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曾经的情敌张子豪-《重生囤币,比特币首富之路》

  宏海实业董事长办公室,厚重的红木门被猛地推开。

  张海坐在办公桌后,面色阴沉地看着走进来的年轻人。

  张子豪!

  以前跟林志华是情敌,为了抢苏清瑶闹过不愉快的事!

  他穿着剪裁合体的现代西装,没有打领带,身上带着些许的不驯。

  他是张海的侄儿,也是宏海实业内部少壮派隐隐推崇的对象。

  张子豪开口,恭敬道:

  “叔叔,您找我?”

  张海没有让他坐,只是用手指敲了敲桌上的一份文件。

  那是张子豪提交的一份长达百页的《宏海实业数字化转型与区块链业务切入战略规划》。

  张海压抑着不满:

  “子豪,你才来三个月。仓库管理系统还没摸熟,就急着要推翻整个公司的根基?”

  张子豪上前一步,急切起来:

  “叔叔,这不是推翻,是进步!宏海的根基是制造,没错!”

  “但未来的制造是什么?是智能化,是数字化,是柔性生产!”

  “我们守着这些传统重型机械的订单,市场在萎缩,利润在变薄!我们必须转型!”

  “转型?像华安那样?”

  张海冷笑一声,猛地站起身,拿起那份计划书!

  “搞什么?搞区块链?还是搞人工智能?那是虚的!是泡沫!”

  “我们宏海几十年靠的是什么?是实实在在的钢铁,是机床,是摸得着的产品!”

  “你让我放弃这些,去投几十个亿到一个我们完全不懂。”

  “而且随时可能被卡脖子的领域?”

  张子豪争辩道:

  “那不是虚的!林志华的华安科技靠这个能颠覆了多少个行业?”

  “如果我们能抓住机会,甚至只是深度参与其中,宏海就能获得第二次生命!”

  “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只要你采纳我的建议,完全能超过林志华的华安集团。”

  他似乎觉得话说重了:

  “而不是像现在这样,看着财报一点点下滑,等着被时代淘汰!”

  “放肆!”

  张海猛地一拍桌子,紫砂壶再次遭殃,茶水溅湿了那份计划书!

  “被时代淘汰?没有宏海造的机床和生产线。”

  “他华安科技用什么来生产他的科技?空中楼阁!”

  “现在科技发达了,天下百姓就不吃粮了?”

  张子豪毫不退缩:

  “但核心价值已经转移了。”

  “叔叔!价值在设计里,在算法里,不在生产线本身!”

  “我们必须向上游延伸,必须掌握核心技术!哪怕先从投资开始!”

  张海话语里讥讽味更浓:

  “合作?和谁合作?和林志华那个毛头小子合作?”

  “他现在眼高于顶,会看得上我们这艘快要沉没的旧船?更何况…”

  张海的话突然停住!

  他想到了吴峰,想到了那个针对华科技的秘密计划。

  有些事,不能对这个满脑子理想主义的侄儿说。

  张子豪看到了叔叔的停顿:

  “更何况什么?”

  “更何况,转型需要钱!需要巨大的、持续不断的投入!”

  张海转移了话题,更加严厉:

  “我们现在哪来那么多现金流?财报你已经看到了!盲目转型,只会死得更快!”

  张子豪试图继续说服:

  “我们可以引入战略投资!可以分拆部分业务融资!”

  “这样我们才不会被时代淘汰,你把公司交给我来处理,我能帮你打垮林志华。”

  “够了!”

  张海粗暴地打断他,拿起被茶水浸湿的计划书,几乎扔到张子豪面前!

  “你的这份宏伟蓝图,纸上谈兵!拿回去!”

  “给我老老实实从基层做起。”

  “先搞清楚一台机床是怎么造出来的,再跟我谈什么科技!”

  张子豪看着计划书,满脸失望。

  他没有再争辩,只是弯腰捡起了计划书。

  “叔叔,时代不会等我们搞清楚所有细节再前进。”

  他继续说道:

  “当断不断,必受其乱。”

  说完,他转身离开了办公室。

  张海看着侄儿离开的背影,胸口起伏。

  他何尝不知道转型的必要?

  但几十年的经验让他恐惧那种失控的感觉。

  更何况,他已经选择了另一条路,一条更残酷的路,来解决宏海目前的困境。

  他走到窗边,看着楼下宏海庞大的园区。

  张子豪的身影正穿过广场,走向研发大楼的方向。

  张海眼神复杂:

  “转型…”

  “有的转型是自救,有的转型…是自杀。”

  他拿起电话,拨通了吴峰的号码。

  “吴先生,关于下一步对华安集团的打压,我认为可以再加大一点力度了。”

  几天后华安公司!

  林志华站在落地窗前,他刚刚结束了一通越洋电话。

  听筒那端是他位于华尔街顶级律所的老同学,专精于跨境并购与国家安全审查。

  电话的内容格外沉重。

  老同学的声音掩不住其中的凝重:

  “志华,你让我查的这家黑水咨询的水比我们想象的要深得多。”

  林志华当时问道:

  “怎么说?”

  “公开信息几乎为零,没有官网,没有招聘信息,甚至没有固定的办公地址。”

  “但在特定的小圈子里,这个名字代表着绝对的能力和极高的风险。”

  “他们不服务普通客户,只接大单。”

  “具体什么业务?”

  “最擅长两类业务,一是针对价值被低估或存在弱点的优质企业。”

  “进行极其隐秘的杠杆收购,拆分出售,手段凌厉,吃干抹净,从不留痕。”

  对方犹豫了一会:

  “二是…”

  “精准的做空猎杀。他们从不自己冲锋陷阵,而是为核心客户提供全套战略咨询。”

  “从寻找目标的致命弱点,精心布局,操纵舆论。”

  “然后利用规则漏洞,到最终发动总攻,一击必杀。”

  “他们经手的案例,最后都被归结为市场自然行为或企业经营不善。”

  “你几乎抓不到任何把柄指向他们。”

  林志华立马问道:

  “他们的背景呢?”

  “这才是关键,其背后核心组织黑水基金异常神秘。”

  “传闻有来自顶级情报机构,特种金融部队以及国际律所的背景。”

  “据说这个组织大部分非法行业都涉及,而且具有火力强大的武装部队做后盾。”

  “关系网络盘根错节,直通一些监管机构的灰色地带和最顶级的资本寡头。”

  “甚至有模糊的传言说,他们有时会接受一些带有战略意图的委托,目标不仅仅是金钱。”

  老同学最后告诫道:

  “志华,如果被他们盯上,绝不是小事。”

  “他们就像金融领域的顶级掠食者,耐心极好,出手狠辣。”

  “你最近是不是……”

  林志华当时掩饰了过去:

  “只是听到些风声,提前了解一下。”

  此刻,他放下电话。

  之前种种细微的异常。

  精准的做空股价,专业的网络探测,一系列的负面报告。

  瞬间串联起来,指向一个几乎可以确定的结论:

  黑水基金组织,就是那只藏在幕后的黑手。

  而他们的目标,就是华安科技。

  不是普通的市场博弈,不是简单的商业间谍。

  对方背景深厚,行事低调,擅长利用资本和信息的双重杠杆。

  并且极有可能得到了像宏海这样的实体产业的里应外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