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知知那句天真无邪、逻辑简单到近乎直白的话,像一道划破迷雾的闪电,猛地点醒了太子妃。
太子妃整个人僵在了原地,脑中嗡嗡作响。
是啊……为什么公主一定要是什么样子?
是从哪本典籍里规定的?还是哪位圣人立下的规矩?
她自幼熟读《女诫》、《内训》,学的都是贤后、贞妇的典范,潜意识里便认为公主就应该是温婉端庄、恪守礼法、成为天下女子的表率。可她从未想过,这个“应该”,是谁定义的?是自古如此吗?
她猛地回想起史书中的只言片语:有和亲远方、促进民族融合的公主;有巾帼不让须眉、助父兄守城的公主;也有才华横溢、着书立说的公主……她们的模样,何曾千篇一律?
而她的宝华,聪慧、豁达、鲜活、热烈,像一团自由燃烧的火焰。
她不喜欢被束缚,不喜欢那些虚伪的应酬,她喜欢结交有趣的人,喜欢无拘无束的生活。这难道有错吗?
为什么一定要用一套固定的、甚至可能是僵化的标准去框住她?就因为她生在皇家,是公主?
太子纵着宝华,或许不仅仅是出于宠爱,更是不愿用条条框框将她扼杀。
自己这个做母亲的,口口声声为她好,是不是反而在用自己认为对的“责任”和“规矩”,无形中成了束缚她的枷锁?
太子妃怔怔地看着宝华,看着她眼中那份不甘被定义的倔强,再回味着胖知知那句稚嫩却充满力量的话,心中坚固了数十年的某些观念,仿佛裂开了一道缝隙。
是啊……我的女儿,她首先是她自己,然后才是公主。她应该……愉悦地过完这一生。
只要她不行差踏错,不危害家国,她选择什么样的生活方式,喜欢什么样的人,又有什么不可以呢?
是啊,小孩子都明白的道理,她们大人还在这里纠结挣扎,当真是可笑啊。
宝华听到这句话也是惊为天人,我的妈呀,胖知知,你背着姐姐去进修了吗?你请的哪位老师啊?现在说得出这么有哲理的话啦!!!
她高兴的揉了揉幼弟的脑袋,奖励一样的递给他一块糕点。
胖知知愉快的小口小口的吃着宝华姐姐递来的点心,眼睛都高兴的眯了起来。
太子妃叹了口气,罢了,她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吧,就像太子爷说的,他们东宫养一个宝华还是绰绰有余的。
宝华不知道母亲是不是被点醒了,反正自那之后再也没有人催婚,也没有人拿着一堆画像给她过目。
为此她觉得胖知知简直功不可没,还特地从自己的库房又挑了好些珍宝全送给了小胖子。
但小胖子已经不是曾经的吴下小胖子了,这要是搁在之前,他肯定爱不释手。
现在不一样了!他已经是富有的一只胖了!他现在可有钱了!
明若清在一旁嫉妒的眼睛都要红了,他知道老爷子素来宠爱这个胖儿子,但没有想到能到这种程度。
他竟然把文房阁的利润大手一挥六成给了胖知知,算下来,赵婉柔和太子现在都在为这个小胖子打工!
这也就算了,他在御书房蹲守小胖子一天,屁股也没打着就算了,最后还被他爹忍无可忍,派曹公公直接把他扔回了泰宏阁。
这个小胖子呢,去东宫吃好喝好也就算了,最后宝华竟然还生怕不够,给他打包这么多金银珠宝!
入秋了,天气渐冷,徐沅宁事业暂时告一段落就着人给小胖子做了个可爱的小包。
绣的不仅是熊的图案,还别出心裁的做了两个圆耳朵,一经问世,深受小胖子的喜爱。
最爱用它装东西了!
这不,现在就挑选着喜欢的东西,往他的小包里塞。
左手拿着一个金马的雕像,右手拿着一个金如意,一边塞一边念念有词。
“这个好看!带给表哥!这个也很可爱!也带上带上!”
明若清心里泛酸,凑到胖知知旁边。
“知知,你给你表哥带这么多好东西,那爹呢?”
