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宏海实业集团-《重生囤币,比特币首富之路》

  宏海实业集团总部董事长办公室。

  这儿与华安科技充满未来感的极简风格截然不同。

  宏海实业董事长张海的办公室有一种厚重的传统气息。

  深红色的实木办公桌宽大得近乎夸张。

  背后是顶天立地的书架,塞满了精装书和各类奖杯。

  墙上挂着多幅他与各界要人的合影,以及一幅气势磅礴的“海纳百川”书法。

  电视屏幕上,财经新闻主播正用平稳的语调播报:

  “……传统制造业巨头宏海实业今日发布本季度财报,营收同比下滑5.3%。”

  “净利润大幅下跌18%,远低于市场预期。”

  “这是宏海连续第三个季度出现业绩下滑。”

  “分析师指出,宏海过度依赖传统重型机械制造。”

  “在智能化,自动化转型浪潮中步伐迟缓,是其面临的主要压力。”

  “投资者对管理层能否有效推动变革表示担忧,今日股价开盘即大跌7%……”

  “砰!”

  一个昂贵的紫砂壶被狠狠摔在地毯上。

  五十二岁的张海面色铁青。

  他指着电视屏幕,对垂手站在办公桌前的几位高管咆哮:

  “听见了吗?啊?什么步伐迟缓!转型不力!一群废物!我养着你们是干什么吃的!”

  他猛地一拍桌子,实木桌面发出巨响。

  “几个月了!我跟你们说了几个月了!要转型!要升级!”

  “要跟上那个什么区块链技术的破潮流!”

  “你们给我交出来的是什么?是一堆狗屎不如的财报!”

  运营总监试图解释:

  “张董,我们已经尽力在压缩成本,但原材料和人力成本都在上涨。”

  “而且我们的传统订单量确实在萎缩,新业务线还没能……”

  张海粗暴地打断他:

  “我不要听理由!成本上涨?订单萎缩?这是理由吗?”

  “这是无能!看看人家!看看那个叫什么华安数字的!”

  “才成立几年?那个毛都没长齐的小子林志华,现在天天被媒体捧上天!”

  他几步走到书架前,抓起一本财经杂志。

  封面正是林志华站在华安科技前的身影。

  张海将杂志狠狠摔在桌上。

  “凭什么?我们宏海几十年打拼,实实在在造东西,解决就业,创造价值!”

  “现在倒好,被这些玩电脑,搞科技的后来者骑在头上!”

  “他们那叫什么?叫虚的!泡沫!我们这才是实体经济!”

  他喘着粗气,眼神扫过手下们的脸,怒火更盛。

  “你们是不是也觉得我老了?跟不上时代了?”

  “觉得宏海这艘船要沉了?我告诉你们,没那么容易!”

  张海走到窗前,猛地拉开窗帘,俯瞰着楼下略显陈旧的工业园区。

  与远处依稀可见的华安园区相比,这里确实显得有些暮气沉沉。

  他看着新闻里的消息:

  “华安,林志华……”

  办公室里的高管们呼吸都小心翼翼。

  良久,张海转过身,脸上的暴怒早已消失不见。

  他低沉的说道:

  “都出去。立刻给我拿出切实可行的方案,而不是一堆借口。”

  “我养的不是一群猪,我要看到你们提供的方案。”

  “我要看到改变,真正的改变。不惜一切代价。”

  高管们几乎是小跑着离开了办公室。

  张海独自一人留在昏暗的房间里。

  他没有去清理地毯上的狼藉,而是再次拿起那本印有林志华封面的杂志。

  他目光落在林志华年轻的脸上。

  他低声念着这两个名字:

  “华安科技……林志华……好像在哪儿听谁谈起过这人。”

  他冷哼一声,将杂志扔进垃圾桶:

  “风口上的猪,飞得是高。但风,总有停的时候。”

  另一处地境,华安数字科技总部,地下三层。

  这里与顶层的通透辉煌判若两个世界。

  在最深处的是网络安全作战中心是技术安全负责人陈影。

  陈影可谓是业内传奇。

  她曾是顶尖的白帽黑客,林志华第一批比特币就是从她这儿搞来的。

  如今她是守护华安这座科技公司网络安全的统帅。

  她习惯性的快速过滤着系统自动标记的日常安全事件。

  突然,她的目光被一行日志记录吸引。

  三组来自不同地理位置的Ip。

  立陶宛,巴西,中国台湾!

