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砚将最后一片竹简投入火盆,火星溅上袖口,烧出一个小洞。他没抖手,任那点焦黑蔓延成线。影密卫在门外候了半刻,才敢通报:朝会已备。
大殿上,冯去疾站在左列首位,玉笏拄地,指节微微发颤。他刚从渭水巡查回来,袍角还沾着泥点。陈砚不看他,只抬手让韩谈呈上一只铁犁。那犁头错金嵌纹,刃口打磨得发亮,在殿中铜灯下泛出冷光。
“此为匠作署新铸。”陈砚将犁搁在丹墀前,“耕深三寸,日可垦田二十亩。冯相博通典章,可知若关中八百县尽用此器,三年可增粮几何?”
冯去疾未答。他盯着犁身,目光缓缓移向陈砚袖口的焦痕。他知道那火盆烧的是什么——昨日匠作署呈报的陨铁流向账册,前页被焚,后页却留了三月空档。他张了张口,终是闭上。
陈砚转身,对章邯道:“雁门战报。”
章邯出列,手中托着一支箭簇。箭尾刻着巴蜀冯氏商号暗记,与昨日影密卫截获的私盐麻袋印记一致。他将箭簇插入殿前沙盘,正对岷山铜矿位置。
“匈奴游骑昨夜犯边,用的是改良连弩。”章邯声音低沉,“箭簇齿距与匠作署废料图纸相符。”
殿中一阵骚动。李斯旧部中有人冷笑:“匠器外泄,主官当斩。”
陈砚不语,只挥手命韩谈展开地图。整幅关中舆图徐徐铺开,红线标出六国残部活动轨迹,蓝线为匈奴南下路径,黑点则是近三年私盐贩运案发地。三线交汇,皆指向巴蜀。
“三股势力共用一源。”陈砚指尖点在图上,“铜矿、盐路、军械,皆出自同一张网。今日起,税吏佩刀入矿,军功爵可换耕牛。三年内,若关中粮仓不满,本县自请削爵。”
冯去疾终于开口:“郡县改制过急,恐失人心。”
“人心?”陈砚从案下取出一卷竹简,摔在阶前,“这是岷山十三县私盐账册。诸位不妨看看,哪家祠堂没收过冯氏的供奉?”
殿内骤然安静。冯去疾脸色铁青,却不退步。
韩谈低声禀报:“墨家钜子已在偏殿候命。”
陈砚整了整衣袖,往偏殿去。钜子坐在案后,铁杖横膝,面前摆着一具拆解的连弩。他抬头,目光落在陈砚肩头:“你烧了假账,真账呢?”
“在匠作署库房。”陈砚拿起传动轴,卸下陨铁内衬,换上普通精铁,“真货在此。”
钜子弟子欲言,被他抬手止住。老人盯着那根轴,忽然道:“三处工坊每月耗陨铁三十斤,库报仅十斤。你放水,是为钓鱼?”
“是。”陈砚点头,“鱼已上钩。三日前,雁门截获的连弩用的是错版图纸——我们故意漏出去的。”
云姜站在角落,药囊轻响。她没说话,只将听诊器贴在案底,片刻后抬头:“北巷有脚步,三人,带刃。”
陈砚不动声色:“钜子要什么条件?”
“共享连弩核心。”
“不行。”陈砚断然拒绝,“但可设技术功爵。墨家工匠每提升一成射程,换百亩授田。若有人刺杀工匠……”他顿了顿,将虎符按在案上,“抄三族,其子免赋役三代。”
云姜突然插话:“若技术外泄,责任谁担?”