胖知知这会嫌他爹有点碍眼,把凑过来的人头,用手往旁边推了推。
一边计算着什么,一边还要用奶膘音抽空回一下吃醋的老父亲。
“爹,你稳重点好不好!这可是表哥超级重要的时候,可不可以不要捣乱!”
明若清听完这话简直是晴天霹雳,怎么回事啊?
徐明瑞这小子给胖儿子灌了什么迷魂汤!徐明瑞,你背着我给知知下蛊了吗?
他不是胖知知最爱的爹了吗?
明若清是那个能忍到胖知知主动发现的人吗?他当然是直接问啦!
“当然是啊,你是我最爱的爹,表哥是我最爱的哥啊!”
胖知知头也不抬,往胀鼓鼓的包里见缝插针的又塞了一颗金桂,嗯,蟾宫折桂,好兆头,嘿嘿,拿着拿着。
好你个浓眉大眼的胖知知,年纪轻轻,五岁啊!哦,快六岁了。
怎么就有海王的趋势了?这也就算了,你怎么在你爹是不是你最爱的事情上还端水啊!
简直是太让我失望了!我是这么教你的吗?
忘了我这个做爹的是怎么一把屎一把尿的带大你的啦!
明若清怒发冲冠,撸起袖子又要上去找胖知知。
胖知知从旁边的金银珠宝的匣子里随手抓了一把金瓜子,塞到他爹手里。
“爹,乖,一边玩去,好吗?”
“好嘞,少爷,你忙着!”
明若清的脸色一秒转怒为喜,哪里还记得一开始什么打算的呀。
喜滋滋的开始数手里的金瓜子,一、二、三……
胖知知的手要是再大点就好了,明若清有点遗憾的啧了两声。
徐沅宁在正厅等了很久了,今年秋闱可是明瑞的大日子,她虽然也有放在心上,但她对明瑞有着绝对的信心,其实也没当回事。
是胖知知一听说这个消息,非要闹着说什么这是非常重要的日子,一定不能缺席。
先是缠着陛下要假期,陛下由于之前的亏欠,竟然大手一挥给他放了几天假,一直到秋闱结束。
景和帝表示:他也不想,主要是有个小孩一哭二闹三上吊,一拒绝,也不说具体的事,就提文房阁三个字,他头疼,他也没办法啊!
太子妃整个人僵在了原地,脑中嗡嗡作响。
是啊……为什么公主一定要是什么样子?
是从哪本典籍里规定的?还是哪位圣人立下的规矩?
她自幼熟读《女诫》、《内训》,学的都是贤后、贞妇的典范,潜意识里便认为公主就应该是温婉端庄、恪守礼法、成为天下女子的表率。可她从未想过,这个“应该”,是谁定义的?是自古如此吗?
她猛地回想起史书中的只言片语:有和亲远方、促进民族融合的公主;有巾帼不让须眉、助父兄守城的公主;也有才华横溢、着书立说的公主……她们的模样,何曾千篇一律?
而她的宝华,聪慧、豁达、鲜活、热烈,像一团自由燃烧的火焰。
她不喜欢被束缚,不喜欢那些虚伪的应酬,她喜欢结交有趣的人,喜欢无拘无束的生活。这难道有错吗?
为什么一定要用一套固定的、甚至可能是僵化的标准去框住她?就因为她生在皇家,是公主?
太子纵着宝华,或许不仅仅是出于宠爱,更是不愿用条条框框将她扼杀。
自己这个做母亲的,口口声声为她好,是不是反而在用自己认为对的“责任”和“规矩”,无形中成了束缚她的枷锁?
太子妃怔怔地看着宝华,看着她眼中那份不甘被定义的倔强,再回味着胖知知那句稚嫩却充满力量的话,心中坚固了数十年的某些观念,仿佛裂开了一道缝隙。
是啊……我的女儿,她首先是她自己,然后才是公主。她应该……愉悦地过完这一生。
只要她不行差踏错,不危害家国,她选择什么样的生活方式,喜欢什么样的人,又有什么不可以呢?
是啊,小孩子都明白的道理,她们大人还在这里纠结挣扎,当真是可笑啊。
宝华听到这句话也是惊为天人,我的妈呀,胖知知,你背着姐姐去进修了吗?你请的哪位老师啊?现在说得出这么有哲理的话啦!!!
