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1章 镇国公突现宫门,朝堂风云再起波澜-《杨凌传之逆袭家主》

  杨昭听到“镇国公”三个字,心中顿时警惕起来。

  镇国公萧承武,那可是当今皇室的铁杆支持者,手握重兵,在军中威望极高。他这个时候突然出现,恐怕事情没有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

  皇帝也皱起了眉头。

  “镇国公?他不是在边关督军吗?怎么会突然回京?”

  太师听到镇国公的名字,脸色变得更加难看。显然,他也意识到了什么。

  杨昭快速思考着局势。如果镇国公是来支持皇帝的,那太师的计划就彻底破产了。但如果镇国公另有目的,那事情就复杂了。

  “传镇国公觐见!”

  皇帝下令道。

  不一会儿,一个身材魁梧、满脸风霜的中年男子大步走进了大殿。正是镇国公萧承武。

  萧承武一进殿就单膝跪地。

  “臣萧承武,参见皇上!”

  皇帝看着这位战功赫赫的宗室长辈,语气缓和了几分。

  “镇国公快快请起。你不是在边关吗?怎么突然回京了?”

  萧承武站起身,扫视了一圈殿内的众人,最后将视线停在了太师身上。

  “回皇上,臣在边关听到了一些流言,说朝中有人质疑皇上的身世,甚至要动摇皇室根基。臣心急如焚,连夜赶回京城!”

  太师听了,额头冒出了冷汗。

  镇国公继续说道。

  “皇上,臣虽然年纪比您大,但您是太祖的嫡系血脉,这一点毋庸置疑!谁敢质疑皇上的身世,就是在质疑整个皇室的正统性!”

  这番话说得义正词严,让皇帝心中大为感动。

  “镇国公,你有什么证据证明朕的身世?”

  皇帝问道。

  萧承武从怀中取出一个精致的木盒。

  “皇上,这是臣多年来一直保管的东西。”

  萧承武打开木盒,里面是一块血红色的玉佩。

  “这是什么?”

  杨昭好奇地问道。

  萧承武恭敬地说道。

  “这是太祖传下来的血玉,只有太祖的直系血脉才能让它发光。”

  说着,萧承武将血玉递给皇帝。

  皇帝接过血玉,刚一触摸,血玉竟然真的发出了淡淡的红光!

  殿内所有人都惊呆了。

  太师更是目瞪口呆。

  “这…这怎么可能…”

  萧承武冷冷地看着太师。

  “太师大人,现在您还有什么话说?”

  杨昭仔细观察着这块血玉,心中暗自分析。这块血玉确实很神奇,但发光的原理可能并不神秘。很可能是某种特殊的矿物质,遇到特定的体温或者汗液就会发光。

  不过,现在不是深究这个的时候。重要的是,镇国公的出现彻底打破了太师的计划。

  太师见大势已去,索性豁出去了。

  “好!就算皇上是太祖的血脉,但臣还是要说,皇上治国无方,导致民不聊生,边患不断!这样的君主,不配坐在龙椅上!”

  这话说得太过大胆,连萧承武都愣住了。

  皇帝气得浑身发抖。

  “太师!你这是在造反!”

  太师冷笑一声。

  “造反?老夫只是在说实话!皇上,您自己想想,这些年来,您做了什么?国库空虚,百姓困苦,边关告急,朝政混乱!”

  太师的话虽然刻薄,但确实说中了一些问题。皇帝的脸色变得很难看。

  杨昭见状,立即站了出来。

  “太师大人,您说皇上治国无方,那请问您这些年在朝中做了什么?”

  杨昭的语气很平静,但话里带着锋芒。

  “您身为太师,理应辅佐皇上治理朝政。如果朝政真的有问题,那您的责任更大!”

  这话说得太师哑口无言。

  杨昭继续说道。

  “而且,皇上即位这些年来,虽然确实面临了很多困难,但也取得了不少成绩。比如说,平定了南方的叛乱,稳定了边关局势,还推行了多项惠民政策。这些,太师大人都选择性地忽略了吗?”

  皇帝听了杨昭的话,心中很是感动。确实,这些年来虽然困难重重,但也不是一无是处。

  萧承武也点头赞同。

  “杨大人说得对。皇上这些年来勤政爱民,臣在边关都听说了。虽然确实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但这需要时间和大家的共同努力。”

  太师见众人都在为皇帝辩护,心中更加愤怒。

  “好!你们都护着皇上,但臣要告诉你们,光靠嘴皮子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太师突然从袖中取出一份密函。

  “皇上,您看看这个!”

  皇帝接过密函,打开一看,脸色瞬间变得惨白。

  杨昭见皇帝的反应如此激烈,心中暗自担心。

  “皇上,这是什么?”

  皇帝颤抖着手将密函递给杨昭。

  杨昭接过一看,发现这是一份来自北方边关的紧急军报。

  军报上写着:北方蛮族大举入侵,边关告急,急需朝廷派兵支援!

  杨昭仔细看了看日期,发现这份军报竟然是三天前的!

  “太师,这份军报为什么现在才拿出来?”

  杨昭质问道。

  太师冷笑。

  “因为老夫想让皇上看看,这就是他治国的成果!边关告急,皇上却在这里为自己的身世纠缠不清!”

  这话说得很刻薄,但确实击中了要害。

  皇帝沉默了。确实,如果边关真的告急,那他确实应该立即处理,而不是在这里纠缠身世问题。

  萧承武皱起了眉头。

  “太师,你为什么要隐瞒军情?这可是要杀头的大罪!”

  太师毫不在意。

  “老夫隐瞒军情?老夫只是想让皇上认清现实!”

  杨昭仔细分析着这份军报,突然发现了一个疑点。

  “太师大人,这份军报有问题。”

  “什么问题?”

  太师皱眉。

  杨昭指着军报上的印章。

  “您看这个印章,虽然看起来是边关总兵的印章,但仔细看的话,字体有些不对。”

  萧承武凑过来仔细观察。

  “确实有些不对劲。这个字,笔画太粗了。”

  太师听了,脸色微变。

  杨昭继续分析。

  “而且这份军报的纸张,虽然做旧了,但质地太好,不像是边关能有的。”

  苏墨在旁边补充道。

  “而且臣刚才查了太师府的账本,发现上面有一笔制作假军报的费用支出!”

  太师听了,脸色彻底变了。

  皇帝愤怒地瞪着太师。

  “太师!你连军报都敢伪造!”

  太师知道事情败露,索性承认了。

  “好!老夫承认,这份军报确实是伪造的!但老夫这样做,都是为了让皇上认清现实!”

  萧承武怒不可遏。

  “太师!你伪造军报,意图何为?”

  太师冷笑。

  “老夫要让所有人都看清楚,这个皇帝根本就不称职!”

  就在这时,殿外突然传来了一阵急促的马蹄声。

  紧接着,一个满身尘土的信使跌跌撞撞地跑了进来。

  “启禀皇上!北方边关八百里加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