“朕担。”陈砚盯着钜子,“但你们也得守规。匠作署每日更换核心部件,今早的轴,今晚必换。”
钜子沉默良久,终于点头。
消息传回匠作署,韩姬正调试浑天仪。她将新数据录入齿轮组,指针缓缓转向北境。影密卫送来密报:匈奴信使携带连弩零件北返,路线经河西走廊。
陈砚接到军报时,章邯已调整部署。申时正,雁门关三响空弩划破长空;酉时三刻,河套草原燃起三辆盐车,火光映出黑烟中磁石颗粒的反光。云姜在咸阳宫用听诊器监听北向传音铜管,确认匈奴斥候已改变巡逻路线。
“他们开始抢盐了。”她低声说。
陈砚命人在边境立十二铜钟,每遇敌情,敲响对应方位。钟声经地下空心木管传导,可传三十里。
与此同时,韩姬按计划扮作流民,将掺磁石的假盐块混入冯氏车队。车队行至咸阳郊外别院,冯去疾嫡子亲率私兵接应。他们刚搬运上车,章邯率税吏包围院落,以“缉私”名义扣押人货。
次日朝会,冯去疾怒斥此举越权。陈砚不辩,只从袖中抽出一束竹简,扔在他脚边。是其子与韩王安旧部的通信,约定以盐矿利润换兵甲。
“冯相若不信。”陈砚转身对韩谈道,“告诉他儿子,咸阳狱的牢房能看见北斗星,比在巴蜀舒服。”
冯去疾僵立当场。
当晚,钦天监急报:夜现彗星,主兵乱。群臣惶恐,奏请祭天禳灾。陈砚登上观星台,一脚踩灭炭盆里尚未燃尽的竹简。他将浑天仪转向紫微垣,当众取出一卷药方,投入火中。那是冯去疾献上的“长生不老药”配方,实为汞铅毒剂。
灰烬随风飘向阿房宫方向。
他召来匠作署工匠、税吏、边军将领,立于台下。
“三年后,若关中粮仓不满,朕自焚于望夷宫。”陈砚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若匈奴饮马渭水,尔等妻儿可取朕项上人头。”
章邯第一个单膝跪地,刀柄重重磕在石面上。
黎明前,陈砚下令收网。韩谈将三份谋逆证据分别送出:一份送入冯去疾书房,一份“遗落”在赵高余党据点,最后一份刻在始皇陵陪葬铜车的内壁。天未亮,各方势力已为争夺证据在城西混战。章邯率军封锁九市,韩姬启动埋设的机关,咸阳宫十二座城门同时发出巨响,震得屋檐瓦片簌簌掉落。
陈砚站在观星台上,看着火光一点点吞噬夜色。
三日后,匠作署送来战报:河套匈奴因争夺含磁假盐爆发内斗,三支私贩队伍互相攻杀,死伤过半。陈砚将报告投入火盆,火焰腾起时,对进殿的云姜说:“把浑天仪的北极星换成北斗,要能转。”
她应声取工具。窗外,晨光落在咸阳宫屋檐的青铜鸱吻上,那鸟喙微微张开,仿佛正要啄向初升的日轮。
大殿上,冯去疾站在左列首位,玉笏拄地,指节微微发颤。他刚从渭水巡查回来,袍角还沾着泥点。陈砚不看他,只抬手让韩谈呈上一只铁犁。那犁头错金嵌纹,刃口打磨得发亮,在殿中铜灯下泛出冷光。
“此为匠作署新铸。”陈砚将犁搁在丹墀前,“耕深三寸,日可垦田二十亩。冯相博通典章,可知若关中八百县尽用此器,三年可增粮几何?”
冯去疾未答。他盯着犁身,目光缓缓移向陈砚袖口的焦痕。他知道那火盆烧的是什么——昨日匠作署呈报的陨铁流向账册,前页被焚,后页却留了三月空档。他张了张口,终是闭上。
陈砚转身,对章邯道:“雁门战报。”
章邯出列,手中托着一支箭簇。箭尾刻着巴蜀冯氏商号暗记,与昨日影密卫截获的私盐麻袋印记一致。他将箭簇插入殿前沙盘,正对岷山铜矿位置。
“匈奴游骑昨夜犯边,用的是改良连弩。”章邯声音低沉,“箭簇齿距与匠作署废料图纸相符。”
殿中一阵骚动。李斯旧部中有人冷笑:“匠器外泄,主官当斩。”
陈砚不语,只挥手命韩谈展开地图。整幅关中舆图徐徐铺开,红线标出六国残部活动轨迹,蓝线为匈奴南下路径,黑点则是近三年私盐贩运案发地。三线交汇,皆指向巴蜀。
“三股势力共用一源。”陈砚指尖点在图上,“铜矿、盐路、军械,皆出自同一张网。今日起,税吏佩刀入矿,军功爵可换耕牛。三年内,若关中粮仓不满,本县自请削爵。”
冯去疾终于开口:“郡县改制过急,恐失人心。”
“人心?”陈砚从案下取出一卷竹简,摔在阶前,“这是岷山十三县私盐账册。诸位不妨看看,哪家祠堂没收过冯氏的供奉?”