她高兴的揉了揉幼弟的脑袋,奖励一样的递给他一块糕点。
胖知知愉快的小口小口的吃着宝华姐姐递来的点心,眼睛都高兴的眯了起来。
太子妃叹了口气,罢了,她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吧,就像太子爷说的,他们东宫养一个宝华还是绰绰有余的。
宝华不知道母亲是不是被点醒了,反正自那之后再也没有人催婚,也没有人拿着一堆画像给她过目。
为此她觉得胖知知简直功不可没,还特地从自己的库房又挑了好些珍宝全送给了小胖子。
但小胖子已经不是曾经的吴下小胖子了,这要是搁在之前,他肯定爱不释手。
现在不一样了!他已经是富有的一只胖了!他现在可有钱了!
明若清在一旁嫉妒的眼睛都要红了,他知道老爷子素来宠爱这个胖儿子,但没有想到能到这种程度。
他竟然把文房阁的利润大手一挥六成给了胖知知,算下来,赵婉柔和太子现在都在为这个小胖子打工!
这也就算了,他在御书房蹲守小胖子一天,屁股也没打着就算了,最后还被他爹忍无可忍,派曹公公直接把他扔回了泰宏阁。
这个小胖子呢,去东宫吃好喝好也就算了,最后宝华竟然还生怕不够,给他打包这么多金银珠宝!
入秋了,天气渐冷,徐沅宁事业暂时告一段落就着人给小胖子做了个可爱的小包。
绣的不仅是熊的图案,还别出心裁的做了两个圆耳朵,一经问世,深受小胖子的喜爱。
最爱用它装东西了!
这不,现在就挑选着喜欢的东西,往他的小包里塞。
左手拿着一个金马的雕像,右手拿着一个金如意,一边塞一边念念有词。
“这个好看!带给表哥!这个也很可爱!也带上带上!”
明若清心里泛酸,凑到胖知知旁边。
“知知,你给你表哥带这么多好东西,那爹呢?”
胖知知这会嫌他爹有点碍眼,把凑过来的人头,用手往旁边推了推。
一边计算着什么,一边还要用奶膘音抽空回一下吃醋的老父亲。
“爹,你稳重点好不好!这可是表哥超级重要的时候,可不可以不要捣乱!”
明若清听完这话简直是晴天霹雳,怎么回事啊?
徐明瑞这小子给胖儿子灌了什么迷魂汤!徐明瑞,你背着我给知知下蛊了吗?
他不是胖知知最爱的爹了吗?
明若清是那个能忍到胖知知主动发现的人吗?他当然是直接问啦!
“当然是啊,你是我最爱的爹,表哥是我最爱的哥啊!”
胖知知头也不抬,往胀鼓鼓的包里见缝插针的又塞了一颗金桂,嗯,蟾宫折桂,好兆头,嘿嘿,拿着拿着。
好你个浓眉大眼的胖知知,年纪轻轻,五岁啊!哦,快六岁了。
怎么就有海王的趋势了?这也就算了,你怎么在你爹是不是你最爱的事情上还端水啊!
简直是太让我失望了!我是这么教你的吗?
忘了我这个做爹的是怎么一把屎一把尿的带大你的啦!
明若清怒发冲冠,撸起袖子又要上去找胖知知。
胖知知从旁边的金银珠宝的匣子里随手抓了一把金瓜子,塞到他爹手里。
“爹,乖,一边玩去,好吗?”
“好嘞,少爷,你忙着!”
明若清的脸色一秒转怒为喜,哪里还记得一开始什么打算的呀。
喜滋滋的开始数手里的金瓜子,一、二、三……
胖知知的手要是再大点就好了,明若清有点遗憾的啧了两声。
徐沅宁在正厅等了很久了,今年秋闱可是明瑞的大日子,她虽然也有放在心上,但她对明瑞有着绝对的信心,其实也没当回事。
是胖知知一听说这个消息,非要闹着说什么这是非常重要的日子,一定不能缺席。
先是缠着陛下要假期,陛下由于之前的亏欠,竟然大手一挥给他放了几天假,一直到秋闱结束。
景和帝表示:他也不想,主要是有个小孩一哭二闹三上吊,一拒绝,也不说具体的事,就提文房阁三个字,他头疼,他也没办法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