清楚?”

  “坐在这个位置上,我们每天面对的就是这些最尖锐的矛盾。”

  他看向林志华,提出了一个更本质的诘问:

  “但是,你想过没有?”

  “你,我,王启同志,我们站在这里。”

  “我们之所以要权衡全局,要着眼长远。”

  “甚至要忍痛做出一些看似不近人情的决定。”

  “恰恰是因为,很多群众当下的觉悟,还达不到我们所期望的高度啊!”

  这个词一出,林志华让不由得一惊。

  王启主任的眉头也皱得更紧了。

  李国副主任站起身,走到窗前!

  他望着楼下大院门口依稀可见的车流人流,背影如此的沉重:

  “我们都希望群众能理解国家的难处,能看得远一点,能和企业同舟共济,共渡难关。”

  “这当然是最理想的状态。”

  “但现实往往是,”

  他转过身:

  “当工资发不出,当饭碗受到直接威胁时,大部分人的第一反应,必然是愤怒。”

  “他们要求立刻解决眼前的问题。”

  “这是人性,也是最基本的生活逻辑。”

  “我们不能苛责,但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

  “你指望他们在这个时候,去理解什么是集体利益,国家利益,民族未来这些宏大的概念吗?”

  李副主任摇了摇头:

  “太难了。他们的诉求会非常直接,也非常短浅,我要工资,我要吃饭。”

  “所以,你提出的这个过渡窗口。”

  “其本质上是想用国家的钱,去暂时安抚这种因觉悟性不高的群众产生的即时压力。”

  李副主任坦然的继续说道:

  “但这能解决根本问题吗?不能。”

  “它只是把群众爆炸的时间点往后推了一点点。”

  他的声音提高了些许,警告道:

  “更关键的是,”

  “这种安抚一旦开了口子,会形成什么样的预期?”

  “其他遇到类似困难的企业会不会效仿?”

  “会不会认为闹一闹就能换来国家的托底?”

  “如果形成这种会哭的孩子有奶吃的导向。”

  “我们辛辛苦苦维护的公平竞争市场环境和法治化解决路径,就会受到冲击。”

  “这个口子,敢开吗?”

  林志华感到一股寒意升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