殿内骤然安静。冯去疾脸色铁青,却不退步。
韩谈低声禀报:“墨家钜子已在偏殿候命。”
陈砚整了整衣袖,往偏殿去。钜子坐在案后,铁杖横膝,面前摆着一具拆解的连弩。他抬头,目光落在陈砚肩头:“你烧了假账,真账呢?”
“在匠作署库房。”陈砚拿起传动轴,卸下陨铁内衬,换上普通精铁,“真货在此。”
钜子弟子欲言,被他抬手止住。老人盯着那根轴,忽然道:“三处工坊每月耗陨铁三十斤,库报仅十斤。你放水,是为钓鱼?”
“是。”陈砚点头,“鱼已上钩。三日前,雁门截获的连弩用的是错版图纸——我们故意漏出去的。”
云姜站在角落,药囊轻响。她没说话,只将听诊器贴在案底,片刻后抬头:“北巷有脚步,三人,带刃。”
陈砚不动声色:“钜子要什么条件?”
“共享连弩核心。”
“不行。”陈砚断然拒绝,“但可设技术功爵。墨家工匠每提升一成射程,换百亩授田。若有人刺杀工匠……”他顿了顿,将虎符按在案上,“抄三族,其子免赋役三代。”
云姜突然插话:“若技术外泄,责任谁担?”
“朕担。”陈砚盯着钜子,“但你们也得守规。匠作署每日更换核心部件,今早的轴,今晚必换。”
钜子沉默良久,终于点头。
消息传回匠作署,韩姬正调试浑天仪。她将新数据录入齿轮组,指针缓缓转向北境。影密卫送来密报:匈奴信使携带连弩零件北返,路线经河西走廊。
陈砚接到军报时,章邯已调整部署。申时正,雁门关三响空弩划破长空;酉时三刻,河套草原燃起三辆盐车,火光映出黑烟中磁石颗粒的反光。云姜在咸阳宫用听诊器监听北向传音铜管,确认匈奴斥候已改变巡逻路线。
“他们开始抢盐了。”她低声说。
陈砚命人在边境立十二铜钟,每遇敌情,敲响对应方位。钟声经地下空心木管传导,可传三十里。
与此同时,韩姬按计划扮作流民,将掺磁石的假盐块混入冯氏车队。车队行至咸阳郊外别院,冯去疾嫡子亲率私兵接应。他们刚搬运上车,章邯率税吏包围院落,以“缉私”名义扣押人货。
次日朝会,冯去疾怒斥此举越权。陈砚不辩,只从袖中抽出一束竹简,扔在他脚边。是其子与韩王安旧部的通信,约定以盐矿利润换兵甲。
“冯相若不信。”陈砚转身对韩谈道,“告诉他儿子,咸阳狱的牢房能看见北斗星,比在巴蜀舒服。”
冯去疾僵立当场。
当晚,钦天监急报:夜现彗星,主兵乱。群臣惶恐,奏请祭天禳灾。陈砚登上观星台,一脚踩灭炭盆里尚未燃尽的竹简。他将浑天仪转向紫微垣,当众取出一卷药方,投入火中。那是冯去疾献上的“长生不老药”配方,实为汞铅毒剂。
灰烬随风飘向阿房宫方向。
他召来匠作署工匠、税吏、边军将领,立于台下。
“三年后,若关中粮仓不满,朕自焚于望夷宫。”陈砚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若匈奴饮马渭水,尔等妻儿可取朕项上人头。”
章邯第一个单膝跪地,刀柄重重磕在石面上。
黎明前,陈砚下令收网。韩谈将三份谋逆证据分别送出:一份送入冯去疾书房,一份“遗落”在赵高余党据点,最后一份刻在始皇陵陪葬铜车的内壁。天未亮,各方势力已为争夺证据在城西混战。章邯率军封锁九市,韩姬启动埋设的机关,咸阳宫十二座城门同时发出巨响,震得屋檐瓦片簌簌掉落。
陈砚站在观星台上,看着火光一点点吞噬夜色。
三日后,匠作署送来战报:河套匈奴因争夺含磁假盐爆发内斗,三支私贩队伍互相攻杀,死伤过半。陈砚将报告投入火盆,火焰腾起时,对进殿的云姜说:“把浑天仪的北极星换成北斗,要能转。”
她应声取工具。窗外,晨光落在咸阳宫屋檐的青铜鸱吻上,那鸟喙微微张开,仿佛正要啄向初升的日轮。