  几乎在同一毫秒级的时间窗口内,

  对华安外围防火墙的特定非标准端口发起了一次极其轻微的试探。

  不是暴力攻击,不是常规漏洞扫描。

  那更像是一次几乎不留痕迹的试探。

  系统自动风险评级为“低”,归类为随机扫描。

  但陈影的眉头皱了起来。

  她调出原始数据包进行深度解析。

  “有点不对啊……”

  攻击源Ip虽然是分散的,但其跳板模式体现出隐约的规律性。

  试探的手法高度一致,带着一种职业化的谨慎,

  绝非普通脚本小子或常见黑客所为。

  更重要的是,它们试探的端口,并非存放用户数据的核心服务器,也非财务系统。

  而是……连接着华安本部的设计数据库和部分模拟测试环境的过渡缓冲区。

  虽然什么也没偷到,防火墙坚固无比,但这次试探本身,传递了一种危险的信息。

  有人,而且是技术极高明的人,开始对华安内部数据产生了兴趣。

  并且,他们不想打草惊蛇。

  陈影立刻切入了更高权限的监控系统。

  这是她和林志华的小团队亲自构建的一套基于算法上的异常行为感知系统,

  能捕捉到传统规则引擎无法发现的深层威胁信号。

  系统沉默着,尚未触发警报。

  但陈影手动输入了那三个Ip的特征码,进行反向追踪和关联分析。

  几分钟后,初步结果让她稍微冒汗。

  这三个Ip在过去的七十二小时内,曾以极其隐蔽的方式,

  短暂访问过数个与宏海实业及其关联子公司有业务往来的服务器。

  痕迹被清理得非常干净,几乎像是从未存在过。

  “这么巧合的吗?”

  陈影没有丝毫犹豫,直接接通了通往顶层办公室的通话线路。

  此时已是凌晨,但他知道,林志华还没有休息。

  通讯很快被接通,背景安静无声。

  陈影的话让对面一下清醒:

  “志华。发现一些异常,需要向您汇报。”

  林志华立马精神起来:

  “说。”

  陈影精准汇报:

  “过去一小时内,捕获到数次针对华安相关非核心区的试探性扫描。”

  “源Ip分散,但技术手法高度趋同,专业级水准,意图隐蔽。”

  “反向追踪发现微弱关联痕迹,指向……宏海实业。”

  线路那头沉默了片刻。

  林志华问:

  “能确定是宏海吗?”

  陈影回答得非常严谨:

  “不能。痕迹太干净,像是故意留下的误导线索,也可能是更高明的嫁祸。”

  “有人想故意把这种事情嫁祸给宏海集团,挑起两个公司之间的矛盾。”

  “但这不是普通商业间谍的手法,更像……”

  “更像什么?”

  “更像受过专业训练的组织。”

  “会不会是黑水组织?”

  又是一阵短暂的沉默。

  林志华下达指令:

  “加强所有与华安相关的网络隔离等级。不要阻止他们,但要盯死他们。”

  “我要知道他们每一次触碰的位置,方式和目的。”

  “放长线,才能看清是谁在钓鱼,又是谁想摸鱼。”

  陈影执行命令:

  “明白。”

  她启动了她设计的另一套高级诱捕系统。

  能在核心区域外构建一个近乎完美的虚假镜像环境,

  让入侵者以为得手,实则陷入重围并被全程监控。

  林志华补充道:

  “另外,这件事,目前仅限于你我知道。”

  “明白。”

  通讯结束。

  陈影小声道:

  “黑水!终于见到你了……让我看看,你们到底有多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